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530021
摘要:目的 探讨能有效帮助患者消除或减轻功能残损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对30例脑出血恢复期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系统详细的健康教育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等方法,并结合患者当前的日常生活能力,通过综合分析动态制订康复计划并实施。结果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信心;同时也消除或减轻了患者某些功能上的障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遵循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结合原则的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出血恢复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经治疗虽幸免于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等。而在短时间内不易恢复,待病情稳定后,多数病人转入家庭调养或康复医院。恰当的调养方法对病人身心健康,功能改善,疾病恢复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本文就近两年内我院神经内科收治脑出血中的30例患者的康复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脑出血中的30例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5岁,均为突然起病并有头痛、呕吐伴(或不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既往均有高血压史,发生脑出血后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CT示:内囊(基底节)出血21例,脑桥出血7例,小脑出血2例,出血量在5~20ml之间;住院天数最短3天,最长48天,平均住院天数17天;其中死亡1例,3例病情恶化家属要求自动出院,好转出院26例。
2 康复护理方法
评估患者心理、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肢体障碍、肢体活动及肌力、肌张力,并对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做出准确评定,然后采用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系统详细的健康教育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等方法,再结合患者当前的日常生活能力,最后通过综合性分析去动态制订康复计划并实施。
3 康复护理
3.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与身体护理并重,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最大限度的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成为衡量医疗水平的指标[1]。脑出血患者经过系统的临床治疗后其肢体、语言功能障碍,容貌形态改变在短时期内难以恢复,会使患者产生苦闷、抑郁、悲观等心理。所以医护人员应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最大限度地弥补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生活的动机,让其尽量有充沛的精力面对疾病[2]。如分享一些功能恢复较好的病例,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看电视、下棋、听广播等,同时让家属多关心、支持患者。实践证明,处于兴奋状态和良好情绪时,神经抑制解除,这时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3.2 饮食护理:提倡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勿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禁饮浓茶及咖啡;戒烟戒酒,因饮酒易致脑内血管扩张而引起血压升高,烟中的尼古丁是致动脉硬化的助长因素。对于咀嚼功能失调者,应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动作宜慢,量要少,避免发生呛咳或窒息。必要时给予鼻饲。
3.3 症状护理: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等变化,预防再次出血。头痛时,遵医嘱予降颅压如20%甘露醇250ml静滴,半小时内滴完,同时注意保护头部,转头要轻、慢、稳,并保持病房安静,必要时遵医嘱予止痛药;呕吐伴意识障碍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和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痰。如有头疼加剧、瞳孔不等大、意识障碍加深,血压升高,呼吸、脉搏变慢等脑疝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医生及时抢救。
3.4 功能锻炼 脑卒中患者应及早进行功能锻炼,这是因为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能力上存在代偿和功能重组自然恢复能力[3]。因此,在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无进行性脑卒中发生,早期功能锻炼最重要,越早越好。康复介入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就越好。
3.4.1 面瘫的功能锻炼:用拇指自两眉之间经眉弓经太阳穴到目内眦,再下经鼻翼旁、鼻唇沟、嘴角至下颌角,缓缓按揉,直到发热发酸为止。
3.4.2 语言功能训练 练习时,要家属参与其中,嘱情绪平稳,注意力集中,节奏感慢。教病人噘嘴鼓腮、叩齿、弹舌等,每个动作5-10次。张大嘴,做舌的外伸后缩运动,如将舌尖尽量伸出口外,舔上、下嘴唇、左右口角等;每项运动重复5次,每天2-3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病人学习发(pa,ta,ka),先单个连贯重复,当病人能准确发音后,3个音连在一起重复(即pa,ta,ka),每日重复训练多次,直到病人训练好为止。的确,语言训练是个复杂的过程,需病人、家属与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循序渐进,由音到词,由词到句[4]。同时,鼓励病人大胆与人交谈,也是一种语言锻炼的方法。
3.4.3 被动和主动运动:在生命体征平稳后,无进行性脑卒中发生,无论神志清楚还是昏迷患者,应早期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包括肩、肘、指、髋、膝、踝关节的屈曲、伸展及抬举活动;当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开展床上的主动训练,以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常见的主动训练方法为:Bobarth握手、桥式运动、床上移行等,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和软弱肌群。而且,休息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功能位置。
3.4.4 半身不遂功能锻炼:病人不能直接由床上卧位到床下站位,而应由一个从床上平卧到半坐位→坐位→双腿放床边坐位→站立的过程[5]。本组有17例发生半身不遂,结合患者当前情况给予相应的训练指导。病人从卧到坐需要一个锻炼和适应的过程。坐卧训练:每天抬高床头10°,每日2次以上,每次3~5min以上。或由家属扶病人反复作起坐、躺下动作;或在床的脚端拴一根绳子,让病人健康的手抓住绳子自行作起卧训练。站和蹲的训练:让其坐在床边手扶东西站立,能站稳后,教其坐位叉手站起,开始每日3~5次,循序渐进,直练到16~20次;可教其靠墙或双手握床栏进行小幅度下蹲练习,直到完全蹲下后,每日3~5次,循序渐进,直到16~20次。如肌力达到Ⅲ级,可进行独立蹲的训练。行走和上下台阶训练:肌力达到4级,可教其近距离行走和前后左右移步,同时可进行扶栏杆上下台阶训练,以后逐渐增加行走距离。待能走稳和扶栏杆两脚交替上下台阶后,可教其不扶栏杆上下台阶。经过上述细心训练指导,结果有12人能独自行走,3人能拄拐行走,2人只能独立蹲。在进行以上训练时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以免摔伤引起骨折。对于偏瘫病人,要尽力培养其独立行走能力,最好不拄拐,因患手不可能恢复到瘫痪前的程度,健手若用于拄拐,生活十分不方便。
3.5 控制血压,预防再次出血:控制血压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本组有4例因血压因素,而出现再出血。给予健康指导及相应护理措施:嘱生活规律,戒烟戒酒,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睡眠,午睡30分钟~1小时,夜间7~8小时,避免体力劳动及用力排便、灌肠等。遵医嘱按时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随意更改药量或停服药物,以免血压升高、诱发出血;定时测量血压,血压<140/90mmHg,遵医嘱调整用药剂量、种类,维持血压稳定的理想范围,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应立即遵医嘱处理。经过上述护理,结果2例出血得到很好的控制,2例因病情变化其家属要求自动出院。
3.6 营养神经药物与针灸配合:用营养神经药物的同时,配合行穴位针灸,1次/日,14天为一疗程,一般需要二个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间隔一周再行第二疗程,常用穴位为:合谷、曲池、足三里等。
3.7 加强健康宣教和基础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清淡,生活起居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康复训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用具摆放方便,防止跌伤、摔伤等意外伤害。长期卧床者,保持床单元整洁、无渣屑,定时翻身、拍背,每2小时一次,但发病24小时内只能移动肩、臀部,以免因翻身而牵动头部。翻身时注意不要拖、拉、扯等,预防压疮发生的同时,要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同时,休息时注意保持患肢功能位。
4.讨论
4.1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关系,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从整体护理方面上讲,患者的康复不仅是躯体功能的恢复,而且要生理、精神、情绪及心理的康复。因此真诚、细心、耐心和有针对性的整体心理护理是脑出血患者获得良好康复的关键。护士必须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科普宣教及心理护理使其以平静、积极主动的心态对待疾病,有效配合康复训练。
4.2系统的健康教育是重建和谐和平衡,也是康护理的重点内容。把患者个体作为一个整体,这是护理的主旨,护理对象是一个思维、躯体及精神相互作用,并与其所处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活力复杂的统一体[6]。所以面对千差万别的患者,健康教育要个体化:从入院到出院进行系统、动态的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及家属正确掌握其饮食原则、诱发因素、康复技能、家庭医学等。
4.3把握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训练最佳时机,是提高康复效果的重要环节。脑出血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达到最好效果时间是发病后11周[7]。加强此期的康复知识和技能训练,能减轻偏瘫,增强肌力,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4.4 针灸治疗是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必要手段。营养神经药物配合针灸可改善瘫痪肢体组织细胞代谢,增加血流量,提高神经敏感性,对患肢的康复起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永蓉.心理护理在脑出血后抑郁患者功能康复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5,19(2):313-314.
[2]姜乾金.医学心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2.
[3]胡永善,朱玉莲,杨培君,等.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3):145.
[4]庞晓阳.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1):144-145.
[5]逮柏华.脑血管病的康复护理[J].天津护理,1997,18(3):185.
[6]刘月仙.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1,10:29-30.
[7]张玉玲,苏讯,陈尊霞。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意义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3-4.
论文作者:莫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脑出血论文; 病人论文; 心理论文; 肢体论文; 血压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