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公有制论文,正确处理论文,成分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如何认识和把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它与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笔者认为从整体上把握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必须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个具体关系。
一、主体和补充的关系
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是两个相互对应的概念,它说明了各种经济成分的不同性质及其地位和作用。在这里,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其主体地位是指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前途;而其他经济成分只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种补充,处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这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因此,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前提必须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论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和作为补充的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当然不能停留在它和其他经济成分的一般原则界定上,而应当体现和落实在社会经济结构的各个重要方面。
一是在社会总资产中要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较之其他经济成分处于占优势的地位。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能否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地位,是衡量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徜若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不占优势,而与其他经济成分所占份量大致势均力敌,它们往前发展,那就随时都有喧宾夺主,使公有制经济失去主体地位的危险。
二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这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关键。国有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如银行、交通、通讯、能源、原材料、高新科技和机器制造部门等,对国民经济具有决定性意义。国有经济在这些部门和领域占据优势地位,能从根本上增强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从而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三是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从目前情况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的比重,而且表现在国有经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事实证明,我国国有经济过去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它在国民经济运行、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社会等方面都作出了不可否认的重大贡献。因此,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内容。
四是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这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基础。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细胞,因而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竞争主体,同时还要增强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公有制经济自身得到不断发展和壮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其他经济成分,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要大胆放手地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活跃因素。然而,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它们的一切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当好主体的配角,不能主次颠倒;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不能妨碍甚至破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服从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管理,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能违法经营;必须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确定发展规模,不能盲目经营。
二、平等竞争的关系
无论公有制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它们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竞争中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而决不因其所有制性质不同享有任何特权或遭到任何歧视。因此,创造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和条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关系的重要内容。
从改革的实践看,要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和条件,首先必须改变以往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划等级、分优劣的观念。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中,企业的所有制类型和级别,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关系着它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利益。这种经济与行政权力紧紧联系在一起,受行政权力的支配,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市场经济通行等价交换原则,这意味着市场交换者人人平等。就是说,一切市场交易的参与者不能因社会地位的差异而形成等级差别;所有企业不论所有制性质如何,不论企业类别如何,在市场中都是平等竞争的关系,特权和等级在这里是过时的。所以,要改变按所有制性质制定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状况,对各种所有制经济应当一视同仁,否则,便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不可能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必须制定完善市场规则和发展规范市场的中介组织。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上展开平等竞争,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国家应加强法律监督职能和宏观管理职能,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经营方式和经营行为,防止和减少其不规范和不道德的市场行为发生。
一是要制定和完善市场规则,包括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市场进出规则是保证市场运行的重要规则,通过规范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资格、经营功能以及退出市场行为,保证市场有序运行。市场竞争规则是维护各市场主体机会均等、平等竞争的重要法律形式。它不仅保证各市场主体有公平竞争环境、禁止垄断及各种非公平因素,而且还规范各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禁止各市场主体非法竞争。市场交易规则是市场主体进行市场经营活动的准则和规范。其中交易方式要做到公开化、货币化、信用票据化、交易规则化、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化,禁止强买强卖和巧取豪夺。
二是要加强市场管理。必须建立具有权威性、综合性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保护公平竞争,依法制止不平等和不正当竞争,规范流通秩序,维护市场统一、开放、公正、竞争、有序和可控,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市场管理要求必须提高市场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当前尤应加强质量管理和商标管理,坚决打击破坏市场秩序的犯罪行为,对于被老百姓称之为“社会公害”的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必须依法惩处,决不心慈手软。
三是发展和规范市场中介组织。要严格资格认定,发挥好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作用。其职能是规范交易行为,防止盲目竞争和不公平竞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市场稳定性。当前要着重发展会计师、审计师和律师事务所、公证和仲裁机构、计量和质量检验认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资产和资信评估机构等。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作用。同时,中介组织要依法通过资格认定,依据市场规则,建立自律性运行机制,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三、支持鼓励与监督管理的关系
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同时加以监督和管理是辩证的统一,也是党的现行政策的要求。
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必须深层次地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打破了原来单一公有制的格局,使非公有制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对多种经济成分存在的原因,在理解上有失偏颇,即只把它理解为生产力低下的产物。这种认识无疑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即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只是生产力低下条件下的权宜之计。这既与事实不符,又同我们党依据事实强调的非公有制经济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的思想及其政策方针不相适合。实际上,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是由我国所处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而且是这一历史阶段发展生产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应当用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来评价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应该看到,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情况下,允许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与发展,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巩固与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具体说:一是要继续保持非公有制经济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优势。例如,在第三产业中的许多领域和行业,非公有制经济有明显的优势,有可能逐步赶上甚至超过公有制经济。而且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潜力及发展趋势看,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会进一步增长。只要公有制经济的资产存量及其所提供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在社会经济总量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就不要人为地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在某些行业中的优势和发展比例,否则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二是要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渗资入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分工与生产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出现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横向联合,形成跨越所有制界限的经济联合体,如股份制企业。这种联合可以使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同一企业中融合起来,冲破所有制界限的限制,有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股份制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市场主体,是多种经济成分在企业内部并存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股份制企业内部,由于公有制经济可以控制比自己投入数量大得多的资金的使用方向,因而既能发挥公有制经济对股份制企业的导向作用,又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党政各级有关部门及公有制企业,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定要抱积极的态度,绝不能刁难或阻碍它们的发展。
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必须同时加强监督和管理。这是因为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具有两面性的经济成分。一方面,它们在资金、技术以及产、供、销等各个方面与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能够成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就其本质而言,它们又是不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私有制经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投机性。因此,我们一方面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对它们的监督、管理和引导。这样做,既能发挥其补充作用的积极方面,又能限制其消极方面,使之不致于侵害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导致资本主义。
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管理要具体、明确而规范。一是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正确的政策引导;二是政府有关综合部门,要通过信贷、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引导他们搞正常经营,工商行政、计量、审计等部门要加强行政管理与监督,制止不正当的经营;三是公检法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合法行为,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投机诈骗违法经营,触犯刑律的要绳之以法,从而确保非公有制经济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顺利前进。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还必须把党的现行政策同远大目标结合起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设想的基本精神,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结合起来的一个伟大创举,它在实践中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和社会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所有制结构,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所有制结构必然会作相应的调整,使之朝着我们的最终目标逐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