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骨盆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步态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8周,治疗组强化骨盆控制训练,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步态和步行能力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步态和步行能力均较前有所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骨盆控制训练可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的步态和步行能力。
【关键词】骨盆;偏瘫;步态;步行能力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219-02
脑卒中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残率,造成不同程度的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对每个偏瘫患者来说,能够重新步行是其最大的愿望[1]。临床上常注重肢体功能训练,而忽略了骨盆控制能力的训练,影响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和独立能力的提高。根据神经易化技术原理,强化骨盆控制能力训练可以促进下肢的运动功能[2],本研究通过早期骨盆控制能力训练来探讨对偏瘫患者步态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2月-2016年8月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诊断明确的4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男28例,女12例;脑梗死24例,脑出血16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2.5岁。随机分成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性质和病情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观察期间,无退出、死亡病例。入选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脑血管病诊断标准[3];②脑出血、脑梗死患者,经CT或MRI确诊,均为初次发病,发病1个月之内,且为单侧肢体偏瘫;③无其它神经系统疾病,无前庭功能或小脑功能障碍,无严重骨科疾病等;④经过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临床处理,生命体征平稳,转入康复医学科,无其他显著影响康复治疗的伴发疾病;⑤功能性步行分级(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FAC)[4]2 级以上;⑥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字。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48h后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以Bobath技术、运动再学习为主的神经发育疗法,包括良肢位摆放、患侧肢体各关节的主动被动活动、转移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45min/次,2次/d,5d/周。治疗组在每次治疗过程中强化偏瘫患者骨盆控制训练,15min/次,2次/d,5d/周,其余时间由患者家属帮助进行训练。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所述:
①仰卧位患者屈髋屈膝骨盆左右旋转控制训练和前倾训练;
② 坐位骨盆的旋转及前后、左右倾斜控制训练;
③ 双足并立坐位骨盆左右移动训练;
④ 双足前后立位骨盆各方向运动控制训练;
⑤ 双足离墙10cm伸髋,进行骨盆前倾训练;
⑥ 行走。支撑初期:进行骨盆旋前运动训练;支撑中期:进行骨盆向同侧向上运动训练;支撑末期和摆动前期:进行骨盆旋后运动训练;摆动中期:进行骨盆向对侧向下运动;摆动末期:进行骨盆旋前运动训练。
⑦ 训练4周后,在抑制髋周肌群张力和异常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臀大肌和臀中肌的肌力训练: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进行髋外展和髋后伸主动训练或抗阻训练,每组20次,共3组。
1.3 评测方法
采用Fugl-meyer 评价法[5](FMA)评定运动功能,共100分;Brunnstrom偏瘫步态分析评价量表评定步态;对患者步行能力的评定采用限时步行功能检查法,即分别评定患者6min内步行距离以及患者步行10m所需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6],共100分。康复评定由专人进行,治疗前和康复训练8周后各评定一次。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8周的康复治疗后,两组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分值、步行功能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l~3)。
a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b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0.05;c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脑卒中后对偏瘫患者行走功能的训练早已受到重视,特别是步态的训练,但往往忽视了骨盆周围肌群的刺激与训练,以神经易化技术指导的有针对性的骨盆控制训练加强了其周围肌肉中枢神经支配的随意程度和骨盆周围肌肉的肌力,强化了整个骨盆各运动方式下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从而改善肢体的平衡能力,提高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进一步改善了步态[7]。因此,对偏瘫患者进行早期骨盆控制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其步态和步行能力,康复治疗师在对偏瘫患者的日常训练中应对骨盆控制训练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翁长水,毕胜,徐军,等.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与步行速度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4):212-214.
[2]张琦,李琪,纪树荣.骨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4):161-162.
[3]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
[4] Hesse S, Konrad M, Uhlenbrock D, et al. Treadmill walkingwith partial body weight support versus floor walking in hemipareticsubjects[J].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9, 80:421-427.
[5]李剑,袁文斌,冉春风,等.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l(2):144.
[6]钱珊,手蜀昌,陈志勇,等.流程化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Barthel指数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5):152.
[7]王玉龙,赵凯,吴向琼,等.骨盆训练对中风步态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9):515-518.
论文作者:李娟,代明星,谢福,涂美,张思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骨盆论文; 患者论文; 步态论文; 能力论文; 功能论文; 脑卒中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