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流通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效途径论文,流通企业论文,两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有流通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竞争机制的引入,流通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经营的格局,国有流通企业作为经营主体之一,已经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市场大环境的改变,理所当然的要求企业内在经营机制和管理手段随之改变。但从目前国有流通企业经营状况看,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政企不分,管理落后,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未来15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它表明国有流通企业的改革将进入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率为中心的新阶段。国有流通企业如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我们认为,既不能抛却原有的经营基础和各种具体问题,又必须独辟蹊径探寻新路。
那么,国有流通企业具有怎样的经营基础,存在哪些具体问题呢?
1.计划经济的运营模式仍占主导,企业不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多年来,流通领域改革的侧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打破了国有企业统购统销的经营方式,形成了多元化经营和竞争的格局。二是在企业产权不变的情况下,简政放权,实行了厂长(经理)承包责任制。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搞活了流通,繁荣了市场,但因为没有触及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并不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仍然是政府部门的附属物,企业经营不是按照市场规律运作,仍然要听从政府指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伸手向上要政策,上顶目,增贷款,甚至挤占流动资金搞建设,行为短期化,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另外,由于税收政策向非国有企业倾斜,税率不统一,更加重了国有流通企业已有的历史包袱。虽然1994年统一了税率,可积重难返,国有流通企业经营状况更趋恶化。
2.存量资产呆滞,缺乏市场引导。国有流通企业存量资产主要体现在自有资金、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和库(厂)房、设备、机械等固定资产。自有资金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很小,国有流通企业没有力量补充自有资金。而存量资产中主要是库存商品,约占85%。这些商品存量大,时间长,结构不合理,形成了“死货”。“死货”的形成主要是统购统销和厂长(经理)承包时盲目进货、乱铺摊子、长期沉淀而又无力降价处理所致;另一部分是政策性储备,当储备商品过期不用时,包袱甩给了企业。库(厂)房、设备、机械等,一部分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发挥出应有价值。主要原因是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成熟,企业难以存量资产进入市场。
3.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由于自有流动资金不足,存量资产大量呆滞,外欠货款又难以追回,银行贷款根本无法归还,不少企业开始拖欠利息,连本带息,越欠越多。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1995年国有流通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85%。
4.亏损严重,步履艰难。许多流通企业长期负债经营,把家底吃光了,亏损掩盖不住了,而且亏损面越来越大。亏损的形成一是企业费用增大,销售额相对减少,利润率降低;二是商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商家竞相压价,流通利润减少;三是逃避监督,体外循环,销售收不入帐,不归行,增加销售成本;四是新税制的实行使企业税赋加重。严重的亏损不但使企业发展步履艰难,无力维持,而且把矛盾转嫁给了银行。
5.社会包袱沉重。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现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责任变成了包袱。首先是富余人员过多,由于流通企业科技含量低、劳动过程简单、容易吸纳普通就业者,所以人员多,素质低成为这一行业的特点。其次是社会保障系统不健全,离休人员工资、医疗费的大部分仍由企业承担,社会保险目前只能承担小部分。再次是职工住房制度改革刚刚起步,相当一部分企业仍然是福利性住房,建房基金仍是企业负担。不难看出,根本问题是体制上的问题。企业不是产权主体,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纵向的行政干预还大大超过横向的市场影响。企业是无风险、无动力、无约束式经营,没有利益驱动它仍是粗放经营。所以,国有流通企业必须以“两个根本性转变”为目标,探索新的发展途径,通过现有资产的重组、增值和科学管理手段的引进来建立新型的国有流通企业,重振昔日雄风。
1.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用第一个转变推动第二个转变。“产权清淅,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标志。转变企业制度才能根本转变经济体制,也只有转变经济体制,才能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条件。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解决国有流通企业目前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这种制度使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真正分离。所有权由代表国家的控股公司或集团公司掌握,这就保证了现在资产国有性质不变。经营权则交与企业,把企业法人财产权与终极所有权彻底分开,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以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控股公司或集团公司与企业,一个是资产所有者,代表国家;一个是资产经营者,代表企业。二者不是行政隶属关系,而是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关系。保值增值是投资者的必然要求,如何保值增值则是经营者的正当权益。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后,企业经营的全部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市场已成为企业生存的空间、发展的条件、竞争的阵地。各企业已不可能再依靠国家无偿提供资源和政策优惠来生存和发展,而必须面对市场的挑战。政府对企业的经营行为只能以政策和法律来引导、约束,而不能再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预企业活动。近期,国有流通企业组建了不少的集团,名义上称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但大部分还算不上现代企业。其中一部分是为缩减财政开支,由过去的行政机关改建的集团公司,一部分是困难企业相加组建的企业集团,产权既没有明淅,资产也没有重组。所以,企业改制的工作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2.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盘活存量资产。首先要树立大市场,大流通观念,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跨地区、跨行业的资产重组,大胆引进、大批量输出现有资产,改造、组合、兼并,使呆滞资产在流动中保值、增值。许多资产所以发挥不了自身价值,是因为没有为其提供发挥自身价值的场合和机会。比如商品、库房、场地、车辆等,你派不上用场,别人也许求之不得。其次是企业内部各要素需重新配置。人员要在新的劳动关系基础上竞争上岗,择优汰劣,面向市场选人才。特别是管理者,更要改革上级任命的干部制度,在企业经营中确立厂长(经理)的管理地位。机构要简化,职能要转向市场,要体现效率原则,与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彻底分开。长期呆滞的库存商品不妨采取降价直销方法;还可以尝试抵押销售方法,即销货的零售商以货款或有价值物品做抵押,售出商品优惠结算,剩余商品退回批发商,不让零售商担任何风险。许多流通企业所以不愿大幅度削价处理库存商品,是为了维护国有资产原值的数量,但有数量没有质量,数量早晚也会失去。第三,广泛推行倒逼成本管理方法,即流通企业所销售商品,用确定最低销售价格来倒逼销售成本,达到节约流通费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第四,银行商业化将使亏损企业的经营交换资金更加短缺,所以面向市场多方筹资,实现企业自身资本积累是这些企业今后的一个重要工作。第五,流通企业走向市场,离不开信息要素。方法即资本,思路即出路。在市场经济海洋中需要航标灯和罗盘仪,市场信息就是企业经营的航标灯和罗盘仪,企业经营什么,怎样经营,更多的不是取决于上级的指令,而是取决于市场信息。
3.实行广泛的商品流通代理制。代理制是指流通企业通过合同等契约形式与生产企业订立代理协议,取得产品销售权,从而形成工商之间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来衔接产需、组织产品流通的贸易形式。代理制不同于过去的统购包销,它是按照市场供求关系来组织商品的。代理制的优点在于加速生产企业的资金周转,使流通企业充分利用资源,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代理商还可借助对商品的代理权,树立商业权威与信誉,重新发挥国有流通企业主渠道作用。
4.借助社会改革,解决企业办社会的问题。第一,通过劳动合同改变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变国家职工为企业职工。职工身份改变了,但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没有改变。人才市场的形成将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择业权,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他们将增强独立意识,从过去单纯的服从型向参与型转变;他们将获得更多学习知识的机会,因为就业压力迫使人们必须提高自身劳动素质,以利在竞争中生存。第二,积极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职工大病统筹。这既是解决企业离退休人员过多,负担过重的一种途径,也为破产企业职工创造了生存条件。第三,改革职工住房制度,变福利性住房为商品住房。住房制度的改革既可以改变社会消费结构,节省国家建设基金,又可以使企业职工摆脱单位控制,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创造条件。
5.造就一代新型企业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新型企业家从哪里来?只能从市场经济中大浪淘沙,让优秀的管理人才脱颖而出。新型企业家必须树立大市场、大流通的观念。所谓大,是指地区广泛,规模宏大,交流频繁,竞争激烈,而不是回到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统天下的老路上去。新型企业家必须具备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必须懂得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公司法》,善于借鉴外资、独资、合资、私营、乡镇企业的有效管理方法,嫁接、改造国有企业。要特别善于将新的科学技术(比如计算机管理)运用到流通企业中,提高国有流通企业的科技含量,这是改变粗放经营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个精明的企业管理者,必须以人为本,维护企业职工的地位和尊严,尊重企业职工的创造精神和劳动成果。企业家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善于顺应企业职工的意志,通过科学引导,在经济规律这根“钢丝”上,大胆而又谨慎地走向一个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