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铁建设成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主要途径。盾构施工技术对于提升地铁施工安全性和可靠性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应用地铁盾构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做好质量与安全控制工作,确保地铁施工所有区间的安全性。本文从地铁盾构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入手,对地铁盾构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铁盾构;施工质量;安全控制
1地铁盾构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
地铁盾构施工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在具体施工中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铁盾构施工对施工场地的面积要求较低,除了为开基坑和竖井提供一定的场地,其余的操作都无需特别的场地,并且施工过程不会造成对地面干扰,因此在盾构施工时并不会影响周围环境和地面建筑。(2)盾构施工对于施工精度要求较高。在制作管片,管片精度与机械制造的精度相同,一般误差不得超过5mm。(3)盾构施工具有不可逆行,单行前进,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地铁盾构施工一旦真正的开始运作,就只能单向前进不能后退,如果盾构设备和参数出现问题,将会带来很大的危险,必须在开工前期要保证各项参数的准确性和设备的安全性。(4)在进行施工是不同环境对盾构机的参数要求不同,要根据地质条件、隧道断面的埋深和大小等进行不同的设计和制造。
2在地铁盾构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盾构技术在地铁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某些质量与安全控制管理的缺失,致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对地铁盾构施工中的风险评估不到位。地铁的施工环境复杂,在施工开始之前,常常存在对现场危险源的识别不够全面,不能准确地对建筑物、地下管线、有害气体等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后期施工带来很大的隐患,加上盾构机操作的单向性,很容易造成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2)盾构机掘进施工中掘进参数的监测不足。盾构机在掘进施工时操作人员不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安全质量参数的监控和调整,造成土压失衡,不能严格控制超挖量,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3)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喷涌问题。在施工时经过富含水砂层开挖面时,盾构螺旋输送机不能进行连续挖掘以及同步注浆,致使浆液不能完全充实衬砌间隙,从而造成流水通道问题,这样就造成了喷涌—停机—喷涌的恶性循选。另外,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通过粘土层时容易产生大量泥饼,并积聚在刀盘和土仓,这就增加了盾构机的载荷,同时也提升了发生喷涌的可能性。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的不到位,还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盾构机滚动、盾构机叩头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地铁盾构施工的安全性和地铁工程的安全性。
3地铁建设项目中盾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分析
3.1提高工程测量工作的准确度
地铁建设项目中应用盾构技术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施工前,要进行全面的精确测量工作。由于隧道工程周边基坑长期处于持续性挖土状态,通过传统的人工测量方式不能全面地掌握地铁隧道发展情况。因此,应在开挖过程中采取自动化监测技术,全面掌握隧道的实际施工情况,了解隧道工程结构是否存在变形等问题。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对各个结构的实际变形情况以及预警值进行分析,并根据基础数值以及监测数值的比较,向技术人员发出警报,以便技术人员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予以解决,提高隧道开挖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应用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向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各个测量数据,优化工程建设过程,降低地铁施工中各项不安全因素的影响,使监测工作稳定开展,提高整体施工质量。
3.2加强地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防护工作
从地铁建设项目的施工实际情况来看,工程施工整体空间较小,导致施工人员交叉施工较多,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例如,在楼梯位置以及预留洞口处,需要布设安全防护网和围栏等设施;要在施工出口位置设置安全防护棚,高度要高于1.2m;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需要佩戴安全帽等防护性设备,高空作业时需要固定安全带,避免高空坠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盾构施工挖掘工作
盾构机出洞之前的主要工作是在隧道中进行掘进,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全面降低盾构施工技术对施工周边环境的影响,使盾构开挖面的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盾构姿态是盾构机在作业中的实际空间位置形态,对盾构机姿态的控制至关重要,需要将盾构轴线控制在偏差允许范围内,对盾构推进轴线以及工序管片拼装整体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盾构挖掘阶段需要控制盾构姿态。在地铁项目建设过程中,常遇到淤泥质土等不良地质,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采取特殊的盾构法,以避免地面出现沉降现象以及掘进过程中的暗涌问题,使各项施工工序协调发展,最终提高施工质量。
4加强地铁盾构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
4.1加强盾构穿越重、特大危险源的过程控制
由于地铁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加大了施工过程风险控制的难度,很容易发生危险事故。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就要对工程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充分的辨识并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按着行业标准和环境标准对各个危险源进行评估,重点关注重、特大危险源,编制危害因素清单,并对重、特大危险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并经行业专家进行严格评审方可施工。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危险源的具体情况编制出具体的措施方法,并严格落实和执行。
4.2加强盾构正常掘进的过程管控措施
地铁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十六字方针,对掘进施工过程中的掘进参数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查,对每环数据进行独立的记录和分析。实时记录、实时调整,整体上保障土压的平衡,控制挖土量。实时监控隧道的成型和轴线偏差情况以及现场周围环境中地面和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及时对参数进行调整,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也要注意记录每环的掘进参数,并对每天的掘进情况加以记录分析,判断出施工进程的风险和控制情况。另外,还要加强对特定时间或进度间隔中盾构施工的出渣两、注浆量进行记录分析,避免出现土压失衡,造成挖土量增加等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准确进行参数设置和监控可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从而保证工程的质进度和质量。
4.3加强地铁盾构掘进施工难点的质量控制
地铁工程盾构掘进过程中由于地质特点的不同等容易产生喷涌现象,而严重影响施工进度甚至影响施工环境的安全性。基于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就要根据工程区域的地质条件,水象特征等加强对渣土的改良,以提高掘削面的稳定性。在防喷涌方面要选择具备断电自动关闭后闸门功能的盾构螺旋输送机系统;改良渣土,保持良好的流动性;控制加水量以及防止空仓操作等措施来加以改进。对于防止泥饼的形成,一定要合理设计刀盘开口方式,配置刀具,控制好刀盘扭矩,并根据刀盘温度适当加水以保证降温,在掘进间隙时间保持向土仓注水浸泡以及人工清除等措施来降低泥饼的形成和存量。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铁建设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主要途径已经在很多的大中城市被广泛采用。为了更好的发挥地铁的优势,不断提高地铁运行的效率,地铁工程的建设质量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文章就地铁盾构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具体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地铁盾构施工质量,确保地铁设施安全、高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胡二中.地铁盾构法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J].中外建筑,2017(04):173-175.
[2]王艳艳,滕岩,邓亮.地铁盾构管片外观质量生产工艺控制[J].建筑技术,2017,48(10):1088-1090.
[3]刘世龙.地铁盾构法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4):209+212.
[4]荆涛.地铁盾构法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J].居舍,2017(34):152.
论文作者:余斌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盾构论文; 地铁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危险源论文; 工程论文; 隧道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