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管理新理念_城市经济论文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管理新理念_城市经济论文

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管理新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思路论文,城市管理论文,现代化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管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规模、速度、等级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水平。为此,加强城市管理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项重大课题。

城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又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里,城市是组织一个地区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城市又集中体现了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社会活动特别频繁的区域,城市通过经济的集聚和辐射的枢纽作用,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并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现代化城市是一个规模巨大,因素众多,关系复杂的多目标、多层次、多功能、动态的大系统。城市管理主要内容是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市政管理。

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就是加快发展,加速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城市的发展固然起到了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骨干作用,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城市问题。当城市人口膨胀到一定程度,城市扩大到一定规模势必造成用地紧张、住房短缺、配套设施滞后、交通阻塞、生态环境恶化、流动人口大量涌入、社会治安问题增多、刑事案件居高不下等一系列弊端。这样一些“城市病”的解决,是我们面临新的课题,只有通过加强城市管理才能治愈。黄菊同志在上海市第七次党代会上强调,按照面向新世纪、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要求,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改造,不断提高城市装备现代化水平,特别要重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大力加强城市管理,切实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只要认真考察一个城市,就会深切感到,城市管理搞好了,市容整洁,空气清新,道路畅通,秩序井然,肯定会促进城市的发展。衡量一个城市的投资环境,对于外商来说,除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资源优势等以外,城市管理、治安状况、法制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方面。一个管理工作混乱的城市,市容肮脏,交通拥挤,空气浑浊,秩序混乱,无疑会窒息城市的发展。重视城市管理,建立科学有序、先进高效的城市管理的机制已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城市发生巨大变化,令世界瞩目。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低,不过已经可以预见,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城市化步伐必然加快,既增加生机和活力,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日益增长的压力和挑战。而且这些压力和挑战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点,也不同于改革开放以前实行单一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情况。具体表现为:

城市管理体制不科学。在传统的社会主义城市管理中,城市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对城市经济的直接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城市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城市管理及其体制明显滞后。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城市问题复杂,多有时间性,而且往往一个问题牵涉许多部门,所以要求城市工作具有很大的集中性,要统一到市委的领导下去进行。否则头绪很多,没有主要负责的机关,也没有指定主要负责的人,往往一件事情很长时间不能解决。”目前在不少地方城市管理工作尚未作为各级政府的最主要职责,摆上主要议事日程和办事日程,实行综合管理。仍是条条专政,条块分割,因而受到部门、行业内部利益、权限的牵制;有利的,好管的争着管,无利的,难办的相互推诿;甚至于管理职能交叉,政出多门。这种分散管理体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效其微。既降低了城市管理的工作效率,又存在不少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城市功能转换不合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产业面临着结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城市作为多种功能的载体的负担骤然加剧,由于管理措施一时难跟上,造成“脏、乱、差”,这是发展缺乏宏观调控的客观反应。城市中心的转移、扩大,使城市功能的发挥很不均衡,新老市区相差悬殊,城乡结合部地区问题突出,交通不畅,行路难等问题都司空见惯,根源是缺乏科学规范,眼光短浅,功能不完善,管理不配套。前英国皇家规划师学会会员帕金森曾说,现代化不在于富有,而在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他强调,市长要着眼于城市未来,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管理压力加大不适应。由于发展的高速度和流动人口的激增,给城市管理带来新压力。全国跨地区流动人口约八千万,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大都涌向大中城市;城市内又有大批下岗待业人员,加之经济利益驱动,互相竞争,高档购货中心、娱乐消费场所过多过滥,使政府的宏观调控与企业(业主)的经济目标存在矛盾,一些开发项目的盲目性,投机性不能及时得到遏制和调整,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社会管理方面最突出的是治安问题。

管理科学研究不深入。城市管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而城市管理的理论研究却是一片空白。城市管理的对象、范畴、规律、包括产权、职能等许多理论概念和实际操作问题都需重新界定。在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方面,政府对企业管理仍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干预的痕迹,对市政管理仍跳不出头痛治头,脚痛医脚,被动应付的习惯。

管理法制建设不配套。近年来,国家有关城市管理的规划法、土地法、房地产法等相继出台,各地城市也制定一些相应管理规定。但有些急需操作的法规和地方规定尚不配套,使相应的执法及执法体系的建设与管理存在死角和盲点。具体执行中的工作人员有时甚至找不到行政司法的依据,如,流浪乞讨露宿街头盲流人员(特别是低龄儿童)的收容遣送没有明确法律规定。这种状况难免挫伤城市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有时甚至助长了违章、违法,出现了法不治众的现象。

认真研究当前城市管理中所存在问题,有两个明显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其一,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央对省、市采取对口管理,因而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几乎近于单纯的城建行业管理,局限在市容市政管理上。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领域、生产领域、流通领域非常活跃,第三产业日趋兴旺发达,城市交通、人口、市场、娱乐、环境、治安等一系列问题的日益突出,已远远超出单纯的行业性城市管理的覆盖范围。其二,不少城市发展出现了现代化、国际化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以来,先后有4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预计至2010年,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并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城市的水平。目前,许多城市功能日趋完备,不断向多种功能互补的综合性方向发展,社会结构也日趋复杂。这些对城市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开放性及服务性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显然,围绕城市现代化展开的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国际化的全球化趋势,使得城市管理的对象、内容、范围、任务都空前繁重和扩大,必须建立适应城市现代化、国际化需要的城市管理新体制、机制和法制。

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迎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建设发展对城市管理的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任务,又是争取我国城市持续、规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会出现人口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大变化和城市地区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大变化,甚至会出现人口过密,工业污染,生态失衡,犯罪增多等严重社会问题。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将进一步全球化,城市将进一步国际化。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正在共同探讨加强现代化城市管理的规律。

当今我国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应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块为主,条条保证,社会监督,依法治城”的城市管理机制。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城市管理的软件建设。具体是,政府管理职能,以市场管理与市政管理并重;管理机构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管理体制采取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管理方式从单一行政管理向依法综合性管理转变;管理手段,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管理中普遍应用。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克服城市管理面临问题的紧迫性,明确城市加强现代化管理的战略目标:

1、保持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良好势头, 把经济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2、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3、促进经济、社会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4、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城市窗口、城乡结合部地区及机场、 车站、码头和公共活动场所的治安秩序良好。

5、遵循国际惯例和规则进行城市建设与管理, 努力建设国际性城市。

要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

城市现代化管理必须是预测、规划好城市未来发展。关键是城市定位和发展道路的选择要正确。城市定位和发展方向的选择,不是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根据历史、地理条件、国际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因素全面考虑。因此要拓展思路,在兼顾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前提下做好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做好城市建设管理规划,超前划定并完成城市功能区域,以及制订相应的基础设施框架。这些重大的前期性管理能做到科学正确,可以免去许多后期补偿性城市管理的人、财、物的投入,成倍地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效益。同时看到,现代城市发展已到了向信息化迈进的阶段,电子程控运转系统、监控系统的采用日益深入,必须树立科学管理城市的意识。

城市现代化管理必须探索科学行政方法,不断提高办事效率。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依法行政的机制,实现由传统型向科学型,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由突击型向制度型、由随机性向规范性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实质上是促进政府部门职能转化的过程。当区(县)街道(镇)、居委会等各级基层组织直接投入到城市管理工作中,市级政府就可以集中精力实施宏观决策,协调、指导、监督,使城市管理既具合力又灵活开放,约束力强,权威性高,科学度大。而且要加强人大常委会、政协、社会舆论检查督促,以杜绝城市管理时紧时松,治而复乱的现象,促进城市管理上一个新的水平。

城市现代化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社会主义城市发展的目的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城市各项管理中要十分重视、保护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根本原则。每一重大决策,都要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见,让人民群众“知情、理解、支持、参与”。每年都要把群众生活中矛盾最突出,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列为市政府实事,制定计划,集中财力、人力,责任落实到人,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从而增强党和政府凝聚力。

城市现代化管理必须是依法从严管理。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文化管理,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城市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战略重点,抓出成效,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扭转城镇脏、乱、差的状况,使城市面貌和环境有大的改进,有必要实行“一警多能”的综合执法,即由警察统一管理城市的交通、市容、卫生、治安等诸方面,在国际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新加坡、香港)均实行这种执法形式。一警多能的特点是实行集中统一指挥,发挥地区综合管理监督职责;避免政出多门,交叉管理;精简人员、财物;消除管理“死角”,执法权威性强。而且,一定数量警力摆在街面上,增强群众安全感。

城市现代化管理必须塑造精干、权威、高效的政府管理系统。城市法制管理的执法主体是政府。因而,管理城市的政府一定要成为一个精干、权威、高效的管理系统和组织,从产业结构调整到人口流动;从信息传递反馈到商品物资流通的市场;从能源供应(包括水、电、气等)到防治污染和绿化美化环境,从各项建设的规划到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简言之,对城市内各种现象进行宏观控制与微现管理,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有效方法加以解决,使城市在生活、工作、娱乐、交通、安全等方面不断满足人民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体现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城市管理是一项动态系统工程,随时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诸如火灾、交通事故、垃圾死角、占道摊点等,在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迈进的过程中,也必然产生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必须加强统一指挥、指导。在此,引用邓小平同志《在西南局城市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提纲》中一段话作本文结束语:“以后凡是涉及几个部门的事情,必须召集在一块,商定方针步骤,一致执行;重大一点的问题必须组织一个专门小组或委员会,指定主要负责的人员,以专责守。经验证明,这种方法是好的。集中力量,创造典型,积累经验,然后普及的领导方法,用之于城市各项工作中,都是灵验的。”

标签:;  ;  ;  ;  ;  ;  ;  ;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管理新理念_城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