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鹏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高度越来越高,房屋建筑所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安全施工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施工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施工技术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业主的切身利益,更是关系到社会能否稳定有序的大事。因此,建筑施工必须严抓安全生产,提高施工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规范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及措施,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顺利进行。将简要分析施工安全管理的管理方案及措施,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思路。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施工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于不同功能的建筑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当前社会建筑规模和建筑速度不断扩大,在施工过程中如何进行安全管理,是施工技术管理的常态化问题[1]。施工技术人员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心上,排除安全隐患,才能获得利益最大化、安全最大化的施工。
1.建立健全技术人员安全管理责任机制
技术人员生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实施者、监督者,应当承担起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的责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管理不能流于形式[2]。所以应当建立分级、分区的安全责任制度,每个防护层次都有该有明确的责任人,每个施工区域都有明确的负责人。对于安全责任的划分,纵向能够找到逐层的负责人,横向能够覆盖到施工生产的方方面面。另外,还应该避免同一人负责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范围。施工主管团队要做到不仅是施工技术专家,还要做到是安全生产专家。
对于所有的进场施工技术人员,安全管理责任人应确定进场施工技术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和身体状态。施工技术人员如果存在心理状态异常、精神异常、酗酒、服药等情况,应将其转移出施工区域[3]。
对于特殊作业的施工技术人员,需要严格考察其安全操作能力。特殊作业时,需要有应急保障队伍,保证特殊作业过程中意外零发生,发生意外时的应急处理零延迟。保证安全管理真正落地。对于结构复杂、超高层、工艺要求高的特殊建筑工程,应编制特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尤其是爆破工程、水塔工程、超高层脚手架等项目需要根据安全技术措施制定方案和实施说明。
2.建立常态化技术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制度
施工方需要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进场安全生产培训,不仅要培训安全生产意识,更要有切实的安全生产技能,务必使每个人都能够掌握防火防灾技能、熟练使用场内的防火防灾器材。
回顾国内外的安全生产事故,其最大的原因都是安全意识淡泊。施工方盲目追求生产利益、忽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缺乏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相应的应急处置培训,造成事故发生后手足无措,无法进行高效的事故处理,无法将事故损害降到最低[6]。另外一个方面,施工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文化水平低,缺乏安全生产技能,在事故发生时难以自保。初上岗人员缺乏相关的生产、施工经验,在施工时盲目作业,机器故障时不依据规范处理,一旦发生故障更是手忙脚乱,更加加大了生产事故的损失。
3.建立健全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制度
需要根据季节变化定制施工安全技术制度,春秋干燥的季节应强调防火放风防尘的注意事项,多雨的夏季需要多注意防雷防水、防台风、防坍塌。夏季需注意防暑降温,注意温度变化对施工技术产生的影响。冬季需在施工技术上注意防冻、防滑、防火、防毒等。
对于特殊天气、特殊环境,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5]。对于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水、电、火、设备的安全注意事项,在重点施工区域出入口、危险品存放处需要张贴警告提醒标志,时时刻刻提醒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规范操作、安全生产。
施工场地比其他生活空间环境复杂,水电分布更为复杂,施工技术人员更容易暴露在高电压的环境里。也需要对触电救治进行培训和演练。除了施工特有的应急演练,也需要对大风、地震等地质灾害进行应对演练,做到有备无患。不管在施工管理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建立健全对灾害、事故的应急演练制度[7]。施工生产中常见的是火灾、有害物品泄露等问题,应对全体进场人员进行常态化的培训,保证每个进场人员能熟练使用场内不同的灭火器材、熟知安全通道位置、能够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尽可能降低生产中的损失[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严格把控影响施工技术安全的环境因素
建筑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与口碑良好的材料供应商合作、满足施工安全以及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快施工进程、学习引进新技术等施工技术管理措施,从而促使施工目标的更佳达成,进而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
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人员还有必要对噪音、粉尘以及废渣等环境污染物进行相应的防治处理工作,降低这些不良因素对施工工作人员的影响。
原材料和设备进场质量监控,首先应制定详细可行的质量监控流程,形成材料设备进场质量监控制度。监控人员需严格按照文件落实材料进场流程[9]。首先,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审查进场原材料、设备的书面材料是否齐全、规范。其次,对所有进场的原材料、工程半成品和成品进行严格验收,审查原材料实体是否与设计报告相符,是否与施工规范相符。对原材料实体和书面材料报告进行核验比对[10]。最后,施工技术人员还需鉴定原材料所具备的合格证、检验报告单的真伪。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原材料实体和设备进行规格检验,包括外观、规格、型号等方面的检验。经过严格的资料核对、规格检验,才允许材料进场。另外,施工用材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仍需对原材料进行采样抽检,使用严格落实《日常巡查制度》,对于原材料和设备的进场、使用及成品都需要严格把控。
建筑原材料种类繁多,质量检验方法和合格标准也复杂多样,同时材料行业也在不断研发新材料,这对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较高的专业知识要求,因此在选择施工技术人员的过程中,需要考察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责任意识[11]。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对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进行培训,保证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是与时俱进的。施工技术人员是质量监控的直接实施者,其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也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需要重视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详细的施工技术人员责任制文件,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材料交接、材料审核等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如果发生责任人员的变更,应首先进行书面材料的递交,建设单位出具同意书,再进行人员变更。对于所有监理材料,需要进行存档备份,保证所有原材料的质量监控过程有据可查、有责可追。
除了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还需要选择可靠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原材料检测报告是原材料质量的书面证明,决定了原材料能否进场参与施工。如果原材料的检验是经过第三方机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考察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资质和能力,保证该机构具有相应的能力,保证检测报告的准确性[12]。
设计方案中对于原材料和设备的选择的科学性也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因此在设计方案制定的时候,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的适用性,也需要充分考虑建工环境的特点特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种类和型号,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才能在后续工作中,更高效地完成建筑施工。在供货商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产品竞标过程中的性价比、产品的性能,也需要考虑供货商的稳定性,优先选择行业内表现优秀、稳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供货商。
结语
建筑工程是关系到社会民生的重要工程,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不仅影响到工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企业利益能否得到保障,更能影响到建筑的结构质量和施工技术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不管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安全管理能否落实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方案措施进行了简要阐述和要点分析。首先概述了安全责任机制的重要意义和实施要点,随后对常态化安全培训机制和应急演练制度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最后分析了进场原材料和设备对安全管理的影响。安全管理依赖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依赖于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以及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还受到天时地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安全管理的要点分析,为后期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张昊坤.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9,38(21):103-104.
[2]金涛.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20):16-19.
[3]陈波.市政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措施探索[J].价值工程,2019,38(20):71-73.
[4]杨茂成.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1):30-32.
[5]张斌.刍议如何做好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J].山东工业技术,2019,(21):81.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1.072.
[6]刘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案研究[J].智能城市,2017,3(5).
[7]潘寿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3641. DOI:10.3969/j.issn.2095-6630.2018.15.525.
[8]魏健.试论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特性及消防安全管理措施[J].砖瓦世界,2019,(4):194. DOI:10.3969/j.issn.1002-9885.2019.04.184.
[9]殷切.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5):285.
[10]滕海涛,郑玉春.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浅述[J].区域治理,2019,(10):141. DOI:10.3969/j.issn.2096-4595.2019.10.128.
[11]郭智华.浅谈民用建筑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J].建筑?建材?装饰,2019,(1):86. DOI:10.3969/j.issn.1674-3024.2019.01.070.
[12]孙煊,孙明,尚根社,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4):146-147. DOI:10.3969/j.issn.1673-9957.2017.24.083.
论文作者:朱烽火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技术人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原材料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措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