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价值结构及其功能系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论文,价值论文,功能论文,系统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80年代中期,我国现代文艺学终于突破了反映论的单一视角,价值论不仅摘掉了唯心主义的帽子,而且作为认识文学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方法已形成共识。但是以建设姿态的研讨还刚刚开始,文学价值的本质、结构及其功能系统、运动诸基本问题还远未得到具体的剖析与科学的揭示。本文拟陈述己见求教方家。
一、关于文学活动
文学价值及其功能产生并存在于文学活动之中,因此考察文学活动应该成为本文阐释的逻辑起点。
作为艺术活动之一种,文学活动象人类的各种活动一样,首先体现为主体──客体的运化关系。主体通过实践在对客体形成认识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意志有目的地运化客体。人类的实践活动分为物质的与精神的两种基本类型。文学属于后者,即不体现为对客体世界的实际的物质性改造,而只是一种精神方式的掌握。
以精神方式掌握客体世界还有其它意识形式,然而文学活动的主体──客体运化关系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正是这种质的规定性使它同科学活动、道德活动、宗教活动区别开来。
存在决定意识。认识性是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关系的第一个规定。然而,同是认识,文学与科学既在对象上又在方式上存在着差异。乔治.卢卡契的“拟人化”概念深刻地揭示了这种差异。他指出包括文学在内的所有艺术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实践活动:在对象上,与时空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科学的对象不同,文学的对象只是那些与人的生活相关的事物,即人的世界;在方式上,科学是单纯的认识活动,它只追寻对象的本来面目并力求贯彻客观性原则,而文学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对客体作出反映,与客体构成主体性的对象化关系。①
拟人化认识必然包含着科学所阻拒的主观评价性,它把主体的“是非”、“善恶”、“美丑”等人生体验转化为价值判断溶入文学反映之中,使之体现出人与世界关系的倾向性观察。例如“月是故乡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一类诗句。车尔尼雪夫斯基如此说明过文学的认识与评价两种成分的必然联系:艺术总是关注现实中引起人的兴趣的事物,人既然对这些事物感兴趣就不能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说出他对它们的判断,“这种判断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就是艺术作品的新的作用,凭着这个,艺术成了人的一种道德活动”。②
其实把文学的评价性引申为道德性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个偏颇。文学固然不无道德功能,然而它本身并非道德活动。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人们有遵从它的义务及责任──是体现着社会功利目的的理性实践领域。文学活动虽然隐伏着助益于人类生存、发展和幸福的意义,因而无疑也具有社会目的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不象道德那样承载着具体实利价值);但是它的超功利目的的一面也相当显著:创作和欣赏都是在暂时抛却了社会义务责任及生活实务烦扰的心理态度下的自由精神活动,这一活动全然为想象、幻象、情感、意志所支配,主体可以无所禁忌地展现自己的生命本质,从而得到性情的愉悦和心灵的填补,如游戏的效应一样。席勒、斯宾塞等人以游戏说解释艺术的起源固然失之片面,然而文学活动具有游戏性则是无可置疑的。
在无现实利害计较而只限于精神上的求索与慰藉这一点上,文学活动与宗教活动最为相近。但是宗教的超验的自在性与彼岸性及神秘主义使它无需也不可能找到自己的表现形式,信徒们只能靠个人难以言传的内心体验在冥想中去接受它,教义宣谕和宗教仪式不过是促进与强化信仰力量的外在条件而已。文学活动则具有符号性。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③现代人类文化哲学的奠基人恩斯特·卡西尔称这种“外在标志”为符号,认为符号并非消极的传达工具而是起“构型”作用的感性媒介。他说,对诗人而言“语词不只是他技术手段的一部分,它们是创造过程自身的必要要素”。④
从上述比较考察,我们要引出这样的结论:认识性、评价性、游戏性与符号性是由“主体──人的需要”与“客体──人的世界”的相互运化而成的文学活动的四个基本属性。认识性与评价性属于文学的反映方面,游戏性与符号性属于文学的创造方面。
二、文学价值的结构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⑤马克思的这个政治经济学命题同样适用于文学价值的研究。文学的主体(人的需要)与客体(人的世界)运化关系的认识性产生反映价值,评价性产生判断价值,游戏性产生愉悦价值,符号性产生形式价值。由此可见,文学价值是个多质的复合系统。
看到文学价值结构的复合性仅仅算是走过认识全程的一半,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对它们之间何以能统一和究竟是怎样统一的揭示。统一需要“中介”。文学活动及其价值结构统一的“中介”是审美。审美虽然也是文学活动的一个基本属性,但它同时是作为其它属性之间彼此联系和相互过渡的桥梁而存在的,这种地位与作用使它成为文学活动的生命和灵魂。失去审美便没有文学。因此严格地说,文学活动的四个基本属性都为审美所统摄与支配,其产生的价值相应地都具有了审美的特征。它们是审美反映、审美判断、审美愉悦、审美形式。
审美反映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感性直观。与以抽象逻辑方式揭示客体世界本质规律的科学反映不同,它是靠瞬间的直觉去把握对象的形式及其内蕴,并进而把它体现为与生活保持直接性联系的假定性感性形态。当然这种反映并不是现实的复制品,而是基于人的需要对现实的一种选择与忽略。按照马斯洛的剖析,人的基本需要从低级向高级递进可以排列出七个层次。⑥由人的这些需要所形成的精神个性以及为满足这些需要所采取的行为方式之总和构成人格。从主体方面说,文学活动实际就是人格的艺术投射与反映。因此,人格化的审美反映固然一方面由于它是以人为中心的并且只从人出发,从而造成其提供的反映价值不会象科学领域那般广阔(与人的生活不相干的事物就不能成为它的对象),然而另一方面它的以体验与感受的方式所揭示的属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又远比科学知识要丰富得多。不啻如此,有些审美反映永远也不能转化为科学的对象,甚或跟科学认识相忤逆。如“人比黄花瘦”、“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朝如青丝暮成雪”一类审美反映。这种反映与社会人生构成的意义显然具有科学知识所无可取代的独特价值。
审美反映与科学反映的区别又连带着审美判断与科学判断的区别。科学判断是对事物的性质的纯理智认定。审美判断既含有理智成分又含有情感成分而且后者占据主导地位:与理智处于和谐状态时,情感遂以其调控力把对客体的事理揭示由概念展开的论证推理过程转变为艺术的方式──激发想象和情绪感染;反之,情感就会忤逆客体的事理关系而依照自身的逻辑对事物作出全然主体性的判断。类比思维是以情感为主导的审美判断的中项与基本方式,即把直觉表象相似或相近的事物联系到一起,使其生成科学判断所不可能具有的精神内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个典型的例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几种有特征的不同事物并列构成一幅衰败、凄凉的秋郊夕阳图,再与漂泊游子的身影连缀,一股无可奈何的怀乡悲苦之情便力透纸背,沁人肺腑。在文学作品里,从意象构成到艺术结撰都离不开类比思维,尤其是诗歌。类比思维作为审美判断的中项与基本方式虽然使其失去了观念和论断的明晰性和确定性,但是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反而为主体的情感投入及展开想象提供了巨大的艺术空间。正如歌德所言:“类比有这种好处,它没有完结,不会指望有什么最终的东西……”⑦激发精神上的自由创造既是审美判断的特征又是它所要达到的目的。
生气贯注的情感活动与想象活动必定带来心理上的快感。这是审美愉悦的本质。文学作品的价值效应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审美愉悦是不可或缺的。审美愉悦不同于一般的快感。一般的快感是人的具体的生理性需要或社会性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欣喜舒畅的心理状态。审美愉悦则属于“无私性”的精神层次快感:读者从阅读中得到的并不是需要的实际满足,而是本文的召唤结构所唤起的内心深处的体验及欲求,通过情感的投入和想象的展开,在审美观照生成的幻象中因确证了自己的本质力量而达到的精神上的契合。这种契合既有缺失的补偿又有既有的净化,既有心灵的欢娱又有精神的享受。审美愉悦由于是在暂时摆脱了实利束缚和世务烦忧的心理态度下产生的,因而审美活动不仅成为人的一种精神憩息的家园,而且人的一切潜能在这个时刻能够得到最自由最充分的发挥与展现。正是因为人类需要这种价值生活,审美活动在生存艰难的原始生民那里就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无疑,随着人类的进步与解放,审美愉悦要求会越来越在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前面三种价值的存在都依赖于艺术符号活动。艺术符号活动产生审美的形式价值。诚然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有形式的,并且与内容处于一而二、二而一的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然而形式对艺术具有特别的涵义。恩斯特·卡西尔指出,艺术是“活生生的形式”领域,例如画家进入构思之后,他就“不再生活在事物的⑧直接实在性之中,而是生活在诸空间形式的节奏之中,生活在各种色彩的和谐和反差之中,生活在明暗的协调之中。审美经验正是存在于这种对形式的动态方面的专注之中”。⑧文学也这样,作家的创作过程实际就是对形象、情节、场景、对话、韵律、结构、体裁等形式因素的专注及动态营构过程。这个过程的产物除了具有内容的传达和表现的意义外,它本身就是有意味的:一方面不同的人物关系设置、场景时空调度、情节穿插安排、视角转换交错等等,都会造成意蕴迥异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一些形式因素如语言的节奏韵律、结构的对称完整、风格的变化统一,本身就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如果不是从词典学意义上把审美单纯地界定为对事物的美的属性的知觉和判断,而是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实践活动来理解──人类把握和改造世界及自身的参与因素,它通过美与不美的裁决与评价传达出理想境界的追求并主要体现在艺术活动中──那么,从上述剖析中可见,支配着文学价值及其结构的审美范畴是以合目的性的自由创造为自己的基本特征的。
三、“视界融合”与文学的功能系统
文学价值及其结构在艺术本文里是潜在的,实现靠阅读,价值一旦于阅读中实现就产生功能。因此在认识文学的功能系统之前,有必要先考察一下从艺术本文到文学价值及其功能的生成机制。
“视界融合”是阐释学美学提出的概念。该学派认为艺术本文体现的是作家的视界(“历史的视界”);而读者总是带着自己的视界(“现时的视界”)进入接受过程,文学作品的意义就生成于这两种“视界的融合”;因此艺术本文是一个开放性的对象──接受美学称之为“召唤结构”,不同的读解不仅具有合法性(所谓“合理的偏见”),而且还是文学接受所需要的一种生产性态度。阐释学美学的这一从艺术效果及其历史发展中理解艺术本文意义的根本原则,能够得到发生认识论的强有力的支持。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本于主体又不本于客体,而是发生在主体与客体交往的中途,其在阅读过程中的体现可以作如下表述:读者以先期形成的由生活知识、情感经验、伦理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艺术修养等因素所构成的心理图式──审美期待视野(海德格尔谓之“前结构”),与开放性的艺术本文的“召唤结构”(作家的视界)相交往;当后者被吸纳进前者的结构之中并形成量变过程,就产生“同化”机制,反之读者的心理图式──审美期待视野会作出调整以形成对艺术本文的“顺应”机制;两种机制的交替发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就是“视界融合”的过程。
抛却阐释学美学片面夸大接受读解作用而轻忽艺术本文意义的弊端,“视界融合”无疑具有真理性。它既是文学价值实现的中介,又是文学功能生成的中介,并体现为一个过程:读者的心理图式──审美期待视野与艺术本文的“同化”“顺应”机制导致文学意义──价值实现的同时,自身的精神结构也必然相应地得到调整与改变。这就是文学功能的产生和呈示。
当然,文学功能与文学价值毕竟是相互联系的两个范畴。它们不仅有逻辑上的先后程序(功能的生成以价值的实现为前提)。而且产生与存在的条件也不一样:艺术本文隐伏着文学价值及其结构,没有阅读它依然是个潜在的价值物;然而文学功能却离不开阅读,没有阅读就无所谓功能。
这意味着文学功能完全是在艺术本文与读者及其需要的关系中产生和存在的。人既有社会学意义上的需要又有心理学意义上的需要。在社会学意义上,人有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婚姻、宗教等生活领域。在心理学意义上,人有认识、评价、游戏、审美、内心生活等精神领域。在人们的不同需要和文学从精神上满足这些需要的交叉点上,能够看到其功能的多样性与复合性。理论家们对之系统成分已经作出了几种十几种几十种数量不等的认定。这些认定诚然都有它们的道理,但是很难形成共识。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寻求统一的标准与方法,而这又取决于剖析的科学性。
既然功能的生成是以价值的实现为前提,那么价值结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这一剖析的基础。文学价值及其结构在阅读中相对应地形成文学的基本功能系统。基本功能系统又派生出子功能系统。基本功能系统是由反映功能、评价功能、愉悦功能、符号功能组成的:
反映功能是满足人们对对象世界在审美意义上的认识需要的效应。它虽然不是象科学那样提供客观的知识,但是主观体验与感受所传达的属于站在人的立场上看待自己与世界关系也是一种反映,这种反映同样产生信息功能。信息意义在认识人与世界关系方面自然又具有启迪功能和预测功能。
评价功能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对自身及与人相关事物关系所作的价值判断而产生的意义和作用。它派生出主要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子系统,其基本成分是群体心理功能、教育功能、道德功能、政治功能、信仰功能。这些功能在人类的教育活动、政治活动、道德活动、宗教活动及其它意识形式里也存在并且更集中而强烈,不过艺术方式使它们在文学作品里的作用发挥因带上潜移默化的特点而具有独特性,因此一向为作家和社会所看重。
反映功能和评价功能的综合效应的基本方面产生社会组织功能──当然是精神实践性的而非实际行为性的。
愉悦功能是属于作用人的心理方面的效应,它派生出娱乐功能、享受功能及净化功能、补偿功能。娱乐与享受、净化与补偿这两对范畴既联系在一起又相互区别着:娱乐是指因审美情感的参与而获得的精神性自由创造的欢悦,主要体现于阅读过程中;享受是指阅读过程及其结束后对赏心悦目境界与意蕴的体验性接纳和品味,它有时会延留很长时间;净化是指读者通过相关艺术内容的欣赏使自身已有的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得到宣泄而达到心境的平衡和松弛;补偿是指读者从阅读中在精神上获得了他所缺失而渴望的东西。这些心理效应显然与审美本质联系在一起,因而是艺术的专有功能。
符号功能是对艺术意蕴起着外化和物化的构筑作用及传达作用的功能。它派生于贮存和输出审美情感及社会学与心理学信息的文化功能。阅读过程“视界融合”的中介是符号,因而符号自然具有交流功能。它的暗示功能也相当显著,这是指文学符号所表现的审美情感及社会学、心理学内容的含蓄方式的方向性导引效用。
愉悦功能与符号功能的综合效应的基本方面产生的是个性完善功能。
由文学的四个基本功能及各自派生的子功能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
四、文学功能系统的异态及其运动
文学功能系统在艺术本文中的个体表现千姿百态并且是历史的运动着的。
艺术本文所容纳的客观现实内容、主体价值取向及样式、风格等因素,无不制约着文学功能系统的存在状态。
客观现实内容体现着作家的生活视野。一般而言,艺术本文观照的对象世界越广阔,其产生的文学功能就越全面。如《红楼梦》的艺术触角伸进了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生活的容量异常丰厚,它的功能系统构成呈现着全方位状态。一个生活视野狭小的本文受容量的限制,只能以某种或某些功能取胜而其它功能则缺失或弱化。
作为载体的存在方式,文学样式直接影响本文的容量。尽管不能笼统地说诗歌的容量一定小于小说,但是一部叙事长篇所表现的认识、评价、愉悦内容及传达的各种信息,肯定比一首抒情短章要多得多。因此,不同的体裁样式的本文总是长于发挥不同的功能,如报告文学的反映与评价,抒情诗的愉悦与交流,童话的娱乐与教育,寓言的启迪与暗示,悲剧的道德与净化,科幻小说的信息与预测,等等。
然而,艺术本文所容纳的客观现实内容还只是制约着功能成分多寡及其构造方式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取决于作家的主体意识。同一题材对象经过不同主体意识的观照,其功能状态会有很大的差异。主体意识结构繁复必然导致多功能的呈现,否则就走向单纯化。如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如果作单一视角的观照与叙述,呈现的可能只是政治意义或道德意义或文化意义,但是经过白居易之手,一首千古绝唱《长恨歌》,仅是主题的丰富性与包容性就有着“说不尽的风流”。
主体意识的艺术方式外化遂形成风格。风格对文学功能状态具有内在的规范作用。浪漫风格汪洋恣肆的想象与强烈情感的宣泄,总是同交流、娱乐、享受、补偿、启迪、信仰等功能联系在一起;而写实风格的深刻观察思考与具体叙述刻画,提供的则更多是信息、预测、道德、政治、教育、净化等功能;模糊含蓄传达的是暗示与启迪;明快奔放给予的是补偿与交流……这一切从李白和杜甫诗作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文学功能生成于“视野融合”。如果说它存在的不同状态主要为本文体现的作家视界所制导,那么读者的视界则决定着它的运动和变化。
艺术本文潜在的价值结构是永恒的,但是它的实现与转化为功能系统,在读者视界的参与下,变化和运动则是它的常态。在共时性空间,本文的不同接受主体的解读会产生不同的功能意义。对《红楼梦》,鲁迅曾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⑨在历时性空间,本文的功能意义将随着历史的变迁而运动与变化:一些在前一个时代特别显著的功能消失了,一些原始没有出现的功能发生作用了。例如有的本文在产生的年代曾以认识、信息、评价、政治、教育、群体心理交流等功能在社会上引起过轰动效应,而时过境迁之后,这些功能就弱化或消失了,读者所感兴趣的或许只是它的文化娱乐功能,或者干脆被冷落。由于文学功能既在共时性空间又在历时性空间运动着变化着,因而能够以自己潜在的价值结构超越时空地发挥全部功能作用──受到任何时代所有读者青睐的本文是不存在的,包括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品。当然这并不会影响它们的历史意义。
规定着读者视界的因素既来自客体环境方面又来自主体素质方面,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综合与统一。客体环境包括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物质性存在,及社会心理、道德观念、风习时尚、审美趣味等精神性存在。阅读的价值取向主要是由社会的物质性存在与人的需要的关系性质所决定的,同时精神性存在通过依从、认同、内化的社会心理学机制积淀为读者的个性结构而制导着阅读要求。客体环境方面的因素对同一个社会历史时期的读者是共同的,因而阅读常常出现群体倾向。这是一些艺术本文产生轰动效应的外部原因。主体素质是指读者由个人的生存状况所形成的思想感情,以及他的人生阅历、情感经验、文化程度、审美趣味、艺术修养、学识见地等文化因素所构筑的精神结构。精神结构是非常个性化的世界。一个本文对不同读者的功能作用千差万别,绝无重复。不仅如此,一个读者对同一本文的两次阅读的当下心境也不相同,功能意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文学功能系统的运动和变化,归根到底是读者视界与作家视界错位所致。错位不可避免,运动和变化实属常规。这就造成文学功能系统状态的扑朔迷离。读者读解的东西往往不是作家的本意,作家所表达的又总是在读解中被变形和重建。因此作家不能期望自己有真正的知音,文学史著述对作家作品的分析也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认识到这一点就确证了这样的事实:与艺术本文产生同一历史时期的读者,由于与作家在精神结构及价值取向上趋同,文学活动就常常出现“热点”:如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文学的政治功能在创作与阅读中都会变得突出起来;认识评价功能及道德功能的强化则与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复杂化相关;稳定祥和的现实生活会使审美愉悦功能上升为普遍要求,既制约着作家又取悦着读者。
最后应该指出,在与读者的关系中,艺术本文具有基础和主导的作用。文学功能的生成、运动和变化始终离不开作家提供的召唤结构,是它“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⑩因此,当我们探讨文学功能的奥秘时,决不可轻忽文学创作及其成果──艺术本文在文学活动中的优先及基础地位。
注释:
①见乔治·卢卡契的《审美特性》(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
②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和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第102页。
③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第46~47页。
④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版,第18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5页。
⑥人的基本需要的七个层次是:生理需要(饮食、性欲等等)→安全需要(生活有保障而无危险)→归属和爱的需要(与他人亲近,受到接纳,有所依归)→尊重需要(胜任工作,得到赞许和许可)→认知需要(求知、理解和探索)→审美需要(对称、秩序和美)→自我实现需要(实现个人的一切潜在能力)。见马斯洛:《人的潜能与价值》,华夏出版社版,第193页。
⑦转引自乔治·卢卡契的《审美特征》第1卷第21页。
⑧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193页。
⑨《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第128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