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和双重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方式论文,结构论文,组织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企业大规模生产经营是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
现代产业的发展,其基本的趋势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二是生产规模的大型化。这两者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条件,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取决于市场容量的扩张和资本积累能力。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强大的资本积累机制和日益扩大的国内外市场,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为企业实现大规模化提供了条件。强大的资本积累能力首先为企业采用现代化机器设备扫清了资本筹措障碍,使企业可以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低廉的成本和价格,又为企业进入新市场和开拓市场容量提供了强有力的竞争手段。这又反过来增大了企业的发展后劲。因此,企业经常不断地追求大规模化是其进行竞争的有效手段。
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是现代企业管理部门追求的目标之一。之所以把它作为目标来追求,是因为通过对这个目标的追求,可以从中得到许多的好处。
首先是企业内部经济上的好处。这可以从规模与生产费用之间的关系来看。不妨考察一下生产规模(产量)与单位产品的生产费用的变化关系。众所周知,生产费用中包括可变费用和固定费用两大块。其中可变费用(如原材料费、计件工资、能耗费用等)是与产量大体成比例变化的费用,它的单位产品分摊费用状况一般与产量规模变化无关。但是,固定费用部分,如工资的固定部分、支付的利息、折旧开支、企业管理支出等费用,却大部分与产量定额有关。如果产量减少,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应分摊的固定费用就会增大。所以,要降低单产的平均成本,就必须提高开工率,增大产量规模。
但是,这种提高规模来降低平均生产费用的办法,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对规模问题比较关注的时期是在进行设备投资时,企业关心的购建的设备的生产能力,能否给其带来经济上的利益。一般来说,大型化的生产设备,其生产能力的增加幅度往往要比其价格的增加幅度要大,因而单位生产能力的资本损耗将会减少。而且,企业的大型化设备的生产能力,还可以期望得到节约人力开支、动力开支、提高品质、减少废(次)品和利用副产品等方面的回报。
大规模化生产的内部经济效益,也要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前提。企业管理工作是维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服务性活动,它与物质产品的生产一样,必须依据分工原理进行。所以在较低管理水平不适度地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必然打乱原有的分工协作秩序,使管理指令发生失误,这时候,不进行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大规模生产就无法维持。因此,企业管理工作也有一个规模经济问题。不顾生产规模的约束,盲目扩大和追求经营管理部门的大规模化,必然形成机构臃肿和人浮于事,使企业竞争力下降。
大规模生产的内部经济效益,更多地关注的是企业内部资产和劳动的组合效应,关注的是企业技术和设备等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问题。实际上,企业活动是一个包括与市场中其他企业间相互关系的社会概念,因此企业搞大规模生产,必然使企业的社会影响面扩大,从而使整个企业获得外部经济(或不经济)效应。
企业大规模化发展的外部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大规模生产,将给企业带来筹资效应、购进原材料折扣、雇佣优质劳动力、推销产品方便等一系列方面。如在筹措必要资本方面,不仅依靠其实力可在内部积累中完成,更重要的是可以凭借其规模的担保和社会信誉,较易获得低息贷款和发行证券的好处。在购进投入品方面和推销产品方面,由于数量大,除可利用较便宜的大型工具来降低运费外,还可以利用折扣优惠、规定质量等手段,使企业处于竞争的优势。当然,这些外部经济方面的好处,是在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较成熟的条件下取得的。
二、企业规模的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企业规模,不仅是企业成长中的重要战略,也是国家的产业政策关注的焦点。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就不同产业和行业来看,由于技术水平和技术内容不同,规模化发展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别,不能同日而语。就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来看,由于市场容量、需求结构和体制条件不同,即使在同一产业或行业,不同时期企业的规模也有差别。这里我们就选择主体的目标差异,谈一谈规模化发展的倾向问题。
在竞争性市场结构中,企业的行为目标一般是追求最大利润。因此,如果企业以最大利润额为决策目标,那么从理论上讲,企业的边际成本与其价格相等的那一点的产量规模,应是最优规模;如果企业要取得最大的利润率,则应以平均成本最低的那一点作为规模选择的决策依据。
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由于垄断企业可以通过管理价格机制操纵价格水平,所以企业的目标往往不是获取眼前的最大利润,而是关注比较稳定的长期利益,所以规模的选择就要考虑对市场的控制。这时,垄断企业会按事先拟定的标准开工率计算出生产成本,再以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润,用这种办法来制定价格。当在市场运行中发现这种价格有失妥当时,垄断企业会倾向于利用其对市场的控制力量,通过操纵产量或标准开工率的办法,来维护其价格水平的稳定,以达到稳定的长期利润最大的目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标准开工率具有最优规模的性质。
在市场经济中,规模选择虽然主要是由企业家组织的自发性竞争行为,但是国家的产业组织政策也要对其选择行为发生强烈的作用。产业组织政策以维护产业内垄断与竞争的秩序为目标,目的是既要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又要反对过度垄断和不当竞争行为。在前一方面,它要向企业提出进入产业市场的适度规模的标准,对分散化发展倾向、过度竞争状态提出企业合并、兼并的政策导向性意见,以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后一场合,它则要对处于绝对垄断态势的企业提出强制性解散的政策,或对其进一步的接管扩张行为进行限制,以维护市场机制有效分配资源的基本条件。
从国际经验看,政府产业组织政策对规模化发展的倾向,主要有这么几方面:
1.在关系到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中,以生产率为导向实行以扶植大企业为中心的政策。如规定进入该产业的最低起点规模,事先“优生”一批大企业集团,并同时在企业成长中给予“优育”,而不是等到大批劣质企业进入后,发生过度竞争时才予以调整和合并。
2.对在竞争中失去竞争力的一部分企业进行结构性压缩和强制性调整,帮助困难企业和衰退企业顺利地退出产业市场,转向新的行业。
3.帮助中小企业与大中企业之间建立组织关联较高的“承包系列”关系,鼓励大企业把一些不具备专业化优势的零部件生产和配套件生产业务,以竞争的原则交给中小企业经营,既使大企业能专心致志地开拓主导产品技术和市场,使其降低生产成本和丢掉包袱,又使一大批中小企业能够生存,发挥互补作用。
4.以稳定市场、限制过度竞争为目标,鼓励分散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进行合并,以排挤多余的竞争者,使原材料供给稳定,进而实现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合理化,享受规模经济利益。其形式有两种:一是把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实行吸收合并,从横向方面增大企业的市场规模;二是将具有投入产出链式关系的企业,如将原材料、制成品、运输、销售等相关企业实行一条龙式的合并,以消除市场的不稳定,增大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度。
三、产业组织规模的双重结构
在某一类产业中,某一或某一组企业越是朝着大规模化发展,市场交易协调为企业组织协调替代的程度就越大,作为市场生存界限的最小核算规模也就越大。规模的差别必然体现为成本结构的差别和市场控制力的差别,体现为企业分化为大中小程度的差别,体现为中小企业能否继续存在的危机。
可以这样说,自从工业革命之后,随着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就产生了工业组织两重分化问题:那些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大资本不断扩张,以致产生“富可敌国”的巨人型企业;而那些以手工业劳动和工场手工业为特征的小型企业,则被不断地挤压,不断地遭到淘汰。但是,即使在当代工业化国家,中小企业广泛存在仍是事实。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第二产业中,中小企业的比重近些年来还有增高的趋向。这表明,发展规模经济并不排斥中小企业,更不一定意味着大量中小企业的倒闭。实际上,大、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各有自己的优势,不可替代而应相互结合,大、中、小企业并存与结合,是企业规模发展的客观趋势。个中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方面:
第一,交易成本的限制。按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企业扩张的程度和范围,是有客观界限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当属交易成本。当市场交易协调成本高于企业内部协调管理成本时,企业便会倾向于规模扩张,用企业方式代替市场方式;当市场交易协调成本低于企业内部协调管理成本时,企业就会倾向于分解。因此,交易成本成为制约企业无限度扩张的基本的经济力量,是各种相对规模企业差别性地存在于同一产业市场中的基本经济依据。
第二,需求结构的多样化、层次性界限的限制。由于收入结构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会呈现出层次性和差别化,社会的需求构成也是分档次和多样化的。这就客观地决定了供给结构的多样化和层次性。那些处于收入中高阶层的社会需求,必然指向于追求满足“个性化、机能化、特色化”的消费结构,因而以大批量、大规模、少品种的单一生产方式显然难以适应,而必须代之以“多品种、多规格、多花色”的小而精、小而专的现代生产方式,否则其产品就不可能有面广量大品种杂多的社会需求支撑。相反,那些处于收入中下层的社会需求,其消费结构必然是温饱型或小康型,难以进入追求个性的消费阶段,所以可以通过品种结构单一、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生产来满足,适合于由大规模生产方式来满足。显然,这是大中小企业并存在市场需求结构方面存在的依据。
第三,技术内容的限制。一些产品结构单一,标准化、通用化程度大,需求面广量大的产品,在技术内容上,天然地适合大规模集中生产方式;而众多的生活消费品、专用技术设备、特种原材料、各种小型的、结构简单的产品或零部件,因品种多、生产批量小、市场变化大,则比较适合小型企业生产。而且,随着收入增加、分配档次的拉开,消费结构更趋个性化和多样化,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
第四,政府政策的限制。一方面,在现代的垄断竞争市场体制中,只是委之于市场机制的调节,难以在社会发展方面解决大中小企业两极化发展,给其成员所带来的社会差别问题;另一方面,大企业的无节制扩张也会遏止市场机制有效分配资源的可靠性。所以,作为政府的发展政策,往往要对大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界限进行一定的法律限制,以便给广泛吸收社会就业人员和创造财富的中小企业以生存的可能。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大规模化发展的企业的市场挤压现象是必然的。问题不在于找出其存在的理由,而在于要探讨中小企业的合理存在方式。即要探讨:在规模经济显著、垄断化程度明显的产业市场中,中小企业以什么形式存在?应与垄断企业保持什么样的关系等等一系列问题。因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在同类型、同档次的产品生产中,尽管中小企业具有市场应变能力强的优势,然而,与大型企业所具备的技术装备先进、资金力量雄厚、产品开发能力强、生产批量大、产品成本低的种种优势相比,在竞争中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发展规模经济,将使这种劣势愈加明显,中小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就我国的情况来说,我们认为主要是:其一,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多种形式的联合等方式,主动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经营管理结构,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依托,并反过来竭诚为所依托的企业集团服务,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协同发展的分工协作体系,利用大型企业集团的优势和辐射能力,通过要素互补和规模扩大,获取集合效应,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果;其二,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等方式实现资产转移,一方面可使中小企业存优汰劣,甩掉包袱,集中资财和精力,扬长避短,扶优发展;另一方面,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为骨干企业的迅速发展壮大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推动规模经济的发展;其三,对于一些由于管理落后、经营不善、生产消耗大、产品质量低劣、在市场竞争中难以为继的企业,可考虑逐步采取关、停和合并到同类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中去的措施,或者将它们出租、拍卖给集体、个人去转产经营,不仅可以降低社会成本,也可使这些处境艰难的中小企业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