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论文_谢煊芳

江西省鹰潭市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门诊药房 335000

【摘 要】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对胃溃疡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病人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100例观察组病人接受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溃疡基本实施治疗,对照组则接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胃溃疡疾病实施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此次研究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2.00%,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HP的根除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埃索美拉唑对胃溃疡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

胃溃疡在消化道疾病中比较常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压力以及精神压力的增加,使得人们开始不思饮食或者暴饮暴食,胃溃疡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涨的发展趋势[1]。一旦没有及时处理好胃溃疡疾病,势必会发生各种并发症,危机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此次研究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病人200例作为对象,分析使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对胃溃疡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病人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所选取的200例病人全部符合胃溃疡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病人严重的肾、心以及肝等疾病。观察组100例病人中,男性病人51例,女性病人49例,患者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65岁,年龄最小的患者21岁,平均年龄42.3±3.2岁,病程最长为13年,最短为7个月,平均病程8.3±2.5年。对照组100例病人中,男性病人53例,女性病人47例,患者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62岁,年龄最小的患者23岁,平均年龄42.7±3.8岁。病程最长为12年,最短为10个月,平均病程8.7±2.5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选取的病人全部禁食,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在补充血容量的前提下维系电解质水平和。10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每天1次,每次50毫克至70毫克奥美拉唑静脉滴注,以7天为一个治疗疗程,同时每天1次,每次1克口服阿莫西林,阿莫西林的使用时间为1月。100例观察组病人则每天1次,每次35毫克至55毫克埃索美拉唑实施静脉滴注治疗,以1周为一个治疗疗程,同时每天1次,每次1克口服阿莫西林,阿莫西林的使用时间为1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治疗痊愈:病人胃溃疡相关症状全部消失,同时溃疡的直径为0;治疗显效:病人胃溃疡症状虽没有显示但好转明显,溃疡的直径减小幅度大于等于90%;治疗有效:病人溃疡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好转,溃疡的直径减小幅度大于等于50%;治疗无效:病人溃疡症状没有任何改善或者加重,溃疡的直径减小幅度小于5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分析,如下表1所示。

分析表1可以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2.0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仅为74.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溃疡为临床上极其普遍的疾病,该疾病有其特殊性,往往会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而反复发作,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生活以及工作的节奏往往都更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也致使胃溃疡发病率逐渐上升,同时男性的发病率要比女性高出很多[2]。诱发胃溃疡疾病涵盖的范围往往非常广,比如胃酸分泌相对不足等。因为人体胃液中其胃蛋白酶会对胃壁中的蛋白质有一定的水解作用,而胃酸在某种程度上说为强酸性物质,其二者均能够对胃肠道实施损害[3]。临床研究表明,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相对较为单一,一般有药物以及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手术治疗相对于药物治疗而言费用更大,所以很多病人往往愿意以药物的保守治疗为疾病治疗的首选[4]。

溃疡病以及消化性溃疡为消化道疾病,该种疾病主要发生在食管、胃以及十二指肠,同时也能够发生在胃以及空肠吻合口附近或者存在胃黏膜的Meckel憩室中,因为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中极其普遍的病症,所以在临床上往往认为消化性溃疡指代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5]。该种疾病之所以称为消化性溃疡,主要是由于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是因为胃酸以及胃蛋白酶对患者黏膜自身消化所诱发的,而原则上胃酸与胃蛋白酶仅仅为溃疡形成因素,正常情况下往往会有别的因素形成消化性溃疡。

参考文献:

[1] 王一凡.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6):162-164.

[2] 刘忠鑫.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附68例报告[J].新医学,2007,38(10):646-648.

[3] 张亚.埃索美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血清胃肠激素与炎性状态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68-69,72.

[4] 孙辉,孙涛,李毅等.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5):437-439.

[5] 俞铖杰.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分别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10):48-49.

论文作者:谢煊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论文_谢煊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