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准差序”模式_差序格局论文

学校中的“拟差序格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格局论文,学校论文,拟差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07)07-0010-05

一、引言

在现代化社会中,学校作为向上流动的途径所占据的地位越发增强其重要性。尤其由前现代急剧地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国家,学校这一途径极为重要[1]。这一点在农家子弟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当前的社会,一个农家子弟,要想改变自己作为农民的命运(在社科院的研究报告中,所有中国人依据各自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被分成由高到低的十个阶层,农民位于第九个阶层,仅比位于第十阶层的无业、失业者高一个阶层[2]),学校特别是大学(在学校并不普及的情况下,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能不能上学的问题,而在学校已经普及的当下,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上什么样学校的问题)似乎是最可行的一条路径,笔者以及笔者的两个弟弟就是恢复高考制度后通过考大学这样一条途径,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千万个农家子弟中的几个(当然,这个数字要比读了几年书而没有改变命运的人的数字少得多)。回过头去看,这么多年的学校生活到底给了我们什么东西,基本的读、写、算的知识和技能之外,颁发给我们一纸文凭,从而把我们分配到不同职业当中,从事与之相应的工作是最重要的。虽说乡村少年能够通过考学改变命运的数量占整个农村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考上大学的城市少年之于城市人口的比例,而且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也多得多,但这毕竟是一条改变命运的道路,而这一条道路现在却越走越艰难。既然学校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就应该好好研究我国的学校、了解我国的学校,改变现在学校屡遭诟病的状况,使学校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对我国学校的真实情况有所了解。如果不了解我国的学校到底是怎样运行的,学校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到底怎样,我们就无法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校理论,也就无法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校发展和改革措施。不管是清末民初“打倒”传统教育、引进外国学校制度,还是后来对学校进行的“一波五折”[3] 的改革,直至现在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学校课程改革,都不同程度存在对要改革的对象不了解、不尊重的缺点,因而也难以逃脱被“改革”的命运,教育改革的起点应该是中国既有教育的弊端,而不是中国教育本身。本文试图用“差序格局”的概念来分析我国学校的运行情况。

二、对“差序格局”的再认识

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用以说明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他说:“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差序格局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规范要素,所有行为的价值标准,都无法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4] 虽然“差序格局”的提法存在一些人所说的没有理论上的概括和说明而仅仅停留在散文风格的描述之中的缺点,但笔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对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特点最为准确而形象的概括。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社会,是一个人们的流动性、分化程度很低的社会。一个人出生在某一个村庄,一辈子可能就在这个村庄了,很少流动,而且也没有流动的动机和需求。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关系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差序格局”模式。这个模式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1)人际关系结构的中心是“己”。这里的“己”表示它是社会实体,是社会结构的最小单位,同时,“己”实体不是独立的个人、个体或自己,而是被家族和血缘裹挟着的,是从属于家庭的社会个体。这与纯粹的集体主义(后来的一些人在述说中国人特点的时候,经常说中国人是集体主义者,笔者是不能同意这种观点的,其实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是一种以家族为基础的集体主义,对于为了一个松散的或者功利性目的而由不相干的人组成的集体,基本上是缺乏认同的)不同,它是集体和个人兼有,在一定范围内(比如在家庭、家族或自己人圈子)是集体主义,超出这个范围(非自己人圈子等)就是个人主义;(2)“差序格局”体现了儒家的伦理模式。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模式,在定位上已经被儒家哲学上升到伦理的形式,使得不同的人之间依照此种模式形成一种差序性的伦理模式。而儒家伦理又是调整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区分的种类,如尊卑、贵贱、上下、长幼、亲疏等;二是指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的关系的种类,诸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5]。按照金耀基的看法,中国传统社会是指“从秦汉到清末这一段两千年的中国社会而言的”[6]。差序格局对于分析传统中国社会确实是很有解释力的,可是历史发展到现在,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已经或正在瓦解,中国已经和正在发生急剧的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急剧转型的时期,不仅传统社会里的很多内容几经“打倒”已所剩无多,就连替代传统的一些制度设计(计划经济)也在被新的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社会分化日益加速,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日益多样[7],整个中国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禁要问,“差序格局”分析的那种人际互动的行为方式还存不存在?对此,现在的一些研究中国社会以及人的行为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成果[8] 给出了答案,研究证明,在中国社会中,至少在目前源于血缘和姻缘的亲缘关系等特殊关系的影响几乎无所不在,这不一定就是传统的以血缘和亲缘关系为核心的“差序格局”的翻版,而更多地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模式、一种理念、一种被认可和结构化的相对稳定的行为规范,这种理念渗透到人的内心深处,成了人们的一种“下意识”;这些行为规范,融化于人们在现代社会所扮演的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以及所具有的不同的社会地位之中,调整着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保证着人们之间的社会互动。有了这种下意识和行为规范,一个人不管到了什么样的环境,这种理念就常常成为支配人行为的主要力量。因而,“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对于解释当代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互动行为仍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只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差序格局的内涵、范围、特点都发生了变化[5],我们在用此概念分析当下的人的行为尤其是组织化社会的人的行为时,要进行转换性改造。

当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利益社会,社会利益成为“差序格局”中影响人际关系亲属远近的重要因素,人际关系在差序上的亲疏远近,实质上是利益关系的远近。由血缘关系、伦理关系决定的差序格局属于先赋性的,一旦产生,基本上不能改变。而使这种关系得以维持和扩展的关键,在于关系双方在互动中对彼此占有的资源(或者利益)的交换。从这个意义上说,“差序格局”是一种利益差等化的格局,即围绕着个人或一定群体的利益而建立的,从格局的中心向外,格局中成员占有的资源相对于自我的需求来讲是逐渐递减的,成员常要通过各种手段,诸如礼物的流动、情感的联络、关系的运作等,加强与其他成员的联系;联系越亲密,越有可能被成员利用,以获得稀缺资源,实现其利益目标[9]。人们建立关系时考虑的是互惠和互利,所以亲缘和非亲缘关系都可以被纳入这个格局,这种格局在一些社会组织中表现得非常充分。这就提醒我们,对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要重新认识,首先,差序格局的原则从传统的乡土社会蔓延到了现代社会组织之中,比如企业、学校、行政机关等。在这里,血缘上的远近成为关系亲属的一个既定前提,但是,在没有这种既定前提的情况下,情感本身上升到构成关系亲疏的重要维度,相互关联的人会通过频繁的互动和情感的投入,强化自我与其他人的关系;其次,利益成为决定社会组织中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的主要因素,在社会组织的差序格局中,一切关系都是围绕利益运转;再次,构成差序格局的主要社会关系网络具有固定性和流动性的特点。在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中,关系网络固定在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封闭的内群体之中,那是与社会的变化缓慢和流动性差有关的,在现代中国社会中,关系网络内的群体中,熟人、亲人、自己人并不排斥外群体的人,而且外群体的成员具有变动性的特点,这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形势而定。因此,以内群体为基础临时性地建构关系网络就成为一个明智的行为策略,是人们“理性算计”的结果。要言之,就是说“差序格局”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虽然外在社会环境变化了,但是这种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没变,它还依然支配着中国人在各种组织(包括作为现代社会组织的学校)中的行为,本文称这种在传统“差序格局”基础上掺杂其他因素的结构为“拟差序格局”。

三、基于“拟差序格局”的学校教师分类

学校是由很多个体组成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一个组织,在组成学校的人员当中,学校领导和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两类,因此他们之间的互动行为决定着学校能否正常运行,学校领导如何把教师组织起来,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协调,对于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是至关重要的,“差序格局”在学校中的作用体现在它是调节学校人际关系的一种模式。很显然,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往是根据彼此对对方的认识而进行的,一个学校的领导对教师的认知是以类别为基础的,根据对学校成员不同的分类,对其进行不同的对待,这与社会组织固有的“常态”——分化是相吻合的,这牵涉到一个人与多数人的互动,这种互动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他不可能去把每一个人的底细都摸清楚、特点都了解清楚。学校领导为了“多快好省”地处理与学校成员的关系,容易采用通过对学校成员进行分类、贴上标签的办法,这样就降低了外部世界的复杂性,能化复杂化为简单,有利于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行为归因及角色赋予。从一般的教科书上和有关文件上我们知道,现在流行的对学校教职工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个人的“德、绩、勤、能”四项。下面我们以某个县教育局印发给各学校的《XX县教职工量化考核办法》① 中的对教师考评分类的一些内容为例,说明上述依据的主要内容。“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思想进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9项;所谓“能”即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学期或学年总结、理论学习、听课、备课、课堂教学、作业7个方面;所谓“勤”是指考勤情况;所谓“绩”是指教学成绩,初中以学生中考成绩确定教学成绩。

当前,我国的中小学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强化了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灵魂人物的角色,突出了学校校长在一所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质上说,学校校长的管理就是处理学校校长和学校成员之间关系的过程。从理论上说,或者按照官方的说法,学校校长与学校成员之间的互动是以公正、公开、公平的理性原则为基础的,严格按照学校成员的上述四个方面的表现为基准对待学校成员,可是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假如我们是以一名学校成员的角度和感同身受来看这种对教师的分类和认可,我们很容易发现官方宣称的教师分类与实际上大有不同,其中“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整个学校内部人际关系和校外社会关系构成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表现出一种“拟差序格局”的特点。从学校校长对学校成员的分类或者看法的角度可以看出这种“差序格局”影响的存在,从而能了解学校的微妙的行为。

从社会认知的观点来看,文化传统和现实环境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学校领导如何看待学校成员的因素。前边我们已经说过,“差序格局”的特点依然存在于人的观念当中,“差序格局”结构依然决定着人们在不同组织中的行为方式,这对学校领导人的教师分类必定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另外,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结构的特点也会影响校长的成员归类。更具体地说,任何学校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学校存在的理由就在于它要实现的目标或者完成的任务;缺乏目标和任务,学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学校行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完成学校的目标,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学校的要求,而这些都需要学校成员的工作。而且我国的每一所学校都座落在具体的社会环境里,就大多数中小学来说,它的服务对象是地方的,教师也是地方的,可以说我国的中小学都是“乡亲学校”。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学校校长对学校成员的分类本质上是“关系取向”[10] 的,也就是说,关系成了学校领导对学校教师进行分类的一个主要依据,当然,由于学校组织的性质和要完成的目标,除了关系以外至少还包括忠诚、才能两个方面的依据。关系是指学校成员与学校领导人之间的联系,忠诚是指学校成员对学校及学校领导的无条件服从,才能是指学校成员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或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进行工作的胜任能力和动机。这三个标准正是学校领导对学校成员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乡村学校目标的模糊性和学校教师进入的“低门槛”决定了一个学校成员并不全靠自身的才能就能呆在学校里,而且也不用全身心地用在提高自身能力上就能长期呆下去。而学校校长要想升迁,除了一定的“关系”外,也还需要学校某种程度的满足上级主管部门和周围社会的期待[11],这就促使学校校长也不能完全按照“关系”原则行动。

1.关系标准

关系就是一个(多个)人或一个(多个)群体与另一个(多个)人或一个(多个)团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形,关系有亲疏远近之分。对于学校校长来说,学校成员与其关系的亲疏远近就因人而异,这个亲疏远近的格局以校长为中心呈现出“差序格局”的特点。由于中国中小学的“地方性”特点非常明显,在学校里就不仅有获致性的社会关系,也有先赋性的社会关系,即使是获致性的社会关系,在一个缺乏流动性的学校里,经过若干年的共同经营,也带有先赋性关系的性质。具有血缘关系或亲缘关系的学校成员在学校中肯定关系密切,再加上来自学校所在地的同一个村庄的其他人,这个亲密关系的团体扩大了不少。

从功能上看,关系特征不仅在非正式的社会身份辨认中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关系特征的判断,个体才能够将交往的对方在关系网络中定位,并表现出适当的行为,不同的人不同对待。而且即使在结构严密的学校中,虽然每个成员都具有正式而明确的身份,但关系特征对人际交往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表面上,学校中的人际交往似乎应该遵循正式身份与工作角色的规定,然而实际上,与学校领导隐而不显的关系才是更重要的主导因素。任何学校成员都不会天真地认为合法的职权及学校内正式的身份可以取代非正式的关系。

2.忠诚标准

学校领导进行成员分类的第二个标准是忠诚。由于学校校长是学校运行的核心,也是权力的象征,为了避免力量分化,也为了规范上下的秩序,避免学校内部混乱,要求学校成员对学校的认同和对学校校长的忠诚,也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究竟忠诚的标准如何,学校成员是对学校认同还是对个人服从的,也就是说,到底学校成员是忠诚学校还是忠诚领导个人呢?笔者认为介于两者之间,而更多地表现为对学校的认同,因为学校是提供学校成员需要资源的唯一来源,是学校成员安身立命之所在,而对校长的忠诚只是暂时的,是一种为了获得资源的权宜之举。校长是要经常换的,学校却不容易取消,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个兵主要是指校长职位而言,对于一般的教师可能终生在这个学校里。但是,也确实有学校成员只对学校领导忠诚的,因为学校毕竟只是一个抽象的、冷冰冰的组织而已,而人则是具体的、有感情的,再说校长也掌握着学校资源的配置权。

3.能力标准

任何学校建立之初就规定了它的目标和任务,如果不能完成目标和任务,学校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比如说,前一段时间南京媒体上报道的南京市的中学升学率不高的问题,个中真相到底怎样有待弄清,但这件事反映了升学,也就是让更多的中学生考上大学是学校的一个具体的任务,如果学校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学校就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指责和批评,当然学校还有其他一些相对模糊的目标。学校怎样才能完成上述任务呢?单靠学校校长或几个领导显然是不行的,学校目标的实现、任务的完成,必须靠全体学校成员来共同努力才行。只有大多数老师都表现出了很好的工作成绩,学校才有好的成绩。而在影响教师工作成绩的多种因素中,从根本上来说,一个教师的工作能力与工作动机与他的工作业绩是成正比的。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工作能力包括努力、性向、技能、知识与工作经验;动机则是运用能力于工作中的努力程度。这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一个学校成员的工作成绩。在工作动机高的情况下,不同的工作能力是影响工作成绩的最重要因素;在动机低的情况下,工作能力对工作成绩的影响最低。因此,所谓才能标准指的就是学校成员之间工作能力和工作动机的差异。由于能力和动机是很难测量的,所以学校领导只能从工作结果和工作行为中去推测,或者从主观的考核结果中去获得。总之,笔者认为,学校领导对学校成员的实际上的分类并不是按照“德、绩、勤、能”四项标准,而是按照“关系、忠诚、能力”的三项标准进行的(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关系远近亲疏、服从与否、能力大小三项标准是学校成员归类的主要依据,学校领导据此可以把学校成员分为八种类型[12],分别是栋梁人物(亲、忠、才)、左膀右臂(亲、忠、庸)、恃才傲物(亲、逆、才)、不肖子弟(亲、逆、庸)、事业伙伴(疏、忠、才)、耳目眼线(疏、忠、庸)、防范对象(疏、逆、才)及边缘人物(疏、逆、庸)。在日常学校生活中,学校领导与上述学校成员之间的互动就构成了学校行为的主要面相。上面8种人物在学校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A类人物是整个学校的灵魂人物,位高权重,是主要的决策核心。B类人物虽然工作能力差,但因为与学校领导的关系密切,是领导费心照顾的对象,也是吃闲饭、做轻松工作的成员。C类人物虽然与学校领导关系密切,工作能力也高,但由于工作能力高所以常常有自己的主见,并不时时处处言听计从,因此与学校领导时有冲突,偶尔会遭到冷遇,但有时也能受到重用。D类型可以称之为“纨绔子弟”,理由是除了关系密切之外,其余两项标准都不好,学校领导如果让这样的成员站到重要的岗位上,将带来不好的结果,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因此,只能给予闲差,加以照顾,在学校和别的组织(企业或者政府机构)里面都有这样的人。E类型是学校中的顶梁柱,是学校工作主要的依靠力量,虽然与学校领导关系并不密切,不是核心圈子里的人,但因为工作能力强,又能服从领导,能做事、不坏事,故能够被校长看重,担当重要的工作。F类型是学校领导的耳目和眼线,是所谓的“告密者”,由于对学校领导一贯的忠贞不贰,因此能够取信于领导,但是由于办事能力不高,只能扮演像京戏里面的皂隶的角色,探听点消息、打个小报告等。当然,对于学校领导来说,这种人的存在也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帮助学校领导监督那些对领导构成威胁的人,也可以收集学校成员的方方面面的信息提供给学校领导,使学校领导对学校成员的行为了如指掌。G类型是学校领导最感头痛的人物,这种人虽然能力与工作成绩好,但因为与领导的关系疏远,且又对领导不很忠诚,不买学校领导的账,但学校领导还要依靠他们出成绩,所以学校领导要费心思与这些人打交道。H类型的人是学校中的边缘人物。由于关系疏远、工作能力差又不服从领导,所以这些人在学校中的命运最不济了,经常受到排挤,学校里的好事,比如评先进、晋级、评职称、涨工资、出去学习等都与他们无缘,而不好的事(诸如从中学调到小学、代人受过、干费力不讨好的活等)却经常降临到他们头上。

一般情况下,学校领导人对成员的分类,一旦形成定势,是不容易改变的,这就是所谓的“刻板印象”。虽说不容易改变,但也不是说就一成不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成员的替换和既定成员的表现,这种分类也会产生变化,这也恰恰说明分类标准是动态的。比如说学校换了领导,新来的领导就可能会改变对学校成员的分类,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使学校主要领导不换,学校领导的成员分类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完全静态的。对于学校领导来说,分类的转变并不是渐进连续的,而是不连续跳跃的。当某位教师的某种行为总是不符合某一类别中的属性,而且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类别的改变。那么学校领导改变分类的机制又怎样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亲疏远近变化。就是关系由亲密变为疏远、由疏远变为亲密。学校领导在与学校成员的朝夕相处中,自然会与学校成员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关系结构,而将成员分类为自己人或者圈外人。然而这种关系结构是一种动态的结构,可能会因为新关系的建立或者关系动员而由亲变疏、由近变远。一般说来,新关系的建立包括关系动员和培养,认(认亲)、拉(关系)、攀(攀交情)、钻(钻营)、做(做人情)、联(联络感情)、送(送礼物)都是常用的手法,而且各有其不同的作用。关系的解除包括冷淡、减少来往、不给面子、不买账、六亲不认、公事公办等。只要经过某些互动事件,上述关系就会发生变化。(2)忠逆变化。就是由忠诚变为叛逆、由叛逆变为忠诚。学校领导人心目中成员的忠诚程度,也会随着成员的行为表现而发生变化。在乡镇学校中,学校领导往往会强调成员之间的上下关系与人伦规范。面对学校领导,成员的行为表现必须能够符合角色内容的要求,适应“下位者”的规范,内心要考虑到学校领导人的需要。一位听话、服从的成员就能得到学校领导的喜欢。那么什么是“听话”呢?听话就是遵照学校领导的指示去做,不折不扣地执行领导的命令。通过观察,与不听话的成员比较,听话的成员比较强调上下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公开附和学校领导的意见、善于察言观色、维护学校领导的面子,毫无怀疑地认同学校领导的观念。相反,如果学校成员不认同、不听话则表明忠诚度降低。在学校领导人心目中,成员喜欢个人表现、爱出风头、公开反对学校领导的意见、说话直来直去、不留情面使人下不来台、挑战领导的权威、批评上级的缺点等都是不听话、不认同的表现。(3)才庸变化。就是一个人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和个人不断学习的结果,由一个工作能力不强的人变为一个工作能力强的人。当然相反的变化也是有的,由于个人疏于学习,或者由于年龄的变老而使工作能力由强变弱(体力和精力都跟不上了,再加上现在的教学内容经常变,他们的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学校领导人对成员才能的评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成员的实际表现有所改变。学校成员能够通过个人的自修与训练、培养专业经验,或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提高做事能力,最终经过自己的努力做出成绩来。这样就能扭转学校领导对成员能力的刻板印象。由于学校领导人对成员才能的评价是基于成员个人的实际工作表现,凡是能够提高工作表现的种种行为,诸如爱岗敬业、勤于学习、自我进修等均可强化学校领导对员工的才能印象。

组织社会学的社会特征理论说明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内群体偏见”[13] 的存在,内群体偏见是指一个人将自己与他人划归为不同的类群以后,接下来的一种反应就是对自己所在的群体做好的评价,而对别的群体做不好的评价。根据这样的原则,学校领导既然把学校成员分类为不同种类的成员,这种团体内偏见就在所难免的了。学校内部关系因素的存在,也证明了学校归根结底是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产物这一命题的正确性,现代学校作为一种制度设计被引进到中国以后,这种学校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转化为社会有机体的构成要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双方互相改变和适应的过程,此时的学校既非传统的中国教育组织,也不是典型的“学校输出国”的学校组织,而是打上中国烙印的学校。因为社会本身固有的逻辑在短时期内难以超越,它在新的制度形式中必然会寻求新的客观途径和表达方式。虽然传统社会遗留下的实现社会整合的资源已经显示出薄弱的态势,但是植根于人们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本能需求和历史惯性并没有因此而灭绝,学校也就是在这一历史惯性中逐渐获得与人们需求相适应的表达形式的。

注释:

①摘自《莒南县教职工量化考核办法》,是笔者调研时获得的内部资料,征得相关部门同意,可以使用。在一些教育管理学、学校管理学等教科书上的内容,也大致和这个相似,这反映了对教师进行分类的一个被广泛认同的标准。

标签:;  ;  ;  ;  ;  

学校“准差序”模式_差序格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