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危机与美国对纳粹德国的绥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慕尼黑论文,美国论文,危机论文,纳粹德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51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3)05-0024-06
1938年9月的慕尼黑危机以及随后签订的慕尼黑协定,作为英、法等西方民主国家绥靖 纳粹德国政策的顶峰,已被永久载入史册。国内外学者对慕尼黑危机已有充分研究,关 于美国与慕尼黑危机的关系也有一些研究成果问世(注:国外学术界涉及美国与慕尼黑 关系的主要研究著作有:Arnold A.Offner,American Appeasement:United StatesForeign Policy and Germany,1933-1938(New York,1976);C.A.MacDonald,The United States,Britain and Appeasement,1936-1939(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1);Barbara R.Farnham,Roosevelt and the Munich Crisis(Princeton,1997)。国内学者 的研究论文有:张锡全:《美国是慕尼黑会议的组织者》(《历史教学》,1959年6期) ;伍贻康:《美帝国主义与慕尼黑阴谋》(《历史教学》,1963年2期);何抗生:《美 国与慕尼黑》,(《世界历史》,1984年3期);黄贵荣:《罗斯福在慕尼黑事件中的作 用——与何抗生同志商榷》,(《世界历史》,1985年10期)。),但其研究重点主要放 在如何评价美国在事件过程中的作用上,而对美国在危机中的具体作为却语焉不详,对 于罗斯福总统在危机期间的态度更是争论不休。那么,在慕尼黑危机中,美国到底做了 些什么?罗斯福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绥靖纳粹德国?本文拟在分析原始档案并借鉴西方学 术界较新成果的基础上探讨这些问题。
一、危机第一阶段和美国的绥靖表现
吞并奥地利之后,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便借口所谓“苏台德问题”把侵略魔 爪伸向捷克斯洛伐克。继1938年“五月危机”后,又在9月引发了慕尼黑危机。
1938年9月12日,希特勒在演说中公然宣称捷克斯洛伐克是《凡尔赛条约》制造出来的 国家,指责捷克斯洛伐克对苏台德区德意志人实施了不公正对待,350万德意志人被剥 夺了民族自决权。他声称,德国关注这种令人无法容忍的状况,苏台德区德意志人可以 从德国寻求公正和帮助[1](pp.192~193)。希特勒的演说标志着慕尼黑危机正式爆发。
希特勒的演说令英国首相尼维尔·张伯伦惊慌不已,他在第二天给希特勒的私人信件 中表示,希望立即与希特勒举行直接会晤,商谈和平解决的办法[2](p.270)。希特勒表 示同意,并对外声明自己准备与张伯伦举行会谈[3](p.231)。
9月15日,希特勒与张伯伦在德国的伯希特斯加登举行会晤。希特勒狂妄地叫嚣,为了 使“捷克斯洛伐克的300万德意志人有可能回归德国”,他“不惜面对任何战争,甚至甘冒引起世界大战之大不韪”。对此张伯伦表示,虽然他不能立刻代表英国政府发表明 确声明,而且英国还需要与法国协商并听取其意见,但他本人认可“苏台德地区分离的 原则”[2](pp.280~286)。
9月19日,英法两国联合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发出照会,公然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把德意 志居民超过50%的地区割让给德国。该照会宣称:“当前局势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程度, 即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事实上已不可能把主要是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继续保留在本国疆域 之内,不然便会使捷克斯洛伐克本身的利益以及欧洲和平的利益遭到威胁。鉴于这些考 虑,两国政府不得不作出结论:如果不将上述地区立即移交德国,和平的维护和捷克斯 洛伐克切身利益的安全便不可能获得切实保障。”[4](pp.142~143)
最初捷克斯洛伐克拒绝了英法两国的无理要求。9月20日它通知英法,照会中提出的苏 台德问题解决办法是反捷克斯洛伐克的,也没有征求捷克斯洛伐克的意见,因此捷克斯 洛伐克不能接受[5](p.71)。这个答复令英法两国非常恼怒,它们立即在9月21日要求捷 克斯洛伐克政府收回答复,并威胁说,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拒绝它们的建议,那么捷 克斯洛伐克就得担负挑起战争的责任,而且法国将不会参加因此而爆发的战争,英国也 将置身事外[2](p.323),[6](p.49)。在英法两国的联合压力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屈 服了,它在21日给英法的照会中,表示接受英法两国9月19日的建议[2](p.324)。
美国密切关注危机的进展,并且明确支持英法绥靖纳粹德国的努力。1938年9月15日, 在得知张伯伦即将赴德会晤希特勒后,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立即发表声明,指出所 有希望和平的国家都以极大的兴趣关注希特勒和张伯伦在当天举行的历史性会晤[7](pp .604~605)。此时赫尔还不知道张伯伦将在会谈中同意希特勒让300万德意志人回归德 国的要求,因此赫尔的声明还不能说明美国支持绥靖纳粹德国的政策。但随后罗斯福的 行动无疑迅速弥补了这一“缺憾”。9月19日下午,美国驻英大使约瑟夫·肯尼迪向国 内报告说,英法已建议捷克斯洛伐克割让德意志居民超过50%的地区[8](p.105)。当天 晚上罗斯福在与英国驻美大使雷诺·林赛的密谈中,以“极为友好和赞赏的态度谈到了 首相的政策及其为和平所作的努力”,并表示“如果这一现行政策证明是成功的,那他 将是第一个欢呼的人。他想说些话或做些事来赞助这一政策,但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做 什么才好”[2](p.317)。
与此同时,美国采取行动避免妨碍绥靖政策的实施。在希特勒向张伯伦提出让300万德 意志人回归德国的要求而法国还没有对之作出正式反应之前,美国驻法大使威廉·布利 特非常担心法国会为了保住脸面而在捷克斯洛伐克遭到攻击时信守承诺向德国宣战,为 此他在9月19日给赫尔的电报中表示,他认为所有美国政府官员的讲话都不应该让人以 为,美国支持法国走向战争,而目的只是为了使320万德意志人继续处在700万捷克人的 统治之下;他在电报中还说,由于美国人民不会同意美国站在法国一边与德国作战,因 此对美国而言,鼓励法国走向战争的做法是不光彩的[7](pp.617~618)。赫尔本人走得 更远。在英法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割让德意志居民超过50%的地区给德国的消息传到美国 之后,美国新闻界对这一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举动进行了抨击与批评。为了抵消新闻舆 论的影响,9月23日赫尔专门对法国驻美大使表示,美国一些报纸、团体和个人对法国 在此问题上的批评不会影响美国人民对法国人民的友好感情[7](p.638)。
美国还拒绝谴责德国或表态支持捷克斯洛伐克政府。9月19日晚上,罗斯福总统对英国 驻美大使林赛表示,他不会“就德国的侵略行动提出非难,以免鼓励捷克斯洛伐克进行 无谓的抵抗”[2](p.317)。9月20日,当捷克斯洛伐克代办拜访美国国务院欧洲司司长 杰伊·皮尔庞特·莫法特,并请求罗斯福总统或赫尔国务卿发表声明以挽救捷克斯洛伐 克的危急局势时,莫法特断然予以拒绝[7](p.627)。
由此可见,在危机第一阶段,美国表现出了对英法绥靖纳粹德国的支持。
二、危机第二阶段和美国的绥靖干预
1938年9月22日,张伯伦不辞辛苦地再飞德国,在戈德斯堡会晤希特勒并报告捷克斯洛 伐克已经同意割让德意志居民超过50%的地区给德国的“喜讯”。没想到却当头挨了一 棒。希特勒得寸进尺,在9月23日递交张伯伦的备忘录中声称:捷克斯洛伐克业已同意 的苏台德区的分离必须刻不容缓地实行,10月1日之前捷克斯洛伐克必须从这些地区撤 走全部武装力量并移交给德国;德意志人是否占大多数尚有疑问的地区也应在11月25日 之前举行公民投票,以决定其归属[2](pp.326~327)。张伯伦答应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 转达希特勒的新要求。
9月24日张伯伦向捷克斯洛伐克通报了希特勒备忘录的主要内容,第二天捷克斯洛伐克 答复拒绝,并愤怒地指出,该备忘录实质上是对战败国的最后通牒[1](pp.235~236)。
在此期间,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已于9月23日发布了全面动员令[7](p.646)。9月24日美 国驻英大使肯尼迪报告说,虽然张伯伦仍致力于不惜一切代价获得和平,但英国内阁一 些大臣却反对向希特勒继续让步[9](p.590)。25日法国政府明确宣布,如果捷克斯洛伐 克遭到攻击,法国将履行义务,向捷克斯洛伐克提供援助[10](p.370)。欧洲局势处于 危急之中。
一直密切关注欧洲局势进展的美国开始采取行动。9月26日凌晨,罗斯福总统致电捷克 斯洛伐克总统爱德华·贝奈斯、德国元首希特勒、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爱德华· 达拉第,强调指出,欧洲和平处在危险之中,如果发生一场全面战争,任何国家都不可 能逃避它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他表示,美国的传统政策一向是支持以和平手段解决国 际争端,呼吁不要中断解决争端的谈判;当然,他也不忘重申,“美国没有任何政治上 的纠葛”[7](pp.657~658)。
罗斯福的呼吁立即得到张伯伦、达拉第和贝奈斯的热情回复[1](pp.262~264),但却 遭到希特勒的强硬拒绝。9月26日晚上希特勒在给罗斯福的答复中声称,捷克斯洛伐克 的边界没有考虑历史和民族因素;美国总统威尔逊曾宣布民族自决权是国家生活最重要 的基础,但苏台德区德意志人却被剥夺了这种权利;大战结束以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与 苏台德区德意志人矛盾重重,一直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基本权利;现在捷克斯洛伐克政 府正在拖延苏台德区并入德国的进程,和平还是战争并非取决于德国,而是取决于捷克 斯洛伐克[11](pp.7~10)。同一天晚上希特勒还发表演说,声称是战是和全在贝奈斯的 掌握之中,要么给予苏台德区德意志人以自由,要么德国就自己去夺取自由[1](p.260) 。
希特勒的演说使事态更加严重,英国赶忙表示希望德国继续通过谈判而非武力解决问 题。张伯伦发表声明,说他难以相信,欧洲人民会为一个已经大致达成协议的问题而陷 入一场血腥战争中去[1](pp.260~261)。与此同时英国也发出警告,如果德国发动攻击 ,法国势必援助捷克斯洛伐克,而英国和苏联将支持法国[1](p.261)。27日,英国宣布 动员舰队[12](p.53)。
心急如焚的罗斯福于9月27日再次致电希特勒,希望他能将谈判继续下去。罗斯福在电 报中说,一场欧洲战争的爆发将给整个世界带来无法预见的后果和无法估量的灾难,今 天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过去造成的不公,而是现在和今后世界的命运问题。他认为,德国 与捷克斯洛伐克之间的一切分歧能够也应该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使用武力则有可能导致 一场既不合理也无必要的全面战争;因此应该继续谈判,直至找到一个公正且有建设性 的解决办法。罗斯福表示,他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一些负责任的政治家已经公开宣 称,德捷两国政府已经在原则上达成了协议,只是在执行协议的方法和细节上还存在分 歧。罗斯福说,不管分歧是什么,他只希望继续谈判,直至达成一种和平安排。他还表 示,如果有明显需要,可以把谈判扩展成一个所有与当前争端直接相关的国家都参加的 会议,这个会议可以在欧洲某中立地点立即召开,本着公正和平等的精神,使目前的以 及相关的问题得到通情达理和更为持久的解决。罗斯福最后声明,美国政府不会卷入欧 洲政治事务,也不在目前的谈判中承担任何义务[7](pp.684~685)。这是慕尼黑危机期 间罗斯福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直接对德国表明美国支持英法的绥靖政策。罗斯福声称他支 持继续谈判是由于德捷两国政府已经在原则上达成协议,其实罗斯福不是不知道,这种 协议是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英法两国巨大压力下被迫同意的,可以说是英法绥靖政策的 阶段性“成果”。从电报中还可以看出,只要问题得到和平解决,那么即使纳粹德国侵 害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主权,美国也不会表示反对。因此,罗斯福的这封电报,是美国 对德奉行绥靖政策的重要标志。
此后,美国继续通过各种方式表明自己支持绥靖纳粹德国的态度。9月27日国务卿赫尔 对捷克斯洛伐克驻美公使表明,美国外交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避免卷入其他国家之间的 战争,如果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发生战争,美国还将采取这种政策[7](p.676)。这明显 是在向捷克斯洛伐克传达这样的信息: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拒绝德国的要求并因此而引发 战争,那么它不要指望美国会给予援助。
三、危机第三阶段与美国对慕尼黑协定的赞赏态度
1938年9月27日,张伯伦发表广播演说,再次表明了英国绥靖德国的立场。他宣称,不论我们如何同情一个强邻压境下的小国,我们决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 列颠帝国卷入战争。他表示,只要他认为有好处,他将毫不犹豫地第三次访问德国[4](pp.146~147)。第二天张伯伦又致信希特勒,建议英、法、德、意、捷五国立即进行协 商,讨论有关领土移交的安排事宜[2](p.341)。当天晚些时候,希特勒致电英、法、意 三国首脑,邀请他们第二天到慕尼黑进行协商。虽然希特勒没有像张伯伦建议的那样邀 请捷克斯洛伐克参加,但张伯伦还是兴奋地接受了邀请。美国对于这一切则倍感欢欣鼓 舞。在获悉张伯伦将第三次前往德国后,罗斯福于9月28日致电张伯伦,称赞他真是“ 好人”[7](p.688)。美国驻英大使肯尼迪也在张伯伦前往慕尼黑之际对英国外交大臣爱 德华·哈里法克斯表示,他完全赞同张伯伦首相所做的一切[13](p.177)。
9月29日慕尼黑会议召开。次日凌晨,英、法、德、意四国签署慕尼黑协定,主要内容 是: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938年10月1日至10日之间撤出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地区并由德 国予以占领;在德意志人是否占居民多数尚不能确定的地区,应由国际机构予以占领, 然后由德、英、法、意、捷代表组成的国际委员会确定举行公民投票的日期,以确定其 归属[14](pp.208~211)。
慕尼黑协定是英、法对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大叛卖。但是美国国务卿赫尔在9月30日当 天就发表声明说,他不愿就慕尼黑协定所处理的争端本身的是非对错发表评论,但慕尼 黑协定所带来的和平后果无疑使人们普遍有种心情放松的感觉[7](p.703)。
罗斯福总统也对慕尼黑协定感到高兴。他恭贺张伯伦说,美国人与张伯伦和整个世界 一样,也感到欣喜[15](p.146)。他还在10月11日给加拿大总理麦肯齐·金的信中表示 ,没有爆发战争令他十分高兴[16](p.699)。
大部分普通美国民众也以赞赏眼光看待慕尼黑协定。1938年10月初的盖洛普民意测验 表明,虽然有77%的被调查者表示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要求是不合理的, 但仍有59%的被调查者认为英法向德国屈服而非走向战争是做了一件最大的好事[17](p.121)。
许多美国政府高层人士因为慕尼黑协定而对欧洲未来抱乐观态度。10月3日副国务卿韦 尔斯发表广播演讲,指出与过去20年相比,世界各国现在拥有在公平和法律基础上建立 一种新世界秩序最好的机会[1](pp.306~307),[18](p.78)。同日他在与罗马尼亚公使 的谈话中还表示,希望欧洲政治家抓住机遇,在平等公正的精神下,立即寻求解决长期 以来一直威胁欧洲大陆和平的其他争端[7](p.82)。10月5日罗斯福致信张伯伦:“我与 您具有共同的希望和信念,即今天存在着建立一种在公平和法律基础之上的新秩序的最 大的机遇。”[19](pp.68~69)美国驻德大使休·威尔逊更是认为,慕尼黑协定可能打 通了“通向更美好欧洲”的道路,因此任何“破坏这种可能性的”行为都会令他感到痛 惜[20](p.215)。
四、慕尼黑危机期间罗斯福总统的言论分析
在慕尼黑危机中,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态度究竟如何,一直是历史学家关注的重点。有 人认为罗斯福反对绥靖政策[8](p.91),也有人坚持说他是支持绥靖的[20](p.269)。为 什么会出现如此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呢?这与罗斯福本人在慕尼黑危机期间的表现不无 关系。
确实,危机期间罗斯福曾有很多支持英法绥靖政策的表示,自己也持绥靖纳粹德国的 立场,这在上文已经论及。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危机期间他也曾有很多不满甚至斥责 绥靖政策的言论。例如希特勒9月12日演说之后,罗斯福曾把英国驻美大使林赛召至白 宫,表示与德国达成妥协将会令他感到失望[13](p.175)。9月16日他又在内阁会议上指 责张伯伦要的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和平”[20](p.260)。他还对美国内政部长哈罗德· 伊克斯表示,英法两国将抛弃捷克斯洛伐克,然后英法将“从他们的犹大伊斯卡里奥特 手上把血迹清洗干净”[21](p.468)。在9月19日与英国大使林赛密谈时他也表示:“英 法致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照会是要求一个国家作出的空前残忍可怕的牺牲”[2](p.317) 。
正是罗斯福本人这些相互矛盾的言行导致了历史学家之间的争执,认为他支持或反对 绥靖政策的双方都可以从其言行中找出证据。那么,罗斯福在慕尼黑危机期间到底是支 持还是反对绥靖政策呢?对他的言行又该如何解释呢?
笔者认为,不应当孤立地看待罗斯福的这些言论,而应当将其放到罗斯福对慕尼黑危 机的总政策中去理解与把握。罗斯福的总政策是竭力避免在欧洲爆发全面战争,这从其 9月26日和27日先后两次发出的呼吁中可以看出,他主要关注的是一场全面欧洲战争将 带来的巨大损失及伤害。了解了这一点,罗斯福危机期间的矛盾言论就不难理解了。
很明显,罗斯福不满甚至斥责绥靖政策的言行全部集中在慕尼黑危机第一阶段,即9月 12日至21日。而在危机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即9月22日到30日却不再看见罗斯福总统 慷慨陈辞。原因何在?这要从罗斯福对全面战争的估计中寻找答案。
在第一阶段,罗斯福认为欧洲不会爆发全面战争,原因正如美国内政部长伊克斯1938 年9月18日日记中所记的那样,罗斯福认为英法将迅速抛弃捷克斯洛伐克,因此这充其 量只会导致一场“迅速和残忍的战争”[21](p.468)。基于这种认识,罗斯福完全可以 堂而皇之地表达对绥靖的不满,而又不必担心爆发全面战争。考虑到此前情况,这也不 失为罗斯福的一个策略。1938年8月31日美国驻英大使肯尼迪曾来电说,英国外交大臣 哈里法克斯询问,如果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而英国拒绝为此而战,那么美国将作何 反应?罗斯福对此怒不可遏,认为英国是“尽力把战或不战的责任都归咎于美国”,“ 如果他们加入战争,那是因为得到了我们的支持,而如果他们不加入战争,则是因为我 们的阻止”[19](pp.62~64)。罗斯福既已意识到这一点,那他是不会让英国得逞的。 因此在确信英法将抛弃捷克斯洛伐克,从而欧洲全面战争不可能爆发的情况下,表达对 绥靖政策的不满便是一举两得:既不用担心全面战争,又能遮掩支持绥靖的恶名。
而在危机第二和第三阶段,随着希特勒的步步紧逼,全面战争的爆发似已箭在弦上。 此时罗斯福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避免全面战争,因此他不但不再谴责绥靖,而且还向德 国表明了自己的绥靖立场。当慕尼黑协定签定,从而使他极为担心的战争得以暂时避免 时,他自然会对这一绥靖政策的顶峰之作表示赞赏。
综上所述,在整个慕尼黑危机期间,面对德国法西斯公然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割让领土 的嚣张气焰,美国政府和罗斯福总统都主张并支持以牺牲后者利益来维持所谓的欧洲“ 和平”局面,美国确实是在采取牺牲小国利益、纵容德国侵略的绥靖政策。
标签:希特勒论文; 军事历史论文; 慕尼黑阴谋论文; 希特勒演讲论文; 慕尼黑协定论文; 纳粹德国论文; 德国历史论文; 绥靖政策论文; 罗斯福论文; 德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