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伯格道德理论对七年级班主任德育方法的启示论文

科尔伯格道德理论对七年级班主任德育方法的启示论文

科尔伯格道德理论对七年级班主任德育方法的启示

刘 芳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广州 510631)

摘 要: 七年级是童年向少年的过渡期,是小学毕业到中学的第一个时期。因此,七年级学生的可塑性和实效性更强。做好七年级学生的德育工作可以为高年级阶段奠定基础。在七年级班主任道德教育工作面临困境的背景下,笔者联系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和公正团体理论,并浅析了常见的道德教育工作方法。经过探讨,笔者提出班主任要杜绝“说教”,用激励激发班级活力、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适当运用“奖罚”。

关键词: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班主任;学生

一、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即所谓的“三水平、六阶段”。其结论是:0—9 岁儿童属前习俗水平;10—20岁,多属习俗水平;20 岁以后,一部分人向后习俗水平发展。[1]

1、前习俗水平。第1阶段是惩罚与服从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是否触犯规则而受惩罚作为道德判断标准,他们不会思考道德准则真正的合理性。第2阶段是功利定向阶段,本阶段的儿童以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利益作为道德准则,认为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

2、习俗水平。第3阶段是“好孩子阶段”,该阶段儿童做出道德行为的主要依据是能否被其他人喜欢或赞扬。第4阶段是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权威和规则为道德导向。他们认为法律和准则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应该去遵守这些公共秩序。

实测I11=2.03 A,I12=1.97 A,I1=2.01 A,根据计算公式,可计算出充电电流电流变化率为:2.99%。

3、后习俗水平。达到这一阶段的人能对公平合适的准则做出理性的判断,开始以良心和个人价值观作为道德判断的依据,而不再以权威为标准。

(二)公正团体理论

税制调查视不同国家具体税制情况主要分为:企业所得税情况、预提所得税情况、商品服务税情况、关税情况、印花税情况、土地税情况、个人所得税情况、税收相关投资鼓励政策情况等。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许多有经验的老师是不愿意做班主任的,除非是为了晋升资格或获得荣誉。学校领导在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时,往往会把刚入职的新教师补充到七年级班主任队伍中。目前,学校里教师性别的比例又严重失衡,一个班各科老师均是女教师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笔者之前所在的一所教学质量很不错的私立中学中,16个七年级班级中将近一半的班主任都是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年轻的班主任缺乏经验,开展道德教育工作对她们而言无疑是“摸着石头过河”。这种状况无疑加剧了七年级德育工作的困境。

心理层面上:与六年级学生相比,七年级刚刚升入初中,小学毕业的洗礼和新环境的到来使得七年级学生比六年级学生身上更多了一些“成人感”。与八年级学生相比,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过来,他们身上还带有“儿童”的心理特征。

二、七年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现状

(一)七年级学生的特殊性

“公正团体”理论认为社会环境与道德氛围对个体道德行为有重要影响。科尔伯格提出教室和学校的氛围是道德教育中的关键问题,而公正和民主的道德氛围对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相当重要。科尔伯格指出: “如果道德发展在根本上是一个重构角色承担方式的过程,那么,促进道德发展的基本的社会输出可以被称为‘角色承担机会’,角色承担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参与到某团体或机构。”[3]

一线班主任不仅要完成自己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要兼顾其他学科;不仅要搞好班级的学习、纪律、活动等工作,还要做好德育工作。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班主任都认为如有事半功倍的方法,他们也愿意让学生变好。困境重重,他们对现在的七年级孩子更多的是无奈。

(二)七年级班主任现状

周竹叶:向服务转型,最重要的还是转变经营理念,改变农化为营销服务的思想。首先是按照作物营养吸收机理,以测土配方为指导向生产专用肥、配方肥为主转变,由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重点发展适合测土配方施肥要求的肥料产品,以及适合农业节水需求的水溶肥、液体肥,满足农业绿色发展需求,维护环境安全。其次是创新农化服务模式,建立相互协作的、专业化的农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科技含量,为农户提供从全产业链服务。

科尔伯格吸收了柏拉图、杜威、涂尔干等人的教育思想,到青少年监狱、教养院、以色列移民区集体农庄、以及学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考察和实验,并最终孕育出了公正团体策略。[2]

目前,很多的学校和班主任对学生德育工作并不是非常重视,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培养和教育都没有引起重视,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导致学生在德育方面得不到很好的建设和发展。[4]

(三)七年级道德教育工作困境

力争农村水利发展再上新台阶。确保年内解决24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年新增有效灌面积98万亩(6.53万hm2)。加快“全域灌溉”和水利现代化灌区示范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确保年内完成694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积极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力争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30万t,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325亿元,农民人均渔业收入490元。

德育可塑性和功效上:六年级学生已经在一个学校学习生活了六年时间,他们在这一环境下的德育发展水平几乎已经定型;而七年级学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老师、同学、学校规章制度对他们而言都是陌生和新鲜的,这种陌生和新鲜实则是德育工作的良机。简言之,七年级学生有着比六年级和高年级更大的可塑性,德育方法的正确选择对七年级学生有更大的德育实效。

三、分析常见的德育方法

(一)无用的“说教”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初一、初二年级基本处于第Ⅰ、Ⅱ级层次,第Ⅰ、Ⅱ级层次与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模型”的第二水平的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相对应。而绝大多数的七年级学生年龄在11-14周岁,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个年龄段大致是习俗水平的第3阶段。[5]

通过进行273.75 K、273.85 K、273.95 K 3种反应温度下甲烷水合物的生成实验,采集甲烷水合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值,结合甲烷水合反应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

(二)屡试不爽的“激励”

“好孩子”阶段的行为主要指向认可和赞扬。根据此,激励法应该是最符合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教育方法。

激励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有很多形式,比如榜样法。在班级培养或树立榜样,引导其他同学向榜样看齐。在笔者带过的一个班里,女生A的学习成绩每次都位居年级第一,她又写得一手清秀的好字,即便如此A同学还谦虚上进、尊敬师长、热心助人……其实她在学生心中早已是榜样,一些女生已自发向她学习。于是,班主任大力表扬这些学习A的同学,到后来,就连男生也也受到感染,也开始暗中努力,班级的良好道德风尚慢慢形成……

笔者发在自己之前的工作经历中发现,激励法可以满足学生“获得他人认可”的需要,由此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而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四、结论

七年级学生有着区别于其他年级的特殊性。德育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七年级学生德育工作实效。结合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和公正团体理论,本文对常见的德育方法进行了简单探讨,以期望对广大的七年级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有些许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安然.德育需顺“序”而为——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启示[J].中国德育,2011,6(07):90-91.

[2]程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我国当前学校德育的启示[N].山西青年报,2013-11-10(001).

[3][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M].郭本禹,等,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6.

[4]王乐芳,徐西伟.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44+60.

[5]孙明秀.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及对我国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标签:;  ;  ;  ;  ;  

科尔伯格道德理论对七年级班主任德育方法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