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勇刚[1]2004年在《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抑制性控制(inhibitory control,IC)是指当个体追求一个认知表征目标时,用于抑制对无关刺激的反应的一种能力。有关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与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的研究表明,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相关。在对这些相关的多种解释中,认为二者存在有共同的心理成分这一观点比较盛行而且也较为合理。而抑制性控制就是二者都共有的一个心理成分。 很多研究者都努力尝试探讨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机制。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关注的最多是的个体差异因素导致的这两个心理结构之间的相关,而对诸如实验任务这类外在的因素却有所忽略。由于已有的研究几乎都是采用标准的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实验范式,因而任务难度比较大,难以避免由于实验任务的难度所引起的“天花板效应”而导致的相关。因此,有必要设计出具有难度差异的实验任务来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 为此,本研究根据抑制性控制是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共有心理成分这一理论基础,把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分为高、中、低叁个等级,同时采用代表心理理论的叁个错误信念任务A_1、A_2、A_3以及代表执行功能的叁个白天/黑夜任务B_1、B_2、B_3与之对应,来探讨抑制性的难度水平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中的作用。 在实验一中,我们以48名4岁的幼儿为被试,采用单因素被试问设计,对具有叁种难度水平的错误信念任务A_1、A_2、A_3以及叁种白天/黑夜任务B_1、B_2、B_3的差异性进行探讨,从而对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中对错误信念任务和白天/黑夜任务的抑制性控制的叁种难度 洲匕月巨月卜.忆2侧肠月砚月七月卜勺七愉习忆:《州日目位纽电创在幼J‘自几甘,幼班J.嘴班斑愉的相共中的作用》“水平的划分是合理的,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在实验一二中,本研究以33名3岁、45名4岁、35名5岁和27名6岁的幼儿为被试,运用实验一中的实验任务A,、AZ、A3和Bl、B公B3,采用3 x4混合实验设计(任务难度x年龄,其中任务难度为被试内设计,年龄为被试间设计),对心理理论的发展、执行功能的发展、以及二者的相关及其发展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l抑制性控制是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共有的心理成分。 2.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对幼儿执行功能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抑制性控制难度较大的执行功能的发展关键期在4岁左右;抑制性控制难度适中的执行功能的发展有两个关键期,4岁左右和5岁左右:抑制性控制难度较低的执行功能的发展关键期在3岁以前。 3.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对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抑制性控制难度较大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关键期在3荀岁之间不明显;抑制性控制难度适中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关键期在4岁左右;抑制性控制难度较低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关键期有两个,分别在4岁左右和5岁左右。 4.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是影响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之间的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叁个方面:(1)二者之间的相关程度会受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的影响;(2)二者之间的相关随着年龄发展变化的趋势会因为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3、5、6岁时抑制性控制对二者的相关影响不大,4岁时的影响极其显着;(3)二者之间的相关会随着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而呈现出单调性递减或者单调性递增趋势。 5.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之间的相关,与幼儿在这两个心理结构上的神经机制与认知能力的发展不均衡有密切联系。当这两个心理结构所涉及的神经机制与认知能力发展一致时,二者就会存在显着的高相关;相反,二者之间的相关就不显着或者即使显着相关,但其程度很低。
魏勇刚, 吴睿明, 李红, 冯廷勇[2]2005年在《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中的作用》文中提出将执行功能任务和心理理论任务中的共同成分———抑制性控制区分为3个不同的难度水平,从而构成心理理论任务(错误信念)的3个变式A1、A2、A3和执行功能任务(白天/黑夜)的3个变式B1、B2、B3。实验1以48名4岁幼儿为被试,探讨对两类任务中各自的3个变式所包含的抑制性控制的难度区分的适当性,结果表明幼儿在两类任务中各自的3个变式上的正确率差异显着,说明其抑制性控制的确表现出了高、中、低3个不同的难度水平;实验2根据实验1所设计的两类任务,以144名3~6岁幼儿为被试,探讨了不同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在幼儿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的相关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是影响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
谢谟[3]2007年在《3-5周岁儿童气质、抑制性控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自然实验法,运用改编后的心理理论经典研究范式(意外地点任务、意外内容任务和外表真实任务)与抑制性控制中的卡片分类任务、日夜STROOP任务及建塔任务测查3-5周岁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和抑制性控制的能力,并结合托马斯-切斯领导的NYLS小组设计的3-7岁儿童气质量表家长评定问卷(PTQ),对3-5周岁幼儿的心理理论和抑制性控制发展特点进行验证性研究,对气质、抑制性控制和心理理论的内在关系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并探讨气质和抑制性控制对心理理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心理理论各维度和抑制性控制各分任务之间均存在内部一致性。3-5周岁幼儿的心理理论和抑制性控制水平都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征,二者的发展具有相同的关键期。3—5周岁幼儿的心理理论能力和抑制性控制能力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对儿童在心理理论维度发展特点的研究发现,儿童更早获得自我错误信念的能力。抑制性控制中被动抑制性控制的发展比主动抑制性控制的发展更早,且与心理理论的关系更为密切。ToM各维度和总分与IC各任务和总分之间有非常显着的正相关。月龄和抑制性控制总分能够预测心理理论得分;抑制性控制总分是错误信念、表征转换和外表真实维度的有效预测变量;日夜STROOP任务是行为预测维度的有效预测变量。气质与幼儿的心理理论和抑制性控制的关系和影响机制在不同年龄是不一样的。
王怡[4]2006年在《抑制性控制能力对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儿童心理理论研究是二十多年来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从最初对心理理论发展的年龄特点等问题的关注,逐渐转向探讨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内部机制以及影响心理理论能力的相关因素,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心理理论能力和执行功能的核心——抑制性控制能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这一点在国内外以正常儿童为对象的许多实验中得到了验证,但是在特殊教育领域,在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身上,无论是对心理理论本身发展特点的研究还是对心理理论与抑制性控制关系的研究都极为稀少。因此,本研究着重探讨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抑制性控制能力与其心理理论发展的相关关系,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特殊的被试群体也恰恰可以拓展目前有关心理理论与抑制性控制关系研究的范围。同时,本研究还在对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干预训练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对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训练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在心理理论发展方面,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在心理理论总体发展上有着显着的年龄差异,但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正常儿童的发展,在愿望理解、情绪理解以及错误信念各项任务上均较正常儿童远远滞后。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年龄段大约在13岁至16岁之间。同一年龄组的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在心理理论各项任务上的发展呈现出不均衡性,愿望理解能力发展最好,情绪理解能力次之,而错误信念能力最差,这种发展趋势和正常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趋势相吻合。其次,在抑制性控制发展方面,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在抑制性控制总体发展上也有着显着的年龄差异,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均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进步,但远远落后于正常儿童的发展。同一年龄组的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在抑制性控制各项任务上的发展表现不均衡,也有着一定的规律,大小抑制能力发展最好,内容抑制能力次之,而动作抑制能力最差。这种发展趋势与抑制性控制的难度特点相吻合。第叁,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心理理论与抑制性控制的重要发展年龄段接近,13至16岁对多数任务而言是快速发展时期。总体上,心理理论和抑制性控制之间相关显着。各单项任务上,除了动作抑制与心理理论各项任务相关不显着外,其他各项任务之间也有着显着性的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大小抑制、内容抑制和年龄组对总体心理理论分数有较大的贡献率。最后,本研究的抑制性控制的训练总体效果显着。经过抑制性控制的训练后,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有了显着提高。
李艳玲, 陈英和[5]2011年在《幼儿对误信念与元表征受干扰的真信念的理解》文中研究表明采用阶段性错误信念任务和阶段性元表征干扰任务对101名3-5岁幼儿误信念和真实信念的理解能力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幼儿完成两种任务经历了相似的发展趋势,但后者比前者简单;(2)幼儿完成前者的心理过程很可能卷入了其完成后者的心理过程,结果符合但不完全支持表达论;(3)幼儿完成后者可能只需抑制干扰信息表达已有元表征,而完成前者则需要在形成元表征的同时抑制干扰因素,而这两种心理过程的结合可能需要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参与。
叶小红[6]2007年在《幼儿自控能力发展与培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控,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则是儿童社会化重要目标之一。自我控制能力不仅在早期儿童心理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对个体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学前儿童自控能力发展特点和教育干预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教育意义。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探讨了抑制性控制能力和外部情境两个因素对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影响;采用单一被试实验法,对自控能力较弱的正常幼儿进行了教育干预研究;通过调查法和观察法,对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中不利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幼儿园常规教育,培养幼儿自控能力提出有效的教育建议。第一部分,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自我控制的内涵、发展阶段,以及研究取向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以及总体的研究构想。第二部分,通过叁个研究,考察了3-6岁幼儿的抑制性控制能力发展特点,比较不同情境下抑制性控制能力不同幼儿的自控能力发展特点,检验了对正常幼儿缺乏课堂自控能力的行为教育干预的有效性。第叁部分,从幼儿园常规教育与幼儿自控能力发展关系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幼儿园常规教育中不利于幼儿自控能力培养的现象及其原因,提出幼儿园常规教育是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常规教育既要遵循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特点以实现维持教育秩序的短期目标,同时更要运用恰当的教育手段促进幼儿自控能力发展,以实现常规教育的最终目标。本研究通过以上系列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抑制性控制能力是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教育中教师要依据幼儿抑制性能力发展状况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教育目标和要求;(2)学前儿童自控能力的发展不稳定,还不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应具有足够的有序性和一致性;(3)综合干预法能有效提高缺乏自控能力幼儿的课堂行为自控能力,因此对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干预应发挥各种教育合力。本研究以抑制性控制能力为个体特征变量,考察了不同抑制性控制能力幼儿的自控能力发展特点,及其在不同情境中自控能力的稳定性,弥补了以往研究较少涉及个体特征因素的不足;将同伴作为一个社会因素,比较了同伴存在与否对幼儿自控能力的影响,弥补了以往研究较少考虑社会因素的不足;通过在正常教育活动中渗透对缺乏自控能力的正常儿童的干预,及作为培养幼儿自控能力重要途径的目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弥补了以往研究中较少探讨幼儿园自控能力培养的不足。本研究丰富了我国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创造有利于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教育环境提供了有效建议。
曹晓君[7]2010年在《3-5岁儿童暗示感受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抑制性控制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暗示感受性”指个体对误导信息的易感性或抵抗力。近年来,儿童目击证人暗示感受性领域的研究备受西方学者的青睐,儿童暗示感受性的研究已从个案发展到了系统研究。20世纪末本世纪初,心理学家们陆续发展出评估儿童暗示感受性的量表,进一步为儿童目击证人的审查提供参考。虽然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外源性因素对儿童暗示感受性的影响与认知因素的影响同等重要,但以往的大多研究只是部分考查儿童的个体内部差异对其暗示感受性的影响效应,将个体的认知因素与外源性因素结合起来考查的暗示感受性相关研究还比较贫乏,故本研究选取对儿童暗示感受性具有重要影响效应的内源性与外源性因素,进行整合研究。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暗示感受性发展特点及其相关研究对于儿童记忆发展理论的建构、司法实践和教育实践都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遵循“文献分析-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实施研究计划-分析研究结果-确认假设”的研究思路,分别考查了3-5岁儿童暗示感受性发展特点、暗示感受性与抑制性控制的关系,以及抑制性控制对社会压力与暗示感受性关系的调节作用。自编适合中国3-5岁儿童的暗示感受性测试材料,用立即的误信息接受范式和延迟的提取错误范式两种研究范式考查3-5岁儿童暗示感受性的发展趋势及年龄特征,探讨了儿童受暗示的主要原因及外源性因素对暗示感受性的影响效应;采用改编的抑制性控制任务(包括手游戏、“白天/黑夜”实验任务、“兔/狼”实验任务)探讨暗示感受性与抑制性控制之间的关系;通过在访谈过程中设置不同水平的压力情境,分析社会压力对儿童暗示感受性的主效应,同时把抑制性控制看作一个调节变量,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来考查抑制性控制对社会压力和暗示感受性关系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3-5岁儿童的暗示感受性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暗示感受性逐渐降低;儿童的暗示感受性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2)3-5岁儿童在误导性问题上受暗示的主要原因均是为了迎合访谈者的期望,年龄主效应不显着。(3)外源性因素中的提问方式、目标事件性质和时间间隔均对儿童的暗示感受性存在显着性影响。(4)采用延迟的提取错误范式研究年幼儿童的暗示感受性不够灵敏,相比之下,立即的误信息接受研究范式更适用于年幼儿童。(5)儿童的冷、热抑制性控制及总抑制性控制成绩与暗示感受性均显着相关,在控制了年龄变量之后,热抑制性控制、总抑制性控制与暗示感受性的相关仍然显着,但是冷抑制性控制与暗示感受性的相关却不再显着;儿童的热抑制性控制能显着负向预测其暗示感受性水平。(6)社会压力影响儿童的暗示感受性水平,社会压力越大,儿童的暗示感受性越强。(7)抑制性控制对社会压力与暗示感受性的关系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社会压力对暗示感受性的影响会随着儿童抑制性控制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减弱。对于那些抑制性控制水平低的儿童来说,社会压力能正向预测儿童的暗示感受性;但对于那些抑制性控制水平高的儿童来说,社会压力并不能显着预测儿童的暗示感受性。
徐欣颖[8]2005年在《3-5岁幼儿心理理论与抑制性控制之间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发展的角度探究儿童如何获得心理理论,探讨与心理理论能力相关的因素是当前认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3-5岁幼儿为被试,采用自然实验法探讨了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任务特异性问题,并将幼儿心理理论能力与执行性功能的核心——抑制性控制能力相联系,在探讨心理理论能力与被动抑制性控制能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抑制性控制研究扩展到主动抑制性控制任务上,探讨幼儿心理理论能力与主动抑制性控制任务的核心—自我延迟满足愿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继续支持国内外关于幼儿心理理论能力发展方面的实验结果,认为3-5 岁是幼儿心理理论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本研究继续支持国外关于幼儿心理理论能力与被动抑制性控制能力显着相关这一实验结果;本研究发现幼儿心理理论能力与主动抑制性控制能力之自我延迟满足愿望之间无显着相关;本研究的讨论部分涉及了幼儿心理理论任务特异性方面的探讨,并对不同抑制性控制任务(主动与被动)与心理理论能力的联系做了解释,重点关注了被动抑制性控制任务的核心——卡片排列任务与心理理论能力之间的关系。
胡馨月[9]2011年在《儿童抑制性控制对反事实推理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反事实推理(counterfactual reasoning)是在心理上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进而建构一种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活动。近年来,从发展的角度对反事实推理的考察也不断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儿童是否具有反事实推理的能力,儿童反事实推理产生的年龄阶段,儿童在反事实推理任务中出现的错误及原因,儿童的反事实推理与因果推理、心理理论、假装等其他认知能力的关系,而对其认知机制的考察甚少。随着儿童反事实推理能力研究的深入,其认知机制成为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3-5岁儿童抑制性控制(IC)对反事实推理能力的影响问题。主要通过两种类型的研究考察:一是相关研究,二是训练研究。采用训练研究是由于它能够说明儿童的训练经验与稍后结果测量之间的特殊因果关系。实验研究采用混合实验设计。首先探讨儿童的反事实推理与抑制性控制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系;然后通过对抑制性控制的训练(卡片分类训练和其他IC训练)研究儿童的抑制性控制是否影响了反事实推理的形成和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4岁、5岁儿童在反事实推理任务上的表现显着优于3岁儿童,而且反事实推理任务也与年龄显着正相关,但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2)4岁、5岁儿童在IC任务上的表现显着优于3岁儿童,IC总分与年龄呈显着正相关。男女儿童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多种IC任务(卡片分类、手游戏、白天黑夜、建塔任务)之间存在相关,即使在控制了年龄、性别、言语之后,IC任务之间仍保持高相关,说明多种IC任务触及了相同的结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3)儿童在反事实推理任务上的表现与其在IC任务上的表现呈显着正相关。即使控制了年龄、性别、言语能力之后,这种相关仍旧存在。(4)儿童的冲突抑制性控制比延迟抑制性控制更能显着正向预测其反事实推理能力。(5)卡片分类任务训练和其他IC任务训练(白天黑夜与兔/狼训练)影响了儿童在所有IC任务上的表现,表明IC训练是有效的。(6)IC训练对儿童的反事实推理表现有显着性影响,促进了儿童反事实推理能力的发展,这表明IC是影响反事实推理发展的原因之一
王乃弋[10]2004年在《儿童别称命名能力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关系》文中指出已有的研究证明儿童在别称命名任务上的表现与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有显着相关,Perner等最初用元表征(RUM)理论来解释这两种能力之间高度的发展同步性,后来提出对观点相对性的理解(PUM)理论,并以此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内在认知基础。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重复验证了Perner等的研究,考察了50名西南师大附属幼儿园的3-5岁儿童在同义词(SYN)、成员类别(CAT) (SYN与CAT合称NN别称命名任务)、名称/颜色任务(NC)、名称/部分(NP)、颜色/颜色(CC)和部分/部分(PP)六种别称命名任务及错误信念任务(意外地点任务)上的表现,以及儿童在别称命名任务与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之间的关系。实验二采用我们自己设计的另外两种别称命名任务:名称/功用任务(NF)和对立词任务(ANT)测验同一批被试,并与实验一的结果进行比较。在本研究条件下得出以下结论: (1) 儿童在NN别称命名任务上的表现与错误信念任务有显着相关,即使控制了年龄和言语智商因素相关仍显着;而其余四种别称命名任务(名称/颜色、名称/部分、颜色/颜色、部分/部分)对儿童很容易,与错误信念任务的结果没有显着相关,这验证了Perner等的研究结果,证明在这个问题上文化差异不大。对观点相对性的理解(PUM)理论比其它几种理论假设:元表征理论(RUM)、相互排斥性假设(ME)、认知复杂性及控制理论(CCC)能更好地解释儿童别称命名能力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之间的发展同步性。 (2) 控制了年龄和言语智商因素后,名称/功用任务(NF)与NN别称命名任务无显着相关,与错误信念任务也无显着相关,说明NN别称命名任务对年幼儿童的困难不在于视觉提示线索的缺失。 儿童别称命名能力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关系 (3)对立词任务(ANT)与NN别称命名任务和错误信念任务之间均有显着相关,控制年龄和言语智商后相关仍显着,证明抑制性控制与儿童别称命名能力及心理理论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4)儿童的别称命名能力可能随任务材料的变化而变化,存在“熟悉性效应”,材料趁熟悉,任务越容易,儿童别称命名能力以及心理理论能力的表现可能是一般认知基础与任务特异性交互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中的作用[D]. 魏勇刚. 西南师范大学. 2004
[2]. 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中的作用[J]. 魏勇刚, 吴睿明, 李红, 冯廷勇. 心理学报. 2005
[3]. 3-5周岁儿童气质、抑制性控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D]. 谢谟.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4]. 抑制性控制能力对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影响的研究[D]. 王怡.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 幼儿对误信念与元表征受干扰的真信念的理解[J]. 李艳玲, 陈英和.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1
[6]. 幼儿自控能力发展与培养的研究[D]. 叶小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7]. 3-5岁儿童暗示感受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抑制性控制的关系[D]. 曹晓君. 西南大学. 2010
[8]. 3-5岁幼儿心理理论与抑制性控制之间的关系研究[D]. 徐欣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05
[9]. 儿童抑制性控制对反事实推理能力的影响研究[D]. 胡馨月. 西南大学. 2011
[10]. 儿童别称命名能力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关系[D]. 王乃弋. 西南师范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