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患者应用睡眠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论文_李庆红

失眠症患者应用睡眠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论文_李庆红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 要】目的:观察失眠症患者应用睡眠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诊断符合失眠症的睡眠障碍患者,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入组患者在入院24h内护理干预前进行问卷调查,评分>7分为睡眠质量问题的界值,共入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观察组除与对照组相同的护理措施外进行睡眠护理干预。实施干预后2周再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入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睡眠改善的总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病人采取睡眠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失眠症病人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失眠症患者;睡眠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leep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nsomnia. Methods:We prospectively enrolled the diagnosis of sleep disorder in patients with insomnia,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of patients within 24h after admission before intervention questionnaire score > 7 divided into sleep quality problem of the boundary value,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68 patien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4 cases in each group. In addition to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laxation therapy,bedtime behavior intervention and sleep quality intervention. The intervention of 2 weeks again by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of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questionnaire.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rough the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insomnia,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insomnia patients;sleep nursing intervention;nursing effect

失眠症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出现睡眠障碍主要与心理、环境、社会等多个方面关系密切。多表现为夜间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早醒和白天困倦等,可伴有焦虑和抑郁等症状,并造成病人精神活动效率的下降和社会功能的降低。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压力逐渐增加,负面情绪引起精神紧张焦虑、抑郁频繁发生,导致失眠症的发生率不断升高,预计2020年全世界受失眠症困扰的人群将超过7亿。在治疗上仅靠药物治疗,疗效甚微,采用心理疗法、行为疗法、刺激控制程序、药物和睡眠卫生指导相结合、护士指导并帮助病人掌握上述治疗措施即护理干预,本研究对收治的68例失眠症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前瞻性纳入诊断符合失眠症的睡眠障碍患者,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入组患者在入院24h内护理干预前进行问卷调查,评分>7分为睡眠质量问题的界值,共入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32~53岁,平均(38.7±5.9)岁;平均病程(1.3±0.2)年。观察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31~54岁,平均(39.5±6.2)岁;平均病程(1.3±0.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除与对照组相同的护理措施外进行睡眠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行为干预。病人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觉前禁止做兴奋或剧烈运动,禁止参加刺激性活动,病人要改变睡觉前的不良习惯,不要在睡前吸烟、喝酒、喝咖啡以及喝浓茶等;指导睡眠障碍病人在睡觉前用热水泡脚、少饮水、排空膀胱、避免夜间如厕,喝一杯热牛奶以促进入睡。

用药干预。失眠患者常常自行用药,造成药物的耐受和依赖,因此要向患者讲解滥用药物的危害,以及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用药期间不可同时饮酒,否则会增加药物成瘾的危害。

睡前松弛疗法。患者躺在床上,半闭着眼睛,护士运用轻柔的语言指导患者全神贯注身体的各部分肌肉,并按次序放松紧张的肌肉,同时配合深呼吸以便达到全身松弛的状态,诱导睡眠的发生。

睡眠知识宣讲。加强睡眠卫生知识宣教和睡眠卫生知识指导,帮助其客观正确认识失眠的原因、根源和诱发因素,尽量减少可能诱使失眠发作的因素。以半月为周期,组织患者开展睡眠健康知识讲座,并告知患者失眠症的用药原则、卫生知识以及心理治疗的方法。

饮食调整。对失眠的患者,早晚坚持喝百合银耳、大枣木耳、当归黄芪、花生山药等粥,全面调理有助于改善睡眠。晚饭不能吃得过饱、过晚,不吃辛辣甜腻食物,不饮浓茶、咖啡和酒。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调查的所得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综合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睡眠改善的总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睡眠是人类机体组织及功能维持健康状态的重要保障。当人体有白天困倦、入睡困难以及醒后疲惫不适等表现时,说明其已经出现了睡眠障碍。失眠的发生与病人心理因素有关,如生活事件、心理冲突、情绪压力增加、生理警醒水平升高等均可导致失眠。由于失眠患者对睡眠的认知错误、睡眠卫生知识的匮乏,个体往往应对无效,存在很严重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加重失眠程度,因此通过认知疗法、松弛疗法、行为治疗技术、支持性心理护理、睡眠卫生知识宣教和指导以减轻或消除不良诱因和心理刺激因素,提高自我调节和应对机制。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睡眠改善的总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针对性睡眠护理干预在提高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睡眠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通过对病人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失眠症病人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唐秋枫,徐恩美,田春艳,等.失眠症患者应用个性化睡眠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691-694.

[2]徐叶萍,邹玉红.针对性睡眠护理干预在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188-190.

[3]李春芳,刘淑娟,于春燕.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失眠症状的护理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4).

论文作者:李庆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  ;  ;  ;  ;  ;  ;  ;  

失眠症患者应用睡眠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论文_李庆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