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转型、发展与嬗变论文_齐超 代广鑫 邢岸 刘晓岩

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转型、发展与嬗变论文_齐超 代广鑫 邢岸 刘晓岩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摘要:智能时代的加速到来,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使面向已知的教育模式加速颠覆。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教学模式、管理方式、评价体系、教师角色的加速迭代更新,教学走向智能化、学习趋向自主化、学习环境日益丰富化、学习资源更加多元化、教学管理更加数字化,形成更加开放化、多样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智慧教育。

关键词:智能时代、变革与颠覆、智慧教育

一、什么是智慧教育?

“智慧”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而“智慧教育(smarter education)”的定义,从目的上而言就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祝智庭,贺斌,2012)。

智慧教育可以理解为一个系统,包括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制度、教师制度、智慧学习环境及智慧教学模式等要素。

二、智慧教育与课堂革命

1、课堂革命迫在眉睫

传统教学模式突出体现了知识本位、以教师中心的特征,聚焦于知识传播效率与效果,具有程式化、标准化、机械化特征。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社会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了各领域和传统行业的变革与升级,其中包括“互联网+教育”所引发的教育系统化变革。

信息技术促进并引发课堂革命,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满意度,优化学习资源的组合,将电子化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相互结合和互补,构建出一种既能发挥课堂学习中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进行构建知识的全新学习方式,实现随时、随地、人人皆可学习的学习模式呼之欲出。“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随着教学观念转变、教学理论发展、教学技术与环境的升级、教学空间的拓展与联通也在不断演变。

2、智慧教室涌现与思考

智慧教室是在目前学校这一建筑实体中体现信息化智慧教育的实体建筑空间,是目前学校教室的一次革命性升级与改革。具有互动性、感知性、开放性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室中的师生、生生、硬件与软件、教师与硬件、教师与资源、教师与软件、学生与硬件、学生与软件、学生与资源通过多维度互动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可以通过智慧教学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手机进而加以分析感知从而形成学生的学习图谱。智慧教室的开放性意味着可以基于不同系统进行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智慧教室的使用便利性。这一切构建了一个支持智慧学习框架的实体空间。

建设智慧教室为我们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教学改革,创造

了非常理想的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3、智慧课堂变革与创新

智慧课堂是通过先进的智慧教学模式而构建的课堂教与学行为。智慧教学模式把学习方式分成两类,即分组合作型学习与个人自适应性学习。

分组合作型学习主要是培养学习者综合应用能力,强调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智慧教室多屏协作等的形式对小组讨论与演示作出最大的支持,强调项目制学习,以可活动新型桌椅及平板学习等的方式支持小组项目制学习的开展。

个人自适应性学习中,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偏好与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学习资源。个人学习空间是其中的核心环节,每个学生或者学习者都应有一个具备学情分析报告、微课、预习与作业、巩固复习作业及资源库的综合个人学习空间,基于学生学情自适应推送难度不一的练习等。

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正是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最核心的内容。可见,实现教育信息化宏伟目标的关键就是要根本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

三、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在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地已经得到快速发展。前些年,这股智慧教育发展的浪潮也席卷国内。北京、上海和宁波等地开启了智慧教育的探索,智慧教育时代以势不可挡之势来临!未来的智慧教育应当具有五个方面的内涵: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设计;要对教学资源集中管理、实时监测、科学分配,并进行实时统计与分析;要对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实现智能化的决策与管理;要实现没有时空限制的在线互动教学;要让优质资源随时随地均可方便地共享。

智慧教育要给学习者带来在线学习和虚拟实践体验等新的学习方式,新兴技术都能让学习者得到个性化、交互式的无缝学习体验;智慧教育要能实现优质资源的自动推送,能对学生的口语和写作等能力进行自动评测,还可以基于大数据分析发现学生个性化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衍生的智慧课堂系统、教学云平台等产品可有效实现对现有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未来的智慧教育可以实现通过运用表情识别技术,借助摄像头捕捉学生上课时举手、练习、听课等课堂状态和情绪数据,生成专属于每位学生的学习报告,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数字画像,群体学生数字画像还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开展教学管理,辅助学校和政府改进办学、开展教育治理。

未来的智慧教育可以使每一位教师拥有一个人工智能助手。 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成为学习的陪伴者、动力的激发者和情感的呵护者。

5G技术的商用,将会为一直蓄势待发的智慧教育领域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5G将让智慧教育具备“中国速度”。5G不仅将为AI、VR/AR、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强大的网络支持,还可以优化教育内容体验和提升教育应用产品的服务能力。依托高带宽、低时延的5G网络,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可以共同聆听同一门课程。智慧教育在5G的加持下,不仅发展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同时也将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智慧教育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给当下的学习带来了一场变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还支撑教学研究,重构课程,从而带动学生创新精神的更好培育。教育正经历化蛹成蝶、凤凰涅槃的变革,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技术将成为教育数字转型的蝶变场,成为融合传统与未来教育的纽带。创新未来教育3.0的智能教育探索时代到来了。

参考文献:

[1]黄荣怀,等. 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 开放教育研究,2012,(4).

[2]吕瑶. 大数据下的智慧教育发展路径[J]. 中国远程教

育,2014,(3).

[3]何克抗,等. 通过学校自身的内涵发展促进教育结果公

平的创新举措[J]. 电化教育研究,2015,(5).

[4]杨光.智慧教学新范式[J]. 中国信息化周报,2016,(46).

课题名称:黑龙江省高职院校智能化校园建设研究

课题编号: GZC1317053

论文作者:齐超 代广鑫 邢岸 刘晓岩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转型、发展与嬗变论文_齐超 代广鑫 邢岸 刘晓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