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上海 200000)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影响下,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管理工作,企业的经营机制与管理体系变化越来越大,企业的管理正在逐步趋向于规范化。但由于我国的企业很多都深深地受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的传统管理思维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拖住了企业的改革步伐,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1 新经济形势下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
1.1 企业管理模式落后,与市场的竞争需求不适应
对于企业管理模式的落后,一方面表现为不能依据市场规则运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但管理企业与管理普通企业相比要更加复杂。当前很多企业都处于垄断地位,缺乏竞争,加上经营管理不科学、不合理,连年亏损是很多企业所处的主要状态;但这些企业又不能破产,就企业经营本身而言,这与当前市场经济法则很不符,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利。另一方面表现为不能有效落实好现代经营管理制度。而作为一名国企管理人员,很多人都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稳定成为了他们追求的主要目标,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经营效益与企业管理人员利益缺乏很强的相关性。
1.2 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
当前仍有很多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如部分企业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系统性的管理制度缺乏。一些企业虽然也主动积极地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的管理经验,但不能充分结合自身实际,致使达不到理想执行效果;还有部分企业对大局顾全不够,把眼前利益看得过重,在扩张时不充分考察市场,具有一定盲目性,加之不科学、不合理的经营管理,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1.3 企业文化建设不深入
就企业文化建设来说,很多大中型企业都有专门的文化事业建设部,并且这些企业都有自成体系、内涵丰富的企业文化,而学会运用这些企业文化,让这些文化落地生根,才是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在这方面很多企业都做的不到位,如:在企业文化的宣传方面,很多企业只把宣传停留在手册、墙壁,不能让这些文化内涵真正深入人心,文化内化不足,文化宣传的真正作用没有体现出来,企业职工只是耳熟能详企业口号,但大多数很难做到深入理解,更谈不上紧密结合自身工作了。
1.4 企业自身创新力以及产品竞争力都有待增强
很多企业仗着自身地位优势,错误地认为有政府做后盾,不会出现发展后顾之忧,致使很多企业高管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不重视创新,不愿意改革。长此以往,造成企业创新能力差,很多产品关键技术仍然依赖外国,此外很多企业不重视调研市场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盲目生产,致使生产出的产品落后、老旧,产品市场竞争力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不重视产品导向营销思维的应用。
1.5 企业管理与监督不力
从现有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来看,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非常突出,同一家企业的人、事、财往往由不同的主管部门管理。在这类管理模式下,经常会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呈现相互推脱义务、踢皮球、“好事抢着做,难事没人做”的状况,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存在效力低下的现象。另一方面,企业的监事会成员有企业的高管人员,他们既是经营者又是监督员,在工作中很难达到统一,因此监事会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真正地履行职责。
1.6 企业管理体系不健全
从现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来看,不同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主体不一致,有的是财政部门,有的是发展改革委员会,存在“政出多门、多龙治水”的现象,降低了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性和效力;有的县级及以下地方政府没有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是和其他行政部门合并在一起的。
2 企业管理改进策略
2.1 创新管理体制
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要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体制,不断创新企业的管理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以适应市场的要求。比如说,人们对企业的就业观念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时代,认为能在企业里就业,就等于是铁饭碗,不用为失业而发愁,只要在企业里不违法乱纪就行。同时,企业里论资排辈的现象比较严重,甚至连加薪和升职也要按照这种流程走。这就造成“大锅饭”的思想死灰复燃,在工作上也表现为出工不出力,人浮于事的现象很严重。如果在企业的管理者诸如竞争机制,对业务较差,态度不端正的员工进行清退,并制定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通过待遇的提升来实现对能力卓越的员工的尊重。
2.2 加快管理技术的改进
管理的技术决定了企业的管理水平,管理技术的创新是服务于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的,企业要鼓励技术的研发,实现同行业的技术优势。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使企业的内部管理面临的挑战加剧,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使企业面临的市场变化更快,这就要求企业要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制定出更多的应对方案来。根本途径在于采用时下最先进的技术来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让企业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员工对企业有着特殊的情感,那就是自我归属感,从而把企业内部事情看做成是自己的事情,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这种企业文化下的企业经济效益是不可能差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如同建设高楼大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着一定的群主基础。在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以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来看待企业文化。
2.4 积极稳妥推进国际化经营策略
一个大型企业的发展,如果不与国际接轨,其竞争力可见一斑。在国际化经营和全球化竞争这一新时代,企业只有走出去,正确地认识国际化,努力做国际化经营的高端,做价值链的组织者,用一流的研发掌控核心技术,用一流的产品做好市场定位,用一流的营销能力创造知名品牌,用一流的整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用一流的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才能称之为优秀的企业。因此,具有全球化的战略思维和宽阔视野的领导班子、满足国际化经营需要的人才队伍和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企业领导力三者十分重要。
2.5 加强管理与监督检查力度
在日常工作中,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要做好国有资产管理的宣传与指导,提升企业负责人岗位责任感与使命感,夯实国有资产管理根基。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企业管理制度,优化企业管理布局与流程,强化风险管理才能。
(1)落实企业管理的问责制度,按照有权必有责的要求,对于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利用职权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的,要进行严肃惩处,触犯法律法规的,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完善监事会的监督管理职能,加大外派监事的力度,加强监事会对企业检查、监督,通过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年度检查
来履行监督职能,增强检查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加强外部审计监督,提升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和有用性,建立定期与不定期审计监督机制。委托社会中介或审计局,通过年度财务审计、专项审计或者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多种手段,对企业资产运营管理实行审计监督,提升企业综合运营效益。
2.6 健全与完善企业管理体系
(1)要理清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权限体系,保障权责同等。明确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出资人权限,按照一级政府管一级资产的要求进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权利和义务。县市级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建立责任清单,确定各机构、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2)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以县(市)级国有资产管理为例,建立三级管理体系:第一层,建立县(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决策、监督机构;第二层,各部门出资的市级国资公司,依据产权关系对所出资的企业行使经营管理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职能;第三层,各市级国资公司的对外投资企业,为自主经营的独立法人单位。
2.7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
要建立健全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激励机制,对于委托主管部门管理的下属企业,对兼职人员要进行合理的分流,一是放弃公务员身份管理企业,进行经营业绩考核,二是不允许兼职,回到行政部门。对于经营业绩考核的企业,要依据当代企业管理需求,引入股票期权、利润分红、职业年薪等现代薪酬激励机制,持续提升企业负责人核心竞争力。要建立企业负责人薪酬标准与企业运营绩效、利润和资产增值密切挂钩的机制,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职业发展亲密结合起来。同时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要跟企业发展的长期效益有效结合起来,建立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机制,杜绝企业负责人为追求短期效益,人为地调节企业净利润、对企业经营决策只考虑短期利益。
现代企业面临的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和信息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资源, 新的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思想不断涌现, 一种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管理模式正在形成。第一,突出了以人为本的观念, 即一切以人为根本, 注重对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的管理思想。企业管理从来也没有象今天这样,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 重视对作为资源的人进行培育、开发、激励。第二,体现了系统整合的观念, 即注意组织内部管理层次、环节、部门、人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 注意个体与整体的配合协调, 强调一切从整体出发, 旨在优化企业系统整体功能的管理思想。
3.结束语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动,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明显加强。然而,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影响,当前企业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极大的限制了国有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希望通过本文提出的一些措施与建议能对相关企业有所帮助与启示。
参考文献
[1]景文宏,吴永柱,李长亮. 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04:134-136.
[2]尹传雯.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商,2015,42:19-20.
[3]魏凤河.我国企业管理现状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1:11
作者简介:袁晨,身份证号码:31010819******0523。
论文作者:袁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企业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管理体系论文; 负责人论文; 市场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