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 无锡 214221)
【摘要】目的:分析PD-L1的表达与急性初发白血病临床特征及预后间的关系。方法:按照PD-L1检测结果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70例急性初发白血病患者分为PD-L1+组29例和PD-L1-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PD-L1+组与PD-L1-组患者性别比例、平均年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计数)水平、髓外浸润率及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L1+组患者1个疗程后完全缓解(CR1)率、2个疗程后完全缓解(CR2)率均显著低于PD-L1-组,复发率、死亡率均显著高于PD-L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初发白血病患者不同PD-L1表达情况临床特征并无明显差异,但预后情况有明显差异,监测患者PD-L1表达情况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关键词】急性初发白血病;PD-L1;临床特征;预后
【中图分类号】R7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218-02
急性初发白血病是白血病的一种常见类型,近几年随着血液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白血病的诊治已经成为了临床研究的热点。国外大量专家指出,实体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在肿瘤的发病与治疗中均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PD-L1即为参与多种血液疾病免疫逃逸机制的一种典型基因[1]。目前,国内对于PD-L1在白血病中的表达特点研究较少,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也尚无明确研究结果,但多数专家认为其与白血病的预后有紧密联系[2]。本研究即对急性初发白血病患者PD-L1表达情况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70例急性初发白血病患者纳入本研究。纳入标准:符合《现代临床血液病学》[3]中急性初发白血病相关诊断标准;经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等检查确诊;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类型白血病患者;合并其他急慢性疾病者;有交流障碍或依从性很差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为15~72岁,平均年龄为(37.52±4.23)岁。按照PD-L1检测结果分为PD-L1+组29例和PD-L1-组41例。
1.2 PD-L1检测方法
采集患者治疗方案实施前的骨髓标本200μl,抗凝处理后与大鼠抗人PD-L1单克隆抗体结合,并以同型单抗作为对照,放入25℃孵箱内孵育30min。孵育完毕后加入红细胞裂解物并混匀,静置10min后离心,弃去上清液后加入2mlPBS缓冲液,再次离心,重复2次上述操作后加入1mlPBS缓冲液制成细胞悬浮液,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使用Cellquest软件计算PD-L1单抗与同型对照抗体的平均荧光强度与的平均荧光强度。
PD-L1检测结果判断依据:PD-L1单抗的平均荧光强度与同型对照抗体的平均荧光强度比值≥2时PD-L1表达呈阳性,表示为PD-L1+;反之则为PD-L1-。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性别比例、平均年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计数)水平、髓外浸润率及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及预后[1]个疗程后完全缓解(CR1)率、2个疗程后完全缓解(CR2)率、复发率、死亡率]情况。
CR与复发判断标准均参照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发布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1版)》[4]中相关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18.0软件,性别、髓外浸润、CR等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年龄、白细胞计数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时可判断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对比
PD-L1+组与PD-L1-组患者性别比例、平均年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计数)水平、髓外浸润率及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
PD-L1+组患者CR1率、CR2率均显著低于PD-L1-组,复发率、死亡率均显著高于PD-L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PD-L1-组对比,*P<0.05
3.讨论
PD-L1最早在20世纪末由国外专家从胎盘cDNA文库中发现,染色体定位于9q24,其mRNA在机体多个重要脏器(心、肝、肺)中均有表达,但受到转录调控影响导致表达水平较低[5]。临床研究表明,PD-L1蛋白与受体PD-1结合后产生的传递抑制性信号影响了T细胞活化与细胞因子分泌,可维持机体免疫耐受,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6]。国内外大量研究报道已经证实PD-L1在多种实体瘤中均有表达,包括恶性黑色素瘤、消化系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等[7-8]。目前对于PD-L1在实体瘤发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无明确研究结果,但多数专家猜想PD-L1高表达后PD-L1/PD-1信号通路紊乱,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应答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异常分化的肿瘤细胞逃过免疫监视,从而产生免疫逃逸,最终形成恶性肿瘤[9-10]。
白血病属于造血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急性初发白血病是其中的常见类型,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初发白血病PD-L1的表达特点研究报道较为缺乏[11]。Torabi等[12]的研究指出PD-L1的表达参与白血病的免疫逃逸,主要与肿瘤的高侵袭性有关。本研究中急性初发白血病患者PD-L1阳性表达率为41.43%,可见急性初发白血病中PD-L1表达情况较为明显,与上述研究相符。本研究中对PD-L1+与PD-L1-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血常规指标水平、髓外浸润率及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见PD-L1的表达情况并不与患者的临床特征有直接关系。但在预后方面,PD-L1+组患者CR1率、CR2率均显著低于PD-L1-组,复发率、死亡率均显著高于PD-L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D-L1阳性表达者预后明显下降,分析原因可能与PD-L1高表达能够抑制机体免疫应答从而拮抗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和促进机体免疫应答的效果或者PD-L1能够对白血病细胞的原发耐药产生某种影响从而降低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直接灭杀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急性初发白血病患者存在PD-L1表达且不同PD-L1表达情况患者临床特征并无明显差异,但不同PD-L1表达可对预后情况产生明显影响。监测患者PD-L1表达情况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Lussier DM,O'Neill L,Nieves LM,et al. Enhanced T-cell immunity to osteosarcoma through antibody blockade of PD-1/PD-L1 interactions[J]. J Immunother,2015,38(3):96-106.
[2]张占芳,张秋堂,邢海洲,等.PD-L1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23(04):930-934.
[3]林果为,欧阳仁荣,陈珊珊,等.现代临床血液病学[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65-69.
[4]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1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12):887-888.
[5]雷泽民,莫享阳,余宗阳.PD-L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机制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5,20(12):1140-1144.
[6]王师,罗龙龙,吕明,马远方.PD-1/PD-L1信号通路及其在肿瘤中的应用[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5,42(02):143-147.
[7] Paydas S,Bagir EK,Deveci MA,et al. Clinical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D-1 and PD-L1 expression in sarcomas[J]. Med Oncol,2016,33(8):93.
[8]田丽华,张学美.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在血液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21):3531-3534.
[9]李义,王晶,克晓燕.PD-1/PD-L1通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19(06):1523-1527.
[10]李义,王晶,克晓燕.PD-1/PD-L1通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19(06):1523-1527.
[11]马红,李宁.PD-L1的表达与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6,24(04):1034-1038.
[12] Torabi A,Amaya CN,Wians FH Jr,et al. PD-1 and PD-L1 expression in bone and soft tissue sarcomas[J]. Pathology,2017,49(5):506-513.
论文作者:周黎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白血论文; 白血病论文; 患者论文; 细胞论文; 肿瘤论文; 血液论文; 情况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