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颅内肿瘤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论文_毕经芳

探讨颅内肿瘤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论文_毕经芳

泰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观察颅内肿瘤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42例进行观察,其中对照组21例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21例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各方面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对颅内肿瘤患者手术有积极影响,该护理方案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颅内肿瘤;手术;护理干预

To investigate intracranial tumors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was observed

Bi Jingfa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aian Central Hospital,Taian,271000

Abstract:Objective: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tumors.Method:42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tumor were selected,21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operating room nursing,21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effect.Result:The occurr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complication rate comparison,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P <0.05).Conclusion:Perioperat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brain tumor surgery,the nursing program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the clinic.

Key words:intracranial tumors;surgery;Nursing intervention

颅内肿瘤又称脑肿瘤,发生于颅腔内,属于神经系统肿瘤。颅内肿瘤的临床治疗主要依靠外科手术、放化疗等,手术切除常作为首选方案,因为颅脑手术风险相对较大,术后多有并发症发生。目前,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在围术期的实施可很大程度的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本文为观察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42例,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其中神经胶质瘤20例、脑膜瘤12例、垂体腺瘤8例、听神经瘤2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21例患者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4~52岁,平均年龄(42.7±2.1)岁;对照组21例患者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41.6±2.2)岁。两组患者均能主动配合治疗,无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即术前常规宣教、建立静脉通道,术中无菌化护理操作,术后进行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进行全面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术前护理:①病情观察: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向其详细讲解手术过程,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知晓度。另外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了解患者精神状态、生活习惯,以及是否存在基础疾病等情况,为后期个体化护理方案的实施打好基础。②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各项常规检查。术前3天做好术区备皮工作,避免发生术后感染;指导患者掌握腹部按摩手法,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术后发生便秘;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咳嗽、呼吸、床上大小便的方法,防止术后患者出现不适。③心理护理:通过了解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开展心理护理。采用亲切、和蔼的语气与患者交流,鼓励其说出心中疑虑,耐心解答患者各项疑问,也可将成功案例介绍给患者,从而提高其治疗信心。嘱家属多给予患者帮助和鼓励,通过亲情激发患者生存欲望,从而缓解其心理压力。

(2)术中和术后护理:①优化麻醉方案: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优麻醉方案,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选择局麻,对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帮助,可使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术中积极与患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如患者无法交流可通过眼神沟通、轻握手心等方法给予患者安全感。②术后充分止痛:根据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较为严重者可采用持续硬膜外阻滞方式,提高止痛效果和减少术后应激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下床活动。③饮食指导:患者术后清醒后即可少量进食流质饮食,促进胃肠道蠕动,术后24h可恢复正常饮食,注意饮食宜清淡、低脂,避免辛辣刺激等食物。④术后早期活动:术后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肺部疾病和凝血系统疾病的发生。术后1日可在床上进行抬臀活动,此后可由家属协助进行床边活动,逐步过渡到走廊活动。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采用c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SAS、SDS评分观察组为(39.7±5.2)分、(46.9±4.6)分;对照组为(57.6±9.2)分、(56.8±7.3)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评分更低,患者情绪更加平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13例、满意7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非常满意8例、满意9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度为80.9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1例肺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对照组发生2例肺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1例泌尿道感染、1例便秘,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颅内肿瘤手术患者中积极开展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患者术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全面的护理干预是围绕围术期采取的一系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的病情观察、访视和宣教,以及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减少其负性情绪的发生;术中通过细致的护理减少局麻患者的疼痛感和舒适度;术后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活动,有助于恢复胃肠道功能。以上护理从患者入院后便贯穿始终,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信心具有一定帮助。此次研究中,在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各方面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对颅内肿瘤患者手术有积极影响,该护理方案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晓双,徐丽丽.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3):115-116.

[2]杨霞.颅内肿瘤患者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1):211-212.

论文作者:毕经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探讨颅内肿瘤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论文_毕经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