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的质量控制;策略
引言
食品安全是与国民经济和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事项,国家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对食品检验检测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检验检测在维护食品安全和保护人民群众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必须做好检测工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从而确保人们的健康。因此,有必要制定完善的食品检验制度,加强员工素质建设,完善相关的检验检测设备,从而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水平。
1、食品检测工作的必要性
食物是维系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必需品,食品行业的发展从未止步。伴随着近些年经济的稳步发展,食品行业在市场竞争的趋势下,呈现出规模大、品类多的特点,食品市场上涌现出了大量不同类型的食品。这其中不乏有优质食品,其安全性与食用性久经考验,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但也存有部分产品由于企业追求最大利润,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或利用其他原料替换食品材料的现象,使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由此便需要专业人士与专业机构定时定期对食品进行检测,以保障食品安全。由此可见,食品检测工作的必要性主要有2个方面:①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通过食品检测,曝光劣质食品,避免消费者购买到存在安全问题的食品,在保障其权益的同时,谨防“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激励食品企业生产更加美味与安全的食品。②通过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保证食品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提升国家食品安全品牌的口碑,使其在国际中拥有强有力的竞争地位。
2、当前食品质量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
(1)食品检测需要通过食品检测仪器来进行,可以说,食品检测仪器的优劣对食品检测结果有重大影响。国内食品检测机构对食品检测仪器的研发和更新力度不够,经常出现食品检测仪器超时使用的现象,仪器磨损严重,对以精度和准确度著称的食品安全检测而言,由仪器磨损导致的食品检测结果偏差是致命的。(2)食品安全检验缺乏完善的检测体系,对某些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有毒元素或物质的检测力度不足,如低毒金属元素铝,长期摄入可导致老年痴呆或智力减退等严重后果,但目前针对该元素的检测仅局限于面制品相关食品的质量检验。
3、提高食品质量检验检测质量控制水平的相关建议
3.1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
从检验过程的监管来看,①要从根本上解决监督环节存在的纰漏,政府部门首先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完善食品检验方面的管理条例、标准以及法规,并加大对辖区内食品检测部门、检测机构的管理监察力度。②对检测技术的标准化进行明确说明,通过补充检测技术、规范食品检测流程等途径,实现各职能部门、检测机构业务能力的提升。③应当要求从事食品检测的机构或者单位坚持“质量为先”的原则,强化对检验过程的监管,详细、准确记录检验过程以及结果。监管过程中,对不能胜任食品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考虑重新进行培训或者调换岗位,确保从事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源头控制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环节,同时也是关键环节。根据现行的控制方案以及其他领域的检测经验,要做好食品行业生产质量的源头控制,首先需要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进行分析,继而以合理的策略,制定不定期抽检方案,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完善的、科学的检验模式(如定期专项检查与不定期抽检相结合)。对于不合格的食品原料以及食品成品,督促相关企业按照预先制定的方案进行处理,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快食品检验员队伍建设,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作为确保食品检测质量的核心,从业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食品检测全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提高食品检验人员的选拔标准,不断引进优秀人员,定期组织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增强责任感,制定奖惩措施,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3.3完善食品检验检测规章制度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应该不断完善食品检验检测制度,建立符合中国食品检验检测的系统和方法,更新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提高检验标准;探索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建立健全的制度配置,形成标准化的检查制度,促进全民监督。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食品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形成有效的制度,限制员工行为,避免非法操作。
3.4实验环节质控策略
针对易于控制的检测数据,可定期利用仪器对相关参数进行重复检测,对该数据受控程度进行分析,如果因偶然因素导致数据变异,说明质量可控。如果出现数据系统性变异,说明实验数据失控。另外,检测机构还应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更新,定期维护和坚持设备的状态和性能,确保实验环节工作顺利开展。
3.5抽样环节质控策略
①要制定详实的抽样方案,包括抽样地点、环节、时间、人员分组等,必要时确定企业信息、交通路线和属地监管单位。②提高抽样人员职业素养。抽样人员要全面了解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掌握无菌操作流程和随机采样原则,确保样品有效性和代表性。③做好抽样前准备工作,包括抽样文书、抽样容器和抽样工具等,并根据有关程序规范抽样,确保抽样环节不出问题。
3.6引入更加先进、精密的仪器设备
要想提高食品质量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水平,就必须引入更加先进、精密的仪器设备,且确保这些仪器设备得到可靠、科学的管理与维护。例如,在对婴幼儿奶粉的成分进行检测时,就不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来进行检测,因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设备精度不足以检测婴幼儿奶粉,强行使用必然会出现较大偏差。只有仪器设备使用得当,才能获得准确的检测数据。
3.7加快技术研发进程
在借鉴国外食品检验检测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要成立一支高素质、专业性强的科研团队,进一步加快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研发工作,切实提高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检验检测技术水平,为我国食品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
结束语
检验检测机构开展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应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适应和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相关要求。在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要不断分析和研究在抽样环节、样品保存与制备环节、实验环节、检验报告环节存在的常见问题,制定有效管理策略,不断提升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质量水平,确保我国食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曹慧琴.浅谈食品理化检验技术中的质量控制策略[J].科技资讯,2018,16(19):77+84.
[2]赵冉.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与检验质量控制的强化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6):15-16.
[3]温泉.关于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的讨论[J].科学技术创新,2018(16):68-69.
[4]郭雅楠,张新伟.关于食品检验工作质量控制的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18(12):34.
[5]张进丽.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策略[J].食品安全导刊,2018(09):47.
论文作者:陈孝建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食品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环节论文; 工作论文; 策略论文; 质量检验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