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对策论文,现状及论文,农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包括农村职业教育在内的我国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着招生就业困难、办学质量低、东西部差异大以及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突出问题。
——办学规模扩展迟缓,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没有充分激发
以2004年为例,据统计,全国共有初中毕业生2000多万人,其中有822万人升入普通高中,566万人进入职业学校,两者之比接近6:4;此外,尚有700万左右的初中毕业生未接受培训就直接进入了社会。近几年是我国学龄人口高峰期,高峰过后农村职业教育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在我们对五省八县的调查中(见图1),只有山东省P县和浙江C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比例基本上达到了1:1,职业教育的学生数超过了普通高中的学生数。而其他3省6县,初中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升入普通高中,升入职业高中的学生很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差悬殊。
目前,全国城乡每年有1000多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数百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社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却很大,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中等职业教育现有的办学规模与庞大的教育潜力和现实的人才需求很不协调,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办学方向存在错位现象,与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相背离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包括农村职业教育在内的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对口升学成为许多农村职业中学办学的主要目的,更是相当数量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直接目的,与国家和社会发展赋予职业教育的任务严重背离。
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农村职业中学都将对口升学作为办学的主要支柱。如河南×县职业高中的许多优秀学生都参加了对口升学考试,2005年升学率高达77.2%;该县的两所综合高中也在探索对口升学的路子,把对口升学作为学校的支柱之一。山东省P县技工学校高考部的学生在经过3年的文化课学习后,也是以升学为主要目的;只是在升学无望的情况下,才依靠中级工资格去市场就业。
由于接受高等教育可以改变地位和身份、提高收益,所以不少农民及其子女仍然是抱着升大学的愿望到职业学校学习,这种状况在相对落后的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但是,对口升学的学校水平和数量远不能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要。职业学校以此作为办学定位,不仅无法发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也给自己的办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发展极不平衡,东、中、西部职业教育发展差异巨大
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非常紧密。调查发现,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不能有效吸纳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使得县域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在东部、中部、西部差距极大,职业学校的办学资源、在校生数量、师资水平、学生去向和投入等都很不均衡,尤其是在校生的数量与比例差异显著(见图2和图3)。
在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上,东西部之间表现出了更大的差异,这也折射出了当地政府对职业教育关注程度的区别。
2004年,河南×县用于职业高中发展的经费占经费总量的29.1%;山东P县用于职业高中发展的经费占经费总量的15.2%;吉林S县用于职业高中发展的经费占经费总量的3.3%;吉林F县用于职业高中发展的经费占经费总量的8.5%。
显而易见,与河南×县、山东P县相比,吉林S县、吉林F县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河南×县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保持稳步增长,山东P县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能够保持稳定,而吉林S县、吉林F县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一直未能超过10%,而且水平一直在下降。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并且缺乏制度保障
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培养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6倍,主要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技能训练。但近几年我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与普通高中大体持平,无法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质量不高,社会影响和吸引力不大,自我发展能力弱,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不强,很难办出特色和水平。
同时,由于来自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职业学校办学的需要,学生的学杂费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直接导致了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成本居高不下。在我们调研所选取的县域,农村职业学校的学费一般在1500元/年左右,占全国农民年均收入的近80%。如果加上食宿等其他费用,三年大约需要支出15000~20000元。如果按照2003年农村居民年均收入2622元计算,三年的机会成本近8000元;如果按照流动人口每年收入3400元计算,三年的机会成本大约10000元,直接支出与间接损失两项相加,三年之间投入高达23000~30000元。高昂的受教育成本极大地抑制了广大农村家庭子女的教育需求,庞大的教育潜力没有转化为现实的有效推动力。
——专业设置僵化,师资实践技能缺乏,人才培养水平低
从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来看,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据统计,2004年底全国城镇从业人口中技能劳动者仅占32.9%,劳动者技术等级偏低,初级工占43%,中级工占36%,高级工占17%,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对劳动力市场缺乏敏感性,不能前瞻性地进行专业调整,所开专业多为成本小、对实习基地要求不高的专业。专业结构与产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不协调。
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总体上数量不足,学历达标率偏低,素质不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缺乏。专业课教师和普通文化课教师的比例失调,文化课教师的比例普遍偏大。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缺乏必要的工作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职业教育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机会少、层次低、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实际脱离,追求学历达标,忽视内在质量。在调查的5省8县中,近两年内,只有26.7%的职高教师参加过地(市)级以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30.3%从未接受过任何培训。
课程实施中实践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偏低,培养人才类型与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错位。以调查的五省职业高中为例,文化课、专业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为1.7:3.2:1,实践课仅占总课时的17.0%。显而易见,课程设置过分强调了理论的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课成了理论课的补充,甚至许多学校将实践课当作理论课来上,学生的智能结构严重脱离了现实的需要,25.8%的学生对课程不太满意。
调查表明,职业学校学生家长对子女所在学校的教学质量的评价在所调查的四省多为“一般”,仅有山东P县选择教学质量“好”的家长较多。联系我国传统文化分析,学生家长选择“一般”更确切的是对高中阶段职业教育质量不满的一种隐晦表达。
2 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就外部环境而言,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劳动力市场准入机制的真正建立,以及在就业、研究、规划方面的支持等。正是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原因。
——有关方面对职业教育办学成本相对较高未能给予充分重视,缺乏相应的政策补偿,政府功能发挥不足
从经济角度讲,职业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职业教育除受教育者本人外,最大的受益者是社会和企业。从投入角度讲,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应该实行学生受益、学生缴费,企业受益、企业出资,社会受益、政府投入的政策,合理分担职业教育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加大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就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而我国没有充分考虑发展职业教育需要对职业教育成本较高的差值进行补偿,不少学校的政府经费不足一半,其余要靠招生收费和校办企业创收来解决,使职业教育发展在多数时候都表现出相对弱势。同时对企业来说,由于技术在相关行业的普适性,使得职业教育的效益具有一定的外溢性,一些企业以学徒式培养的方式补充劳动力,缺乏投资中等职业教育的足够激励,使企业作为重要的受益方没有能够有效分担相应的中等职业教育成本。
——产业结构发育不健全,对所需劳动力技术水平要求低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产业结构,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对职业教育毕业生吸纳能力低。在调查的5省中,除浙江省和山东省两个县域的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外,吉林省和河南省两个县域的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均较低。最主要的是由于我国就业市场准入机制不够健全,大批没有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廉价劳动力进入第二、三产业,使得从农村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缺乏接受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力。对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由于技术要求低,几乎存在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因此,就业市场准入机制不够健全使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显著降低。
——制度建设严重滞后,职业教育发展缺乏软环境支持
虽然国家颁布了多部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制度建设滞后且执行不力,职业教育运行仍然缺乏软环境支持。如在企业用工时,就存在“就业陷阱”、“虚假订单”等失范现象。一些用人单位以“虚假订单”把学生骗去,却不按事先的承诺兑现待遇,或者在干满一年试用期后以种种理由把人辞退。而相关的法律约束还没有形成,许多出外务工的学生上当受骗后有冤无处申,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损失,也使职业学校对外边来的“订单”望而却步,增加了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难度,严重影响了家长、学生与学校对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的信心。
对职业教育的办学者来说,来自政策和制度的一些不公平更让他们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职业学校教师晋升职称比例偏低,接受继续教育与培训机会也远远不如普通学校教师,这使职业学校教师感到职业教育不受重视。
——面向市场办学,职业学校缺乏服务与支持
面向市场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但市场信息、中介服务、研究机构尚未跟上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就业市场信息来源渠道不畅通与职业办学的盲目性,对就业市场信息不敏感与职业教育发展惯性、周期较长等因素相互作用,造成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脱节。这样一来,一些专业的职业技术人才短缺,另一些专业的职业技术人才出现过剩,造成了职业技术人才结构性不合理。
现在全国约1/3的省和大部分地市尚无专门的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学生就业也主要依靠民间组织或自我服务。由于体制分割,造成有的地方劳动部门只面向技工学校提供就业市场信息;以供求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地方职业教育统计、调查资料奇缺,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和调控方案缺乏相应的基础数据支持。由于缺少公共支持,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筹资和服务成本控制的困难难以解决,而且造成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低下。
3 对策建议:
从政府功能的公共性出发,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提出应以“强化政府行为为核心,加大职业投入为保障,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点”,作为新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定位农村职业教育目标,确立农村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宗旨
各级政府部门应转移教育投资重点,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教育结构,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既要担负起培养新型农民的重任,更要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更新农村职业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城市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势,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城市职业学校积极吸纳农村生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建立中等职业教育成本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同时向企业开征职业教育税
国家应该成为职业教育办学的投入主体,职业教育投入要单独预算,并对职业发展作出规划,使职业教育投入有一个持续的政策保障。同时,政府应大力推行职业教育券制度。发行职业教育券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教育财政新的运行模式,有利于整合县域高中阶段职业教育资源,有利于为贫困地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经济保障,有利于调动职业教育举办者的办学积极性和提高办学质量。
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的能力原则和受益原则,企业也应该有分担职业教育成本的义务。为了使职业教育获得充足的资金,我国应尽快通过立法对企业开征职业教育税。根据效率原则和财政原则,职业教育税的课税对象应指向企业的工资支出,并参照职业教育的经费需求以确定合适的税率;课税权主体应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即它是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在此基础上,建立职业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对欠发达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实施成本补偿。
——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
国家应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行会的作用,把职业技能资格认证权限授予行会。职业技能资格具有严格的行业特点,由行业协会组织职业技能资格认定,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行业标准,可以使职业学校毕业生获得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成为就业市场的专业与权威凭证。
要强化政府行为,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增加对职教的宏观调控力,以促进形成“信息透明,供求有序,质量优先,平等进入”的就业机制。政府应定期发布就业市场信息,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科学预测,使职业学校可以了解到有价值的信息。保证职业学校有效获得就业市场信息,可以帮助职业学校明确办学方向、制订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促使职业学校不断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有效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引导富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的形成
国家要通过建立起有效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引导职业学校根据本地生源特点,结合市场需求,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职业学校品牌;引导有条件的地区整合校际优势职业教育资源,充分挖掘企业中潜在的职业教育资源,适度扩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实现师资同享。同时,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导向,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通过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引入市场运行机制,确立“谁投资办学,谁优先受益”的原则,调动社会各界投资办学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广泛参与,学校面向市场自主确定招生规模、自行录取学生的体制,促进职业学校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职业学校办学中,“以就业为导向”,试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如变“输出地”培养为“输入地”培养,依托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可以有效增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使职业学校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生产情况,毕业生就业也更加有保障。同时,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熟悉所在地生活情况,缩短适应企业所在地生活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