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蒙汉翻译的文化功能
那·欧云沙娜
(新疆日报社,新 疆 乌鲁木齐 830051)
摘 要: 新时期各种民族文化比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共同促进。除了可以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来获得关于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外,人们还可以通过翻译这条捷径来阅读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原汁原味的文本形式的内容,从而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蒙汉翻译在我国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当中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本篇文章主要探讨研究了蒙汉翻译方式在蒙、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交流过程当中的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思考与注意。
关键词: 蒙汉翻译 文化功能 文化交流
自近代以来不难发现,翻译功能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流沟通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按照实际情况来看,使用翻译的方式应该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从广义的角度上来看,翻译的方式就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内涵转化成为另外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讲,翻译的方式只是把一种语言所表示的文字内容转化成另外一种语言表述出来的文字内容。各类文献译制本的间接读者通过翻译这种方式了解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特色,针对经典文献的不同版本翻译也推进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交流融合,丰富了文字内容在不同语言文化之中表述的内涵。
一、文化认知功能
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在与诸多少数民族交往的过程当中,蒙汉两个民族尽管存在纷争,但总体上一直以来关系非常密切。
1.蒙汉民族的文化底蕴
从当前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等各方面来看,蒙语和汉语依旧是国内两种具有着重大意义的语言类型,主要原因是这两种语言承载着中华民族太多太多的历史史实和民间故事。在这当中,蒙古人民是草原文化的传承者,蒙古族人民崇拜自然,尊敬自然,在传统草原文化的悠久历史长河中一直如此。除了这些因素,蒙古人民一系列的良好素质,比如信守承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不畏艰苦等,共同组成了传统草原文化的优秀核心内涵[1]。
无独有偶,汉族人民则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传承者和发扬者。这种农耕时期的文化精华是由农民在长时间的劳动耕作中慢慢积累起来的一种风俗、一种人情、一种文化。农耕文明博采众长,组合了儒家主流思想和各种其他类型宗教文化等,最终经过岁月磨合,不断交流发展、不断学习融合,形成了具有明显自身特色的文化精华。
2.经典文化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通过翻译这种现代方式,蒙汉两个民族在充分得感受到彼此民族的文化精华的同时,还能有效实现本民族文化的输出,甚至还能够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支配的目的。
“老师,您喜欢栀子花吗?!我们这里栀子花很常见,以为您这个城里来的老师看不上呢!所以大家都不敢送给您,怕您嫌弃。既然您喜欢,那我们天天给您送,送最大朵、最香的……”
不同民族的文化产生交错集合,进一步可以使得整个文化体系大融合,产生一种非常强劲的向心力,这就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
项目合规。项目属于公共服务领域,有一定经营性收益。项目已纳入财政部PPP项目库,信息公开符合相关要求。项目手续合规,如规划、可研、土地、环评等齐全有效;资本金符合国家政策要求,非债务性资金。“两评一案”符合规定,“两评”须有论证证据,论证结果已经所属政府财政部门审查同意并发文批复;“一案”已经所属政府同意并发文批复。此外,还应关注本级全部 PPP 项目从一般公共预算列支的财政支出责任,不超过当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10%。
二、文化凝聚功能
由此可见,每一位文字翻译行业的从业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的同时,都必须要认识到两个不同民族和两种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影响翻译者所翻译作品的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能否处理好文学作品当中的民族文化差异问题。所以,作为文学作品翻译的从业者,必须要始终坚持着“文化传真”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两种民族文化之间能够得到充分的沟通交流,相互促进,并且充分的互相理解、信任,以谋取对两个民族文化更大程度上的繁荣发展[3]。
1.翻译助推文化传承
随着时代发展,翻译也在不断进步,各民族之间的了解程度越来越深刻,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翻译中得到践行。蒙汉两个民族的文化翻译在传承的角度上功不可没,时下很多学者对蒙汉民族文化翻译有着高昂的兴趣,社会环境对文化精髓的传承十分有利。
在这种文化融合后的向心力作用下,整个文化体系的交集都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情况。与此同时也可以确保这些文化类型的稳定发展,确实做到求同存异、和谐共进。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字翻译的工作者,如果能够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挥两种民族文化体系的凝聚功能。对于社会的良性发展循环,势必会起到十分积极的助推作用[4]。
1.1 五大重点国有林区道路发展现状。黑龙江大兴安岭森工、龙江森工、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吉林森工、长白山森工等五大森工重点国有林区共辖87个林业局,下辖895个国有林场,以及117个林场分场(主要在吉林省)、1576个主要旅游景点或林下产业基地和3660个护林点。五大森工重点国有林区共有道路里程94109公里,其中纳入地方公路网规划22412公里、占23.8%,包括国道982公里、省道3210公里、县道1979公里、乡道3691公里、村道12551公里;未纳入地方公路网规划71697公里,其中通护林点的防火专用道42370公里、占59.1%。
2.翻译弘扬民族特色
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是由在特定社会生活和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民情、民风以及民俗构成的,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民族文化被不断推翻又重新建立,在还未形成稳定活跃区域范围的时期,与历史进程共同演变。伴随着国家和民族的飞跃性发展,蒙汉两族的民族文化日渐完善,为了方便进行贸易往来,在互通有无的过程中,语言的障碍使翻译的萌芽得到成长。在跨民族的语言翻译情况下,注意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深入了解其中的内在底蕴,挖掘文化的深刻内涵,对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活动交流以及文化往来有着重大意义[5]。
针对这个观点,在姜戎先生所著的《狼图腾》一书当中,便可管中窥豹,阅读过《狼图腾》这部经典作品之后,便会了解到书中的主人翁陈阵,由一开始的恐惧狼、讨厌狼,到后来转变成迷上了狼这种动物种群以及狼图腾的精神。这个转变的过程,可以说是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文化经典内容对于人类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狼图腾虽然只是一部小说类型的文学作品,但是其中的文字内涵却是彰显文化传播作用的真实典例[2]。
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种文化,只有不断的向前发展、积极创新,才能够确保自身内涵的精华部分不会被历史的潮流所淹没。一个民族,如果想要得到长久的发展,其中不可避免的途径就是要不断汲取其他民族的精华文化来取长补短。
美国影片《荒野生存》改编自著名作家乔恩·科莱考尔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散文集《阿拉斯加之死》,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为问询生命真相而毅然投身荒野悟道的故事。主人公克里斯家境优越,毕业于名校,并被保送哈佛攻读硕士学位,前程似锦。但是,他放弃了哈佛,脱去了所有文明的外套,成为一名“超级流浪汉”,走进阿拉斯加寻找生命的归乡之路。在荒野中,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重回人群的洒脱。然而,四个月后,猎人在阿拉斯加一辆废弃的公共汽车上,发现了他的尸体……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背景,语言的发展进化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变迁,而翻译就是要在对等语义中贴近自然的再现原始语句的信息。世界上不会长期存在任何一个孤立的民族,翻译正是促进与丰富译制特色的重要手段之一,翻译是沟通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桥梁,翻译使不同民族背景、不同文化底蕴的人相互交流,各自民族的特色在其中得到发扬和传承。
三、文化教育功能
目前我国很多学者对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有着比较深刻的研究,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种语言文字都有着其自身形成发展的一系列内涵和背景因素。蒙古族和汉族的语言翻译针对很多群体有着显著的教育功能,一些地区的学生在校期间经历过类似教育内容,养成了各个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共存,积极发展的正确民族观念。蒙汉两个民族的文化翻译是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字之间互相交流的典型,其教育功能更是不容忽视,对于下一代的培养是两个民族之间关系友好相处的前提,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经过翻译的形式可以使得更多人了解、认识甚至是热爱,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蒙汉民族的教育需要加强交流,共同进步。
喙尾琵琶甲乙醇提取物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张瀚丹,吴道勋,张海珠,李 杨(18)
文字翻译的从业人员,要想做好蒙汉两个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就必须要十分熟悉了解传统的蒙古语言和汉族语言。不过,根据多位翻译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在实际的民族文化翻译过程当中,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最艰难的部分不是语言的翻译,而是准确翻译民族文字其中所包含的深刻文化精华内涵。换句话来说,如果一个翻译者只能片面的翻译民族语言的自身内容,而不去深刻探究民族语言背后所包括的社会文化、思想方式、历史背景、民族特色等具体内容,是无法充分地使用和驾驭这门民族语言的。
结束语
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蒙汉翻译拥有着十分强劲的功能作用。这些功能作用在翻译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当中体现的十分明显,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的话,分布十分广泛的蒙汉语言翻译者必须要以弘扬和宣传本民族的文化精华为己任。在实际翻译民族作品的过程当中,需要时时刻刻注意到民族语言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并依照此处来保障文化各种功能作用的高效率发挥。
参考文献
[1]李念.浅析蒙古族文化与宗教背景对蒙古族舞蹈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8,No.277(13):133.
[2]罗晨.茶道思想在影像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8,40(12):406-407.
[3]代芳芳.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戏曲翻译[J].科教文汇,2018,No.420(4):206-207.
[4]孟晓辉.新媒体经济对开封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v38;No.172(6):229-230.
[5]段红坤,朱贵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作用及发展对策——以新平县花腰傣的民俗文化旅游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8,31(4):123-132.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9082(2019)07-02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