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 江苏 兴化 225700
【摘要】目的:探讨临终关怀配合死亡教育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9月到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危重症患者中抽取48例作研究对象,并应用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24)应用临终关怀,研究组(n=24)则应用临终关怀配合死亡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以及心理状态。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② 研究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是(90.46±1.81)分,高于对照组的(75.19±6.36)分(P<0.01)。结论:临终关怀配合死亡教育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解除患者焦虑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平静面对死亡。
【关键词】临终关怀;死亡教育;危重症;焦虑;生活质量
本研究为确定临终关怀配合死亡教育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48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实施单纯临终关怀、临终关怀配合死亡教育,现报道2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以及心理状态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48例危重症患者均为2015年9月到2016年2月到医院就诊,其预计生存期均不足3个月,且临床资料完整,具有交流沟通能力,排除合并精神疾病者、意识障碍者,本组患者及其家属均就此次研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上述48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均24例。其中,研究组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为58~87岁,平均年龄为(75.69±2.3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5例,初中6例,高中3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为59~87岁,平均年龄为(75.71±2.3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4例,初中7例,高中3例;以统计学软件分析2组患者之间平均年龄、性别以及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的对比,结果提示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单纯应用临床关怀干预,其干预内容如下:(1)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确保危重症患者在舒适环境中度过最后时光,即维持室内清洁、安静、灯光柔和、空气清新,并保证室内温度在22~24℃,便于实施各种护理操作;同时,了解患者生活习惯,并提供良好进食环境,予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并适当予以肠外营养支持,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此外,保持其大小便通畅,做好口腔护理工作。此外,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扣背,做好皮肤护理;(2)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应按“三阶梯”方法提供止痛药物,尽可能缓解其疼痛感。同时,护理人员可通过分散患者注意力、听音乐、按摩、热敷、取舒适体位等方式提升患者疼痛阈值,缓解疼痛所带来都不适;(3)心理护理。临床患者心理反应受其经济因素、社会背景、性格、文化程度以及年龄等因素影响,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心理学知识,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变化规律,掌握其心理分期,从而予以相应心理疏导、支持,从而化解其对死亡的不安、恐惧,使其处理安宁、舒适状态中,并充分表达对患者的关爱;(4)触摸护理。护理人员可通过抚摸患者头部、面部、肩部、躯干部位,并主动与其握手,以环形按摩手法,梳理其头发,使其处理全身放松状态。危重症患者得知其病情严重时,往往会感到震惊,继而否认,可通过按摩、抚触等方式缓解其疲劳感、痛苦,缓解其内心孤独、恐惧。
研究组患者接受临终关怀配合死亡教育,即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实施死亡教育,其干预措施如下: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死亡教育,使其能够充分认识“生老病死”这一规律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从而帮助患者克服对于死亡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同时,对患者做好“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的教育工作,引导其理解死亡必然性,使其以正确态度面临死亡,并使患者家属以理智、平静的态度接受亲人将要死去的现实。
1.3观察指标
(1)应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2)参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其HAMA评分、HAMD评分越高,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反之越轻微。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中数据资料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以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计数资料的组间率(%)对比使用c2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对比则实行t检验;P<0.05表示2组资料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
研究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研究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是(90.46±1.81)分,对照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是(75.19±6.36)分,对比差异显著(t=5.478,P=0.000)。
3.讨论
现阶段,临终关怀宗旨为减轻临终患者的心理痛苦,并维持其尊严,使之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1]。死亡作为个体生命旅程必要结局,而如何对待死亡问题、提升生命质量,是国内人民极少谈论的话题,对于“死得如何”问题上不甚讲究,单纯重视“优生、优活”,严重忽略“优死”,因此,有必要在临终关怀中加强对危重症患者的死亡教育[2]。
死亡教育是对危重症临终患者提供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而临终关怀则是此项护理干预实施的基础[3]。本组患者均接受临床关怀干预,其中基础护理可增加患者躯体舒适感,防止其口腔感染,并预防肺炎、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尚存意识的危重症患者,首要护理任务是缓解疼痛。危重症所引发的疼痛感可严重干扰患者情绪,加剧其对死亡的绝望感和恐惧感,并加重其病情。因此,实施疼痛护理,有助于缓解其面对死亡的负面情绪,并控制其病情;据报道,患者得知自己生命临近死亡时,心理反应极为复杂,往往从否认发展到愤怒,继而讨价还价,最终沮丧、接受。而心理护理是危重症患者临终前的重点护理内容之一,辅以抚触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情。有学者认为,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当医疗无能力为时,护理可提升其舒适感,并提升其护理依从性,并使其获得心理支持[4-5]。最后,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死亡教育,可使患者在身心相对舒适的状态下,学会以正确态度面对死亡,保留尊严,实现“优死”。
本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低,而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充分证明了临终关怀配合死亡教育应用于危重症患者中的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章莲,石敏,李莉. 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20(10):88-89.
[2]高鹰. 临终关怀在改善晚期癌痛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159-161.
[3]李永红,王章琴,李婧睿,等. 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死亡观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3):65-69.
[4]刘双玉,叶海波,郑晓丽. 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在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5):786-788.
[5]李永红,苏蕾,王章琴,等. 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重庆医学,2016,45(30):4276-4279.
论文作者:曹蕴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患者论文; 临终关怀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危重症论文; 心理论文; 评分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