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德育与德育有效性_德育教育论文

隐性德育与德育有效性_德育教育论文

隐性德育与德育的实效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隐性论文,实效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学校德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校的德育工作低效十分明显。许多教育者都尝过这种苦果:“你说的我不一定听,您想感化而我却不想被感动。”一位中学政治教师很无奈地说:“五六十年代,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信什么,做什么,现在大不一样了。我讲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学生指出焦裕禄不是市场经济时代的好领导;讲《松树的风格》,学生又指出松树四季不变是个大缺点……[1](P.85)一位长期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校长说,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过时了,教师讲授政治课和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出发点基本是为了应付考试。组织活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一定作用,但老模式的灌输教育已很少起作用。总之,学校德育在当前存在的中心问题是德育的实效性。

二、隐性德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实效性的体现

隐性的德育是一种不具备独立的形式,附着、渗透、隐含在其他媒介中,性质不明显、不直接、不暴露的德育。隐性的德育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表现在教师的素质、各门学科的教学及教学方式、学生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和情感教育中。

(一)教师的素质与德育实效性

处于成长中的孩子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教师作为摹仿的对象。中小学教师的人格、品行易在青少年身上打下烙印。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对学生有重大影响,而且直接影响教育学生的效果。教师具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质、严谨的治学和生活态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察觉的作用。学生热爱老师,老师的品质他摹仿,老师教的学科他热爱,进而升华为刻苦学习、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师的言行,一举一动,都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产生无穷的精神力量。教师用爱的目光、手势、态度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交流的信息会在学生心中激起层层浪花,并在反馈过程中结出果实。如果老师经常以亲切的目光关注学生,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学生,他们就会有信任感、充实感。有位学生用诗的语言描绘了这种感受:“我喜欢老师的目光,她时刻温暖我的心房,每当我在黑暗中彷徨的时候,他就像灯塔照亮我前进的航向。”这位学生从教师的目光中得到了力量,这是隐性德育的效果。教师爱护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否则爱莫能助,学生和老师很难融洽感情,因而德育效果也不明显。

(二)各门学科的教学是隐性德育的载体,包含德育教育的内容

各门学科的教学及教学的各个环节是隐性德育的载体。它主要通过各门学科自身特有的科学内容、思想道德内涵发挥作用。如语言教学可通过课文典型的讲述,引导学生与课文中高尚的人、高尚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相对照,帮助他们认识人生的意义,树立远大的理想;地理课教学,可通过讲授祖国多娇的江山、丰富的物质资源,启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可通过揭示自然界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的各个环节隐性德育主要表现在组织教学、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复习考试等教学环节中,针对学生特点,老师提出合理、严格的要求。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坚强意志和优秀品质的过程,这是潜移默化的,又是实实在在的。

(三)改进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采用隐性德育的教育方式,以实现较好的效果

当代学生与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学生已有很大不同。他们处在密集的社会文化信息包围之中,知识丰富、见多识广,智力普遍提高、喜欢独立思考、不愿盲从等特点。教师应该学会与学生亲切合作,建立起一种彼此尊重、双向沟通的平等关系,不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在方法上不能简单地向他们灌输哪怕是颇为现代的观念,因为“道德是人从小到大不知不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和有意识的道德自我训练而形成的思维和社会行为的伦理趋向,不是靠灌输道德教条就能解决问题”。[2]

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如开主题班会、政治课教学,有许多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不少不足,其中主要是教育的目的过于显现、教育的方式单调、学生参与不够、学生主体性不能充分表现等等,因而德育难以收到实效,甚至易引起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然而采取隐性的教育方式,会收到较好的育人效果。例如,在一堂德育课上,老师提出一个讨论题:“一个学生已跟同学约好出去搞活动,可是你母亲不同意,要他在家做功课,怎么办?”这是一个两难问题,这位同学听父母的话不去活动则是失约,而不顾父母的要求赴约则是不尊重长辈。学生发言踊跃,争论激烈,并且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解决方式。这堂课较好地实现了教育学生“守信”与“尊重长辈”的德育目标。这位老师把德育目标隐含在一个学生常见的感兴趣的问题之中,学生是在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中接受这个德育目标的。这种教育方式克服了过去把德育教育程式化、简单化、显性化,学生被动接受的德育目标规则的弊端。这种隐性的教育方式关键在于把显现性的教育目标隐性化,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探索,悟出道理。

又如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采用“案例教育法”能够取得较好效果。它一方面符合中学生心理、符合当前学校教育实际,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调控。如在讲解“人生意义”内容时,可以拿出材料让学生思考、讨论。例如,材料(1):一位记者采访一个放羊的小男孩,问他放羊为了什么。小男孩说:他放羊是为了赚钱,赚了钱以后可以娶媳妇,娶了媳妇生小孩,小孩大了来放羊。材料(2):一个14岁的品学兼优的城里孩子因为感到生活无聊,自杀身亡。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自由发言。有的说:他才14岁,就这么死了太可惜了!有的说:他太傻,要死也应该游遍名山大川,吃遍天下美食吧!有的说:他的心理太脆弱!也有的说:做人说白了这就这么回事,反正总是要死的。……然后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并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把讨论引向深入。这些问题包括:这个只有14岁的同学,他死了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什么?人生是不是就像这个同学所想的那样只是一种简单的循环?每个人最终确实要走向死亡是不是由此我们就拒绝生命?一个人生命的终结代表着他的人生价值的结束吗?等等。学生继续讨论发言……最后老师作简短的小结。

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体现在学生通过教育后内心对自我的自觉要求。德育教育若缺乏学生的参与,缺乏主动性,没有强烈的追求高尚人格的愿望,那么很难实现德育目标。在德育教育中,既要灌输、说服,又要注意以下方法:

(1)创设民主的对话、组织讨论、小论文的写作、读书指导、辩论等形式,这些形式能使学生真正投入到交流、对话、讨论中来,并从中得到启发。

(2)实施教学手段现代化。德育课程同其他课程一样,要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是提高德育课程质量的有效方法。

(3)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贴近学生、符合学生实际。学生实际是多方面的,如符合学生年龄实际、思想实际、心理实际等,避免德育教育的空洞,顺序错位。近几年来在社会上流传一种说法:对小学生进行的是共产主义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的是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的教育。造成这荒唐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我们教育内容上的顺序错位,即把道德教育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当成了道德教育的开端。这是一种“穷过渡”,欲速则不达。对青少年进行文明行为、社会公德的训练,适合他们的心理要求,他们会觉得很有趣,多次反复,也不会厌烦,得到一些夸奖,心理就很高兴。[4]

(4)学生是德育教育活动的主体,“自育乃育人之本”。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能体现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原则的自我教育活动方式。德育教育的活动主要包括:校内活动,如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学生艺术活动、体育竞赛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教育活动等等。在学生活动中,教育目标不要过于显性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体会,并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在自己复杂的环境中经受锻炼,在纷繁复杂的生活实践中接受考验,使他们增强抵抗力,形成内在、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北京樱花园中学实施的“学生自我教育工程”,找到了一个促进学生成长,促使学生自觉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途径,是较为成功的德育活动。[5]

(四)情感教育和德育实效性

情感教育作为隐性教育,它表现的德育实效性可以概括如下:

(1)美好的情感能促使学生把道德理性、意志转化为行为。

(2)美好的情感是抽象的德育规范、原则在个体心中生根、开花、结果的土壤。情感是个体的心理体验,是一种价值倾向,它是个体信赖、认可的东西,是活生生的自我的一部分。

(3)美好的情感是失去追求高尚人格的原动力。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德育教育过程,培养人的高尚品格,更离不开美好的情感的推动。青少年抽象理解、判断的能力较差,但在接受情感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以人间最美好的情感去影响青少年,是引导他们追求道德人格的最好的方法与最自然的力量。

美好的情感须不断培养。在学校德育过程中,美育是美好情感培养的最好内容。高尔基曾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与乐都是美育的载体。我们要把德育教育扩展到音乐课、美术课中去,要把它延伸到音乐欣赏、戏剧欣赏、观看电影、朗诵诗歌、表演节目等艺术活动中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现实社会中的英雄模范事迹,是最好的审美教材;高雅的文学艺术活动,是培养美好情感的最好课堂。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标签:;  ;  ;  

隐性德育与德育有效性_德育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