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论文_陈刚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论文_陈刚

身份证:45262219900131XXXX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筑行业要想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要运用有效手段改变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管理理念,将BIM技术应用其中。BIM技术的应用,在更新工程造价管理理念的同时,还能够查漏补缺,弥补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工程造价管理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效益

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尤为重要的,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完工后建筑的使用质量与收益回报的重要保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已经不符合当今建筑领域的发展需求了。在这种情况之下,BIM技术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对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而言,BIM技术是一种创新性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不但能够高效的对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还能够优化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流程,从而促进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

1 BIM定义及基本应用流程

BIM一般解释为建筑信息模型的意思,它的实质是属于一个大型的共享信息资料库,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情况,在自己建筑的实质物体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规划的建模,并且根据建筑的情况改动对建模信息进行修改和重新建立,它的一个优势性质突破在于把静态的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不断地创新,向着动态的、二维、三维方向改进。在BIM技术之下,参与者甚至行业的其他管理者都能够给予经验和修改意见,最终形成讨论和改进,帮助建筑从事人员取得最佳的合理方案,相同的,BIM支持信息参考,即寻找相关共性的已经解决的或者相互类似的问题,根据本质划分,把由基础到复杂的应用一一呈现,再由繁琐到简单,把建筑的模型一一简化建议,形成从局部到整体的改进,包括阶段性的预算统计,虚拟施工引导。

2 造价管理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造价人员在进行本工程的造价预算编制过程中,如果没有到现场进行实际考察工作,就会在一些相关工作程序上出现一定的疏忽,就会导致工程量出现一定的变动,在具体编制内容上是就会出现与实际的工程量严重不符的现象,同时再将编制不全面的工程造价预算应用到具体施工当中,就会出现预算与实际造价不相符合的现象,并无法及时得到弥补,使得项目整体的收支情况达不到很好地均衡,同时也会使造价失去原有的意义,对于成本也不会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2.2 造价数据无法实现共享

任何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风险,不仅会阻碍施工的顺利进行,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数据无法实现共享以资源的整合就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主要风险之一。数据资源不能够实现共享所造成的后果有: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实际费用与预算费用存在偏差;各相关单位缺乏协调性与统一性,出现施工现场信息传递不顺畅,信息数据混乱等情况。出现上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工程造价在管理中缺少统一的沟通平台,无法将各部门联系在一起进行资源共享。

2.3 建筑材料的价格数据统计量较大

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目前,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而言,不但使用量较大,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表明,建筑材料的种类已经超过了50万种。另外,在相同品牌的建筑材料中,不同型号的建筑材料价格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必然会增加建筑材料价格数据统计工作的难度。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在采集建筑材料价格的过程中,依然在沿用传统落后的方法,先向相关的供货商进行询价,然后将相关的价格信息装订成册。通过这种方法收集到的价格信息,必然不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出实际的市场行情,从而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3.1 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能够解决传统设计理念中存在的弊端,建立起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在设计过程中,利用BIM技术可以完成传统设计中无法实现的计划,如管线碰撞检查、空间审查优化、综合支架布置以及工程预算编制等。在设计任务结束后,还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检查,检查其空间结构是否合理、管道走向是否准确以及工程预算编制是否精确等,避免出现设计与使其情况存在偏差,造成资源浪费等现象。

3.2 BIM技术在招标阶段的应用

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如果想要成功的实现招标,就要切实的提升工程计算的水平。在此过程中,如果采用人工计算的方式,很容易产生工作上的疏漏,从而导致计算结果出现偏差,进而对招标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BIM技术在招标阶段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通过BIM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够对工程项目进行高效精准的计算,还能够将相关的工程信息整合成完整的清单,从而提升工程计算的水平。其次,在实际的招标过程中,如果相关的施工单位能够将BIM技术与招标文件有效的融合到一起,不但能够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招标方案,还能够提升数据信息的可信程度。

3.3 施工阶段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施工阶段为主要把控环节,应用BIM技术,在进度计量和费用支付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将BIM模型和时间有效关联,依据施工作业涉及的时间,使用时间段软件,可实现对施工工程量的自动统计以及汇总,同时形成施工造价相关文件,为工程造价人员,提供进度计量以及支付工作开展需要的各类数据信息。除此之外,应用BIM技术,直接在三维模型上修改属性和图元,及时查看工程量增减,能够实现对工程量变更的自动分析,精准计算工程量,为后期的签证索赔等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此项目施工阶段,应用BIM技术,总成本得以降低,减少了资源浪费和成本超支等问题的发生,经济效益可观。

3.4 竣工阶段的应用

将BIM应用在竣工阶段,其自身所具有的储存功能,能够避免重要数据资料丢失现象,不但能够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还能够为后期工程所需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提高工程结算效率。

4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效益

4.1 提高信息处理准确性

利用BIM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对工程量的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对于计算的结果可以自动生成保存文件,还可以加之一定的数据分析,同时还可以对分析结果进行有效的传递和共享,有助于各个阶段工作的协调,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进展。

4.2 提高工程造价的严谨性

将BIM技术应用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能够取代传统人工收集建筑信息手段,在提高信息收集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扩大信息收集范围,实现信息收集的全面性与真实性。除此之外,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施工人员提供的信息与数据,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资源与成本,有助于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严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不但能够有效的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因此,BIM技术是非常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的。

参考文献

[1]刘爽.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环球市场(工程管理),2017(09):335.

[2]王凤起.BIM技术应用发展研究报告[J].建筑技术,2017(11):1124-1126.

[3]张璨.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项目管理),2017(05):2312.

论文作者:陈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论文_陈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