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陕西汉中 723300
摘要:洋县是中国唯一获准筹建有机产业示范区,核桃产业已成为洋县的主导产业。本文分析了洋县核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提出了核桃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洋县及同类地区发展核桃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桃产业;发展;建议;问题
一、现状与问题:
核桃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果,又是古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深受老百姓喜爱。核桃在我县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县核桃生产在汉中市仅次于宁强、略阳,株数和产量均在前几名,是当时山区群众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从2000年以来,借助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实施全县核桃产业有了迅猛发展。截止目前,全县栽植核桃保存面积约2.8万亩,270万余株,主要分布在秦巴中山和低山丘陵区。在戚氏、纸坊、洋州、溢水、龙亭、金水、华阳、磨子桥、黄安等镇办的部分村组,近几年栽植的核桃树有的已经开始挂果,其中集中连片的如:华阳板桥村、溢水阳坪村、龙亭岳家山、柳山村、洋州木瓜园村、黄安镇黄安村、磨子桥小江村等经营面积在50亩至200亩重点组、户有50多个。
据统计2018年全县核桃产量 1052 吨,平均亩产仅37公斤,按每亩56株计算,单株产量仅0.7公斤。核桃栽培面积和株数有了大幅度增加,但产量不高,市场供不应求,且多数是四川、新疆等外地产品。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反常现象呢?除了近几年来原有大树老化死亡减少,新栽幼树增加快之外,究其原因,还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重栽轻管,粗放经营。核桃生产尚未改变传统做法,缺乏科学的经营理念。从栽植到死亡基本上不修剪,不施肥,不防虫,土壤板结,杂草丛生,自生自灭,这种粗放管理致使树的寿命短,产量低,果实品质差。二是选地不当,布局不够合理。部分农户为了享受退耕还林补贴,只管把树栽活,忽略了如何让其多结果。新栽的核桃树约有30%,主要分布在丘陵区,原产区减少,新区增加。致使有的树“活而不旺,长而不实,病虫害严重,甚至成半“野生状态。”三是实生苗栽植多,且造林密度大。退耕还林中受种苗补助费的制约,大多栽植的是实生苗,且按生态林要求每亩栽植111株,密度较大,影响了结果。四是病虫害危害严重,大树枯死,幼树落果。因病虫害造成结果盛期的大树约有60%衰败枯死,新栽的幼树病虫为害已成主要问题。木瓜园村50亩幼树病虫危害株率达55%以上,花后大量落果,今年仅收130公斤。
二、对策及建议
我县地处秦巴山区,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得天独厚,适合发展核桃产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如果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加强科学管理,集中力量,主攻单产,定会形成优势产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也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共赢。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科学合理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根据核桃生物学特性,划定最适生区,优化布局,以优势区域布局理论和技术形成体系,切实做到适地适树,适地适(品)种。新栽植时可以大集中,小分散,大连小不连,不要片面强调集中连片,单纯追求面积、株数,坚持把核桃栽植在最佳适生区。我县秦岭中山区和秦巴低山区,应为首选区域,丘陵地区立地条件、环境小气候变化差异很大,只能选择最适宜的品种,有重点的发展。对已在荒山和不宜农耕的撂荒地、土层浅的瘠薄山坡和粘重(黄泥巴)透气性差或积水地上栽植的核桃树,必须加强土壤改良,以树适地。
(二)以防治病虫害为突破口,切实加强科学管理。病虫危害已是新老核桃树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天牛、吉丁虫,象鼻虫、举肢蛾、枝枯病、炭疽病等危害,有的地方已面临毁灭。各地应以防治病虫入手,制订技术标准和实施方案。对不同密度的造林地采用不同的措施,落实水、肥管理,做好整形修剪,清除杂草、人工授粉等工作,千方百计的增强树势,达到优质、丰产,以提高单株产量为目的。
(三)选育优良单株,引进优良品种。以现有核桃乡土品种为主,大力选择优良单株,按照不同类型,扩大良种资源同时有计划的引进国内、省内优良品种。县上可选择地点,建立良种示范园,推广无性繁殖,加速实现核桃品种化、良种化,提高品质和产量。要把良种作为基础,确定各地主栽品种,对未经试验、苗木来源不清的核桃苗切忌栽植
(四)加强对现有低产核桃林(树)的技术改造。由于海拔、气候、土壤等原因全县有不少低产核桃林(树)生长不良,呈半野生状或小老树,有的病虫特别多,有很多是实生树。应按树龄大小分别采取措施,大树以加强管理为主,复壮更新。5-10年生的中幼树可以高接换优,一年换头,二年恢复,三年形成产量。所有低产林(树)都应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结合垦复作好树盘或间作豆类、绿肥、整形修剪、防治病虫害。对劣质、小老树或长期不结果的树可淘汰改植良种
(五)建立示范基地,抓典型树样板,由点到面推广科学技术。全县已涌有不少重点村、组、专业户,可以在不同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组或户,确定专业技术人员,用规范、先进的实用科技,加大科技含量,加强具体指导,培养质优、丰产的先进典型,总结经验,全面推广,以示范样板来推动核桃产业的发展。
(六)加强经济林、林果业树种结构、区划和发展模式的研究,探索发展有机核桃生产技术。随着人们对营养保健和医疗功效认识的深化,食品种类不断增加,需求量上升,且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发展经济林和林果业作为群众致富增收,建设小康村的支柱产业,已成为农民的迫切要求和希望,在山区经济林发展中,核桃是群众投资少、见效快的骨干项目之一。核桃生产在我县已初具规模,只要加强科技、资金、人力投入力度,即可立竿见影。同时改变经营模式,接照一村一品的发展特色,生产有机核桃品牌,一定会改变目前状况,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山西核桃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 乔永胜,樊新萍,武彦霞,田鑫,王勇.??山西农业科学. 2015(03)
[2]中国核桃产业发展研究[J]. 李忠新,杨莉玲,阿布力孜·巴斯提,闫圣坤,刘奎,朱占江.??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3(04)
[3]我国核桃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J]. 赵登超,侯立群,韩传明.??经济林研究. 2010(01)
[4]我国核桃加工产业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 高海生,朱凤妹,李润丰.??经济林研究. 2008(03)
论文作者:常晓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核桃论文; 洋县论文; 幼树论文; 病虫论文; 产业发展论文; 经济林论文; 我县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