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两国新闻教育的共性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日论文,两国论文,共性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现代新闻教育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本文通过对美日两国新闻教育的比较分析,认为两国新闻教育具有这样几个相同特征: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新闻教育的原动力;对新闻教育的正确认识是其新闻教育的思想基石;人文学科知识教育是新闻教育的基础;职业精神教育以及大众普及新闻教育是新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课题。
关键词 美国 日本 新闻教育 共性比较
现代新闻教育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它适应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拓展新闻教育的领域。它在发展中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事业需要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美国新闻教育以高等学校教育为主,讲求科学化和规范化,注重实践环节,是较为典型的实用教育。而日本先是师承于英国的学徒制,二次大战后又受美国影响,开创了自己的高等学校教育、在职教育和大众普及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发达的新闻教育体制。实践证明,美日两国的新闻教育在其发达新闻事业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新闻教育的原动力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到垄断阶段。与此相适应,作为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报业也由自由报业发展到垄断,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彼此竞争加剧,规模扩大,加之社会对政治、经济等各种新闻信息的关注需求更为膨胀和迫切,因而各家报纸就增加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报纸的繁荣与发达,其社会地位和影响日隆,也使美国的院校对这块人才市场发生了兴趣。
日本的新闻教育虽然起步艰难,但也诞生于日本报业的大众化、商业化、国际化改革发展之时。一次大战后,日本成为世界强国,日本报业也进入黄金发展时期。报社纷纷实行股份制经营,规模迅速扩大,赢利增加,报社机构健全,分工严密。为争夺读者,各报积极采用先进手段抢发新闻,并和世界新闻组织交换新闻。随着报业的发展,改革的成功,涌现出很多如《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等大报,发行量突破一百多万份,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要比以往迫切,使有识之士看到了社会对新闻教育的这种需要而萌发了发展新闻教育的设想。
二次大战是新闻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新闻教育作为一种应用性教育,它一方面受教育规律的制约,也受事业发展的直接影响。美日两国在二次大战前的新闻教育主要是以报学为主。当然,美国是为报纸训练记者,而日本是进行有关报学史论方面的研究。二次大战后,由于广播电视等新的媒介的出现,美日两国的新闻教育内容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报学扩展到涵盖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书籍等大众传播教育的范畴。如美国不仅在新闻院系当中开设了广播电视专业,增设广播电视、广告、公共关系等课程。而且有些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改称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或传播学系。日本在二战以后,也增加了大众传播学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内容,为日益信息化、情报化的社会培养多功能的大众传播学人才。纵观美日两国新闻教育从产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新闻教育的原动力。新闻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新闻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二、对新闻教育的正确认识是新闻教育的思想基石
美国和日本堪称当今世界两个新闻大国。美国现有日报1700多种。总发行量达6200多万份,[1]其中《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导地位。日本日报种数虽然只有124种,但总发行量达6678万份,人均563‰,普及率居世界第一。[2]其大报《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等在世界上也有很大影响。
作为新闻大国,这跟他们重视新闻教育是分不开的。同时,对新闻教育的正确认识也促进了新闻教育的高度发展。
普利策是美国报业大王,是美国“新新闻学”的奠基人。他虽然是自学成才,但几十年的报业实路,使他认识到新闻教育对于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他在1904年《北美评论》杂志上发表“新闻学院”一文中,说:“现在培养律师、医师、牧师、陆海军军官、工程师、建筑师与艺术家,已有各种专门的学院,但没有一所学院是用来训练记者的。所有其他专门职业,都已从这些专门训练中得到益处,而不将新闻事业包括在这些专门职业之内,在我看来是毫无理由的。我想,我所能够贡献的,没有比建立一所新闻学院,将对我所献身的行业(报业)及社会更为实际”。[3]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非常重视新闻教育的开展,并亲身投入中来,出巨资发起建立了当今世界最为知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并在普利策新闻奖项中专设优秀学习奖,每年奖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三名研究生到欧洲作文化旅行。
普利策认为,新闻永远是文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社会力量,新闻专业是所有职业中最重要的职业,要有最渊博的知识和最高尚的品格。他说:“像负有这么重要责任的职业,应该完全交付自我教育的人吗?应该完全交付给批评大众,指导大众,而他本身不需要指导的人吗?”他相信未来的新闻记者,都应该接受专业训练。“新闻学校其目标是培养若干较好的新闻记者,他们将制作较好的报纸,这些报纸更好服务社会。”[4]
美国政治专栏作家李普曼,被称为当代美国乃至全世界最为知名和最具影响的记者。他在1920年讲道:“我们实在不可思议,像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为何永远停留于依赖一些未受过训练的记者。记者是历史的见证人。最好的办法,是训练一批最卓越的新闻专业人员,将那些不能胜任的记者驱逐于报业之外。这可以表示两件意义:第一,表示公众承认报业的尊严,使报业不再成为政客及不学无术人们的避难所。第二,由于报业声望的增加,必须加强新闻专业训练,在这训练中,理想客观的见证是最基本的。”[5]
普利策和李普曼的观点可以说是美国新闻界共同的心声,代表了美国新闻界对新闻教育重要性的一致看法,有力地论证了新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也奠定了美国新闻教育的思想基石。
在日本,虽然早期新闻业不够发达,而且屡遭挫折,但新闻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的认识是明确的。在明治维新时期,富国强兵,文明开化,殖产兴业被当作三大国策,而其中的文明开化很大程序上依赖于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传播事业及面向全社会的新闻教育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的重视,而迅速发展起来。小野秀雄有过10年的新闻记者经历,他在日本较早认识到了新闻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新闻研究固然重要,但是,要办一张好的报纸,必须有好的记者,必须加强记者教育。从此他在从事新闻理论研究的同时,致力于新闻教育工作。1929年在东京帝国大学创办了第一个新闻研究室,从法律、文学、经济三系选拔十一名研究生,目的是培养新闻记者,培养致力于新闻教育的人才。又于1932年4月创建了三年制的上智大学文学部新闻学科。这是日本最早培养新闻记者的大学学科,开创了日本新闻教育的新局面,并通过新闻研究与新闻教育,树立了新闻学的科学地位。现在日本已形成了高等新闻教育,在职新闻教育、大众普及新闻教育并存的高度发达的新闻教育体系。
三、人文学科知识教育是新闻教育的基础
在美国和日本新闻教育发展中,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从开始时的报学研究到二战后的大众传播研究,其范畴拓展到广播、电视、杂志、电影、书籍、广告、公共关系、民意等。由于范畴的扩展就要求新闻教育向纵深、广义的方向发展,加之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因而在课程设置上,使人文学科的课程越来越在新闻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成为新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美国大学本科的新闻教育中,学生前两学年以攻读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为主,而后两年才学新闻学专业课程,新闻课程的比例只占25%,而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占75%,包括自然科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6]
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费希尔说:新闻学院的学生必须接受开明的教育。这些人应当懂得科学和技术,也必须懂得社会科学、经济学和历史学,还要掌握外语。他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应当具有从重要的事件中选出重要新闻的智能,也就是有一个“新闻鼻”。他除了接受广泛的开明教育以外,还应有某一专业方面的特长,如医学、科学等。[7]
在日本,新闻教育一开始就偏重历史和理论,偏重于大众传播理论的基础教育。以早稻田大学新闻学系为例,人文学科的课程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其他各类学科,占总学分的75%强,而其新闻类课程只占25%,并且仍然以基本理论为主,技能课不仅很少,而且有些还被列为选修之列。正如某新闻学教授所说:“现在的大众传播讲座,实际上已在逐渐变成一种教养课程了。”[8]
这一方面跟新闻学的发展有关,也跟日本的新闻界的选才制度有关。总而言之,重视人文学科基础教育,不仅是社会大众传播事业深广发展的需要,也是美日新闻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四、专业精神教育是新闻教育的精髓
新闻事业是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的一种特殊专业,新闻道德建设与社会文明进步密不可分,也关系到新闻事业的未来。因此,在新闻教育中灌输和培养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被放在重要的位置,是新闻教育的精髓。
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给未来的记者传授两件根本的东西:新闻工作的技巧和“道德”,[9]这其中的道德不是把记者培养成“正人君子”,而是职业信念和美国精神。美国大学很注意向学生灌输“美国精神”,注重“美国文明”的教育。美国学者把“美国精神”总结概括为:人定胜天,强调变革,苦干、巧干、珍惜时间,讲究实际,注重效率,坚持平等,放眼未来等。
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建人和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主持制订了《记者守则》,首次提出一个全面而又系统的新闻道德规范。[1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办学宗旨,在该院招生简章中写得很明确:“学院并不是为了增减在毕业后就能在一、二流的新闻单位工作的学生,而是要教育学生献身于这一有重要意义的事业。[11]新闻研究生院院长奥斯本·埃利奥特认为记者的条件包括能够接受艰苦的、时间长而不规则的工作,坚持注意公正,献身于真理,幽默感。[12]现在美国很多大学的新闻院系都开设了新闻道德课程。美国学者斯达克教授认为:新闻教师的一项重要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通过新闻报道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只有这样,到他们成为新闻工作者的时候,才不会被私利或集团利益所驱使,对整个社会有益,使社会进步,这能成为工作的动力。这就是应该强调新闻教育的大目标。[13]
在日本的新闻教育中,一个是在校期间的精神教育,一个是对在职人员的入社教育,重点就是社风、社格教育(本社宗旨、历史及传统等)。日本新闻界对人员不仅挑选严格,有笔试,还有面试,而且把是否真心热爱新闻工作作为决定录用的首要条件。入社后还要把新人放到基层锻炼,然后通过考查再一步一步提拔为骨干。在这个过程中,各新闻机构很注重老对新的传帮带,以使新人业务和思想同时得到进步。其目的是培养职业精神和爱社思想,从而使人们在事业追求中得到满足。在日本新闻界,比较普遍的存在一种“爱社”思想。这是资方通过终身雇佣制度给记者灌输的一种意识,一种他们与报社共存亡的“一体”观念:只要好好干,报社有发展自己也能有出息。每日新闻社一份材料上说:“家有家风。《每日新闻》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的社格和社风。代表这种社风,在一切活动中体现这种社风的是人,是每日新闻社七千名职员。因此,必须有造就本社人格的目标。本社全体人员必须具备每日新闻精神,成为优秀的‘每日新闻人’”。[14]如此种种,日本的记者在工作中大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忘我和奉献精神。这也是日本新闻界成功的一个秘诀。
五、新闻教育大众化是新闻教育发展的可靠保证
在美国新闻教育中,虽然高等教育相当发达,但美国新闻教育却有着鲜明的层次,注意新闻教育的大众化。美国除四年制的正规大学外,还有一种两年制的初级大学。据调查,在936所初级大学中59%开设了新闻学方面的课程,最普通的如《大众传播概论》、《采访·写作·编辑》和《新闻摄影》。[15]这些课程是为进入四年制的专业打基础的。初级大学有些教学人员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好的读报用报,以尽公民的责任。在某些初级大学里,也设置一些高级课程,使学生修读后,即可就业。
美国大约在5000所中学开设新闻学课程,选修学生每年约175000名。高中和初中的校刊、杂志和年鉴有45000种,多半定期出版,有100万以上的学生为这些刊物工作,每年耗费5000万美元。学生们还通过教学和课余俱乐部活动,学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原理》。自七十年代起,数以千计的中学传授传播学知识,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操作以及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人们认为,美国高等院校新闻、传播系(学院)新生入学率的稳步上升与中学的教学是分不开的。[16]
日本的大众新闻教育也非常有效,颇具特色。在日本的小学生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就叫《报纸》。[17]为了加强中小学的新闻教育,日本一些名牌大学如东京筑波大学、广岛大学等学校新闻学科的毕业生的一部分也在从事中小学的新闻教育工作。日本各新闻机构也非常重视和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在日本,《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新闻机构都向读者开放,主动服务和增进感情联络。大阪的朝日新闻社有一个相当大的读者室,580平方米,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来这里体验从写作、编排到印刷的报纸工作的全过程,室内摆放的设备、电脑、与编辑部使用的一样,只是印刷机是按四分之一缩小比例制造的。读者们有朋友聚会或结婚等活动,常常来这里自己动手编上一份纪念版。这里有《朝日》的报史展览,可以在这里查阅所有《朝日》出版的报纸和刊物,可以在里面的小录像室自由选看有关《朝日》的录像片,也可以反映自己的意见和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18]朝日新闻社东京总社还成立了大型业余学习中心,开设550个学科,学员近6万多名,另外,日本的报社、电台、电视台,不仅播放新闻节目,而且还经常公开的向读者传授新闻采编知识,可以说,日本社会整个大环境都在引导民众从事终身的新闻教育活动。[19]这不仅提高了国民的新闻意识和文化素质,促进了社会发展,也为新闻教育奠定了雄厚基础。
通过比较与分析美日两国新闻教育的共性特征,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现代新闻教育源于新闻事业和社会的需要,并随着新闻事业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向、目标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新闻教育是专业性很强的教育,既要重视应用技能的培养,也要重理论、厚基础,增强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可塑性。在进行新闻教育中不仅要重视业务水平和职业水准的提高,更要重视“新闻人”的塑造,强化专业精神教育。同时,新闻教育不仅要着眼于为新闻事业服务,还要放眼于提高国民的新闻意识和文化素质,积极实施全民新闻教育工程。如此,新闻教育才能真正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新闻人才,为新闻事业乃至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贡献。(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系)
注释:
[1][2]张隆栋、傅显明《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4][5][6]李瞻《世界新闻史》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印行
[7][12]新闻记者的条件《国际新闻界》1980.2.33
[8]张国良《谈谈日本的新闻教育》《新闻大学》总第3期
[9]美国哥伦比亚研究生院是怎样培养记者的?《国际新闻界》1980.3
[10]黄瑚《美国新闻道德建设及其理论基础》《新闻大学》总46期
[11]陈建德《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简介》《新闻大学》总第2期72页
[13]苑子熙《外国广播电视事业史简编》新华出版社
[14][17][18]刘明华《日本的新闻教育》《国际新闻界》1983.1.53
[15][19]郑北渭《美国新闻教育的演变和特点》《新闻大学》总第6期
[16]李小冬《日本三大报的公关意识》《新闻学》1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