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乡村治理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度改革论文,乡村论文,集体论文,意义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88(2008)06-0067-05
长期以来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实践中,人们习惯于把农村土地单纯理解为耕地。事实上,在中国现有的土地面积中,耕地约有18亿亩,而林地却有43亿亩,其中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林地约有25亿亩。“林业”、“林区”、“林农”问题是“三农”问题的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前后,当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集体林地仍基本维持原有制度。2003年,国家率先在福建、江西两省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改”),这次改革被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第二次改革。”[1]截至2006年,福建、江西林改宣告基本完成。2007年全国林改工作开始全面启动。值此关键时期,对福建、江西两个试点省份的林改成效及林改对乡村治理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无疑对正在展开的全国林改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此外,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林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提出新要求,使此研究的现实意义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一、集体林权改革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到目前为止,林改还未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的一些相关研究大都是一些具有官方背景或者林改制度的实施者所从事的社会政策性研究。他们认为林改达到了或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研究有:1、从绩效方面来讨论集体林权改革(陈永源、谢得海,2005;王新清,2006;刘金龙,2007;等等)。2、从制度变迁来考察集体林权改革(郭祥泉、林家杉、郑经池,2006;郑临训、江红,20b6;等等)。3、从政策与法律制度来研究集体林权改革(陈根长,2002;张红霄、张敏新,2006;李周,2006;等等)。4、从林改对村级经济的影响入手,认为林改增加了林农和村集体各方的总福利(孔祥智、郭艳芹、李圣军2006)。
也有一些学者注意到林改在制度设计或具体实施中存有问题。如:1、认为林改在制度设计和推行中存在不足,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朱东亮、贺东航,2007)。2、认为林改消解了社区集体,导致农民原子化,应考虑集体林权与市场的有机结合(申端峰,2007)。3、认为国家抽象的林改政策和法规到基层后并没有转化为某些山区村民的经验知识(赵旭东、訾小刚,2007)。4、认为集体林权存在着复杂的地方性知识,要从村落、市场和国家三重视角来分析山区林产纠纷(张佩国,2006)。
上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知识积累,对我们研究中国集体林权改革后的乡村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林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村庄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影响。需要我们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借鉴黄宗智的“简约治理”理论[2]来分析林改前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化。探讨国家政策如何转换成地方性知识,寻求林改后合理的乡村治理模式。学理上,可以扩充和完善有关中国乡村的研究;对策上,对后续省市的林改工作具有启示意义,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林改与中国乡村治理状况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中国农村集体林权体系的演变过程。
1、研究1984-1998年实行的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以村林业合作社为主体的集体林经营管理模式。
2、分析历次林业政策变化形成的林区利益格局。
3、讨论2003年林改的背景与缘起。
第二部分:林改后的乡村治理态势。
将从村财收入、社区组织资源、村庄社会关系和村庄稳定四个方面来考察乡村治理变化。包括四个方面:
1、林改后的村财收入。林改后村财收入的变化、分配使用状况和公平程度。
2、林改后的社区组织资源。由于山林分到了千家万户,短期内会形成一种以“单家独户”经营为主的格局,一定程度上改变以林为主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的形式和方法。考察作为乡级政府和村委会社区职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乡村治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林改后的村庄社会关系。林改之后,在相关政策的激励下,允许外来资本进入林业,林业精英层和外来投资者等利益群体的出现,引起村庄社会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
4、林改后的村庄社会稳定。在政策支持下,允许林权通过市场进行竞争、流转、抵押和集中,从而存在引发上访等社会纠纷的隐患。关注林改过程的不公平操作案例,对林改前后村庄的稳定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由林改引起的不稳定因素的起因、类型、导致的后果。
学理上,第二部分将引入黄宗智“简约治理”的理论,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以村财收入状况(林地使用费、公益事业投入等)、村庄组织资源(基层组织状况和林农再组织化程度等)、村庄社会关系(林业精英、外来投资者、林农等)[3]、村庄社会稳定(社会纠纷发生率、上访率等)为变量建立一套改革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纵向上探析林改前后乡村治理状况变化,关注林改后的问题,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横向上分析位于不同区域文化背景下的林改模式,研究不同林改模式下的乡村治理状况。
村庄治理结构图
三、林改与乡村治理研究方法与思路
关于集体林权改革的研究,有两种分析视角:一种是从国家话语的视角;另一种是以地方性为视角。探寻国家林改政策将如何转化为地方性知识,以推进中国的乡村治理。此研究将沿着第二种基本思路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在理论研究上:将引入“简约治理”理论和地方性知识理论对林改后的乡村治理状况做一个系统性研究,拓展有关乡村政治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在实证分析上:将选取资深林改试点县深入调研,以村庄财政收入、社区组织资源、社会关系、乡村稳定为变量,比较林改前后村庄治理态势的异同。在此之间建立一个改革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直观的数据反映不同林改地区和不同林改模式下的乡村治理状况,希冀为中央及地方领导决策部门提供林权改革的可行性建议。
在研究方法上,注重以下两点:
(一)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突出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典型事件追踪等方法,广泛收集与研究相关的第一手材料,力图真实反映林改前后不同区域的乡村治理实际状况。
(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运用相关的统计软件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建立各种变量(村财、组织资源、村庄社会关系、村庄社会纠纷)的指标体系,对影响乡村治理的多维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不同区域的多元乡村治理模式。
研究思路图
四、林改后中国乡村治理的政策建议
针对在调研中发现的有关林权改革和乡村治理的问题展开探讨,试图寻找出针对不同区域的多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模式与乡村治理模式。从村庄公共财政的可持续运转问题、村庄社区资源的再组织化问题、村庄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问题、村庄社会稳定的机制构建问题等几个方面入手来展开有关研究。包括:
1、如何使村财收入具有可持续性?增加的村财怎样最大效益地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如果村财收入在林改后减少了,有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个结果?
2、社区再组织化。如何推动农户重新组织起来,形成新型的合作经济?如何发挥社区内原有的社会动员力、社会信任及闲散的社会资源和组织优势,探索村庄治理新途径?
3、村庄的社会关系。哪些因素引起村庄社会关系的改变?社会关系是复杂化了还是简单化了?如果是复杂化了,如何应对村改后复杂的村庄社会关系?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使其共同从林改中获益?
4、村庄稳定问题。如何建立林权纠纷的应急处理机制?如何做好林业配套改革?如何避免林改中违反政策法规的事例?如何引导林农走司法途径解决?如何妥善完成林改后的各项后续工作?如何让村民适当“分享”林权升值的部分收益?[4]如何妥善做好剩余部分山场的林改工作?如何重新分配本代林砍伐完后的林地迹地?如何对非农资本进入林业竞争市场进行合理限制?如何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促进林改后乡村治理的转型和重构?[5]
收稿日期:2008-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