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协会:引领农民闯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杨艳丽[1](2020)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与驱动因素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农村产业融合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相关文件多次强调支持各地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就黑龙江这一农业资源大省而言,粮食产量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但由于传统农业的路径依赖,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就业容量小,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收入全国排名持续下降。通过考察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查找导致农村产业发展缓慢的因素,探寻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从而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尽快推进黑龙江省农村产业全面发展,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实地调查及统计资料相结合,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当前黑龙江省农村产业发展现状,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分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访谈对象,运用扎根理论,识别和选取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驱动因素,构建理论模型,以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驱动因子进行验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因素作用路径及影响程度。从农户微观视角进行问卷调研,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农户参与产业融合意愿的驱动因素。最后为提高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加强各相关因素的作用力度,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从问题意识着眼阐释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和根源,以制度变迁理论为指导指出黑龙江省原有的资源型路径依赖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缓慢的原因,引入产业发展粘性理论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研究基础。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指出应针对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驱动策略。(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统计数据,运用综合指数法,从总指数和子指数两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正从低度融合向中低度融合转变,产业融合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在现有衡量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因素中,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农村服务业融合处于中低度发展阶段,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农业增效还处于低度发展水平,农民增收同样处于低度发展水平且在所有评价因素中所产生的效应最弱。(3)对于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因素进行识别和选取。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农业企业负责人、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乡村干部的访谈,识别相关驱动因素,经过开放性译码、主轴性译码、选择性译码,构建理论模型,探索政府支持、市场因素、农业产业化组织方式、资源禀赋、技术创新等六个方面的相关指标因素,提出研究假设。(4)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推进主体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软件对各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应用AMOS软件对因子进行验证性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驱动因素,得出这些因素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程度,从作用力程度看,农业产业组织方式因素>政府支持因素>资源禀赋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市场推动因素>人力资源推动因素;从作用效果看,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增效>农民收入>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农村经济发展。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因素中,市场推动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尤其是人力资源因素的动力不足。对农民收入和农业多功能性发挥作用力度还相对较弱,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对这几个方面予以重视。(5)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目的出发,通过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参与主体即普通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借鉴计划行为理论探索黑龙省农户参与产业融合意愿的驱动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做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特征、家庭禀赋、感知行为和对外部环境的响应等方面对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意愿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对合作社满意度相对较高,对企业引领产业融合认知不足,风险认知、政策认知、年龄因素都是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意愿的因素。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1)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2)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能力,创新主体间的利益联结,促进人力资源吸纳和培养,加快农户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3)注重科技创新,提高融合质量;(4)加强政府支持,通过政策、财政和提升管理水平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马池春[2](2020)在《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资本下乡日趋活跃和频繁,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潜在推动着乡村社会的秩序变革。当前,围绕资本下乡议题学界争论不断,既有资本下乡的坚定支持者,也有资本下乡的强烈反对者,争论双方的核心关切是资本下乡究竟促进还是损害农民利益?本文以粤东北地区的育村为研究个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采用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等理论分析框架,详细考察了资本下乡在个案村的具体实践过程。资本下乡中的村庄秩序形态变革是本研究所关注的核心内容。资本下乡能否促进农民利益根本上取决于多元主体间利益秩序均衡与否,关键在于资本下乡良性机制的建构。而资本下乡良性机制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是资本下乡中多元主体利益博弈的过程,是农民利益发展与利益保护的均衡过程,也是村庄秩序再造和乡村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研究聚焦资本下乡中的政府、企业与农民,深入分析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行为,全景展现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过程及其结果,并试图揭示资本下乡良性机制建构的内在逻辑机理。本文主要由导论、正文、结论与讨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回答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回顾和梳理相关文献并进行简要评述,介绍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案例概况及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正文部分共由五个章节构成,围绕资本下乡中的政府、企业与农民,按照事件发展的过程脉络,论述和呈现资本下乡对村庄秩序的再造过程和结果,揭示和分析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第一章主要从政府、企业和村集体三个层面分析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行为逻辑,研究认为政府的治理逻辑、村庄的发展逻辑与企业的生存逻辑具有内在契合性,推动了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行动路径的适应性耦合,实现了乡村关系、政企关系和村企关系的再造,形塑了资本下乡中的动态“三角平衡”格局。第二章主要呈现资本下乡中政府和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双重吸纳过程,分析认为村治精英在资本下乡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加速了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的信任建构进程。企业的“需求—回应”机制和政府的体制压力传导是资本下乡中精英吸纳的主要动力来源。资本下乡中政府与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双重吸纳实现了对村治精英的再造,引致村治精英“政治化”。第三章主要展现资本下乡中企业主导的现代规则与乡土规则的碰撞过程,分析认为资本下乡为重塑和再造乡村社会的规则体系提供了契机。资本下乡中乡村社会基于共同需要具有规则再造的内在动力,而政府的强制性矫正则为乡土规则再造提供了外部辅助。同时,资本下乡中企业理性与农民理性的耦合过程也内涵着企业对乡土规则的再造。第四章主要分析资本下乡中农民再组织化的动因,呈现农民再组织化过程。资本下乡中企业基于生产成本控制需要,具有吸纳农民参与的内在动力。而企业基于交易成本控制需要,则将分散化的农民参与推向了再组织化。研究认为资本下乡中的农民再组织化有助于乡村社会自主性“集体”建构。农民再组织化搭建了农民组织化利益表达新秩序,重塑了农村政治经济格局,拓展了乡村精英成长空间,推动了村社集体再造。第五章主要分析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研究认为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遵循内在多重逻辑进路,具有积极治理效应,对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助推作用。同时,现代性与地方性知识的潜在冲突、政企关系诱变、间接信任背景下的松散型村企关系使得资本下乡中的村庄秩序再造有其限度。基于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围绕如何建构和完善资本下乡良性机制,推动资本下乡秩序均衡,促进农民利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的信任建构是基础;新型政企关系是资本下乡可持续的保障;有效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是稳定村企关系的关键;村治精英是资本下乡中的主要桥梁和纽带;打造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是资本下乡进程中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型方向。
邱铁鑫[3](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王萍[4](2019)在《乡村旅游合作社对乡村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德阳市星光村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为例》文中认为对效率的追求是一切经济组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个有效率的组织的产生需要在制度层面做出安排,从而对主体行动形成激励。在乡村空心化、组织松散化、资源闲置浪费的严峻形势下,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组织模式创新,激发乡村旅游各参与主体特别是广大农民主体的积极性,盘活乡村分散、闲置的资源,提高乡村资源的利用效率,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也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乡村旅游合作社作为农民“抱团闯市场”的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抗风险能力和市场谈判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合作意识不强、结构松散、运转资金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制度分析为理论指引,以德阳星光村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为例,对其主体的参与程度和行动逻辑、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制度安排与制度实践等方面做了分析,并得出合作社成立后,不仅提高了当地闲置农宅、土地、人力、文化等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对星光村整体品牌的塑造与推广、乡村旅游组织化水平的提升等产生了积极作用。最后,指出了星光村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理想的合作社模式和乡村旅游组织模式所需要的条件和制度保证进行了讨论。本研究主要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界定、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从组织理论、制度分析理论视角对论文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并对乡村旅游组织模式和乡村旅游合作社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第三章:研究设计与实施。对研究案例区域概况、资料收集与分析、成文方式与内容结构、研究信效度等内容做了总体描述。第四章:参与主体及其行动逻辑分析。从政府、外来业主、社区居民、基层组织、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等参与主体入手,通过资料编码和话语分析,对不同主体的行动逻辑进行了剖析。第五章: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分析。该部分对星光村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的成员结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第六章:制度设计与制度实践分析。从成员制度、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分配制度四个维度对星光村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的制度安排和实践进行了剖析。第七章:乡村旅游合作社对乡村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案例地乡村旅游合作社成立后,在哪些方面提升了对当地资源利用效率,又在哪些方面对当地乡村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产生了制约。第八章:结论与讨论。该部分对案例分析进行总结,提出结论。
吉林省新农村办[5](2018)在《党建带动 整合资源 构建“三位一体”新模式——梅河口市农技协种植合作社社会助乡事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联合社成立于2009年12月,下设村级农技协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15个、家庭农场2个,发展社员232户。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鼓舞下,合作社紧紧围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农村党建社区化志愿服务发展合作社新途径,构建村党支部+村级科普志愿服务站+村级合作社的"三位一体"新模式,为职业农民自愿加入村级合作社搭建平台,助推乡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
李永成[6](2018)在《完善合作机制提升合作社聚农致富能力途径探析——以甘肃省渭源县五竹马铃薯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完善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密切双方的利益联结,是破解家庭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矛盾的有效途径。以首批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渭源县五竹马铃薯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为例,通过分析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演变过程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提升合作社的凝聚力、协作力、创新力三方面做大、做强、做优合作社,实现由利用资源优势向增强竞争优势转变,增强合作社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合作社聚农致富能力。
葛晓军[7](2016)在《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曾一度不论在组建数量还是运作规模上都取得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自从2007年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与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具有本质特征区别的农村专业合作社不论从发展数量还是发展规模上看都相当乐观,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却因为各方面原因呈现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甚至部分改转为农村专业合作社;同时,随着农村发展形势和农业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运行中面临很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和发展障碍,陷入一种尴尬的发展局面: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普遍运行低效,相当数量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由于运行机制不完善,在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等关键问题上也没有进行及时创新或改革,发展能力不高,发展后劲不足,陷入“低水平发展陷阱”,更为甚者,有不少数量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因运行不善导致最终消亡。然而,从农村、农业和农民等发展需求来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却是必不可少的。鉴于此,本文以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例,探究对目前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壮大起决定作用的运行机制设制及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发展障碍及其深层原因,试图结合现实探索改善和创新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的路径和对策,以提高运行绩效,选择真正在实践中能够破解或走出“发展后劲乏力、低水平发展陷阱和最终走向消亡”等发展困境的运行模式,真正发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帮助农户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和增收创收等服务职能,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持续健康运行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论文首先阐述了论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综述和述评,在此基础上,对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概念、基础理论和运行机理结合论文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依据;其次,以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具体运行实践情况为例,系统分析了发展和运行现状的总体状况、地市农经协运行状况、组织机制状况、主要运行机制构成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及其深层次原因;再次;选取32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样本,甄选相关评价指标,构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分析法等方法,用变异系数法对相关指标的客观权重进行预处理,利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对目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进行评价,并对影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对国外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点及其运行经验进行了比较分析,之后辨证的总结出给予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经验借鉴和启示;第五,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提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改善路径和对策;第六,分别依托临沭柳编工艺品协会和寿光蔬菜协会两种创新型运行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协会+龙头企业会员+农村专业合作社会员+农户会员”型与“协会+企业会员+经纪人+农户会员”型两种至少目前来看能够突破“低水平发展陷阱”的运行模式;最后,就论文的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进行了概括性总结。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目前,绝大部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管理者和经营者通常是由少数核心会员控制,普通会员很少担当管理者和经营者,这乃是“委托-代理”问题严重及整体运行低效的根源;(2)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经营管理的实质在于设计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非营利性、无偿服务性和社会性”等本身发展属性束缚了大部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创新运行机制与运行模式,因此,面对我国特殊的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实际,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不违背“非营利性”和“无偿服务性”等发展原则下,只有创新协会会员构成结构及相关运行机制构成和运营模式,激励和发挥会员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创新性,确保会员能够依托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才能真正破解或克服“发展后劲乏力、运行低效、低水平发展陷阱及最终走向消亡”等问题;(3)大部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规模小而分散、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影响政府公共决策能力极其有限等现实状况,导致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突出体现为依赖性、不均衡性和过渡性等特征,对政府部门和市场组织的依赖性仍然较突出。
张婕[8](2011)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分析 ——以江苏省响水县为研究对象》文中指出建国后,我国对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制度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农业合作形式曾经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经济制度,它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主要经历了从改革开放以前的互助合作、人民公社到改革开放之后建立的各种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农村改革发展产生的新事物,是继家庭承包经营、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又一制度创新;随着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以传统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市场格局,提高了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也为政府实施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抓手。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弱势地位,运行机制存在诸多问题,使其在市场转型和博弈中发展缓慢。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由市场控制着资源的流向与配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和运行模式变化很快,不同地区的合作组织也各具特色,只有立足实际、找准典型、从动态发展和全部要素中分析提炼,才能找到合作社运行机制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寻求发展之道。因此,本研究在新时期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运动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立足于全国和江苏的实际发展状况,选取了“苏北粮仓”响水县作为研究对象;全文从管理、制度、经济等视角,将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首先采用调查访问、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经营模式及其运行特点进行纵向梳理与横向分类;接着从微观角度切入,结合典型案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调查与剖析;通过与发达国家典型农业合作社的对比分析,找到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行机制、效果等方面的缺失与失效环节;同时借鉴国外农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运用规范分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对策做了有针对性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发展与创新之道,以期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创新和探索发展扫除障碍、理清思路。
杨文学[9](2009)在《苍山三农》文中研究说明一位权威的经济学家在一个重要学术峰会上慷慨陈言:中国的改革开放,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它的成功就缺乏有效的证据。"三农"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验证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试金石。此言一出,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的共鸣和广泛的认同,也许这位颇有良知的经济
贠继庄[10](2009)在《定西市马铃薯专业协会发展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社会组织的一个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助推器,它不仅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纽带,而且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马铃薯专业协会的支持,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定西市马铃薯专业协会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产生、成长,作为中介组织,协会将农户和市场紧密地连接了起来,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促进了薯农增收和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本文首先概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特征、类型及与相关组织的联系,在理论上重点探讨了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者之间所具有的互动关系。以此为基点,对定西市马铃薯专业协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运转机制、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从政府、市场和协会自身建设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建设马铃薯专业协会发展的建议。
二、专业协会:引领农民闯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业协会:引领农民闯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与驱动因素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产业融合 |
2.1.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1.4 农村产业融合动力 |
2.1.5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路径依赖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2.4 农户行为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既有问题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3.1.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1.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模式现状 |
3.1.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现状 |
3.1.4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现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既有问题分析 |
3.2.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既有问题内容 |
3.2.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既有问题根源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 |
4.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选取 |
4.1.3 评价指标解释 |
4.2 评价方法选择 |
4.2.1 评价指标赋权方法选择 |
4.2.2 评价方法选择 |
4.2.3 融合水平区间划分方法选择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算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测算过程及结果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结果分析 |
4.4.1 综合指数分析 |
4.4.2 子指数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驱动因素识别与选择 |
5.1 研究取向与方法 |
5.1.1 质化研究取向的选择 |
5.1.2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确定 |
5.2 研究设计与对象选取 |
5.2.1 研究设计 |
5.2.2 研究对象选取 |
5.3 数据收集 |
5.3.1 访谈备忘录 |
5.3.2 研究资料收集 |
5.4 研究资料分析 |
5.4.1 开放性译码 |
5.4.2 主轴性译码 |
5.4.3 选择性译码 |
5.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5.5 研究假设 |
5.6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
6.1 研究设计 |
6.1.1 问卷设计 |
6.1.2 变量设定 |
6.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数据分析 |
6.3.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3.3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6.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户参与产业融合驱动因素研究 |
7.1 理论分析框架 |
7.2 数据来源及模型选择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模型选择 |
7.2.3 变量界定 |
7.3 农户参与产业融合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2 相关性分析 |
7.3.3 因子变量的适合性检验 |
7.3.4 因子分析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模型估计 |
7.4.2 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
8.1 立足资源禀赋以发挥比较优势 |
8.1.1 坚持因地制宜以发展特色产业 |
8.1.2 促进城乡融合以形成要素整合 |
8.1.3 加强地域联合以构建产业集群 |
8.2 提升主体能力并强化利益联结 |
8.2.1 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能力 |
8.2.2 促进农户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
8.2.3 增强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
8.3 注重科技创新以提高融合质量 |
8.3.1 利用先进技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8.3.2 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8.4 加强政府支持促统筹协调发展 |
8.4.1 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8.4.2 加强财政投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8.4.3 提升管理水平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
(一)资本下乡研究综述 |
(二)乡村治理研究综述 |
(三)政企关系研究综述 |
(四)村企关系研究综述 |
(五)农民组织化研究综述 |
(六)对既有研究的评述 |
三、关键词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案例概况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案例概况 |
五、分析框架与结构安排 |
(一)论文分析框架 |
(二)论文结构安排 |
六、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利益主体行为逻辑及其关系再造 |
1.1 引资入村:政府的治理逻辑 |
1.1.1 以资引资:国家资源下乡的策略 |
1.1.2 政府入股:政治资源的隐性配置 |
1.1.3 政府的市场观与市场化中的政府 |
1.2 乡村争资:村治逻辑转换与权力内嵌 |
1.2.1 产业振兴:村集体的富民兴村策略 |
1.2.2 社会资本获取:工商资本的政治表达 |
1.2.3 竞争捷径:主动谋求政府支持 |
1.3 选村投资:政府干预下的资本下乡 |
1.3.1 情感偏好:资本下乡中的政府意志 |
1.3.2 企业配合:寻求政策倾斜与扶持 |
1.3.3 村企共谋:强化获取政府资源的能力 |
1.4 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关系再造 |
1.4.1 企业参与下的乡村关系再造 |
1.4.2 村庄参与下的政企关系再造 |
1.4.3 政府参与下的村企关系再造 |
1.4.4 资本下乡中的动态“三角平衡”格局 |
1.5 小结 |
第二章 村治精英吸纳与乡村精英再造 |
2.1 经济精英主导下的村庄治理 |
2.1.1 做企业家:从“草根”到经济能人 |
2.1.2 张榜竞选:从经济能人到村治精英 |
2.1.3 精英的困局:村庄治理内生性缺失 |
2.2 资本下乡中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吸纳 |
2.2.1 情感俘获:私人关系的公共性拓展 |
2.2.2 需求对接:对村治精英破局构想的回应 |
2.2.3 信任建构:企业股权结构的社会效应 |
2.3 资本下乡中政府对村治精英的吸纳 |
2.3.1 先建后补:政府对村治精英的承诺 |
2.3.2 垫资建厂:村治精英对政府承诺的回应 |
2.3.3 褒奖与荣誉:政府对村治精英的反馈 |
2.4 精英吸纳的动力来源及其再造结果 |
2.4.1 可信承诺:企业的政治关联效应 |
2.4.2 “三强四带”:政党能力建设机制 |
2.4.3 “联乡兴村”:政府权力下沉机制 |
2.4.4 再造结果:村治精英“政治化” |
2.5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规则下乡与乡土规则再造 |
3.1 资本下乡中的现代规则下乡 |
3.1.1 股份合作:企业的利益联结策略 |
3.1.2 市场排斥:村集体反对股份合作制 |
3.1.3 按价收租:村集体的确定性追求 |
3.2 乡土规则运行下的秩序冲突 |
3.2.1 宗族认同:乡土规则的生成机理 |
3.2.2 规则碰撞:产权与收益单位的分合 |
3.2.3 祖宗与神明:分配失序下的暴力抗争 |
3.2.4 资本逃离:地方性知识的挤压 |
3.3 政府参与下的乡土规则再造 |
3.3.1 寻找土地:选定新址与产权重构 |
3.3.2 利益均沾:秩序建构的均衡过程 |
3.3.3 程序再造:权力渗透与强制性矫正 |
3.3.4 资本回流:乡土规则再造的效应 |
3.4 企业参与下的乡土规则再造 |
3.4.1 拒绝签约:农民的理性选择策略 |
3.4.2 寻找中间人:企业的行动逻辑 |
3.4.3 推举代理人:农民的行动逻辑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农民再组织化与村社集体再造 |
4.1 农民再组织化:企业的治理逻辑 |
4.1.1 企业成本控制:农民再组织化缘起 |
4.1.2 向政府说好话:重新俘获中间人 |
4.1.3 为政府造亮点:寻求政府支持 |
4.2 “四社协同”:农民再组织化的过程 |
4.2.1 劳务合作社:闲散劳动力组织化 |
4.2.2 产业合作社:产业过程组织化 |
4.2.3 资金合作社:农民分散资金集聚化 |
4.2.4 土地合作社:土地碎片化及其整合 |
4.3 组织化利益表达:农民的集体行动 |
4.3.1 表达梯度:从中间人到代理人 |
4.3.2 理性抗争:利益再表达的过程 |
4.3.3 “新中间人”的诞生:政府 |
4.4 集体再造:农民再组织化的效应分析 |
4.4.1 权力渗透:经济过程中的政治表达 |
4.4.2 政经分离:农村政治经济格局重塑 |
4.4.3 精英塑造:农民的“新代理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 |
5.1 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 |
5.1.1 利益主体关系:从失衡到均衡 |
5.1.2 制度建设:从碎片化到体系化 |
5.1.3 组织建设:从失序到有序 |
5.1.4 农民能力建设:从单一到全面 |
5.1.5 农民认知转型:从封闭走向开放 |
5.2 村庄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 |
5.2.1 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体系 |
5.2.2 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能力 |
5.2.3 资本下乡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
5.3 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限度 |
5.3.1 现代性与地方性知识的碰撞冲突 |
5.3.2 政企关系的诱变及其风险 |
5.3.3 间接信任背景下的松散型村企关系 |
5.4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一)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信任建构是基础 |
(二)村治精英是资本下乡的主要桥梁和纽带 |
(三)新型政企关系是资本下乡可持续性的保障 |
(四)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是稳定村企关系的关键 |
(五)资本下乡中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是根本 |
二、进一步讨论 |
(一)如何完善资本下乡中的企业治理 |
(二)如何构筑更为合理的利益增长分享机制 |
(三)如何实现乡村传统治理资源的现代性转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4)乡村旅游合作社对乡村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德阳市星光村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对多样化组织模式的需求 |
1.1.2 乡村振兴对乡村旅游组织模式创新提出新的要求 |
1.1.3 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问题逐渐显现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界定 |
1.4.1 乡村旅游组织模式概念界定 |
1.4.2 乡村旅游合作社概念界定 |
1.4.3 乡村资源和乡村资源利用效率概念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可能的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组织理论与组织模式 |
2.1.2 制度分析理论 |
2.2 文献回顾 |
2.2.1 乡村旅游组织模式文献回顾 |
2.2.2 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文献回顾 |
2.2.3 研究述评 |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案例的选取及其概况 |
3.1.1 案例的选取 |
3.1.2 案例区域概况 |
3.2 资料收集与分析 |
3.2.1 抽样策略 |
3.2.2 资料收集方式 |
3.2.3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式 |
3.3 研究信度与效度 |
4 主体:参与主体及其行动逻辑分析 |
4.1 村民:实干家与搭便车者 |
4.1.1 返乡创业的副理事长——本地能人大户代表 |
4.1.2 “搭便车”与“被入社”——普通村民 |
4.2 外来企业:外来投资者情怀外衣下的商业本性 |
4.2.1 “有心无力”的外来理事长 |
4.2.2 外来业主的情怀投资与逐利本性 |
4.3 村委会:社区维护者的无奈与责任 |
4.4 政府:制度提供者的困境与反思 |
4.5 本章小结 |
5 结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分析 |
5.1 合作社社员结构 |
5.2 合作社组织结构 |
5.3 合作社运行机制 |
5.3.1 主要业务 |
5.3.2 运行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制度:制度设计与制度实践 |
6.1 成员制度实践 |
6.1.1 成员的异质性 |
6.1.2 成员边界的模糊性与伸缩性 |
6.2 产权制度实践 |
6.2.1 “三方协议”与“一次性付清” |
6.2.2 剩余权的缺失与搭便车行为 |
6.3 治理结构实践 |
6.3.1 墙上的制度与“心里的章程” |
6.3.2 合作社的“内部人控制” |
6.4 利益分配实践 |
6.4.1 “一次让利”对“二次返利”的替代 |
6.4.2 企业家才能未纳入盈余分配 |
6.4.3 管理费的收取与套票制度的探索 |
6.5 本章小结 |
7 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对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
7.1 星光村合作社模式对当地乡村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逻辑分析 |
7.2 合作社模式对当地乡村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具体表现 |
7.2.1 提高了闲置农房的利用效率 |
7.2.2 提高了当地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
7.2.3 提高了当地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
7.2.4 促进了当地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
7.2.5 提高了合作社的管理效率 |
7.3 合作社模式现有制度缺陷对当地乡村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制约 |
7.3.1 经济职能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
7.3.2 对社员的管控能力弱,统一管理实效低 |
7.3.3 信息不对称,普通社员和基层组织话语权缺失 |
7.3.4 集体行动能力缺失,社员利益共同体未形成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相关讨论 |
8.2.1 对理想的乡村旅游合作社的讨论 |
8.2.2 对理想的乡村旅游组织模式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星光村乡村旅游旅游合作社模式第一次调研提纲 |
附录2 星光村乡村旅游旅游合作社模式第二次访谈提纲 |
附录3 星光村乡村旅游旅游合作社模式第三次访谈提纲 |
后记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5)党建带动 整合资源 构建“三位一体”新模式——梅河口市农技协种植合作社社会助乡事迹(论文提纲范文)
一、补齐分散经营短板,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
二、探索合作组织新模式, 构筑为农服务新平台 |
三、完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
(一) 加强党建带动“三位一体”新模式。 |
(二) 建立多方合作共同推进工作机制。 |
(三) 提升“三位一体”带农增收致富能力。 |
(6)完善合作机制提升合作社聚农致富能力途径探析——以甘肃省渭源县五竹马铃薯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的理论分析 |
1.1 利益联结机制的演变 |
1.2利益联结机制的种类 |
2 五竹马铃薯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的演变分析 |
2.1 五竹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
2.2 利益联结机制演变过程 |
2.2.1 协会阶段 |
2.2.2 合作社阶段 |
2.2.3 探索新机制阶段 |
2.3 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3.1 农户参与发展积极性不高, 利益联结有待加强 |
2.3.2 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缺乏, 加快发展后劲不足 |
2.3.3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风险抵御能力低下 |
3 完善合作机制, 提升马铃薯合作社聚农致富能力的对策建议 |
3.1 多制并举规范运行, 提升合作社的凝聚力, “合作社+农户”实现互惠发展 |
3.2 强化联合组团发展, 提升参与方的协作力, “合作社+联合社 (会) ”实现共同发展 |
3.3 顺应潮流强化创新, 提升合作社的竞争力, “合作社+N”实现创新发展 |
(7)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创新点 |
1.5.1 研究主要内容 |
1.5.2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
2.1.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
2.1.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区别 |
2.1.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 |
2.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基础理论分析 |
2.2.1 产权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合作经济理论 |
2.2.4 交易费用理论 |
2.2.5 公共选择理论 |
2.2.6 博弈理论 |
2.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理分析 |
2.3.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阻力和动力分析 |
2.3.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中的主要角色分析 |
2.3.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利益共享机理分析 |
2.3.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合作机理分析 |
2.3.5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合作机制生成的机理分析 |
第三章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现状 |
3.1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总体状况 |
3.1.1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基本运行状况 |
3.1.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基本运行情况 |
3.1.3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和运行的总体状况评价 |
3.2 山东省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状况 |
3.2.1 山东省东部沿海发达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运行状况 |
3.2.2 山东省中部较发达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运行状况 |
3.2.3 山东省西部落后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运行状况 |
3.2.4 山东省各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变化状况评价 |
3.3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机制状况 |
3.3.1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产权制度状况 |
3.3.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主要组织结构状况 |
3.3.3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机构运行状况 |
3.4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主要运行机制构成状况 |
3.4.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决策机制状况 |
3.4.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合作机制状况 |
3.4.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利益机制状况 |
3.4.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基本保障机制状况 |
3.4.5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经营发展机制状况 |
3.4.6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监督机制状况 |
3.5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3.5.1 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运行中存在缺陷和问题分析 |
3.5.2 主要运行机制构成运行中存在缺陷和问题分析 |
第四章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方法的确立 |
4.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1.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评价方法确立 |
4.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测度 |
4.2.1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4.3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4.3.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各构成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
4.3.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的评价结果 |
4.4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影响因素与原因分析 |
4.4.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4.4.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影响因素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国外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点及其经验借鉴 |
5.1 美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
5.1.1 美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征 |
5.1.2 美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经验 |
5.2 日本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
5.2.1 日本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征 |
5.2.2 日本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经验 |
5.3 西欧国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
5.3.1 西欧国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征 |
5.3.2 西欧国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经验 |
5.4 发达国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经验借鉴 |
5.4.1 改善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社会基础条件 |
5.4.2 积极借鉴现代公司运作方式创新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模式 |
5.4.3 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和民主管理的治理结构 |
5.4.4 走符合目前我国国情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之路 |
第六章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改善路径和对策 |
6.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结构的改善 |
6.1.1 改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结构总体设想和基本要求 |
6.1.2 改善会员大会制度 |
6.1.3 改善理事会制度 |
6.1.4 完善监事会制度 |
6.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产权结构的改善 |
6.2.1 规范政府部门在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角色 |
6.2.2 明确制定会员认购股金及进退会章程和规定 |
6.2.3 合理设置和安排股权结构 |
6.2.4 合理限制投资性会员的表决权 |
6.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主要运行机制构成的改善路径和对策 |
6.3.1 决策机制的改善 |
6.3.2 合作机制的改善 |
6.3.3 利益机制的改善 |
6.3.4 基本保障机制的改善 |
6.3.5 经营发展机制的改善 |
6.3.6 监督机制的改善 |
6.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模式选择 |
6.4.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模式一般性总结 |
6.4.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模式的战略选择 |
6.5 政府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效运行的政策建议 |
6.5.1 加强农村市场制度与体制建设 |
6.5.2 准确定位政府管理主体和管理职能 |
6.5.3 强化信贷、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与实施 |
6.5.4 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建设与支持 |
6.5.5 加强宣传与教育培训工作 |
第七章 个案分析 |
7.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目前主要运行模式比较 |
7.1.1 农村能人引领型运行模式 |
7.1.2 涉农部门带动型运行模式 |
7.1.3 政府扶持推动型运行模式 |
7.2 “协会+企业会员+经纪人+农户会员”运行模式—临沭柳编工艺品协会 |
7.2.1 “协会+企业会员+经纪人+农户会员”运行模式总体特征 |
7.2.2 临沭柳编工艺品协会分析 |
7.3 “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会员”运行模式—寿光蔬菜协会 |
7.3.1 “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会员”运行模式总体特征 |
7.3.2 寿光蔬菜协会分析 |
7.4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要坚持自强和自主发展 |
8.2.2 政府要理性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
8.2.3 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及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良性互动 |
8.2.4 处理和界定好发展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关系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状况专家学者调查问卷 |
附录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状况领办人及会员调查问卷 |
附录3 32 家被调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名单 |
附录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评价指标转化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8)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分析 ——以江苏省响水县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合作经济的历史渊源 |
1.2.2 合作经济研究的发展 |
1.2.3 合作经济研究的现状 |
1.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我国农业合作经济制度的变迁 |
1.3.2 农民合作组织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论文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点和难点 |
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理论概述 |
2.1 合作社的本质规定 |
2.1.1 合作社的定义 |
2.1.2 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
2.1.3 合作社本质属性的探讨 |
2.2 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界定 |
2.2.1 农民合作组织的内涵 |
2.2.2 农民专业协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 |
2.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界定 |
2.2.4 传统合作社与股份制合作社 |
2.3 合作社运行机制的演进和制度安排 |
2.3.1 合作社的构成与运行模式 |
2.3.2 合作社运行机制的演进分析 |
2.3.3 合作社运行机制的制度安排 |
2.4 我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总体情况 |
2.4.1 发展规模 |
2.4.2 发展地域 |
2.4.3 经营领域 |
2.4.4 经济效益 |
2.4.5 运行模式 |
2.5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2.5.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和必要性 |
2.5.2 运行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3 江苏省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 |
3.1 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与趋势 |
3.1.1 发展规模呈现"双聚集效应" |
3.1.2 苏南、苏北区域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
3.1.3 合作形式由单一合作向多元化合作拓展 |
3.1.4 经营领域由农业一产向二、三产业深度延伸 |
3.1.5 服务理念从寻找销售市场到上规模、重品牌 |
3.1.6 运行机制由松散联结向依法规范转变 |
3.1.7 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
3.2 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概况 |
3.2.1 经济和农业概况 |
3.2.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概况 |
3.3 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类统计与发展现状分析 |
3.3.1 从经营管理趋势看,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合作关系趋于紧密 |
3.3.2 从发展规模看,总数不断提升,带动效应明显增强 |
3.3.3 从地区分布看,专业合作社覆盖范围广,但整体覆盖率不高 |
3.3.4 从产业分布看,种养业为主:粮食产业集中趋势比较明显 |
3.3.5 从经营服务内容看,"产加销一体化服务"比例大幅提升 |
3.3.6 从运行效果看,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规模偏小 |
4 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分类与运行机制分析 |
4.1 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与运行特点 |
4.1.1 "农民联合体"模式及其运行特点 |
4.1.2 "部门带动"模式的运行机制与运行特点 |
4.1.3 "产业整合"模式及其运行 |
4.1.4 "龙头带动"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运行绩效 |
4.1.5 小结 |
4.2 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分析 |
4.2.1 投资机制 |
4.2.2 产权运行机制 |
4.2.3 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 |
4.2.4 决策机制 |
4.2.5 经营机制 |
4.2.6 利益分配机制 |
4.3 兴旺小杂粮专业合作社典型案例剖析 |
4.3.1 合作社基本情况 |
4.3.2 合作社运行机制分析 |
5 外国与台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及其经验启示 |
5.1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模式 |
5.1.1 "市场推动"模式 |
5.1.2 "民办官助"模式 |
5.2 "市场推动"模式—美国"新一代合作社"运行机制创新与启示 |
5.2.1 运行机制 |
5.2.2 创新经验与启示 |
5.3 "民办官助"模式—日本和台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
5.3.1 日本农协的功能、运行机制与发展经验 |
5.3.2 台湾农会的运行机制与成功经验 |
5.4 其他方面启示与经验总结 |
5.4.1 运行机制的规范健全,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动力之源 |
5.4.2 拓展服务功能和延伸产业链条,是合作社联结市场的必要手段 |
5.4.3 农工联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 |
5.4.4 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扶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根基 |
5.4.5 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业之途 |
6 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 |
6.1 合作社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6.1.1 投资主体单一、外部融资渠道狭窄,发展资金不足 |
6.1.2 财务关系混乱、产权边界模糊,民主管理难以落实 |
6.1.3 制度结构存在缺陷,领办人素质低、人才不足 |
6.1.4 经营渠道不宽、品牌意识不强,利润增值空间有限 |
6.1.5 利益联结链条松散,分配方式随意混乱 |
6.2 外部环境与政府激励不足 |
6.2.1 农产品市场发育不健全,发展环境不够宽松 |
6.2.2 当地龙头企业数量较少且能力有限,对本行业的覆盖范围不大 |
6.2.3 宣传力度跟不上发展需要,市场认知度不高 |
6.2.4 政府不够重视,对合作社的运行监管空白 |
6.2.5 基层部门缺乏统筹协调,推进失衡现象比较严重 |
6.2.6 合作社资金运转困难,应享受的法人待遇和优惠政策未全面落实 |
7 完善和发展响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和建议 |
7.1 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加强对合作社的支持 |
7.1.1 职能支持—撤销职能越位,促进建立基层农业行业协会 |
7.1.2 财政支持—增加扶持资金投入,开辟新的投资渠道 |
7.1.3 价格支持—实行价格补贴,缩小工农业产品剪刀差 |
7.1.4 信贷支持—由政府部门担保或贴息,鼓励多方资本投入 |
7.1.5 税收扶持—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加快资产积聚速度 |
7.2 全方位优化合作社的外部发展环境 |
7.2.1 拓宽销售渠道,完善市场网络,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 |
7.2.2 广泛宣传,提高认识,依靠政府扶持与培育能人经济相结合 |
7.2.3 金融扶持与技术开发相结合 |
7.2.4 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
7.3 合作社自身健全、规范内部运行机制 |
7.3.1 以股份合作制为导向,设置科学合理的产权结构 |
7.3.2 健全组织结构,完善规章制度 |
7.3.3 完善民主管理和平等决策机制,引入外部专家管理制度 |
7.3.4 加强审计监督管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
7.3.5 注意利益联结的互利与双赢,建立有效地积累和风险防范机制 |
7.3.6 增强服务功能,注重品牌建设,创新经营理念 |
7.4 与时俱进,创新思路 |
7.4.1 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一个有利于实施产业化战略的特色产业 |
7.4.2 建立新型农业生产、加工利益联结机制 |
7.4.3 加强联姻,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创"企业化经营"模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10)定西市马铃薯专业协会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言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 基本思路与可能的创新 |
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理论概述 |
(一)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分类 |
(三) 公民社会组织与政府、市场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分析 |
三、定西市马铃薯专业协会的发展状况及对当地经济的作用 |
(一) 定西市马铃薯专业协会成立的背景分析 |
(二) 定西市马铃薯专业协会成立后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作用 |
四、定西市马铃薯专业协会的运转机制分析 |
(一) 定西市马铃薯专业协会的性质定位 |
(二) 定西市马铃薯专业协会的运转机制 |
五、促进定西市马铃薯专业协会发展的建议 |
(一) 定西市马铃薯专业协会的制约因素分析 |
(二) 定西马铃薯专业协会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三) 促进定西市马铃薯专业协会发展的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专业协会:引领农民闯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与驱动因素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的实证分析[D]. 杨艳丽.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2]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D]. 马池春. 山西大学, 2020(07)
- [3]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4]乡村旅游合作社对乡村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德阳市星光村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为例[D]. 王萍.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1)
- [5]党建带动 整合资源 构建“三位一体”新模式——梅河口市农技协种植合作社社会助乡事迹[J]. 吉林省新农村办. 吉林农业, 2018(17)
- [6]完善合作机制提升合作社聚农致富能力途径探析——以甘肃省渭源县五竹马铃薯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为例[J]. 李永成. 中国种业, 2018(06)
- [7]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葛晓军. 石河子大学, 2016(05)
- [8]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分析 ——以江苏省响水县为研究对象[D]. 张婕.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9]苍山三农[J]. 杨文学. 中国作家, 2009(24)
- [10]定西市马铃薯专业协会发展分析[D]. 贠继庄. 兰州大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