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实质、由来与时代发展的整体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由来论文,实质论文,趋势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27(2002)02-0023-03
一、全球化的实质和发展渊源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整体特征和历史趋势。其实质是以最新的高科技成果和快速发展 的生产力为条件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大国经过近五十 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定下了时代的格局和左右着时代的进程。他们向全世界的各个角落 输出垄断资本而进行社会财富的疯狂掠夺。通过金融资本特别是投机资本在世界金融市 场的支配地位牟取暴利。同时还强行推销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伦理 道德、价值观念以及一些消极过时的文化成果,以求达到全世界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 的美国式的高度统一的一体化,建成垄断资本主义的千秋万代的铁统江山。津巴布韦学 者雅希·汤顿说:“全球化是资本统治和经济剥削这一历史运动的现代表达方式,是资 本对世界其余部分的最终征服。”这就是目前国际国内广泛议论和共同关注的全球化。
认识一个时代的大趋势和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离不开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和生产 力的发展牵动着生产关系不断发生变化这一基本的科学理论依据。全球化已经有近500 年的历史。地理大发现以后,最新的资产阶级就用掠夺、殖民统治、始隶贸易等方式开 始了在世界各地的资本的原始积累,不过,从整体上看,这还只是资本主义的一种全球 化趋势,是全球化的起始阶段。
自由资本转化为垄断资本及其国际后果是全球化进程的正式开始。资本主义是一种以 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在生产的启动和运行过程中必然形成的竞争机制能刺激 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家只有在竞争中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产品的科技含量,打败竞争对手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资本主义在它几百年的时 间里创造出了巨大的生产力、物质文明和社会财富,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推动科学科技的 发展和进步。这是以前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生产方式望尘莫及的。马克思曾经给资本主义 在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方面的历史功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科学的评价。然而,竞争愈 益激烈消费就愈益贫乏,生产产品就愈益过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的社会化和私 人占有性之间的矛盾就愈益突出。特别是20世纪资本主义由自由走向垄断,以电力技术 和内燃机技术全面取代蒸汽技术和在各个生产领域获得广泛运用,这就进一步导致了资 本主义生产的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就是:大大膨胀起来的生产能力与国内资源相对不 足的矛盾;生产产品的迅速增长与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大规模的货币资本的积累 与国内有利投资场所不足的矛盾。对于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来说,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有 效的解决就会酿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后果。解除这些矛盾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国 外转移矛盾,转嫁经济危机。具体来说就是向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以“友好合作”的 名义打着“无偿援助”的旗帜进行商品和资本的输出。这样,一方面可以缓和资本主义 国家的矛盾,另一方面可以把这些国家变成资本主义大国的依附国和附属物。十月革命 以后,除社会主义阵营以外的很多刚刚从旧殖民主义统治下挣脱出来完成了民族的解放 和独立的大部分经济落后的国家又重新变成了帝国主义国家新的经济殖民地,成了它们 的商业网点、资本输出的场所乃至资源供应场地。所以当今时代的全球化进程始于上个 世纪的中后期,是以旧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新殖民主义在部分国家地区的开始为起点。两 者的区别是:旧殖民主义对落后国家往往以暴力、武装进犯和军事征服然后进行财产掠 夺的过程。而新殖民主义是一种同化的过程,是以“一种和平的方式、经济渗透的方式 进行的”,利用“经济互补”、“国际分工”、“无偿援助”等形式改变被掠夺国家的 生产方式、经济结构,达到积累资本的目的。而这正是我们面对着的全球化的重要特征 。
然而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兴起,不仅大大的缩小了资本主义剥削的范围 ,而且它的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能以资本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速度发展生产力的巨大的优 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存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帝国主义下决心要消灭社会主义,软硬兼 施,无所不用其极。象目标针对新中国的侵朝战争,后来的侵越战争,经济上的封锁, 军事上的核讹诈;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西化、分化及和平演变的战略,灌输腐朽的 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加上他们的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军事上的压力,社会主 义营垒产生了裂缝和发生了变化,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联的共产党开始背弃马克 思主义诸如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等基本原理,提出了“全民国家”、 “全民党”,与帝国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等修正主义 口号。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与之进行了长达15年的斗争。晚年毛泽东实际上是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和旗手。他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力所能及地帮助贫穷的第 三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民族经济,率领我们党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与帝国主义修正 主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为维护社会主义的纯洁性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一直奋 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也是我们正确理解毛泽东逝世以后世界风云何以急转直下的直 接原因。
至90年代初,苏联解体了,柏林墙倒塌了,社会主义营垒终被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给 摧毁了。这就使得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向世界各地普及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 的全球化可以毫无顾及的大踏步的向前挺进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中国为了 迅速发展生产力完成四个现代的宏伟目标,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一步一步的自觉主动 地参与全球化的世界行列。也将很快的成为被整个世界经济所左右、冲击又必将随世界 经济浪潮起伏波动的一艘帆船。处于世界经济政治军事霸主地位的美国还剩下三个小小 的心腹之患:一个是卡斯特罗的小不点儿的社会主义古巴在美国鼻子底下也敢和它面对 面的针锋相对的斗争,有失美国的体面;一个是北朝鲜仍然维护社会主义的纯洁性独立 性;第三个就是美国最不满决的也是最后一个要摧毁的目标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既然 搞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经济实体的多元化,那么政治上没有理由不搞多元化,为什 么还要坚持共产党一个党的领导。这对美国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二、全球化同时也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形式的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客观 进程
社会化的大生产也必然要扩展为国际分工。从近代历史看,资产阶级发展壮大的过程 ,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形成完善和资产阶级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过程。“资产 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生产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 能生存下去。”蒸汽机是适应资产阶级开拓的国际市场对工业产品(商品)源源不断需要 而发生的。资产阶级也因此建立了牢固的经济基础,成长为成熟的阶级。同样,第二次 技术革命也是适应资产阶级激烈竞争的生存方式的需要而出现的,导致资本主义进入垄 断阶段。六、七十年代蓬勃发展起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当代新技术革命使我们进入了 一个信息时代,生产力又一次的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运用到生产 领域的各个部门极大推动了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的迅速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以难以 想象的速度进行。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经济运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的变化。 跨国财团和金融寡头们利用高科技成果建成了复盖全球的金融网络体系。这些投机家们 操纵着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同时潜伏着对全球经济的杀机,也主宰着第三世 界人民的命运。这也就是说,既然社会主义阵营已被瓦解和摧毁,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 体系互相敌对平行发展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所以当前的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 展,社会化大生产必然导致的被扭曲的国际分工也只能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进行,是几百 年来资本主义制度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别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历史的延续。这也可能是不 管人们做出多大努力,“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没发挥出来以前, 是绝不会灭亡的”验证。然而历史又是通过一些偶然的历史人物的行为举措所造成的无 穷的曲折体现出它的上升性和规律性的。不管怎么样,不论是哪个国家和民族都必须面 对这个时代潮流而不能游离于全球化之外。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而失去发言权。
三、全球化的利弊和社会影响问题
关于利弊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利弊所指的主体是谁,对谁有利对谁有弊,或者对同一 个主体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全球化可以使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到落后的国家和 地区,促使资本在世界各地安家落户,这从客观上来说,可以刺激、加速或缩短社会发 展的进程。所以全球化对经济落后的国家或许是一种机遇。全球化过程可以给发展中国 家带来经济效益,使价值增值,外汇增加,也可能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本国服务,这 是被一些国家发展的经历所证明的。也可以引进利用外国资本为本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等比较优势换取自己急需的商品、 新的技术成果以及可以借鉴的生产管理经验等。所以,全球化给经济落后国家带来某种 希望和期盼。
然而目前所通行的全球化规则和贸易协定是由美国等资本主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的最 大化而制定的。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因为只具有微薄的经济势力而无力与强大的西方经济 势力抗衡,只能处于一种被支配的地位。为了生存不得不按照有利于他人的规则行事, 处处受制于西方大国,甚至沦为西方大国被剥夺的对象和增殖资本的工具。象西方发达 国家是最新技术的主人。他们可以任意降低发展中国家出产的原料和劳动力价值。因此 ,近十年来,出现了第三世界资源、市场、劳动力和经济成果贱卖给西方的浪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世界人民所期盼的公正的全球化应该是实现经济贸易的自由化, 公平交易。但是,恰恰是那些口口声声高喊消除贸易障碍的经济强国根据自己的利益又 人为的设置障碍。施行贸易保护主义乃至强行修改贸易协定。富国在乌拉圭回合削减关 税的幅度远远小于穷国的幅度。乌拉圭《南方杂志》的《人权——饥饿全球化》的文章 指出,欧盟和美国对来自南方国家的农产品征收高关税,同时又要求别的国家开放所有 市场。不仅如此,他们对农业实行高补贴,并且用倾销的政策,用这种方式打垮穷国的 农业,使其变得依赖食品进口。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费利卡去年在曼谷举行的联合国贸 易与发展会议第十届年会上说:“有人说国际关系新秩序给穷国带来了好处,这怎么不 使人想起一则寓言:狡猾的狐狸拿出一块香喷喷的肉,吊人的胃口,但又不让你吃到嘴 里。”“有人正在绘制新的世界地图,而整个非洲大陆都干脆一笔抹掉。”
从上面这些事例的简单陈述,就完全可以说明全球化究竟对谁有利和对谁有害,对谁 利益大对谁利益小。也正是由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的金融寡头、跨国财团和垄断资本集 团采用最新的高新技术成果和凭借极其雄厚的经济势力对经济落后国家施行的最沉重的 剥削,这就不仅没有给世界人民带来好处,相反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更为严重的贫富不 均。资本的本性决定了它所到之处必然导致贫穷和富有的社会群体的两极分化。发达国 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日益扩大。据有关资料介绍:三十年前1/5的最富有 人口拥有的财富为1/5最贫困人的三十倍,而如今这种差距扩大到七十四倍。占世界人 口1/5的高收国占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86%。而占1/5人口的最贫困国家在每年的统计 中只占一个百分点。非洲受全球化的冲击,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比重从上个世纪六十年 代的3.1%下降到目前的1.2%。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日益扩大。 拉美各国,25%的财产集中在只占人口5%的富人手中,而人口30%的穷人只分享到8%。我 们国家,如果实事求是的说,贫富差距也还在拉大。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也是 在全球化中获得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收差距最大的国家。最富有的二百七十万人现在 的收入相当于最穷的一亿人的收入,五个儿童中就有一个生活在贫困中。美国人自己统 计:收入不到一万元的家庭中有将近1/3要把收入的40%用来还债。家庭欠债的平均数字 已从1995年的2.34万美元增至3.35万美元。
四、全球化的最终结局
正是由于全球化把世界六十多亿人口推到了贫穷和富有的两个极端,比任何时候更加 暴露出资本主义凶残的剥削本质,这就引起了国际舆论界的强烈反响,越来越多的人反 对谴责美国化的经济全球化。德国的两学者马丁和舒曼著书揭露:倍受推崇的“全球一 体化神话,实际是一个可怕的陷阱”,“发展结果一定是社会结构的全面崩溃”。法国 的学者弗勒斯蒂埃在《经济的恐怖》一书中指出经济全球化使个人和民族主体性陷入危 机,给人们带来无以言状的不安”。瑞士可持续发展企业理事会创立者认为:经济全球 化“导致如此不公平的体系是不能长久运行的,它终将崩溃”。美国学者舒特在他的《 资本主义的问题》一书中把全球化比作“集体犯罪——一种正杀害它赖以生存的躯体的 恶毒的寄生虫”。国际超级投机家索罗斯也在他的名为《全球资本主义的危机》一书中 认为“全球资本主义注定要走向崩溃”。
我们认为,全球化最大可能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阶段。不管人们如何议论它评价 它,它将遵循自己的道路找到最终的归宿。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根本性矛 盾靠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论如何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列宁所揭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 各种社会矛盾不仅没有缓和,而且还以各种最新的形式进一步激发,这些矛盾是推动我 们这个时代向前发展的动力。特别是美国这个超级资本主义大国与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与反剥削、压迫与反抗的矛盾开始激发。在世界金融系统方面,19 97年暴发于泰国的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人们至今还心有余悸。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成 果建成的覆盖全球的经济网络系统,使得金融资本特别是投机资本已在经济生活中占居 主导地位。股票、债券、货币的交易,其数量远远超过了有形商品的贸易额。每年股票 、投机资本、外汇市场的交易、金融衍生物的交易额达数百万亿美元,美元在其中占有 绝对的优势,美国在这种投机活动攫取暴利,是最大的受益者。然而金融业与经济发展 的关系,就象血液与人体的关系一样。这种金融投机行业的股票市场又受国际政治、经 济关系的变化和突发性的历史事件的直接影响,世界性的金融风暴、全地球的金融大地 震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不可避免的严重的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乃至导致整个体系的 崩溃。所以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因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停止而马克思主义受到冷落, 相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比已往任何时候更受重视。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取代资本主 义是我们这个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收稿日期:2001-07-17
标签: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全球化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美国金融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政治论文; 美国史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