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丽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三小学 271400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系统,课堂教学中学与教的过程也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从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相关维度进行全过程优化,全面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前:课前准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提高常态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在课前下功夫,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每一堂课课前设计的教学目标要科学合理,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规律,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每一堂课都有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的要求,是多维目标。
预习活动要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而设计,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绝对不能把课堂作为预习活动的延伸。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把预习设计为以下四种形式:观察活动、制作活动、搜集资料、调查活动。根据不同的预习形式,又设计出不同的预习活动。
二、课中: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核心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同时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只有选择好正确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达成这一目标,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组合,进行合理地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传统的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情境,营造浓厚的热情高涨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不知不觉地积极投入学习过程,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实践中扎实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3.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教学有模式,但是不能模式化,针对科学教学内容,我们把教学活动模式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1)实验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观察汇报型。
(3)资料交流型。
(4)体验分析型。
(5)活动型。
4.优化教法与学法
为了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传授知识、指导学法和学生接受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学法的过程,就要保证整个课堂结构的整体性、科学性、有序性。作为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整体、课堂教学结构整体出发,恰当合理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一个科学有序的学法结构,以利于学生循序领悟,掌握学法,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地、自主地学习。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和步骤,调整教学环节和过程,调整教学内容,灵活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二次备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后:优化课堂教学中的评估与反馈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1.评价多元化
课堂教学中的评估应根据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全面的评估,逐步呈现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格局,使得评价机制更加灵活多样,提高师生对课程教学评价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的评价活动开始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方向健康和谐发展。
2.灵活多样的限时作业
每堂我们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检测环节,检测结果可以反映学生对科学知识是否理解,能否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通过检测结果可以判断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活动实效如何。为此我们设计了限时作业来对每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合理地检测。
限时作业设计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一般采取书面形式的检测,但有些教学内容知识点比较单一,有的内容是以活动、体验、理解过程与方法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这就不一定非要用书面检测的方法,可以通过谈收获,谈体会的方式。课堂教学中的反馈要适时、具体,教学评估与反馈必须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课后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课后反思阶段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和有益的补充。每堂教学之后,我们都要写出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单元教学之后,还要写出本单元的教学反思。通过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审视、分析总结,写下成功的经验,记下失败的教训,有利于教师及时、系统地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完善和提高。
总而言之,在科学教育中,我们的首要任务不是把我们认为最有用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学习。科学不是简单地陈述概念和解释自然规律,更为重要的是找到研究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的方法和途径。我们要有意识地把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渗透到每一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中,让学生在反复的历练中慢慢地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论文作者:徐秀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2月总第1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课堂教学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科学论文; 效率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提高课堂教学论文; 课后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2月总第19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