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问题的再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经济学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过程中,我国理论界作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贡献,但还有若干重大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由于前提条件与所担负的根本任务不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能照搬《资本论》的体系结构,而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构筑新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把经济体制融入生产关系的研究,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具体形式──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不能把公有制无条件地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不能把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探讨的成果与缺陷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创建过程,以1985年为界,大体可分为二个阶段。1985年前,中国理论界在学术观点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基础上,编写了十余本较有份量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其体系结构,可分为二大类型:一是以揭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为主要任务;二是假定作为整体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规定相对稳定,在此前提下分析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经济增长及发展。第一类中又有四种亚类:(1)确定全书的始点范畴、主线和基本范畴,由抽象到具体,按“三过程”或“四环节”的顺序构筑体系;(2)突出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不照搬《资本论》的框架结构,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问题按大致能顺理成章的次序排列阐述;(3)确定以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中国为考察对象,按照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再生产总过程顺序论述,概括出若干经济规律;(4)首先全面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双重性社会结构特点,在理论上假定社会主义为完全形态,然后把双重社会结构中的各种内在联系一一加以分析,按照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展现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
以上这些著作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理论,具有许多启发性的见解,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建作出了有价值的贡献。
1987年,厉以宁教授发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简称“厉本”);1988年,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学》翻译出版(简称“苏本”);1993年,国家教委组织全国28名专家编写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简称“教委本”);同年,伍柏麟教授出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教程》(简称“教程本”)。除“苏本”外,中国的三本教材共同的特点是:丢掉了“三过程”,“四环节”的思维定式,重点分析市场经济体制;引入了西方经济学的体系特点,按照微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经济发展三大块结构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量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手段剖析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四本教材也都各具特色:“厉本”大大压缩了属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的内容,仅用1/19的篇幅简要分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关系。专设“经济分析前提条件”一章,这是一个独创。同时,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分析中结合研究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关问题。“教委本”把全部内容分成四大块,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微观经济运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突出的特点是单设“市场经济体制”为一篇,把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条件紧密结合,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教程本”的突出特点是把社会主义经济学分成二部分,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前者重点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后者即“教程”,仅分析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和运行规律。“苏本”的突出特点是:第一,把政治经济学作为一个整体,不再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块。全书分成4部分,即:社会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当代世界经济。抽象出了第一部分作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共性的东西。第二,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论述,大体按照所有制──生产──分配──再生产──经济体制──流通──宏观管理展开。第三,涉及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有关问题,例如非按劳分配,非社会主义公有制等,基本舍象。
综观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创建过程,有若干重大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资本论》的逻辑结构、叙述方法是否应照搬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来?市场经济体制是否应纳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是否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分开,成为两门学科?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应到何种程度才不致和部门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相混淆?
二、不宜照搬《资本论》的体系构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1985年前,中国学术界构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流派观点是按照《资本论》逻辑结构,寻找始点范畴,理论主线,以“三过程”或“四环节”顺序来构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虽然在具体问题上,如起点范畴,理论主线等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教材的风格,但教材的基本框架大同小异。1985年后的几本教材抛弃了《资本论》的框架结构,但究竟怎样从理论上说明这个问题呢?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在资本主义所有制已经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较为成熟的条件下,通过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典型解剖而完成的。《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基本舍象了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人与物的关系。它的根本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马克思通过数十年的研究,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抓住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以此为逻辑起点,按照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再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方式。没有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很难设想马克思能完成结构如此紧密的理论巨著。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体解剖对于猴体剖是一把钥匙。反过来说,在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创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恰恰缺乏这个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的产生虽说已有80年,但风云多变。社会主义的故乡──前苏联已丢弃社会主义;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几经曲折,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尚在探索之中;民主社会主义及其它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遍于欧洲及第三世界,向传统的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一切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不成熟。当今世界各国推行的社会主义,还只是“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正在进化过程中的社会主义实践不可能产生成熟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匆匆忙忙探索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及理论主线,并强行按照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构造理论体系,只能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
例如,关于始点范畴问题。理论界许多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始点范畴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或企业,或社会主义产品,或自由联合劳动等。这些范畴作为逻辑起点都不能成立。社会主义产品是商品,联合劳动不具有直接社会性,这二个范畴本质一样,都不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特征。企业是一个混沌的混合体,不是简单、抽象的深层次范畴。众多教科书把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始点范畴,但“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要想把所有权作为一种独立的关系,一种特殊的范畴,一种抽象的和永恒的观念下来定义,这只能是形而上学或法学的幻想。”①因此,生产资料公有制并不单纯是指法律上的归属,它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又怎能成为始点范畴?
理论主线的确立仍然如此。较多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基本经济规律)或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物质利益关系应作为理论主线。但在构造体系结构时,都产生了不可克服的矛盾:一是在紧密扣住主线时,内容就太干巴,许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列不进体系;二是内容丰富,理论和实践结合较紧密,但又离开主线太远,无法用主线把内容串起来。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本论》所担负的任务根本不同,这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能照搬《资本论》体系结构的又一重要原因。《资本论》的根本任务是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实质,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主要承担“破”的任务。它不需要,也不能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武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正相反,它通过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及其表现形式的本质及运行规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主要的任务是“立”。因此,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重点分析人与人的关系,揭露资本的剥削本质,理论主线易于抽出。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不仅要分析人与人的关系,也要分析经济关系的形式,同时要在相当的深度中剖析人与物的关系,其研究的广度、深度远远超过《资本论》,舍此不能完成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大任务。照搬《资本论》结构,只能人为地约束研究内容,机械地框死思维天地,束缚了生动、活泼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
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中的焦点问题探析
当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焦点在于:要不要,怎样研究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要不要,怎样研究经济体制?
1985年前,大多数学者坚持认为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并引证《资本论》加以说明。虽然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迫使理论工作者重新认识经济体制的地位,开始逐渐在教科书中增加有关的内容。但直到1985年,国内外教科书基本上还是谈化经济体制的地位和内容。1992年后,国家教委组编的教科书以及“厉本”、“教程本”开始从根本上扭转这种现象。但是,仍需从理论上认清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把经济体制的研究融入生产关系的研究,二者应有机地结合成为整体,既不能丢掉经济体制,也不能忽视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生产关系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前者是基本经济关系,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形式。二者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经济有机整体。研究经济体制有助于把握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及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有助于探索何种经济体制能够较完满地体现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演变的规律性,也有助于不断完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从而使这门科学有血有肉,改变政治经济学长期以来的罗列范畴,推理演义,汇编规律的僵死局面。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承担的任务是揭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规律,也要求研究经济体制。估计、分析各种经济体制的利弊;确定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选择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确立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及企业微观经济运行等,都是揭示经济规律的基本方向。用经济体制的理论指导实践,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现的人与人的关系,无一不与经济体制有关。研究经济体制的运行过程就是揭示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过程。
把经济体制融入生产关系的研究要把握一个准则,防止两个倾向。即:要在比较抽象的层次上探讨经济体制的基本规定性和基本运行原则。既要防止排斥经济体制,又要防止片面引入西方经济学分析体系,用经济体制的研究替换生产关系规律的揭示。具体说,要在经济体制研究的内容、分量上把握上述准则:
(1)不具体、详尽阐述每一种具体的经济体制的运行。如农业经济体制、工业经济体制、商业经济体制,那是部门经济学科的任务。
(2)重点研究经济体制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体制内部表现的经济关系。在有限的范围内涉及人与物的关系。不具体深入探讨经济体制中人与物关系的运动规律,那是生产力经济学、市场学、技术经济学等学科的任务。
(3)要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经济体制的研究融为有机整体。不仅要分析经济体制一般,更要分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特殊。要通过经济体制的研究揭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方面。包括:经济体制一般;经济体制与生产关系的联系;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发展分析。
2.怎样理解和分析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2年后,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理解侧重面不同,就形成了不同风格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版本。通常的说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由此出现了两种观点:
(1)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做为相对稳定的前提条件,而且只是作为分析市场经济(或经济)运行的前提。研究的重心在经济体制。“厉本”是典型的代表。“厉本”用一章导论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这一章几乎概括了1985年前的整个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第二章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然后用17章分析社会主义经济的微观、宏观运行及发展。实质上是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规律。
(2)索性全部舍象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及规律的分析,用全部内容分析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而把舍象掉的内容归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程本”是典型代表。如果说在“厉本”中,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分析和经济体制的分析已严重分离,那么,在“教程本”中,这种分离已达到极端。无须讳言,这二种观点都割裂了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深层次抽象和市场经济具体形式的分析。当然,在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分析中,这二个本子,尤其是“厉本”,都结合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讨了中国二元经济的运行特点。
我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理解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具体形式──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市场经济二者不是条件和内容的关系,二者的结合也不是“板块结合”。这二者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经济之中,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二者决不能割裂。理论界之所以出现这种“割裂”,根源在于把商品经济关系看作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异己力量,长期以来,囿于马、恩对社会主义是非商品经济的论述,理论界一直把商品关系、市场经济排斥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之外,随后,斯大林改变了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排斥论”,认为二者可以并存。“并存论”仍然否认国有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把国有财产做为劳动直接分配的理论依据。就这一点说,更强化了社会主义经济的非商品性。斯大林后,理论界开始承认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可以结合。结合的方式或是“板块式”,或是“渗透式”,或是“胶体式”。“结合论”者都是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局限于计划和市场关系,没有触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没有提出社会主义本质和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市场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或经济运行体制,总是与一定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统一。只有弄清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如何达到内在的统一,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特征;才能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如果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就会在理论和实践上导致把市场经济仅仅作为“商品经济一般”,作为世界各国都可使用的资源配置的工具,割裂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和内在统一。这种观点本质上仍是“结合论”。仍会给社会主义不用“市场经济”这个工具留下“后门”。“教委本”在第一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没有涉及商品经济,体现不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实质上还是这种“结合论”的体现。
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规定必须重新加以确定和更新。这种本质规定不是计划与市场的结合,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或内在统一,即统一成为一种崭新的经济状态,具备它所独有的特征。这种特征既是社会主义的特征,又是市场经济的特征,不仅包括经济运行的特征,而且包括生产关系的特征。这种思路我称为“本体论”。这是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性,它不同于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也不同于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构想。为此,要说明以下问题:
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性;
②市场经济一般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性的关系;
③现代市场经济的新特征;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规律;
3.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应该怎样分析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本质”即“本质规定性”。或“基本特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马、恩到今天,都肯定了这一论断。1992年后的几本教科书,也都同1985年前一样,论证的内容、方法基本相同。1992年,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及判断姓“资”姓“社”的“三个有利”标准,解放了思想,使我们重新回头认识、分析理论界的这个传统思维定式。
小平同志讲话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凡是符合“三个有利”的就是社会主义的,凡是阻碍生产发展的,就不是社会主义的。从而提出了检验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力标准。其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也是实行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其余都是手段。按照这个标准,必须重新认识:公有制、按劳分配能否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在何种条件下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众所周知,马、恩之所以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因为在生产资料公有的条件下,任何人都不能凭借生产资料去剥削他人,可以实现共同富裕。但这里暗含两个前提条件:第一,马、恩设想是在生产力水平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具备了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基础;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保证了劳动者主人翁地位、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能促进生产高速发展。如用公式表示就是:公有制+物质基础+公有制产生的激励机制=促进生产力高度发展=共同富裕。从中国的实践看,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基本具备,要害在于,公有制能否像马、恩设想的那样,在劳动者摆脱雇佣地位,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后就自发地产生了强大的激励机制,能够使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超过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说明: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者摆脱了受奴役的地位后,确实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这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再加上公有制要求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上层建筑的力量也加剧了这种动力;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也存在着一个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的,但又不属于每一个人的。从而造成产权关系不明晰,全民财产无人负责,社会生产巨大浪费,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产生的这种“二元激励机制”是过去传统理论不能、也不愿涉及的。如果在改革如此深入的今天,再不从理论上弄清这个问题,仍然把公有制无条件地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不能回答今天改革所提出的一系列深层次的所有权问题。公有制只有在淡化基本矛盾,解决激励机制问题后,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用“三个有利”标准衡量,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当前,普遍的观点是,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具体形式的变革,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认为,这个说法太过于笼统,不利于从动态中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一,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固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但经济体制不是一般的“形式”,它是反映本质生产关系,体现本质生产关系的“形式”,它是和生产关系融为一体,有着内在统一关系的“形式”,它决不是“外壳、“工具”。因此,从方法论看,不可能在经济体制彻底变革后,生产关系没有任何本质变化。
第二,当前,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国营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拥有法人所有权,国家拥有最终所有权。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处置的权能全部交给了企业,国家仅凭借最终所有权取得资金占用费。这种把所有权能几乎完全交给企业的变革是对传统意义的全民所有制的扬弃,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关系质变,随之出现的效应是多方面的、深刻的。
第三,随着股份公司法人制度的推行以及其他成份的所有制力量的壮大,经营生产资料的企业以及其他各类企业互相投股、控股,财产走向社会化,国家所有的财产会进一步和企业实际资产分离,企业会逐步走上混合所有制。这也是对原有全民所有制(以国家所有为形式)的进一步扬弃和质变。
总之,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所带来的各种效应,尤其是对生产资料公有制产生的部分质变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这正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任务之一。
理论界把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为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逻辑结果。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不能成为基本特征,这是因为:
第一,按劳分配只存在于纯抽象的马、恩所设想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中,在那里,商品经济已经消失,劳动者的劳动具有直接社会性,社会具有比发达的资本主义高得多的生产力水平,能够对劳动者的不同质的劳动直接计量,从而使按劳动分配成为逻辑的必然。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产品是商品,劳动不具有直接社会性,“劳”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不具有计量的可能,从而使按劳分配失去分配的依据。
第二,即使最传统理论家也承认,在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下,按劳动分配只能在一个个公有企业内部实现(实际上也不可能)这和马、恩所设想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也有本质差别。
第三,在劳动力成为商品后,劳动者的收入一方面取决于企业效益,另一方面主要取决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按劳分配转化成按企业效益分配以及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第四,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劳动者的私人财产社会化成为普遍现象。股息、红利、利息收入是劳动者过去的物化劳动带来的收入,十分有助于劳动者走向共同富裕。有必要重新评价其性质。
第五,按照传传统理论,分配方式受所有制决定,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后,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发生部分质变,分配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将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严重挑战。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重新认识将给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对此作出科学回答。
四、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想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二者的研究对象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重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关系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方式。不排除在有限的范围内涉及生产力。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是在对传统经济理论变革的基础上建立的,很不成熟,仅处在由具体到抽象的研究阶段,还不能形成完整的范畴逻辑体系。其始点范畴、理论主线均不明朗。为了不影响这门学科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当前,就这门学科整体来说,不能按《资本论》的逻辑体系建立学科体系。当然,不排斥在某些部分的分析中采取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整体说,只能是由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成果的理论再现。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的运行逻辑,力求有一个符合“具体”的理论体系。为此,大体上要分成六篇,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运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和宏观运行的协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其中,第一、二篇是从静止角度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其本质关系(第一篇)及其具体表现形式(第二篇)。第三、四、五篇是从动态角度联系生产力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生产关系。这三篇要有别于西方经济学中的相关内容。在动态分析中,不仅要分析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一般规律,也要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经济运行特点及中国当前在转轨时期的二元化机制的特点。第六篇从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包括发展战略、目标体系、经济增长动力及发展目标实现标志等。同时,也要研究人的发展,造就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人。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80页)
标签:政治经济学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资本论论文; 公有制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生产资料所有制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统一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