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很重要的内容,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加深对于文本学习的理解。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有些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朗读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朗读中缺乏情感。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展开讨论,分析小学语文朗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有效性探究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朗读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不仅学习了文章的词汇,还能深刻理解文章表达的感情。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并不注重朗读教学,使得学生朗读范围狭窄,质量不高。所以新的教学改革下,教师应该重视语文教学策略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技巧,进而提高语文朗读教学的效率。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低效问题分析
1.朗读单一,兴趣低下。多数的情况下,老师都是要求学生对书本文章反复朗读,朗读教学过于单一枯燥,导致学生丧失了对朗读的兴趣。朗读的价值在于老师在学生阅读完后的指导和评价,而不是学生的声音高低。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个重要性,导致学生嘴动脑子却不动,缺乏对阅读意义的理解。这样的阅读方式往往都比较枯燥,无法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感情,使学生不能产生与文章的共鸣,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基于这种情况,就要求老师不能把朗读作为教学的过渡环节,而是在朗读中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感情,并对学生的朗读情况加以分析和评价,让学生觉得朗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
2.缺乏技巧,效果不佳。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小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难的是由于缺乏朗读技巧从而导致朗读效果不佳。在一篇文章中,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老师要指导学生注意标点符号以及语言的停顿、朗读语调、语速变化、文章感情等问题。良好的朗读技巧才可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以及朗读兴趣,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深入教学,改变学生机械性的朗读现状。
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1.以趣味性和多样化的朗读方式激发兴趣。老师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尝试创新,消除传统朗读教学的弊端。根据小学高低年级的差异,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训练。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将《安徒生童话》作为朗读训练的材料。有趣的童话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迎合了一二年级学生的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选择《名人名言故事》,在朗读的同时还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五六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趋于成熟,可以把握文章内涵,老师可以尝试《三国演义》来朗读,并将一些有意义的章节进行角色扮演。比如“三顾茅庐”的故事,可以告诉学生做一件事必须有耐心,知难而进,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现如今,多媒体教学已经是语文教学的主流,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朗读训练,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带动学生朗读的热情。小学三年级教学中,有一篇文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了一个小视频,并将课文原文作为背景配音。借助多媒体的播放,学生通过视听结合,先感受了小村庄的美,然后体会了美好事物消失的愤怒与无奈。通过朗读内容以及方式创新,培养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2.基于范读的朗读引导策略。在小学语文朗读中,着重看语言的停顿、普通话是否标准、感情的表达等。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具备很好的朗读技巧以及范读能力。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例,虽然只有两句,却有着很多个多音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里,“还”读的是“huan”,不是“hai”,如果老师在范读中犯了原则性错误,不仅会被学生笑话,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好的范读可以深入人的内心,使人可以在听觉享受的同时身临其境。比如老师范读新课程《少年闰土》,节奏错落有致,感情细腻丰富,使学生深深陷入了闰土的世界,感受到了在黑暗的旧中国下闰土的健康、机灵、纯朴和勇敢。老师范读完之后还可以用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来朗读。从而更深入地了解闰土。例如,“鲁迅笔下的故乡是不是很美?有没有人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呢?”引导学生再次朗读,不仅加深了印象,而且为顺利展开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为学生传授适当的朗读技巧。老师在朗读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做到“六不三到“。“六不”包括“不丢字、不加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破句子”,“三到”分别为“嘴到、眼睛到、心到”。“六不三到”既是朗读基础,也是朗读技巧,老师要教会学生这些朗读技巧,让学生明白朗读其实就是“说话”,只不过说的是书上的话。老师引导学生把学与思相结合,掌握朗读技巧,学生就能够正确地朗读,进而提高朗读能力和效率。
综上所述,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只有摒弃传统的机械性朗读,对朗读教学进行创新,才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从一定角度来看,朗读能力也同时代表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老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找到乐趣,通过朗读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
参考文献
[1]杨红月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119+121。
[2]葛东民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学周刊,2015,(32):172。
[3]苏海霞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458。
论文作者:彭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技巧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论文; 兴趣论文; 有效性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