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田粟娣

湖南省人民医院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2,行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42,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之间展开统计比较,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评分相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恢复患者语言、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选择和大力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护理效果

脑梗塞作为临床常见病,其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主要是因为脑血管闭塞导致的,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和生命健康。临床实践发现[1],脑梗塞致残率和致死率、复发率均比较高,绝大多数存活者会遗留下语言、肢体等方面的功能障碍,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家庭和社会压力。相关研究报道[2],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进行以下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脑梗塞的临床诊断标准[3],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通过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42)。对照组男患者25例,女18例,患者年龄61-84岁,平均(68.4±3.2)岁;试验组男患者26例,女16例,患者年龄62-85岁,平均(68.7±3.4)岁。两组基线资料予以统计处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对比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和监测,做好疾病宣教指导,严格遵医嘱进行用药治疗。试验组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1)以患者疾病状况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科学有效性和系统全面性的康复护理方案。卧床期间协助患者选择正确体位,以使正常动能定位得以维持。定时协助患者对体位进行更换,对各关节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以免发生肌肉萎缩或神经功能位差等不良情况;(2)适当进行肢体锻炼,以站立、步行为主,开展训练时可借助拐杖和扶手,强化血液循环,严格遵照“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告诉患者不要操之过急,指导患者进行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生活能力训练;(3)以患者失语程度为根据,开展语言功能训练指导,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对其个人兴趣、爱好进行全面掌握,护理过程中需要鼓励和表扬患者,提升其自信心,先从音节发音训练开始,逐渐向字的发音训练过渡,再进行完整句子和段落的发音练习;(4)重点强调肢体康复训练的重要作用,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被动训练肢体,将大关节作为训练起始点,逐渐向小关节过渡,适当按摩关节,同时进行体育锻炼,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过度,以恢复躯干肌肉;(5)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休息环境,对室内物品进行合理摆放,地面要始终保持干燥、清洁状态,防止出现滑倒等安全事件。可在厕所、浴室当中安装扶手,安排专人陪同患者进行检查或活动。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经过3个月的护理干预后,采用汉语失语检查表对两组语言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定,得分越高表示语言功能越强;采用FAM肢体功能评分对两组肢体功能进行评定,得分与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成正比;

疗效评价标准:功能改善≥90%,0级生活能力状态为基本康复;功能改善介于46%-89%范围内,1-3级生活能力状态为显效;功能改善介于18%-45%范围内为有效;功能改善在18%以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基本康复、显效、有效三者百分比之和[4]。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处理所得数据,语言、肢体功能评分以()予以表示,对比开展t检验,总有效率以(%)予以表示,对比开展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

对照组总有效率与试验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n(%)]

3 讨论

脑梗塞在临床中又被称之为脑梗死,其作为脑血管疾病之一,在全部脑卒中发病率中占据的百分比高达80%。患者主要表现出治理障碍、言语障碍、半身不遂等临床症状,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对脑梗塞患者而言,其恢复周期比较长,再加上患者自理能力有限,需要做好科学完善的护理指导,而早期康复护理的发展与应用,为脑梗塞患者带来了福音[5]。

早期康复护理主要通过对患者开展语言、肢体及体位等方面的康复护理指导,其不仅可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还可有效预防病情急性复发,降低病死率,此外,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显著缩短康复进程。相关研究发现[6],脑梗塞患者发病后90d是肢体、语言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段,尽早就你行肢体、语言功能锻炼,可显著改善其语言、活动功能,提高其认知能力。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早期康复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其可真正的从患者需求角度进行护理指导,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以舒缓其心理负担,恢复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

本次研究结果如下:试验组总有效率及护理干预后肢体、语言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由此表明,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恢复患者语言、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选择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凤玲,钟洁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6):144-146.

[2]邸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运用实践[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3):153-154.

[3]曲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的实施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8,27(02):92-93.

[4]滕金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4):33+35.

[5]刘彩虹.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恢复期应用的价值[J].甘肃科技,2017,33(04):116-117.

[6]李红.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用于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03):45-46.

论文作者:田粟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田粟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