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2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李向杰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2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李向杰

李向杰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民医院骨科 山西 吕梁 033200)

【摘要】 目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32例,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应用应用外固定、骨牵引、手法复位等方法方法来开展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结果:所选取的32例患者在开展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都很顺利,其中有6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尺神经损伤,在为患者实施相关处理之后都已经恢复,手术之后为患者开展1年左右的随访,为患者实施功能评定,其优良率为96.9%。结论:在为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外固定、骨牵引、手法复位等方法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综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143-02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是指发生于肱骨干与肱骨髁之间部位的骨折,这个部位的骨折没有对关节面造成影响,属于一种关节内的骨折,这类骨折在小儿中比较常见,为小儿应用有效的方法开展治疗非常的必要[1],本文就主要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2例,其中包含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处于5岁到13岁之间,其中有6例是由于车祸导致的骨折,有12例是由于暴力所导致的骨折,有14例患者是由于摔伤所导致的骨折。

1.2 方法

临床上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比较常见的,在为患儿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外固定、骨牵引、手法复位等。具体措施表现为:

1.2.1骨牵引治疗方法在为患者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所有患者取仰卧位,在为患者实施麻醉之后,患者的屈肘大致为50°位,在前臂的中立位沿着患者前臂纵轴持续的牵引,以便于对患者的骨折重叠起到良好的移位作用。

1.2.2手法复位治疗方法在为患者成功实施骨牵引治疗之后,再针对患者的骨折类型,对患者的桡偏位移与尺偏位移进行整复,在持续的牵引作用下,手术人员用双手的2~5指顶住患者的骨折远折端,并要在近折端用拇指进行用力的推挤,与此同时要能够缓慢的促使患者的肘关节屈曲90度或者是100度,就能够达到复位。

1.2.3外固定治疗方法 患者拍摄X线片检查,若能够证实患者的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就可以应用石膏或者是小夹板在肘关节屈曲90度到100度位固定维持,在进行4到5周的外固定之后,对患者实施X线片复查,若能够证实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良好,就可以知道患者开展功能锻炼。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受伤的时间比较长,在骨折部位出现了严重的肿胀,并且已经形成了水泡,就不能为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对于这类患者,应该叮嘱患者要注意卧床休息,并要尽量的将患肢抬高,应用尺骨鹰嘴悬吊牵引,并要加强患者患者的手指活动,等患者的肿胀彻底消退之后再对患者开展手法复位[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为患者开展治疗之后,为患者实施1年左右的随访,应用Flyrm标准来对患者实施功能评定,其中差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的肘屈伸受限超出30°,并且肘内翻超出15°,对患者的关节具有严重影响;一般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的肘屈伸受限程度处于10°到30°之间,并且患者的肘内翻处于6°到15°,对于患者的关节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良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的肘屈伸首先小于10°,并且患者的肘内翻小于5°,患者的关节功能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优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的肘屈伸没有受到影响。

2.结果

所选取的32例患者在开展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都很顺利,其中有6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尺神经损伤,在为患者实施相关处理之后都已经恢复,手术之后为患者开展1年左右的随访,为患者实施功能评定,其优良率为96.9%。

3.讨论

小儿肱骨踝上骨折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在肱骨髁轴线与肱骨的干轴线之间存在一个30°到50°的倾角,由于肱骨下端具有扁而宽的特点,并且该部位的皮质不够丰富,导致该部位的骨结构比较薄,由于存在这些特点,导致肱骨髁上容易发生骨折。临床上将肘关节的提携角称之为外翻角,当肘关节伸直时,尺骨长轴与肱骨会在冠状面上构成一个夹角,对于正常人来说,女性的夹角值为10°到15°,男性的夹角值为5°到10°。

患者发生肱骨髁上骨折之后,很容易导致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在患者的肱骨髁内侧包含有尺神经,并且在其外侧包含有桡神经,这些神经都很有可能由于肱骨踝上骨折的侧方位移而出现损伤,尤其是对于肱骨下端骨骺还没有融合的患者来说,一旦发生骨折,很容易导致出现合并骨骺损伤,严重时会导致出现轴外翻或者是内翻的畸形,依据患者骨折的位移方向与暴力的来源方向,肱骨髁上骨折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屈伸型肱骨髁上骨折与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对肱骨髁上骨折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为间接暴力,患者发生骨折之后,骨折的近折端容易刺破患者的肱动脉与正中神经,导致患者出现损伤。在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要能够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具体表现为:(1)对于存在前臂缺血表现的患者,应该将屈肘角度予以放松,并为患者重新进行固定,防止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缺血性肌挛缩;(2)对于伸直型骨折患者,在为患者实施屈肘牵引并进行固定之后,如果患者的骨折是横断型骨折,则需要为患者开展屈肘整复,用夹板为患者固定3到4周的时间;(3)对于骨折端出现在肱前肌的患者,应该先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骨折近端穿出肱前肌处退回,之后再为患者实施整复;(4)在为骨折患者实施整复的过程中,应该先对患者的侧方位移进行矫正,然后再对前位移与后位移实施矫正,对于尺偏型患者,在为患者实施矫正之后,可以保持轻度的桡骗,将患者肘关节的携带角予以恢复;(5)对于存在明显位移骨折的患者,应该及早的为患者开展闭合复位处理,整复操作对于改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消除患者的肿胀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末梢血供不良、桡动脉搏动减弱的患者来说,应该尽可能早的为患者实施闭合复位;(6)对于没有明显移位骨折的患者,可以应用长臂石膏为患者开展3周左右的后托固定。对于存在血管神经损伤的患者,应该及早的考虑为患者实施手术探查,以便于将血管的压迫予以解除,并对患者的血管进行修复,同时可以对患者的骨折进行整复,对于小开放伤口污染不严重、手法复位失败的骨折患者,可以选择为患者开展手术治疗,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患者,在为患者实施手法复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止患者出现肘内翻,若患者已经出现了肘内翻,则需要通过手术方式离开对患者的截骨进行矫正[3-4]。

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32例患者在开展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都很顺利,其中有6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尺神经损伤,在为患者实施相关处理之后都已经恢复,手术之后为患者开展1年左右的随访,为患者实施功能评定,其优良率为96.9%。由此可见,在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应用外固定、骨牵引、手法复位等方法方法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雷廷发.135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1,21(5):612-613.

[2]林福龄.提按手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23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31(12):567-568.

[3]李文利,李文国.提按手法复位结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15(11):336-338.

[4]白雪.屈肘前臂旋前位整复伸直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4,26(18):901-902.

论文作者:李向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  ;  ;  ;  ;  ;  ;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2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李向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