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800
【摘 要】目的: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方法和效果展开深入探究。方法:在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前来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选取7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各分得3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探讨。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两组间具有显著的对比差异,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的恢复时间缩短,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脑出血;临床研究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不是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作为具有最高病死率的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的最常见因素为高血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作为将颅内血肿清除的新型方法,手术操作时间短,方法简单,创伤轻,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脑出血患者采用该种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展开深入探究,现将实验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前来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选取7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样本,根据数字随机法分成各有35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女患者各有20例和15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各由18例和17例,所有患者的大致年龄范围为39-75岁,平均年龄范围(57.0±0.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方法,主要为患者入院后进行脱水剂治疗将颅内压降低,并对患者给予营养脑神经细胞的治疗。治疗时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避免因为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治疗效果受到不良影响。观察组患者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1],治疗时首先对患者血肿的部位和形态大小使用CT机进行确定,穿刺点以患者离颅骨最近的CT层面和出血的最大面积,穿刺针以患者的血肿大小选取有适宜长度的YL-1型号在血肿中心刺入,之后抽吸血肿。将血肿抽吸后在血肿腔中注入血肿液化剂,然后夹闭置管,将引流开放4-6h,2次/d。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进行1-6d的连续治疗,直到患者的血肿清除率超过80%后拔除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基本恢复,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有所恢复,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文章数据用SPSS22.0软件处理,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P<0.05,如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神经科疾病,患者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性期由于脑水肿、血肿的占位效应导致脑组织出现严重的病理损害,造成了较高的病残和死亡率,而临床上采用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该病的治疗可以将致残与死亡率显著降低。脑出血后的最主要病理改变是血肿自身和周围受到继发性损害,患者脑出血后局部的脑血流降低,主要因为由于血肿的占位效应使局部微循环受到影响,如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物质在血肿中释放,颅内压持续升高。出血24h内在凝固过程中,血肿会产生凝血酶引发脑水肿,将血脑屏障进行破坏并产生细胞毒性作用。脑出血既会出现受到血肿直接压迫的形态学变化,又有脑缺血和水肿引发的生物化学改变,即周围继发性损害。对于重型的脑出血患者即使手术后逐渐将血肿压迫解除,但由于生物化学病理生理的改变以及种种损伤因子的作用依然持续存在,因此还会有中枢性高热、重度高颅压等情况较多的出现,对患者的预后起到直接影响。内科保守治疗对小量出血有比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2-3],但是对于大量出血则无能为力。脑出血后由于出血量大会导致颅内压力迅速增高,当颅脑的代偿能力被超越后患者便会出现脑疝进而死亡,这也是超急性期间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血肿周围区域降低的灌注压,血肿的占位效应及血红蛋白、凝血酶和多种细胞因子有血肿释放产生的共同作用导致脑水肿,血肿本身的体积便会被脑水肿的体积超过数倍,患者的颅内压力不断增高直至出现脑疝死亡。因此将颅内血肿迅速进行清除,并将脑组织受到的压迫和颅内高压进行有效解除,防止发生脑水肿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脑出血的急性期间可以将部分颅内压降低,同时将凝血酶在血浆中引发的细胞毒性脑水肿减轻,细胞毒性物质可以通过冲洗液进行拮抗或稀释。亚急性期间可以将血红蛋白与其崩解产物产生的神经毒性作用减轻。微创术清除颅内血肿患者脑内的血肿可以通过立体定向得到精确的定位,由于血肿的理化特性适合用纤溶剂、排空器和抽吸术等方法治疗,微创术可以将常规开颅手术很难清除的脑内深部血肿的出血部位达到[4-6],对血肿的排出量进行有效控制,避免迅速排空血肿引发的再次出血,手术操作简便,患者受到的损伤轻微,相关性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这些都是微创术的优势所在。患者能够通过微创术治疗获益,原因是因为血肿在创伤轻微的状况下及时清除,血肿在颅内的占位效应也得以消除,继发水肿的发生因素得到阻断从而防止了继发损伤,将脑组织最大程度的进行保护。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经过微创术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目前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比较多,降压药物、脱水机等保守治疗法可以将患者的病情控制,临床症状进行缓解。但由于有限的保守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死亡率比较高且预后效果较差,通过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清除患者的颅内血肿,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微创清除术定位准确,患者的血管和脑组织在手术中受到的损失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隋宇玲.CT直观定位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5):29-30.
[2]赵雷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03):287-289.
[3]杨俊勇,王剑.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02):129-130.
[4]杨小松.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特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3):73-74.
[5]马金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04):509-510.
[6]孙思.比较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1):50+57.
论文作者:赵海翔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血肿论文; 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颅内论文; 微创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