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的护理分析论文_张希倩

湖南省脑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苏醒期是否采取预见性护理作为分组的依据,对照组占45.71%(48/105),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占54.29%(57/105),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包括呼吸道护理、消化道护理、循环系统护理、安全护理、管道护理、体位护理、保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消化道、呼吸道并发症、烦躁乱动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消化道、呼吸道并发症、烦躁乱动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的护理质量,对于加快苏醒、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关键词: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围苏醒期;预见性护理

对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而言,围苏醒期作为麻醉后生理功能恢复的重要时期,仍存在麻醉药、肌松药或神经阻滞药的残留作用,导致机体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消除,容易发生消化道、呼吸道等并发症[1]。由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具有与麻醉诱导期相当的危险性,循环、神经系统及代谢功能等容易出现异常,导致并发症发生,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水平及预后。对此,加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的护理干预,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对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苏醒均具有积极作用。但常规护理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的针对性差,未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基于上述观点,在本研究中,旨在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中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度收治的105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苏醒期是否采取预见性护理作为分组的依据,对照组占45.71%(48/105),性别:男患占54.17%(26/48)、女患占45.83%(22/48);年龄:最小19岁,最大75岁,平均(45.7±4.3)岁;观察组占54.29%(57/105),男患占49.12%(28/57)、女患占50.88%(29/57);年龄:最小20岁,最大76岁,平均(46.2±4.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准备常用的仪器、用具和药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输液,采取去枕平卧体位,给予吸氧、麻醉唤醒等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包括呼吸道护理,判断患者的吞咽功能是否恢复,及时采用吸痰管吸除过多的分泌物,鼓励患者积极咳出分泌物,密切观察患者的呕吐情况,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若患者出现舌后坠,可考虑置入鼻咽通气管,评估呼吸遗忘、喉痉挛、喉头水肿等呼吸道并发症发生风险,注重保持呼吸道畅通;消化道护理,若患者发生消化道反应时,应立即置头低位,使声门位于食管入口的上方,清除消化道呕吐物,必要时通过气管介导,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消化道,稀释胃酸,给予抑制剂、消炎剂及面罩吸氧治疗;循环系统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律,一旦出现低血压,应及时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一旦出现高血压,应给予心理护理,查找病因,对症处理;根据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及时上服,配合临床治疗;安全护理,加强监护,警惕烦躁乱动、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在患者意识清晰时,应告知患者避免乱动,配合护理,若患者处于烦躁状态,应发动家属给予床旁看护,必要时采用约束带约束患者;管道护理,稳定固定患者的引流管,保持引流管的畅通,防止扭曲、堵塞及脱落,警惕患者烦躁乱动时扯落引流管,并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等,及早拔除引流管;体位护理,讲解去枕平卧位的重要性,在术后6h后,可垫枕头,若患者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的风险较大,可将患者的头侧向一边;保暖护理,调节复苏室及病房的室温,定期测量体温,询问患者的意愿,及时添加衣被,防止出现低温寒颤或高温不适。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消化道、呼吸道并发症、烦躁乱动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统一的解释语对调查表进行说明,发放124份问卷,有效回收100.0%,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治疗总例数×100%[2]。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对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拔管时间、消化道、呼吸道并发症及烦躁乱动发生率等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消化道、呼吸道并发症、烦躁乱动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拔管时间、消化道、呼吸道并发症及烦躁乱动发生率等对比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大于对照组的85.42%,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作为患者生理功能恢复的重要时期,亦是容易发生各种消化道、呼吸道及循环系统并发症的时期,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本研究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注重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缩短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3]。朱海娟[4]等研究指出,预见性护理以减少护理安全盲点作为护理的关键,尤其适用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的护理,原因在于预见性护理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通过分析本研究的预见性护理可知,包括呼吸道护理、消化道护理、循环系统护理等,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消化道呕吐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稳定血压和心律,有效减少消化道、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由本研究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消化道、呼吸道并发症、烦躁乱动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提示预见性护理可减少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发生烦躁乱动,原因与预见性护理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加快生理功能恢复、缩短苏醒时间有关。由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容易因烦躁乱动而导致引流管脱落,甚至发生坠床;同时,患者需要采取去枕平卧位,在患者清晰时讲解体位的重要性,及时按摩、擦拭,给予安全护理、管道护理、体位护理、保暖护理,可加快苏醒、减少并发症发生、便于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5,6]。此外,由本研究表2可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显著大于对照组的85.42%;这充分说明了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的护理质量,对于加快苏醒、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彭文丽.全身麻醉胸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06):869-870.

[2]于佳伶,费华华,刘文胜.护理干预对降低气管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03):446-447.

[3]廖礼平,王曙红.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苏醒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6,31(02):61-63.

[4]朱海娟,王金保.建立规范麻醉恢复室管理流程对降低苏醒期并发症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01):69-71.

[5]谭佳琦,肖树.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06):95-97.

[6]李勤,戴琳峰,薛滢,等.语言唤醒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45(10):889-891.

论文作者:张希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  ;  ;  ;  ;  ;  ;  ;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的护理分析论文_张希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