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德国社会民主党组织建设的新趋势_政治论文

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德国社民党组织建设的新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组织建设论文,新趋势论文,社民党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9)06-0095-06

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德国主流政党中的德国社民党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德国社民党一直在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并不断进行着新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一、全球化信息化对德国社民党组织建设的影响和挑战

(一)党的社会基础面临着不断被削弱的危险

政党的社会基础一般指政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较为稳定的支持力量。政党要想取得执政地位或保持已经取得的执政地位,需要有雄厚的社会基础。长期以来,德国社民党拥有坚实的社会基础,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它的社会基础也正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

第一,随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德国社民党的传统支持者受到冲击,对党的认同感降低。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西欧各国的企业管理模式、劳动组织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德国传统产业工人的人数呈下降趋势。据统计,从1960年至1995年原西德地区的就业人口中,工人的比重从50.2%大幅度下降到34.6%。除了在数量上减少外,工人阶级内部也呈现分化,越来越多的工人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工人的阶级意识弱化,阶级认同感降低,进而对社会民主主义的认同感也在降低[1]。据统计,德国西部50%的工人和80%的职员自认为属于“中间阶层”。这些对基本力量仍以中下层劳动群体为主的德国社民党来说是个不小打击,政党最坚强有力的依靠力量遭到削弱。

第二,新中间阶层的异质性决定了德国社民党选民基础的脆弱。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导致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德国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这些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小,越来越分散化。由于中间阶层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他们的阶级意识逐渐薄弱,不像传统工人阶层那样对德国社民党有强烈的依附性和忠诚度。选民的异质性决定了政党选民基础的脆弱,从而在政治上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社会职业和政治观点之间、利益和价值观之间的联系日益疏远。这些特点使得德国社民党面临着如何整合新的社会各阶层的问题,而这些都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第三,德国民众(尤其是青年)非政治化倾向的蔓延。在现代社会中,民众的自我意识增强,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人们开始注重实际利益而逐渐远离政治。据2007年的一项民调显示,德国60%以上的民众对政党工作不满意,82%的人不打算加入某个政党①。非政治化倾向的发展,致使传统政党尤其是德国社民党的政治吸引力、感召力下降。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的固定选民人数占全体投票者的80%以上,但是在80年代和90年代却降低到只占大约一半了[2]。此外,德国当代青年对政党的认识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他们重视个人自由、个性完整,喜欢参与一些比较松散、民主性强、约束力小的组织。而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党,德国社民党有自上而下的组织制度,组织纪律比较严格,这些导致德国社民党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不断下降。

第四,德国社民党的社会基础面临着其他政党、非政府组织等的激烈竞争和新社会运动的挑战。在西欧国家中,政党竞争格局趋于“多极化”。以绿党和极右翼政党为代表的新兴非主流政党的崛起则反映了德国政党体制内部的变化,它们与主流政党为争取选民而激烈竞争。各类非政府组织和利益集团都蓬勃发展,新社会运动也向政党提出了争夺社会力量的挑战。诸如20世纪70年代前后出现的各种“环保运动”、“女权运动”、“生态运动”等,自20世纪80年代起声势日益壮大的所谓“公民运动”、“社群运动”等,这些运动或团体由于较少有政治色彩,不追求赢利的经济目的,这种“比较优势”使它们可以在政治上与主流政党争夺社会支持力量,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与政党分庭抗礼。

(二)党员规模和党员队伍的质量下降

党员是维系一个政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党员队伍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德国社民党作为德国主流政党,长期以来都是党员规模位于前列的大党。但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下,德国社民党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面临着党员数量下降、年龄结构不合理、部分党员不愿参加组织生活等一系列挑战。

第一,党员队伍的总体数量不断减少。在20世纪70年代的鼎盛时期,德国社民党的党员人数超过100万,此后便开始不断下降。在2004年初夏,党员总数下降到65万人。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较,当代的社民党显得虚弱、老化、消极和迟钝[3]。截至2007年11月底,党员人数约为54.1万人[4]。同时,党内分歧也导致了部分党员退党脱党的现象。党员数量的持续减少,减小了党的影响,削弱了政党与社会的联系,给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二,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逐步老化,青年党员的比例不断下降。近几十年来,德国社民党老年党员比例持续上升,青年党员的比例则急剧下降(数据见表1)。另据统计,目前党内35岁以下的党员只占全党的11%,其中1/2在30—35岁之间[5-1]。

同时,党员及政党干部渐趋老龄化,而年轻的梯队却没有跟上,年轻人对政党越来越不感兴趣。哥廷根大学有2万多名大学生,参加德国社民党的不过是四五十人。此外,由于社会的变革,德国社民党的前沿组织(如青年团体)也正在萎缩。由于政党在总体上职业化,而那些作为社会和政治之间重要协调者的非职业政治家(多为中青年党员)往往被排挤到了边缘的地位。

第三,普通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广大党员越来越明显地感到,自己受党的关注越来越少,自己在党的政治行为中的作用比过去大大降低,广大党员的党内政治生活的热情急剧下降,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的党员越来越少。据统计,目前在德国社民党内,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的党员人数只占党员总数的10%,而形式入党但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消极党员占大多数[5-2]。

(三)经济与社会变革对政党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党的运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德国社民党近些年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党内纪律涣散、内讧不断、党的决策机制僵化、办事效率低下等弊病。而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党的形象,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第一,党的组织呈现松散、无序和虚弱的特征。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也导致了政党的变化。政党在政治上变得更加令人捉摸不定、更加反复无常。德国社民党的三个层面即地方、州、联邦几乎互不相关;德国社民党的执委会和主席团往往脱离党的其他部分而自行运作;州和地区的党组织所关注的利益经常有地域局限性,基层党员和党组织集中精力于地方市政政策。支离破碎、条块分割、缺乏集权、功能多元,这些就是当代德国社民党组织和政治现实的核心特点。有德国学者指出,在德国社会民主制框架内,当今的党可以理解为一个“松散的无序团体”[7]。

第二,党的外围组织减少,党同工会之间的关系紧张,德国社民党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一是党的外围组织减少。德国社民党曾经有几百个党的外围活动组织,如各种社会救助协会、老年协会、歌唱队等,但现在它们都逐渐离开了党的组织。二是德国社民党和工会有着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是德国社民党能够在德国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随着德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双方的关系逐步从非自主性的合作走向越来越大的疏离乃至冲突。德国社民党企图顺应并引导社会的变化,而工会组织则趋向于保守。德国社民党与工会的关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三,经济一体化和政党政治区域化使得政党政策丧失独立性,制定政策的难度增大。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资本的自由流动和欧洲一体化的推进,德国社民党的经济政策乃至社会政策越来越丧失其独立性,而与其他政党的政策愈来愈趋同。尽管德国社民党力图保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但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大环境中,德国社民党只能妥协,只能不断适应。在选民的心目中,德国社民党在保护福利制度方面,有较高的可信度。然而,在面临财政赤字的约束条件下,追求选票的动机和紧缩社会福利开支的需要,使德国社民党常常左右为难、犹豫不定。德国社民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其政策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状况,导致其传统固定的支持者大量流失。

(四)信息化对政党的组织运行与组织沟通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与互联网已经成为选民最主要的政治信息来源,这给德国社民党带来了深刻影响和新的挑战。

第一,信息化造成了政党组织功能的弱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媒体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德国政党政治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德国社民党首当其冲。其一,现代媒体已经部分地承担起了本来由政党承担的国家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和中介作用,正如托马斯·迈尔所说的那样,“媒体逻辑打败了政党逻辑”,政党的利益表达功能和政治社会化功能在媒体的冲击下受到了削弱[8]。其二,市场化带来传媒运作机制的转变,其中非政党化和娱乐化突出,这使得政党在整合社会总体利益时面临更大的困难。媒体倾向于按照消遣的规则来报道政治,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政治只有很少的兴趣或漠不关心。

第二,信息化给政党组织领导方式带来了负面效应。近些年来,政党运作的传媒化使德国社民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党的领袖通过传媒直接面对基层和广大选民,从而感染大众、寻求认同、巩固党的群众基础。这导致政党的运作和成功越来越依靠以领袖为首的党内精英,党的高级成员特别是领袖的作用急剧扩大,“政党跟着领袖走、领袖跟着媒体走”的现象日益普遍。托马斯·迈尔曾评论说:“今天在政治生活中有四种力量在起作用:一是经常在媒体露面的政党的高层领导人;二是独立于政党之外的媒体讨论;三是民意测验;四是政党。但政党的实际作用不大。”[9]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政党在功能上由纲领党向选举党转变,广大党员的作用越来越小,人们纷纷失去对政党的兴趣,加入党组织的人数和参加政党选举的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些都对政党政治与政党发展形成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应对挑战:德国社民党在组织建设上新的战略选择

(一)整合社会资源,巩固党的社会基础,扩大党在社会各阶层中的影响力

第一,加强理论创新,扩大执政理念的包容性,以此提高德国社民党的威望和吸引力。理论纲领是政党的行动指南,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能否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纲领,事关政党的前途和命运。德国社民党现任主席库尔德·贝克表示要恢复社民党的左倾理念,重振社民党作为中左翼政党的强有力形象,要在代表下层民众利益上和联盟党有所区别。2007年10月德国社民党汉堡党代会通过的新纲领,重新确定了本党要回归传统价值和最初理念,强调建设“预防性福利国家”,推崇以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为基础的政党纲领和政策。同时,针对社会中间阶层迅速崛起的现实,德国社民党对自己的理论、政策和组织进行了深刻的调整,把争取中间阶层这一多数群体作为奋斗目标,把他们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文化作为调整政策的出发点,提出建设“全方位开放的党”。德国社民党的“自由、公正和互助”这一沿用至今的价值观也适应了社会多元支持的需要。2003年德国社民党通过威斯巴登声明,宣布了一个全面的中产阶级纲领,把支持中产阶级作为经济政策的重点。

第二,加强党的组织与选民、社会各阶层的联系,增强党在社会各阶层群众中的影响力。为了让选民满意,德国社民党把走访和会见选民活动制度化,规定该党议员每周必须安排一个晚上走访选民,各地区的党部每周也必须安排一个晚上接待群众。同时,德国社民党还花钱聘请专职的民意调查机构,通过问卷、电话采访等多种形式,收集选民对执政党及其政策的看法,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为增强党在社会各阶层群众中的影响力,德国社民党还根据不同党员的特点,设置专业人士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聘用专家学者研究讨论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通过这些党的前沿组织和阵地,凝聚社会各职业群体的政治意愿,提高党在这些社会群体中的影响力。德国社民党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积极参加工会、各种协会和联合会的工作,加强与各种社会组织的联系,如工会、老年协会、各种社会救助协会、年轻社会主义者、妇女社会主义者等,注重吸引年轻人。为了满足组织现代化的要求,提高党的交往能力,德国社民党还采取向非党员开放组织生活、邀请党外精英参加本党议会党团等活动。

(二)积极发展青年和妇女党员,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提高党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第一,展开“青年攻势”,加大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以改善党的不合理的年龄结构。德国社民党提出,由党组织、议会党团和政府等主要部门牵头负责青年工作的总体规划,各级党的基层组织和议员狠抓青年工作的具体落实。德国社民党在党的联邦理事会单独成立了青年项目组,专门研究符合青年思想实际的题目和项目,提高他们参与党的各种活动的兴趣。党还加强与青年组织、青年媒体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定期邀请优秀青年参加座谈,以形成党的青年专家网络。同时,德国社民党加大了党的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曾提出在联邦议会党团中40岁以下的年轻议员必须达到10%的目标。这一目标已经实现,目前在众议院251名社民党议员中年龄低于40岁的已经达到37名[5-3]。

第二,广泛吸收女性入党,提高妇女党员地位,以争取妇女选民的支持。德国社民党提出要把提高妇女党员的地位作为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实施,在党内设立了专门的妇女委员会,广泛吸收妇女入党,并把更多的妇女提拔到领导岗位。1988年召开的党的三十三大,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提高妇女地位的议案,规定在党的各级领导机构和各级议会的议员中,妇女所占的比例至少要占到40%左右,大会选出的40名理事中要有14名妇女,并由一名妇女出任德国社民党副主席。

第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以提高普通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近年来,德国社民党注重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使它们积极参加工会、各种协会和联合会的工作。德国社民党突出党的领导决策层与基层党员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的对话,强调在党的各个层次都要加强与党员的对话和联系。在党的各个层次都要提出“面向消极被动的党员并且吸收非党员参加讨论和工作的建议”。在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方面,不断进行党的组织机制和活动方式的创新,以保证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对社会问题的迅速反应。首先,德国社民党打破固定党籍制的传统做法,引进了项目党员制,允许只支持德国社民党个别政治主张的人在特定时期入党,专门从事某个项目的工作,这就迎合了部分年轻人希望在一种近距离、可控制、无意识形态影响的范围内从事政治活动的愿望。其次,德国社民党在继续以居住地为原则设置党组织的前提下,允许党员按照不同兴趣设立“专题类基层党组织”,还允许党员根据不同偏好建立虚拟组织,通过网络讨论党内事务。再次,德国社民党还允许非党群众参加党的基层组织活动,扩大党员与选民的互动与接触,缩小非党员与“党”这一政治行动主体的距离。

(三)通过变革党的组织结构,加强党内选举制度建设,实现民主选举和决策体制的民主化

第一,注重党的领导体制和相关决策机制的改革。为了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改变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党主席的状况,德国社民党于1999年建立了总书记这一新职位,协助党主席统管全党。这个措施意图加强党的集体领导,使得领导层的决策能够更加民主和科学。为协调解决好德国社民党党内的议会党团、政府、党的理事会主席团这三个横向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德国社民党在三者之间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机制:主席团成员、政府领导人、议会党团领导人定期在党的总部开会,就党的大政方针进行沟通协商,通过这种沟通达到思想上的统一。同时,在党的联邦、州、地方组织三个纵向层次之间也建有专门的纵向协调机制来解决他们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通过对党内决策机制的改革,德国社民党希望解决党内决策中“集中”与“民主”的矛盾,在可以民主的方面尽可能地做到民主,在可以集中的地方尽可能地做到集中,使党内决策的合法性与决策的效率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引进党内直接民主,坚持民主选举原则,保障普通党员的民主权利。在社会日益多元化的影响下,德国社民党进一步弱化了党的中央组织对党内候选人提名的控制权,把过去党的领导人由党的执行委员会选举改为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产生,党的各级议员候选人也由过去自上而下的指定改为由地方党组织选举。在选举方式上,以一人一票制的表决方式取代过去的集体投票,运用于领导层的选举、政纲的提出以及党章的修改等党内生活的广泛领域。在全国范围,德国社民党把推行党员公决制作为引进党内直接民主的重要内容,把党内重大问题交给全体党员讨论来决定,并逐渐在党内建立起党员公决制度,以使每个党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德国社民党认为,讨论党的纲领的过程比最终出台新纲领更加重要,因为讨论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澄清认识的过程。

(四)对新闻媒体采取建设性的合作态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筑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实现组织沟通的信息化

第一,对新闻媒体采取建设性的合作态度。新闻媒体号称是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针对媒体对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的状况,处理好同新闻媒体的关系已成为德国社民党的重要课题。1999年的党代会曾专门把依法运作媒体作为一个议题,提出了把“拥有适合媒体社会的交流能力”视为该党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四大目标之一。德国社民党高度重视引导舆论为本党服务,对新闻媒体采取建设性的合作态度,根据传媒规律修饰和包装政党的政策纲领,加强对媒体公关,密切跟踪舆论动向,及时化解媒体对党的消极报道。为了提高党的中高级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专业化水平”,德国社民党成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执政后该党的主要内阁成员都聘用了“新闻形象顾问”。同时,培育和打造属于自己的主流媒体阵地,利用网络媒体来发布和传递信息,宣传党的政策主张。

第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组织内部沟通与联系。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政党组织形式发起挑战,促使政党组织向“扁平的网络模式”发展。为适应现代通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德国社民党提出了建立“网络党”的主张。所谓“网络党”,就是利用因特网为党与党外人士、党的领导和普通党员搭建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党的每一级组织都有互联网,可以从网络上了解德国社民党的情况,包括会议记录。德国社民党数年前启动了两个重要计划:一是“红色电脑”计划,将本党的所有基层组织全部连入内部信息网;二是“红色手机”计划,通过移动终端技术向党的各级领导和党员发布消息。德国社民党以网络技术为平台开展组织生活,加强中央与地方、党员与公众的沟通,打破了参加党内讨论的时空限制。目前党总部与党的各州级机构之间已经实现了内部联网,党的领导成员在网上可以直接同党员“见面”。目前,在德国社民党总部处理的地方来信中,有80%以上为电子邮件[10]。德国社民党还借助区域网络进行党内信息交流与传递,运用互联网联络各地党的基层组织,进行组织宣传工作,形成“网上社民党”,使得组织内部的联系更为紧密。

三、德国社民党组织建设的启示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共同背景下,各国政党也同样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应当汲取德国社民党组织建设的有益经验,推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第一,应注意调整纲领和政策,加强政党和民众的联系,不断扩大党的社会基础。近年来,德国社民党不断注重理论创新,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党的组织与社会各阶层的联系,这使得党在社会各阶层群众中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党的社会基础得到了巩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党需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地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以提高党的政治影响力。

第二,应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重视党员队伍素质的提高,保证党员队伍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党员队伍建设是政党的组织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德国社民党通过展开“青年攻势”,提高青年和妇女党员地位,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等措施,较好地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新的形势下,政党要注意吸收和发展优秀青年、新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的组织,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党员队伍;同时,又要着力于党员队伍质量的提升,保证党员队伍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第三,应发展党内民主,创新党内组织运行模式,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德国社民党积极引进党内直接民主,将党内重大问题交给全体党员讨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实现决策体制的民主化,增强了党的活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党的运行环境的变化也对党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创新党内民主的实现载体和运行模式,保障广大普通党员民主权利的顺利实现;要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第四,应革新党的媒体政策和加强电子党务建设,运用现代科技,塑造政党的良好形象。德国社民党高度重视引导媒体为本党服务,提出了建设“网络党”的主张,启动了“红色电脑”计划和“红色手机”计划。通过这些措施,德国社民党紧跟时代步伐,很好地运用了现代科技成果,塑造了政党的良好形象。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为政党既带来挑战,也创造了机遇。政党要顺应潮流、因势利导,掌握传媒和网络的话语主导权,切实加强对各种新闻媒体的引导和监督,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和效能,加强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沟通,以不断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带来的挑战。

注释:

①数据来源:德国《明星》周刊和RTL电视台所作的德国政党民意调查(http://www.welt.de,2007-10-17)。

标签:;  ;  ;  ;  ;  ;  

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德国社会民主党组织建设的新趋势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