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人民医院 262500
【摘 要】目的:探究护患沟通艺术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门诊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0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100例为观察组,对护理人员进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用。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 的满意率明 显较对照组 高,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充分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可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护患沟通;骨科护理;临床价值
骨科患者具有卧床、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等特点,从而给其临床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受长期病魔折磨的情况下,骨科患者极易出现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和情绪,从而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诸多的困难。也影响到临床治疗和护理质量,导致护患关系的紧张。为此,本文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接治的120例骨科患者作为本研究的案例,探索在骨科临床实践中应用护理沟通技巧的方法与意义,为提升骨科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病情予以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治的120例骨科患者,将其按统计学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最小患者年龄18岁,最大患者年龄73岁,平均年龄为(47±2.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为(48±2.1)岁;观察组和对照组共计120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且两组患者的一般性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病症等)并无明显突出差异(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6O例对照组骨科患者临床常规一般性护理和治疗。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护患沟通技巧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内容:①熟悉患者心理特点和情绪变化:由于骨科患者受疾病困扰,导致其在长期卧床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下,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诸多的不便。为此,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困扰因素和情绪波动原因。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和组织培训讲座工作,对骨科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工作。借助自身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骨科疾病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同时对患者肢体疼痛、活动障碍、预后不确定性、医疗费用收取、临床治疗方案的意义和目的等等,同时借助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构建良好的治疗心态和护理依从性;② 重视临床护理语言的使用:临床护理实践中,语言不仅仅包括简单的话语沟通,同时包括肢体语言的应用、语气的调整等。因此,在骨科护理实践中,积极利用眼神、手势、表情等非言语类沟通方式的饮用,同时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重视言语和语气的使用与配合,尽最大可能为患者营造温馨和值得信赖的沟通方式;③情感沟通:情感有助于构建和维系患者临床治疗的自信心和积极态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和治疗依从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通过认真倾听患者倾诉,重视语音、语调、语速等使用和搭配,向患者传递真情感,并及时捕获患者心理和心态变化的迹象,为改进护理提供基础依据;④ 实物对照组饮用:由于骨科患者年龄差距大、学历背景不尽相同,为此,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采取人体解剖图、实际标本辅助讲解等方式,提高患者对骨科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对临床治疗方案的认识和把握,熟悉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意义所在;⑤其他护理沟通:夜间护理沟通模式则需要护理人员通过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安排,保留充足的经历和经验,针对午后患者精神状态较好的特点,开展护患沟通,搭建亲密的护患关系。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沟通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患沟通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人员培训。对护理人员开展系统的护患沟通知识培训,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提高个人素质与服务意识,经考核合格后上岗。(2)强化服务意识。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素质决定了护理效果,要与患者主动沟通、交流,态度和蔼,言语亲切,细心观察患者的不适和需求,及时给予人性化服务,使患者感受到医院的温暖,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赖。(3)掌握好沟通时机。门诊就诊程序很多,挂号、候诊、诊查、交费、检查、化验、治疗等等,初次就诊患者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护士要主动、
热情接待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主动介绍门诊就诊流程。对于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经常巡视,及时引领患者到达就诊区域。(4)沟通技巧。①语言沟通。人与人之间建立感情的最直接的方式是语言,是护患之间交流的主要工具。由于患者都遭受着病痛的折磨,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情绪,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文化水平、性格特点等,采用恰当的交流沟通方式,安抚患者的情绪,指导患者合理就诊。和患者交流时,语言要通俗易懂,把握好说话的语气和节奏,让患者产生信任感。② 非语言沟通。恰当运用运用倾听、皮肤接触、身体动作及目光接触等非语言技巧加强沟通。
通过患者问卷评价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内容包括:
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人员服务的及时性;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健康教育等,综合评价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3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量表的方式,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宣教、住院期间护理以及出院指导三部分的满意度进行打分,借助统计学处理软件对结果予以统计分析。其中护理总体满意度=满意度+基本满意度,以百分比(%)表示。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成果和数据均由统计学软件SPSS 27.0予以分析评估,其中统计分析过程中以t检验和(±S)代表计数资料,并以X 表示计量资料。其中P<0.05表示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拥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患者问卷评价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人员服务的及时性;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健康教育等,综合评价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2 结果
经对入院宣教、住院期间以及出院指导三个指标满意度对比发现,观察组满意度达N58.3%,不满意度达到3.4%,总体满意度达到96.6,明显优于对照组23.3%的满意度、15%的不满意度以及85%的总体满意度,且经统计学对比两组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综合而言,针对骨科患者临床治疗,需要探索有意义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便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巩固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难发现,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实践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巩固和促进临床治疗疗效,促进骨科临床护理实践质量的提升,在骨科实践中值得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曙红,严其明.住院患者对护忠沟通的需求调查[J1.护理学杂志,2016,17(9):684—685.
[2]李静,李岩,宋伟贞.骨科急症中的护患沟通技巧【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57.58.
[3]蔡红,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7(1):220.221.
论文作者:李志丽,郭晓君,刘才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患者论文; 骨科论文; 满意度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沟通技巧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