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古代城镇形成、发展及兴衰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河北省论文,兴衰论文,城镇论文,古代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
早期人类由游牧到定居,出现了原始聚落。生产力的进步,粮食出现剩余,手工业逐渐分离出来,为了便于剩余产品交换,散居的农民、牧民按约定时间到一定场所进行产品交易,“市”渐渐形式。《周易·系辞下》对古代集市做过如下描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是“中市,此外还有“朝市”、“夕市”。
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产生了阶级、国家。各氏族部落、国家为增强防卫功能,开始兴建“城”。《吴越春秋》载:“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墨子·七患》日:“城者,所以自守也。”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城”为“市”提供安全、稳定场所,“市”为“城”增添繁荣活力,“城”、“市”渐趋统一,一部分人脱离农牧业生产和分散居住的地域环境,聚集定居在“城”内专门从事非农牧业生产,“城市”形成。《周礼·考工记》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是对早期城市的形象描述。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历史上早期的城市大都诞生在人类发祥地和农业生产开发较早地区。
河北省古为中原一部分,是我国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农业生产开发较早的地区,因而河北省古城镇形成历史十分久远,在历史的长河中又几经兴衰。
一、河北省境内最早的古城镇是原始社会末期作为原始氏族部落首领的定居地而出现的。
早在四、五十万年前,河北省辖区内已有早期人类居住。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泥河湾地区(今涿鹿以西)已是我们祖先聚居繁衍的中心区域之一,到了新石器时代,冀南平原、太行山、燕山河谷盆地都是当时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到目前为止,已在磁县、邯郸、武安、邢台、石家庄、涿鹿……等地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大量的出土文物中,不仅有大量生产工具和农产品,还有手工业制品。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增大,促进了原始水利事业的发展。龙山文化时,大河以北区域的村落开始出现水井,掘井技术的发明使人类可以就近提供生活和手工业用水。至此,人类可以能动地选择居住地建立村落,而不必临河边湖畔了。
原始村落的出现,为剩余产品的交换提供了固定的场所——“市”出现了,氏族部落为防御外部入侵,在中心村落立“都”筑“城”,“城”、“市”合二而一。
河北省原始城镇的出现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当时氏族首领居住的部落“都城”可以说是河北省最早的古城镇了。如《畿辅通治》记载:“赤城县城古炎帝榆罔氏诸候蚩龙所都也。”《史记》载:“涿鹿故城……本黄帝所都也。”《行唐新志》载:“初,帝尧封于唐,今定州北唐村即其地。后,诸候未归,诣平阳,即帝位。”“庆都……唐尧称帝之都”……
当时,在河北境内的有黄帝族、炎帝族、九黎族,这些部族首领的定居地可称作河北省最早的原始古城镇了。
二、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地域人类社会活动空前活跃,以诸候方国都城为主的古城镇群的兴起,是河北省城镇发展史上第一个兴盛时期。
奴隶社会的殷商时期,生产力提高较快,冶炼、纺织,制陶技术日渐成熟。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出土的铁刃铜钺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陨铁锻制品之一,出土文物中还有大量的纺织品,制陶业也出现高温烧制技术。水利的兴修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繁盛,《盐铁论·通有篇》记载:“赵,中山带大河,纂四通神,当天下之蹊,商贾错于路,诸候交于道……”。
生产力的巨大提高推动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社会组织的活跃与进步。商代在今河北境内主要有邢、土方、孤竹、鲜虞、蓟、邶、燕毫、苏等封国,另有亚氏、朶氏、受氏、有易、圉、、等部落。西周实行“封诸候,建同性”的分封制,当时河北境内主要有:燕、邢、韩、卫、孤竹、蓟、轼等诸候国。这些封国、部落的“都邑”都是当时的古城镇,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商都城——“邢”(今邢台市)、鲜虞国都城——“新市”(今新城铺镇)、孤竹国都城——“黄洛”(今滦县县城)。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人类史上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的大变革时代,人类社会活动空前活跃。当时河北地域主要为燕、晋、卫、齐等国属地,此外还分布着邢、孤竹、令支、无终、代、鲜虞、肥、鼓、甲氏等小国。经过三百多年的群雄逐鹿和战争兼并,到战国时,建“都”在河北的大邦国只剩下燕、赵、中山,其中燕、赵统辖时间较长,故河北省至今仍被誉为“燕赵大地。”
春秋战国时期,燕赵大地上空前活跃的人类社会活动直接推了河北省古代城镇的迅猛发展。这一时期,仅“都城”就有20多座,可考见的城邑百余座。其中比较著名的“都城”有:赵国都城“邯郸”、燕下都“武阳”、中山国都城“灵寿故城”、代国都城“代王城”、鼓国都城“坡城”、邢国都城“邢”,此外还有肥、甲、无终、令支等都邑。可考见的城邑有:阳狐、曲染、鸡泽、郓、棘蒲、鄗鄚、邺、武安、房子、信都、元氏、东恒邑、昌城、易、涿、石邑、赤丽、桑丘、曲逆……等百余座。正如《战国策·赵策三》描述:“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
这一时期河北古城镇不仅数量多,而且城镇建设也开始起步。如赵都邯郸故城,以高19米的“龙台”为宫城内主体建设,由龙台向北形成一中轴线,主要建筑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宫城外分为商业、手工业作坊区和居民区,呈明显的功能分区布局。燕下都武阳界于二水之间,以高11米的武阳台为主体建筑,城市平面呈长方形,中间有一古河道,城区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市民居住区和墓葬区。中山国灵寿故城分东、西二城,东城北为宫区,南为手工业作坊区;西城北为王陵区,南为商业区、居住区……。这种早期的以主体建筑为中轴线,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对称排列的城市建设风格和城区内具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协调配置的格局对河北省乃至全国后来的城市建设和布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河北城镇不仅是本地区的行政管理、生产贸易中心,而且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具有吸引辐射作用,《盐铁论·通用篇》载:“燕之汤、蓟,赵之邯郸……富冠海内,皆天下名都。”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是河北省城镇发展史上第一个兴盛时期,它为后来的河北省城镇发展起了历史的奠基作用。
三、秦汉魏晋时期,随着封建体制的建立完善,河北境内初步形成了“都城(州城)——郡城——县城”格局的原始城镇体系。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 在政治上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纷争割据局面,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在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郡县制”。秦初在全国设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多郡,郡下辖县。其中河北境内有八郡:右北平、渔阳、上谷、广阳、代、邯郸、巨鹿、恒山,八郡辖县百余多,此处还有十三郡、二十四县辖地部分位于今河北省境内,郡、县治所成为所辖区域的行政中心,行政职能不断强化,又刺激了其经济文化商贸职能的增强,进而使各级行政中心地演化为不同级别的城镇。
汉承秦制,除设郡县外,又广封同姓王。西汉初年,郡和封国同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当时河北境内主要有十郡七国。武帝时,除司隶部外全国分十三刺史部(又称十三卅)。东汉时,地方建制沿袭西汉,但对郡、国、县进行并省调整,河北境内置有十一郡、国,汉灵帝时,将作为监察机构的刺史部改为一级政区,遂成为州——郡——县三级制。三国时期,今河北省辖区多为魏国属地,魏袭汉制;东晋十六国时期,在河北境内建都的有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国,其政区设置多承西晋之制,变动不大;南北朝时,河北先后为北魏、东魏及北齐属地,政区设置亦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只是又增置了不少州、郡,使原辖区大大减小。
纵观从秦到隋之前的八百多年,伴随着封建统治制度的不断巩固和完善,其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区划也日趋相对稳定,基本形成了州——郡——县三级行政管理体系,而以各级行政管理中心地为基础的“都城(州城)——郡城——县城”的城镇体系也随之形成了。在这一城镇体系中作为国都或州治所的城市不下二十余座,作为郡城或封国都邑的四十多座,而县城上百座。高、中、低级行政管理中心,大、中、小城镇相呼相连,大大加快了冀州大地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这期间规模较大的郡城国都有邺、邯郸、巨鹿、元氏、卢奴、清阳、广平、真定、信都、乐成、涿、浮阳、代、沮阳、渔阳、平刚、蓟、瘿陶、南皮等。这些城镇除作为行政管理中心外,也是辖区的手工业,商业贸易中心。两汉时期,邯郸冉度兴起,城镇人口达10~15万人,成为黄河北岸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北通燕涿,南有郑卫”,与临淄、洛阳、长安、成都合称海内五大都会,冶铁业、手工业、商业繁荣昌盛达五百年之久。东汉末年,曹操定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对邺城进行大规模兴建,邺城逐渐兴起,邯郸逐渐衰落。此后,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朝均建都于邺,六朝古都邺城进入鼎盛时期,成为“闸门一启千箱满,负阪百工郡治多”的全国性大都会,人口剧增,最盛时人口不下百余万,与西域、波斯贸易往来频繁,商贾荟萃,城市人建筑及布局颇为壮观。
四、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北段的开通,河北城镇分布由编居太行山东麓一线向东,向北,沿河,沿海扩展,初步奠定了今日河北省城镇分布格局。
隋的建立结束了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全国再度统一。隋改州、郡、县三级行政建制为州、县两级建制,河北省诸州县治所继续发展,但这些以行政中心地形成的城镇主要集中分布在河北省中、南部沿太行山东麓一带。
隋初,南方经济发展迅猛,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南北交通迫在眉睫。隋汤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征发河北各郡百万人始开永济渠, 从洛阳黄河北岸,引沁水入卫河,经沽水(白河)和桑干河(永定河)到涿郡(今北京),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对中华大地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河北省城镇的地域分布变化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大运河开通前,河北城镇主要分布于中部平原和河谷盆地,大运河的通航,永济渠沿岸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活跃,人口稠密、码头口岸涌现,漕运交通便利,工商业繁荣,新城镇不断涌现。唐前期的魏州已取代邯郸和邺城而成为河北南部水陆要冲,“河朔之州魏为大”、“魏州十万户、歌钟喧里闾”。同时诞生的还有贝州、沧州、幽州、洺州等水陆交通枢纽城市。此时河北省北部也形成了一批以军事防御功能为主的小城镇,如柔玄镇、怀荒镇、御夷镇及大宁、广阳、肥如等。唐除重视对行政中心等较大规模的城镇建设,还加强了对经济性职能小城镇的建设,如增设了天长镇、铜冶镇、慈峪镇,龙泉镇、新安镇……,这些小城镇有的以手工业为主,有的是商品贸易集散地。
总之,随着大运河北段的开通,使河北省城镇分布由偏居太行山东麓一线向东,向北,沿河,沿海扩展,初步奠定了今日河北省城镇分布格局。
五、朝代更迭政局交替频繁,长期战乱,人口锐减是导致河北古代城镇衰落的主要原因。
河北省古代城镇几经衰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朝代更迭政局交替过于频繁,长期战乱,人口锐减造成的。其中比较明显的时期是:
1.战国末期七雄争霸,河北成为中原主要战场之一,许多城镇历经战火,难以发展。
经过春秋长达三百多年的战争兼并,到战国时代,中原大地只剩下七个大国和零星小国。当时河北境内,北部主要为燕国属地,燕都于“蓟”,又以“武阳”为下都;中西部为中山国属地,中山初都于“顾”,后迂都“灵寿”;中部、中南部为赵国属地,赵初都于“晋阳”,后迁都“邯郸”,此外还有部分为魏、齐属地。
公元前296年,赵灭中山,中山灵寿故城被彻底破坏, 一座古城从此消声匿迹。公元前260年秦大举进攻赵国, 秦赵几十万大军在河北南部展开决战,尸横遍野,生灵涂炭,公元前228年,秦军攻克邯郸, 公元前209年,秦将章邯兵至邯郸“皆徒其民河内,夷其城廓”, 燕赵大地几代名城——邯郸故城被夷为废墟。公元前222年,秦灭燕, 燕下都武阳则遭破坏并废弃。
战国末期长达数十年的残酷战争,不仅使河北的一些名城遭灭顶之灾,由于人口锐减,不少城镇也淹没于黄沙蒿莱之间,有资料据证:“战国初,河北人口约300万左右……秦初,河北人口六七十万人。 ”〔1〕
2.汉末魏晋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河北人口急骤减少,致使河北城镇发展陷入低谷。
汉末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割据长期混战的分裂时期,由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激烈,加之南方经济的兴起,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东汉末年,河北人口曾一度由西汉年间经“休养生息”而恢复的660 多万人口减至88.6万。晋初,社会比较安定,河北人口恢复到192万, 南北朝时河北人口曾一度恢复到300多万, 邺城作为六朝古都更辉煌一时,但随之北朝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再度动乱,邺城被杨坚付之一炬,许多城镇毁于战火,河北城镇发展再度陷入低谷。
3.“安史之乱”及长期藩镇割据,河北人口再度锐减,城镇发展步履艰辛。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发动叛乱, 叛军南下途径河北境内,攻常山、陷井陉,一路烧杀抢掠,河北大地再次惨遭战火,“常山”、“井陉”等城镇几度被叛军洗劫。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和随后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藩镇割据,使河北人口再度锐减,据《和元郡县图志》载: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 年)比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河北的人户:“魏卅减少了94.1%、冀州90.7%、沧州90.3 %、贝州76.2%、邢州93.7%,洺州89.95%、易州98.47%、定州59%、恒州58.5%、赵州84.1%、深州66.6%。河北各州人户减少幅度之大,是十分惊人的。”〔2〕当时的河北城镇更是满目疮痍, 一派衰败。
五代时期,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次大分裂,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先后争夺河北,少数民族契丹又崛起于北方,不时南下河北,河北地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城镇发展步履艰辛。
注释:
〔1〕《河北人口和城镇规划》第65~66页。
〔2〕《河北城市发展史》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