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心理康复作用分析论文_张丹妮

张丹妮

(新疆独山子人民医院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心理康复作用分析。方法:选取新疆某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其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组间自尊水平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尊水平评分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组内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的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自尊水平,心理康复作用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心理干预;精神分裂症;自尊水平;心理康复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354-02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压力也逐渐增大,我国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根据新疆卫生局统计,2014年新疆地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比增长2.1%[1]。因此,为进一步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新疆地区医院在院内贯彻落实地区政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2]。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因此,新疆地区在医院内部开展心理干预的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本次研究中对心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心理康复作用进行分析,现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新疆某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5岁~49岁,平均年龄(38.54±7.56)岁,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16例,高中文化7例,大专及以上文化7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4岁~62岁,平均年龄(39.51±6.49)岁,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14例,高中文化9例,大专及以上文化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水平,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其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

常规护理:对患者药物进行临床护理,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药物服用情况进行统计和观察,对于严重精神分裂患者给予监督药物服用。由护理人员保管药物,按照服药时间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观察,根据患者的临床情绪反应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临床沟通,对患者家属和朋友进行护理指导,从而帮助患者改善各项临床症状。

心理干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的护理方式。首先,组织院内团体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护理团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其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周期性健康教育指导,为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给予患者心理健康辅导。具体内容为:①每周两次对患者进行集体心理治疗,治疗时间设定在周二和周五;②对心理治疗的内容进行制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的进行调整。此外,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及药物依从性护理。从心理干预的角度,采用行动暗示和语言暗示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心理护理团队定期对患者进行家访,及时了解患者的日常情况,对其心理干预方案进行调整。护理团队每周六进行护理心得交流,提高护理质量。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卡方值进行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自尊水平评分标准进行比较,其中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组间自尊水平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尊水平评分为(25.15±4.24)分,对照组为(21.01±1.23)分,两组患者自尊水平评分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组内比较,其中对照组患者组内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

表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尊水平评分统计(x-±s,mmHg)

*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思想承受压力的增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会表现出工作积极性下降,生活学习能力下降等现象[3]。随着病情的逐渐增加患者会产生一定的思维联想障碍,即患者在思维联想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思维缺失或逻辑性下降的现象。因此,在日常生活和交流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障碍,最终导致患者自尊心较低,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近几年随着我国临床护理观念的逐渐改变,开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4]。为贯彻落实国家医疗改革政策,新疆地区医院开始逐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本次研究中针对心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自尊水平评分为(25.15±4.24)分,对照组为(21.01±1.23)分,两组患者自尊水平评分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本次研究结果做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针对患者心理疾病问题对其进行针对性辅导,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强语言沟通能力,从而提高患者在生活中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采用心理干预的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自尊水平,心理康复作用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郑丽华,刘秀丽.综合心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9(01):2862-2863.

[2]吴俊,夏涛.心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心理康复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46(02):79-81.

[3]刘国霞,韩国玲.团体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14,07(05):5-7.

[4]肖杰屏.2组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4,26(01):65-66.

论文作者:张丹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心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心理康复作用分析论文_张丹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