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联合方案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2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比较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控制率;反流症状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反流症状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减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缩短疗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奥美拉唑;替普瑞酮;联合方案;反流性食管炎;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6-0243-02
反流性食管炎是常见胃肠道动力障碍疾病,其发生为过多十二指肠和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致,其发生机制包括食管黏膜攻击因子加强、抗反流防御作用降低、食管酸清除率降低等 [1]。为了探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纳入分析了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联合方案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可行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2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1~71岁,平均(43.21±2.34)岁。发病时间15d~14年,平均(4.40±0.25)年。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2~71岁,平均(43.24±2.31)岁。发病时间15d~14年,平均(4.41±0.32)年。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多潘立酮口服,10mg/次,口服治疗,每天3次,治疗8周。
对照组给予单一奥美拉唑治疗,剂量为20mg/次,口服治疗,每天2次,治疗8周。观察组则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奥美拉唑20mg/次,口服治疗,每天2次,治疗8周。替普瑞酮剂量50mg/次,口服治疗,每天3次,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控制率;反流症状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0~4分,0分无症状,1分轻微,2分较为严重,3分严重,4分非常严重)、生活质量评分(采用QOL量表进行评价,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药物不良反应率。
显效:症状显著改善,症状积分降低90%以上,胃镜检查正常;有效:症状改善,症状积分降低50%以上,胃镜检查症状改善;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胃镜检查无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控制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5.0统计,-x±s为计量资料并作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作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控制率相比较
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控制率相比较[例数(%)]
2.4 两组副作用相比较
两组无严重的副作用,P>0.05。其中,对照组有2例用药后轻微腹泻,观察组1例恶心。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和食管下端括约肌处于松弛状态且反流物引起食管损害、减弱食管反流食物功能相关,其常见危险因素有胃酸分泌、感染、饮酒等,目前主要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和促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
奥美拉唑是常见质子泵抑制剂,可将胃壁细胞质子泵阻断发挥治疗作用。研究显示,胃内PH在4的情况下,反流的胃液对食管黏膜无损害作用,而PH低于4的情况下,胃蛋白酶被激活可引发烧灼和反酸症状而对黏膜产生损害,而奥美拉唑的应用可有效维持胃内PH在4以上。替普瑞酮是一种萜类物质,可有效加速胃黏膜微粒体和食管中糖脂质中间体生物合成,提高黏膜防御作用而强化抗溃疡效果[3-4]。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可达到协同用药的效果,其中,一种是从控制胃内PH,另一种则是从强化黏膜防御作用入手,可有效增强疗效,发挥协同、增效、互补的作用[5-6]。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单一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反流症状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减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缩短疗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瑞勤.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9):148-149.
[2]王双军.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在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学,2014,08(10):1428-1429.
[3]刘娜.雷贝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06):785-788.
[4]张开玉.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4):32-33.
[5]邹达辉.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价值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6):209-210.
[6]杨艳奎.奥美拉唑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1):2027-2028.
论文作者:吴应强,陈小燕,谭先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奥美论文; 症状论文; 食管炎论文; 对照组论文; 食管论文; 胃镜论文; 普瑞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