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苋饮对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糖干预的临床研究论文_朱晓慧,李勤勤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南京 210014

摘要:目的:观察桑苋饮对于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糖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桑苋降糖饮”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35例,设立对照组,组间观察,两组患者在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验组加用中药“桑苋降糖饮”服用,服药6个月。结果:桑苋饮有效缓解IGT患者向2型糖尿病转变,参加实验的患者血糖有明显的降低。结论:本方具有清热生津、止渴降糖的作用,治疗糖耐量异常疗效肯定,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关键词:糖耐量异常;糖尿病;中医药疗法

糖耐量异常(IGT)是一种早期的血糖稳态改变,反映了由血糖正常到糖尿病的过渡阶段[1],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IGT是介于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糖代谢异常,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有研究表明[2],IGT患者每5-10年约有1/3转变为糖尿病,1/3转为正常,还有1/3仍维持IGT状态。对IGT患者进行适当的干预治疗,确实可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IGT是介于健康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中医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辨证论治,调节机体的功能状态,发挥预防为主的观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中医学目前对IGT没有其相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脾瘅”、“食郁”等范畴[3]。本文通过对70例糖耐量异常的患者服用桑苋饮泡水代茶饮方案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分析其临床治疗的效果,进一步探讨桑苋饮对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糖干预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对象为我院住院患者,选择70例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年龄在25~45岁之间,平均年龄(37.87±6.32)岁,男37例,女33例。EXCEL随机分为两组,桑苋饮泡水代茶饮,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对照组男15例,女20例,两组组患者年龄、性别、危险因素、血糖值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以上两组均进行饮食控制;减少体质量;增加活动及健康教育等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1.2病例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年)正式公布的IGT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7.0mmol/L,7.8 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11.1 mmol/L[5]。

1.3排除标准:

①已确诊为糖尿病患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严重精神疾病者;④严重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疾病者;⑤因服用激素等药物引起血糖异常者;⑥急性感染、创伤、循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暂时血糖增高者;⑦不愿合作者。

1.4方法

1.4.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验组加用中药“桑苋降糖饮”服用,1包/次,2次/d,泡水代茶饮,首剂开水浸泡半小时以上后饮用,每日饮水量 1500ml,服药6个月。治疗过程中不加用其他的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的疗效,如有不良反应及时记录。

1.4.2效果观察

(1)安全性指标:患者在服用桑苋饮之前、三个月、治疗结束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指标。

(2)疗效性指标:主要指标:OGTT、FPG、PPG;次要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

2.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如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等,采用均差及可信区间表示。

3.结果

4.安全性观测结果: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无不良反应发生。

5.结论

在该研究中干预前两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均无差异,实验组干预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均有差异,而对照组变化不大,提示生活方式的干预能改善糖耐量异常患者的血糖,在糖尿病转化率方面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提示桑苋饮能够有效的降低糖耐量异常患者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周卓宁[5]认为,糖耐量低减是糖尿病的前一阶段,仍可按消渴进行辨证治疗,消渴病的病机特点是阴虚燥热。对于单纯有IGT的患者尤其是年轻的患者,IGT的发生与饮食失调密切相关。姬厚民[6]认为,长期过食肥甘厚味,致脾失健运,脾气不能“散精”,“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导致饮食水谷精华生而不化,故而引起血糖升高。

桑苋降糖饮为我院院内的多年经验方,主要成分有苦瓜、马齿苋、桑叶、甜叶菊等药物,具有清热生津、活血化瘀、止渴降糖等功效。桑叶性味苦,微寒,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的功效,桑叶富含多糖、黄酮、生物碱、蛋白质等活性成分,桑叶多糖具有良好的降糖、降脂作用,具有改善T2DM大鼠IR的作用,提示桑叶多糖治疗他DM具有多项调节作用[7]。马齿苋性寒、味酸,具有清热解毒之效,药理研究表明马齿苋含有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不饱和脂肪酸等活性物质,具有降糖、降脂、预防血栓形成功效。苦瓜性寒,味苦,归脾、胃、心、肝经,具有清热祛火、止渴消暑、解毒明目、补气益精、治痈等功效。药理研究表明用苦瓜果实水提物治疗四氧嘧啶糖尿病实验大鼠,3周以后,其血糖下降率为 84%[8]。甜叶菊性甘凉,内含甜菊糖苷,是一种天然甜味剂,具有养阴生津之功效,还具有降糖、降压的作用[9]。

本研究显示桑苋饮对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桑苋饮对降低ICT转变为糖尿病的转化率有明显影响,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Fujii N,Tsuchihashi K,Sasao H,Eguchi M,Miurakami H,Hase M,Higashiura K,Yuda S,Hashimoto A,Miura T et al:Insulin resistance functionally limits endothelium.Dependent coronary vasodilation in nondiabetic patients.Heart Vessels 2008,23(1):9-15.

[2]胡英华,李光伟,潘孝仁,等.大庆糖尿病发病率调查及21世纪我国糖尿病发病情况的预测[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3):173-175.

[3]仝小林.糖尿病中医药防治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43—44.

[5]周卓宁.自拟花芪降糖方干预糖耐量异常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1,24(6):13-15.

[6]姬厚民.七味白术散加芍药甘草汤治疗糖耐量减低患者31例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07,34(5):24-25.

[7]任岩海,刘洪凤,韩智学.桑叶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3,41(1):20-21.

[8]刘金福,张平平,赵鑫.苦瓜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3,3:30-333

[9]赵瑜藏.张运生.甜菊的化学成分及开发利用研究.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1I(2):40-42.

论文作者:朱晓慧,李勤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6

标签:;  ;  ;  ;  ;  ;  ;  ;  

桑苋饮对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糖干预的临床研究论文_朱晓慧,李勤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