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逆城市化”的本质是郊区化_逆城市化论文

论“逆城市化”实质是远郊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远郊论文,实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2-1329(2008)04-0055-05[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逆城市化”是对人口从主要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甚至非都市区迁移这种分散化过程的概括。这一过程首先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得以证实。1970年3月到1974年3月短短的4年时间,美国大都市人口便减少了180万人。针对这种现象,美国学者布赖恩·贝里于1976年提出了“逆城市化”这一概念来加以解释。他认为“美国城市化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已经来临。逆城市化已经取代城市化而成为塑造这个国家居住模式的主导力量”①。198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整个1970年代,美国大都市区的人口增长率为11.1%,非都市区则达到12.7%,第一次出现了非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率超过大都市区人口的增长率的情况。同期的一些发达国家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如英国在1970年代全国人口增长速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独立的乡村地区、独立的城镇、次要的大都市区,而主要的大都市区却出现了人口明显减少的现象,如伦敦大都市区在1971-1981年间人口减少了3.4%②。这些情况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使得“逆城市化”的观点得到普遍认同。

但198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开始对“逆城市化”观点提出质疑③。他们认为都市区和非都市区人口增长率的此消彼涨只是短期经济和人口因素产生的影响,而且与大都市区统计范围的划定有关④,进而提出“逆城市化”实质上只是“大都市区的外溢”等观点⑤。笔者认同对“逆城市化”的质疑,但不赞成这些学者对所谓“逆城市化”现象的本质认定。如将“逆城市化”视为“大都市区的外溢”这一简单化的论断,不但没有揭示其本质,而且掩盖了城市化进程中丰富的空间现象和深层的社会经济动因,模糊了城市地域结构中不同功能性质的用地在空间上的动态演变特征。笔者认为,只有立足于城市化本质进行系统分析,方能得出对“逆城市化”现象的客观认识,还其事实原貌。

短短10年时间的“逆城市化”⑥,在整个城市化进程中仅占不到1/20的时间段⑦,相对于时间跨度长、表象明显的向心城市化和离心郊区化两个发展阶段,其作为一个独立阶段的依据是不充分的。通过对城市化发展历程、人口空间分布和城市形态演变三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20世纪70年代不是一个独立的城市化发展阶段,所谓的“逆城市化”实质上是远郊化。

2 从城市化发展历程分析,所谓的“逆城市化”实质上是远郊化

城市,其本质是人类生活聚居的场所,人口、产业和地域空间构成其内在组成的三大基本要素。相对于农村,城市所对应的是非农人口、非农产业和城市性质用地。城市化,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在城市这个特定地域空间上的集聚过程,表现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非农产业在城市空间中的集聚和扩散,以及城市地域的不断扩展。

欧美等发达国家向心城市化发展阶段,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空间集聚主要是基于城乡两大地域系统进行的,空间的集聚点位于城市市区。该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向市区的集聚。市区也因此而不断地向外扩展,乃至占据一部分原属郊区的土地,并改变这些土地的用地性质。向心城市化发展早期,郊区的人口主要是农业人口,郊区的产业主要是第一产业,郊区的土地主要是农业用地,郊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市区提供蔬菜和乳品等不宜长距离运输和不易储存的农产品。铁路、有轨电车等交通方式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交通的可达性,扩大了通勤的范围,使居住和就业的空间分离成为可能。此后,郊区化进程逐渐开始启动。资产阶级和富裕的中产阶级相继外迁,导致郊区波浪式地向外扩展,范围不断扩大。郊区的扩展速度远远地超过中心市⑧。随着城市人口在郊区的大规模集聚,郊区的土地性质从乡村用地迅速地转变为城市用地,郊区开始从乡村范畴向城市范畴转变。与向心城市化发展阶段相比,虽然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还在继续向城市集聚,乡村用地和城市用地也继续进行着性质的转换,但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却体现在郊区的迅速发展上。各城市性质要素在中心市和郊区这两个功能地域之间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居住的外迁、工业的外迁、商业服务业的外迁,这一次次的郊区化浪潮推动着城市从向心高密度集聚向离心低密度扩张的转变。

从欧美发达国家郊区化的发展历程来看,由于距离衰减规律的作用,郊区化发展存在着一个由近郊向远郊波浪式的逐步推进过程。以美国为例⑨,1920年代初到1 940年代,私人汽车的普及和公路的大量铺设推动了郊区化的快速发展,大批的中产阶级开始涌向郊区,郊区人口增长率迅速地超过了中心市。但此时郊区的发展主要还集中在近郊区。1950年代,美国郊区化的发展速度达到巅峰。短短10年间,郊区人口的增长率高达57.9%,远远超过中心市17.2%的增长率。同时,这一阶段也是美国郊区化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小汽车和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直接推动了郊区化向纵深方向发展,人们开始大批地迁往远郊。郊区化从近郊化向远郊化转变。从城市化是一个城市功能不断地向四周广域扩散的过程着眼,远郊化趋势是城市化内在机制作用下的结果。

1960年代,虽然郊区人口的增长率下降到37.8%,但仍大大高于中心市10.1%的人口增长率,远郊化进程也依然在不断地推进。1970年代,城市人口向外离心扩散中出现向非都市区迁移的现象,实际上就是远郊化的表现。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美国的非都市地区并不等同于乡村地区,它还包括一部分的城市化地区。其次,从地域空间上分析,这些人口外迁的目的地应该属于城市的远郊区。这从人们对这些地区的称呼中也可见一斑。当时,这些地区被冠以“边缘的”、“分散的”、“自由形成的”、“野郊”或“远郊”等各种叫法⑩。从产业性质分析,新地区从事的是二、三产业。从人口分析,这些地区聚集的是非农人口。因此,1970年代人口迁移反映的是城市远郊化的进程。

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除了与1970年代能源危机、新科技革命引发的经济结构转型和人们对居住环境喜好的变化等原因相关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大都市区的统计标准有着直接关系,是由于郊区化的发展与大都市区统计口径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造成的。虽然郊区化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大都市区的界线,但地域和人口的统计口径还相对滞后,由此也就产生了所谓的“逆城市化”现象(11)。美国普查局将处于大都市区范围内但又位于中心市行政界线以外的地区视为郊区。在“逆城市化”阶段后,美国普查局于1981年重新划定大都市区的界线,将许多大都市区的界线向外扩展,并且还新增了75个大都市区。此举也印证了1970年代实际上是一个远郊化的阶段,而且是一个远郊化迅速发展的阶段。

3 从人口空间分布分析,所谓的“逆城市化”实质上是远郊化

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美国1970、1980年代的一组人口统计数据。

从表1中可以看出,1 970-1980年10年间,郊区人口年增长率为1.74%,非都市地区各县为1.34%,都远远超过了中心市0.08%的人口年增长率,可以说城市人口离心扩散的趋势是相当明显的。从人口增长率的空间分布看,1970-1980年的数据正好为远郊化作了最好的注释。如前所述,1950年代后,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带来城市人口和产业的远郊迁移。我们可以由此推论,人口年增长率在近郊和远郊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远郊人口的年增长率将超过郊区人口1.74%的平均年增长率。中心市和到大都市区通勤各县之间较大的人口年增长率差距,尤其是到大都市区通勤≥15%的县高达1.80%的人口年增长率,为郊区人口增长的不均衡性推论提供了进一步佐证。肯尼斯·T.杰克逊(Kenneth T.Jackson)也指出,1970年代,底特律、克利夫兰、华盛顿、匹兹堡、波士顿、圣路易斯等城市的内层郊区人口减少了10%,外层郊区则进一步得到扩展(12)。由于通勤率一般遵循距离衰减规律,我们可以认为与大都市区通勤率越小的非都市地区距离大都市区就越远。这样,从人口年增长率曲线(图1)可看出(13),人口增长的主要区间集中在以远郊为中心的区域范围。可以说,1970年代城市发展的远郊化特征是比较明显的。

图1 1970-1980年美国大都市区和非都市地区人口年增长率的空间分布

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annual population growth rates in metropolitan and non-metropolitan areas of USA.1970-1980

郊区是“位于城市地区通勤带的外围区域”(14)。虽然,郊区的概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比如在地域空间的具体界定上,多大的通勤量才算是郊区就不易确定。但从与大都市区有通勤联系的非都市地区各县人口增长率均高于中心市这一特点可以看出,1970年代远郊化的影响范围是比较广的。而从非都市地区各县与中心市人口增长率的巨大差距又可看出,这一阶段远郊化影响的力度是比较大的。在空间地域上,远郊与乡村之间的界线是动态变化的。但在统计上,其界线却是相对稳定的。往往是在发生质变的飞跃后,其统计界线才做出相应的调整。从非都市地区各县较高的人口增长率着眼,再结合1981年美国重新划分大都市区界线并增加75个大都市区的行为,我们可以认为1970年代是原先与远郊邻接的一些乡村地区转变为远郊的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阶段。这也进一步证明了1970年代是一个远郊化迅猛发展的阶段。

1980年代以后,中心市人口年增长率的回升以及郊区和非都市地区各县人口年增长率较1970年代的下降,固然离不开中心城区环境改善导致的人口回流和1981年大都市区界线调整等原因,但也不无是城市系统自身对1970年代快速远郊化的一种适当调整。然而,从人口年增长率的地域分布特征分析,可推断人口增长的主要区间也还仍然集中在以远郊为中心的区域范围(图2)。

图2 1980-1987年美国大都市区和非都市地区人口年增长率的空间分布

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annual population growth rates in metropolitan areas and non- metropolitan areas of USA.1980-1987

由此,我们可以认定,1980年代远郊化仍在进一步的发展之中。这也进一步证实1970年代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城市化发展阶段,所谓的“逆城市化”实质上是远郊化。

4 从城市形态演变分析,所谓的“逆城市化”实质上是远郊化

城市化的发展与交通方式的演进密切相关。欧美发达国家郊区化的启动是以铁路和有轨电车等交通方式的兴起为起点的。此后,小汽车的普及加速了中心市人口向郊区的迁移,迁往郊区的居民不必再依赖固定线路的火车或有轨电车进行通勤,从而使城市的郊区化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郊区化速度大大加快,郊区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交通方式的革命在推进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对城市的形态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在美国表现得尤为明显。1950年代后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兴建和汽车的普及,驱动着城市人口和设施的广域扩散。伴随着城市人口流动的新动向,从1970年代开始,美国的大城市出现了“城市蔓延”的城市形态发展新特征。城市蔓延造成都市区范围急剧扩大,城市区域面积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高速公路带来的高速度和高可达性,使城市形态的变化由以往圈层式的蔓延生长、轴向生长和连片生长为主的生长方式转变为在城市边缘地带的飞地式、散点式生长为主。城市的低密度扩散使城市的边缘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出现了一种模糊的星云状的新型城市形态(图3)。

图3 亚特兰大城市形态发展示意

Fig.3 Urban form development of Atlanta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4。

理查德·莫(R.Moe)认为,城市蔓延就是“低密度地在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15)。安东尼·唐斯(A.Downs)也指出,这种城市蔓延是“郊区化的特别形式,它包括以极低的人口密度向现有城镇化地区的边缘扩展,占用过去从未开发的土地”(16)。从两位学者的论断中可以看出,城市蔓延发生的地域是在现有城市化地区的边缘地带。美国的“城市边缘”指的是中心市外围的城市化地区(17)。结合城市化发展历程和城市形态演变的分析,可以肯定两位学者所指的城市边缘地区并不是一个广义的郊区含义,而是指远郊区。张庭伟先生在分析美国城市蔓延现象时也指出,由于美国各级政府的投资大多集中在远郊区,开发商也倾向于投资到(远)郊区建造新住宅,这样,收到投资远远超过旧市区的远郊新区就蔓延出去(18)。

1970年代在远郊发生的城市形态变化新动向,反映了远郊区的迅速发展。换言之,城市蔓延是在远郊化阶段出现的现象,是远郊化的直接产物。实际上,唐斯的城市蔓延是“郊区化的特别形式”的论断已经或多或少地揭示了这一结论,只不过他没有明确地指明“郊区化的特别形式”实质上就是远郊化。

从时间上看,“城市蔓延”发生的时间与“逆城市化”在起始时间上正好重合。从地域空间上分析,城市蔓延发生于远郊区。而上文中对表1所做的分析表明,美国在所谓的“逆城市化”10年间,远郊区以及和大都市区有通勤关系的邻接县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两者在地域空间上的表征也惊人地一致。由此,我们可以断定,所谓的“逆城市化”实质上就是远郊化。

美国的城市蔓延自1970年代开始,至今仍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而且伴随着城市蔓延,在城市地域结构变化中又出现了“边缘城市”的概念,用来表述那些联系松散、很大程度上自立自足的城市边缘区的新兴中心。边缘城市一般位于城市远郊的交通走廊线上,如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走廊地带,亚特兰大市环城高速公路北端的城市边缘地区。其区位特征从“外层城市”、“外围城市”等类似的称呼也可见一斑(图4)。1991年的时候,美国记者乔尔·卡罗(Joel Garreau)在美国45个大都市区中划定了123个边缘城市、78个“准边缘城市”和5个正在规划中的边缘城市。

图4 边缘城市的区位模型

Fig.4 Location model of edge cities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5。

在以往的近郊化阶段,随着城市人口和设施从中心市向郊区的外流,出现了城市的郊区副中心。而现在,这种带有中心性质的地段却是产生于城市的远郊区。这是一种在城市蔓延的大扩散背景下的小集中,它的产生是出于城市形态发展自组织机制的自我调节。城市形态的演变也进一步证实远郊化的浪潮还在继续推进中,所谓的“逆城市化”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城市化发展阶段。

5 余论

城市化过程中的每个发展阶段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事物。各个阶段与城市化内在的动力机制、与城乡人口流动以及城市结构形态演变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是城市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作为历史过程的城市化,其中某个较短时段的发展变化,必须纳入城市化整体发展历程的长时段中加以审视,必须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它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着眼于其发展变化的深层动因和内在本质。只有这样,方能得出较为客观的认识。厘清这一问题,对于正确理解城市化发展规律和认识我国今后的城市化进程,或许不无裨益。

[修改日期]2008-03-07

注释:

① Berry Brian J L.The Counter- urbanization Process:Urban America since 1970.B J L Berry,Urbanization and Counter-urbanization.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s,1976.17-30.

②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3-104.

③ 国外学术界的这一研究动态,只是在近年才开始有史学界学者对此进行了一些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质疑“逆城市化”的研究,而规划和地理学界对此尚无太大反响。史学界对“逆城市化”的质疑,主要是引用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立论的依据,资料收集是其优势所在,但对“逆城市化”现象背后深层次因素的研究,如人口和产业在不同性质地域空间上的集聚扩散规律、“逆城市化”与城市形态演变的关系等,则显得力不从心,也无法对“逆城市化”本质做出深入的揭示。

④ Alonso William.The Population Factor and Urban Structure.Arthur Solomon.The Prospective City:Economic,Population,Energy,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s.Cambridge,MA:MIT Press,1980.32-51 .

⑤ Baldassare Mark.Trouble in Paradise:The Suburban Transformation in Americ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11.

⑥ 20世纪8O年代以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现了向市中心回流的趋势,一些学者又提出了“再城市化”的观点,并将“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视为城市化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由此我们也可看出,所谓的“逆城市化”实际上只有10年的时间。

⑦ 按狭义城市化定义计算,即将城市化起始时间界定为工业革命时期。

⑧ 中心市的英文即 “central city”,与市区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中心市的概念是在郊区化阶段才得到广泛应用的。周一星老师指出,西方的郊区化概念就是站在中心市观察人口和其他要素向外围密集居住区和都市区的离心迁移。详见:周一星.就城市郊区化的几个问题与张骁鸣讨论.现代城市研究,2004,(6):8-12.

⑨ 由于“逆城市化”现象在美国表现得最为典型, 因此,本文以美国为例进行论证。

⑩ David A Heenan.The New Corporate Frontier:The Big Move to Small Town USA.New York:McGraw Hill,1991 .35.

(11) Larry H Long,Diana DeAre.Migration to Nonmetropolitan Areas:Appraising the Trend and Reasons for Moving.参见美国普查局网站http://www.census.gov.

(12) Kenneth T.Jackson:Crabgrass Frontier: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12.

(13) 虽然近郊与远郊人口年增长率的关系已经推定,但具体数据尚无法确定,因此制图时近郊和远郊的人口年增长率数值并非实际数值,但这并不影响图形的解释。图2亦是如此。

(14) R J 约翰斯顿.人文地理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03.

(15) Richard Moe.Growing Wiser:Finding Alternatives to Sprawl.Government Finance Review ,1995,11(6):28-30.

(16) Anthony Downs.New Visions for Metropolitan America.Washington,D 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94.69.

(17) 参见: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7.

(18) 张庭伟.控制城市用地蔓延——一个全球的问题.城市规划,1999,(8):45.

标签:;  ;  ;  

论“逆城市化”的本质是郊区化_逆城市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