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与走向_政治体制改革论文

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与走向_政治体制改革论文

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和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向论文,政治体制改革论文,论我国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1)06-0004-04

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是一个与改革开放进程相伴随进行的问题。20年来,我国 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初战告捷,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然而,我 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在改革的方向、重点、步骤和目标的选择上,则表现得更 为复杂和敏感。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全面总结和审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深刻把 握政治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从而坚定地把政治体制改革引向深入是十分必要的。

一、20年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和内容变化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出

1.从制度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邓小平是向全党发出政治体制改革号召的第一人。 他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经过长期实践、深思熟虑提出来的。在我们党结束“文化大革命” 内乱,全党工作重心实现转移不久,他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 训,正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弊端,指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 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必须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 度。”[1](P322)他认为像“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左”的错误的根子在制度,制度 问题更带有根本性,要避免“文化大革命”悲剧发生,“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 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 ](P146)通过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切实的民主政治制 度。

2.现行政治体制存在诸多弊端。考察中国经济问题,不能离开中国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 经济改革所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其根源都深植于非经济领域。邓小平指出,“党和 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我们就会严重脱离广大群众。”[1](P327 )我们虽然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但由于我们是在200多年封建专制主义基础上、跳过 资本主义民主的充分发展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在现行体制中仍然存在着党政不分、以党代 政、权力过分集中、人民民主参与渠道不畅、监督机制乏力以及官僚主义等种种弊端和问题 ,只 有改革才能兴利除弊,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3.经济体制改革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而一些政治和经济结构性的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正困扰着我们,政治体制改革如果不与经济 体制改革相配套,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已经取得的成果甚至会得而复失。80年代中期 ,邓小平反复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 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2]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封建专制 主义的残余、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国有企业改革的困境、贫富两极的严重分化等等,都表 明政治体制改革的极端紧迫性,“中国社会现阶段的社会动力(金钱至上)及社会交易规则( 权钱交易)的形成,完全是制度的产物。”[3]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必然使经济发展的成果 ,通过权力的市场化而流入少数特权者的口袋里,而广大人民将有可能被排除在分配财富的 过程之外。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0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是十一届 三中全会提出来的,但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一文,对政治 体制改革尤其是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做了系统而精辟的论述,主要着眼于从制度上解决如何防 止“文化大革命”悲剧重演、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他鞭辟入里地分析了我国政治体制 的弊端、根源、实质。改革锋芒直指体制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和个人高度集权。拉开了 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吹响了改革的号角。

第二阶段是1980年到中共十三大。党的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全面展 开 不断深入,在改革中,明显遇到了原有政治体制的阻碍,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日益紧迫的要 求 。1985年下半年和1986年,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止一次地指出,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 济体制改革就搞不成,已取得的成果也不能巩固;政治体制改革应作为改革深化的一个标志 。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上述思想,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一项突 出的紧迫任务提到全党的议事日程,并规划了一个改革的蓝图。

第三阶段是从中共十三大到十四大。党的十三大之后,政治体制改革正在有领导有步骤有 秩序地进行着。但不久国际国内发生了苏东剧变和“六四”风波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这对整 个 中国的改革进程、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不能不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干扰。面对这样的重大事件 ,如何从积极的意义上去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相应的对策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这对我们党 是 极大的考验。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 的十四大精神的指引下,稳住了大局,加快了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在这之后,经济体制改 革 有了长足的进展,而对政治体制改革则做了重大调整。

第四个阶段是从中共十五大到现在。党的十五大深刻总结了80年代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的历史经验,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更为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并把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定位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 政方式。同时,在事关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些重大提法和思路上有新的突破。这主要集中在三 个方面:一是确认了“法治”概念,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二是在党的报告中正式确认“人权”概念 ,提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任务,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三是在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上,强 调“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这就把监督和民主直接联系起来了,把监督置于权力来源 或权力授受关系的基础上,抓住了问题的根本。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进度变化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尽管发展不平衡并出现了若干调整,但在许多方面仍然取得了进 展。如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实现新老交替;进一步完善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从多种形式和渠道,努力探索并不断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加快立法步 伐,使我们政治经济诸多领域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等等。所有这些,不但为政治体制改革 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而且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回顾20年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政治体制改革无论是在内容、重点还是在方法、步 骤上都做了调整。一是在内容和重点上的调整变化。原来政治体制改革是作为一项相对独立 的任务提出来的,着重解决党政不分、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党的十三大把解决党政分开作 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六四”风波后,我们再提政治体制改革时,就变成了“积极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改革的任务更多是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和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党的十五大将政 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概括为“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 制度、维护安定团结”。二是在改革进度上的变化。开始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 迫性强调得比较多,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与提法和内容变化相联系,改革的进度实际 上有所放缓。强调“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 势,维护国家统一、民主团结和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 社会进步。”[4]出现这样的调整变化不是偶然的,可以说这是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必然结 果,也是我们党依据中国国情对政治体制改革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走向和主要支点

(一)影响和推进未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因素

1.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只能从国情和时局出发。任何超越现 实 的选择只会延误我们实现理想的进程,甚至导致适得其反的结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 级阶段,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我们设计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确定改革的原则,认识改 革的特点的基本前提。这一国情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即这种改革就只 能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只能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改革。这种改革不可 能有现成的方案,不可能有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外国经验,我们只能走自己的路。

2.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是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当民众 把民主看做是实现自己利益的必要手段时,民主才有动力。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我国无 论经济还是文化条件都已踏入塞缪尔·亨廷顿划分的“民主门槛”[5];尤其是随着生产关 系的调整变化,与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相联系,我国社会中出现一批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 文化发展要求相联系的群体,他们对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与渴望,成为推进民主发展的重要 力量;就一般民众而言,对民主的要求与过去相比,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农村基层村民 自 治组织选举所取得的意想不到的成功和反响,充分说明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

3.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确立。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决定政治和上层建筑,民主的进程取决 于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充满活力,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已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不仅 需要法律来约束市场主体,规范市场行为,还需要用法律来界定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和限度 ,公平、平等、等价、效率的市场经济法则必将地政治和意识形态中表现出来。即将加入的 WTO的运行规则的影响,将有利于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政治的公开化、 民主化。随着外国私人资本大量涌入,国内个体私人资本也会迅速发展起来,必然形成与公 有制竞相发展的局面,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和完 善。

4.执政党的理论勇气与改革气魄。经过20年的改革探索,我们党已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之路,形成和创立了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伟大理论——邓小平理论;在新世纪 到来之际,党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回应时代挑战的“三个代表”思想。“三个代表”思想是我 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在政治体制改革上,完全具备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气魄,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面对新情况、新问 题 ,把握和规划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方向和目标,驾御改革的复杂局面,经受各种风险的考 验,卓有成效地推进和领导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支点

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走西方两党制或多党制道路 ,实行“三权分离”。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共产党一党执政无法解决腐败问题。应当 确认西方的这套政治制度的确较有效地制约了执政党的权力,形成了比较公开透明的监督制 度 ,但这些制度本质上都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党的执政地位是 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搞两党制或多党制,实质上就是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在 中国实行资本主义,那么就将会出现党派纷争、政局动荡的局面,这是全国人民不允许出现 的 状况。另一条路是依据中国国情,在稳定的前提下,用较小的社会代价和改革成本推进体制 的 改革和制度创新。我们应尊重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规律,把政治体制的局部改革与整体重建 有机地结合起来,致力于实现政治体制的机制转换、结构优化和功能调整。党的十五大以来 ,我们党已全面构架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支点,改革的深入,将不断在这些支点的 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上前进。

1.出发点:人民主权至上。人民主权至上原则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是我国社会 主义民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立论之本。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基 础上的人民主权理论,指导人民群众夺得国家政权并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真正处于主人地位, 使 人民主权从空想变为现实。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了民主的根本属性问题 。人民主权最集中地表现为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各级国家 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都是人民给的,应对人民负责并报告工作。政治体制改革要把握人民主 权原则,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落实并用制度彻底巩固下来。这不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本质决定的,也是我们党提出“三个代表”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突破点:推进党政机构改革。我国的党政机构改革建国以来走过了一条精简—膨胀—再 精简—再膨胀的老路。党的十五大总结建国以来几次机构改革的经验,提出了新时期机构改 革的总体思路、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强调要通过改革,建立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和促进政 府职能转变,有利于理顺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精干公务员队伍,降低行政 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 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次改革,由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衔接,从转变职能入手,摸索 出了一条建立精干、高效、廉洁的政府运行机构的路子,机构改革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成绩。这些成绩主要表现:政企、政事、政社开始分开,转变职能有了新的进展,理顺关系 成效明显,改革了行政执法体制,精简了机构和人员编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突破。通过 改革,国务院及组成部分的人员精减了一半,省级政府机关行政编制平均精简48.2%。目前 , 市县乡的机构改革正在有序推进。机构改革的重要进展和突出成绩,使它成为我国政治体制 改革的突破口。

3.着力点:完善创新人大制度。在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成为党领导人民实行 社 会主义民主的最好形式,完善创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方式和具体制度,是我们党今后 相当长一段时间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完善创新人大制度,首先要通过人大制度有机 地实现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结合。党的领导应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通过人大制 度,实现其对国家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其次,要完善创新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的立法制度、选举制度、监督制度和代表制度。人大作为国家立法机关,在加快社会主义法 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由于体制上的原因,立法质量还不高,立法滞后,一些法 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弹性大,立法中还不同程度存在着立法腐败等问题。创新立法制度, 就 要建立专家立法机制,坚持立法规划和立项制度,改进法规案的提出制度,建立有效的审读 制度,广泛征求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下决心改革审议通过法律法规的程序,防止立法腐败; 要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提高直接民主程度,在实践中逐步 提升直接民主选举的层级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将竞争机制引入人大代表选举过程,确保当选 代表具备必要的任职责任。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选举或任命中,要创造公平、公开、竞 争的机制,以保证德才兼备的人进入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在具体操作上要 采取开放式介绍候选人的办法,增加选举和任免的透明度;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种人大 及其常委会的神圣职权,是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创新监督和制约制度,根本目的在于 还政于民,确立监督的权威性。人大监督是最高层次的国家监督,在监督工作中更要注意维 护人民的利益,要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会问题的难点,确定人大监督的着力点,并 采取切实措施保证监督到位。在日常监督中要加大质询、撤职、罢免、弹劾等“刚”性监督 手段的运用。人民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各级人大进行活动、开展工作的 主体。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是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方面,是实现人民当家做 主的重要条件,必须按照宪法和代表法的规定,通过改进和完善代表活动制度、代表服务制 度、代表监督制度,进一步提高代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关键点: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最好的结合点是发展党内民主。 这不但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点,而且是有效推进人民民主的安全通道。以党内民主来 逐 步推动人民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途径。政治体制改 革必然要求党内民主的发展优先于人民民主的发展,必须以率先成熟的党内民主有序地带动 人民民主的发展。而发展党内民主关键又在于理顺权力授受关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 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一是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拓宽 党内民主渠道,完善党内信息传递和通报制度,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通过建立有效机制,扩大知情权。二是完善和发展党内民主制度。首先,要完善党的代表大 会制度,切实维护代表大会的权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保障权威地位的规则、程序和制度, 确保各级代表大会是党的各级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其次,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保证选举 能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要让党员了解被选举人的情况,实行差额选举。再次,要健全和 完善正确的集中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 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三是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 。党内监督的实质是党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进行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要健全和完善与市场经济需要相适应的党内监督制度。只有这 样,党内民主制度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从而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

5.落脚点:确立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世界各国政 治运转制度而得出的基本治国方略,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落脚点。依法治国从 根本上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办事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 最终成果的制度保障。依法治国要求表现人民意志和客观规律的法律至上,具有最高权威。 一切阶级、政党、团体和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我们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努力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逐步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不仅如此,坚持依法治国,必然使我国的政治体制最 终从根本上实现由个人高度集权的人治型体制向民主的法治型体制的转变,这就从制度上为 保证党和国家实现长治久安创造了条件,从而为政治体制改革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坚实的 法治保障。

收稿日期:2001-07-24

标签:;  ;  ;  ;  ;  ;  ;  ;  ;  

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与走向_政治体制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