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力建设中送电线路的施工管理论文_朱良

探析电力建设中送电线路的施工管理论文_朱良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州市供电公司 山东省莱州市 265600)

摘要:电网系统的建设和发展都需要进行大量的送电线路施工。为了提送电线路工程能够在电网系统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必须对其中的各项设施、路径等进行良好的设计和规划,进而防止送电线路在施工和运行的时候出现问题,提升电网系统的整体输送电能的质量。

关键词:电力建设;送电线路;施工管理

作为电力工程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送电线路主要负责电能的运输,保证发电厂、变电站以及用户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是电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基。电力工程建设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与此同时,强化电力工程送电线路质量控制,在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送电安全。

一、电力工程中送电线路施工的概述

电力工程本身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建设工程,工程量大、工序较为复杂、涉及的方面较多,在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每个环节的施工工作。送电线路施工是电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工程的整体建设情况具有重要影响。送电线路进行施工建设时,通常情况下。都是在野外进行的作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也通常较为复杂,这主要是因为施工作业的区域地形地势较为复杂,地质条件较复杂,自然条件状况差。送电线路在进行施工建设时,通常要穿越多种地形区域。沿途经过的地方较多,在进行协调工作时较为困难。

二、送电线路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由于架空送电线路的施工现场在野外,线路长达数十千米到数百千米,施工战线长面分散,所经线路径也比较复杂,因而具有战线长、布点多、施工面广、施工人员分散和野外作业、施工环境经常变化等特点,从而造成施工管理难道大,不但涉及企业的内部,而且还涉及到企业外部广泛的社会关系。

2.1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内容

2.1.1人力、物力资源管理,包括组织人员和培训工作,材料、设备的采购和供应。

2.1.2技术管理,包括施工图会审、设计交底、设计变更、施工现场调查、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流程、新技术推广应用、企业内部技术标准的制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制开发、技术信息收集和技术资料归档等。

2.1.3安全管理,建设单位应当充分认识到不安全因素会对工程本身带来难以估计的影响和危害。在施工管理中重视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管理。除施工作业必须遵照一定的规程之外,还有环境、交通、防火、防盗、材料堆放、电气设施和使用的防护。

2.2企业对外关系方面的管理

企业对外关系方面的管理包括同设计、业主或建设单位(实行工程监理的还有监理单位)、市政、环保、交通、邮电、电力、土地、林业、银行、公安、地方政府等单位和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及线路沿线土地所有者的树木、青苗赔偿等。

三、多维度跨区域施工组织管理

本工程的重点就是围绕着建立“区域化管理、规模化施工、标准化作业”的施工管理模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提高施工承载能力,核心资源统一管理、工程管理整体协同”一体化的工程管理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往电力施工企业多采用直线式组织结构或职能式组织结构,存在权力过于集中,对变化反应慢,缺乏横向联系等弊端。本文提出的“一体化”多维度跨区域项目组织架构,就是在直线式组织结构上,新增一种以“工程工序为重点”的跨部门、跨区域的沟通流程,一体化的组织形式横向贯穿了工程施工工序,纵向设置了区域链,机关部室在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介入检查、指导,通过这样区域—职能的组织形式,能解决不同区域质量工艺、管理手段不均衡的矛盾,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公司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其中,区域化管理就是对工程采用同一标准,将这两个工程打捆管理。同一拨人员解决青赔问题,上道工序兼顾考虑下道工序施工难点。规模化施工就是测算进场性价比,合理安排施工,减少进退场次数,降低费用;标准化作业就是尽可能对两个工程采用同一模具,同一设计施工跨越方案等等,统一对施工难点进行攻关,减少重复技术攻关。

四、送电线路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4.1路径选择的管理

本工程线路路径方案,根据电力系统总体规划设计的要求,结合地方城市规划及建设情况,自然保护及文物保护情况,军事设施及通信设施的布置情况、林业情况、矿产情况、水文及地质情况、交通及沿线污秽情况,统筹兼顾,相互协调,按下述原则进行选择:①尽可能利用现有公路及乡村道路,方便施工运行。②调查沿线矿产资源分布,尽量避免线路路径压矿。③结合远期线路统一规划线路走廊。④避开对线路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的不良地质地段。

4.2基础施工

本线路工程沿线地貌单元主要为低中山,局部地段为高阶地,地形起伏,相对高差较小。基础选型应结合本线路地形、地质、水文特点及运输条件,综合分析比较,选择适宜的基础型式;并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经济、环保,减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且应对不良地基提出合理的基础型式和地基处理措施。

4.2.1开挖位于耕田的基坑:开挖时要做好生、熟土分别堆放,熟土要堆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以备项目部留取影像资料(位于耕田的基础,在基础验坑时,要有体现生熟土堆放明显的图片),基础回填时,熟土尽可能利用用人工进行回填;在公路上堆放泥土时,要做好防止泥土被雨水冲走的措施,防止污染路面。

4.2.2基础验模:提前24小时通知监理及项目部人员进行验模,验模合格后,由专人立即把螺栓用物品包裹好(基础浇筑相片中体现),全体列队由项目部工作负责人宣读基础浇筑施工作业票,交代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人员签字确认后进行基础浇筑工作。

4.2.3接地体敷设:接地体敷设必须在杆塔组立前完成。在耕田的接地体沟深不得小于1米,其余深度不得小于0.8米;每基塔接地体的射线长度不得小于60米,且水平敷设射线的间距不得小于5米;接地体连接、与接地模块连接要双面施焊,焊接长度不得小于8公分,焊点涂刷防锈漆。

结语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其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电力企业的发展速度,所以需要我们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不断的创新自己的思路,应用先进的管理措施,从而打造优质的电力工程,这是当前电力工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另外电力工程企业还要在实际发展中不断的吸收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以不断的提高,使施工质量得以保证,这样电力工程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从而使企业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军放.电力建设中架空输配电线路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

[2]余小海,华清妹.关于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

[3]罗标,陈琳.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

[4]陈水守.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监理的措施分析[JJ.企业技术开发,2016.

论文作者:朱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探析电力建设中送电线路的施工管理论文_朱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