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倩茹(宜宾市南溪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 宜宾 644100)
摘 要:本文通过对旅游职业素养的概念和要求进行研究,分析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方法和途径,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适应未来职业的能力,以满足旅游企业对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 学生 职业素养 教育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点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所需人才门类之广、数量之大是其他产业所不可比拟的。截止2006年末,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达271万多人,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校762所,中等职业学校941所,在校学生73.49万人。旅游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各大专旅游院校、中职旅游学校等必须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专业性强、技能性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他们的办校之本,已摆在办校的当务之急。
旅游业是一个窗口行业,为旅游者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其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旅游服务质量,影响着旅游企业的形象,甚至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形象。因而旅游企业在对人才的选拔上,除了学生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职业素质。
由此可见,在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是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开发的必然趋势。
一、旅游职业素养的要求
1.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旅游职业道德即从事旅游接待服务的工作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时,从思想到行为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等。我国职业道德主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精神,其基本原则是:热爱社会主义旅游事业,全心全意为中外旅游者服务;坚持集体主义;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这些基本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和社会主义旅游职业范围内各种道德关系的本质,是每个旅游工作者道德品质的核心和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旅游服务意识是指旅游从业人员在与旅游企业利益相关的人或企业的交往中所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它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这就是服务意识的内涵所在,它也是可以通过培养、教育训练形成的。
3.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
宋朝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敬业精神是个体以明确的目标选择、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自己的主导活动时表现出的个人品质。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
4.具有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旅游活动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方面,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各相关行业的密切配合和精诚合作,因此旅游从业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从业人员如果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
5.具有良好的礼仪礼貌修养
礼仪礼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仪容仪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仪容仪表主要是指人的外表和容貌;
(2)仪态。仪态指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举止、姿态;
(3)礼貌。礼貌是待人谦虚,态度谦恭,是服务最重要的职业基本功之一,具体表现在微笑和敬语的使用两个方面。微笑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友善,可以融洽服务人员与客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一个服务人员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服务敬语是礼貌服务的外在表现,一句“早上好”,“谢谢”,可以给客人心中送上一片温馨。微笑和敬语是旅游从业人员与宾客之间心灵沟通的金钥匙。在服务中,客人可以原谅服务员的操作失误,但绝不能容忍服务人员的无礼、冷漠。
二、完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
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包括普通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块。
首先在普通文化课程内容选择上,既不能完全放弃语文、数学、政治、外语,也不能过分学科化。应当遵循浅显性、广泛性、生活性的原则,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作必要准备。例如语文课程内容可以侧重于旅游文学和朗诵等口语表达训练,而不必拘泥于普通教育中的语文基础知识的讲授。
其次在专业课程方面,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涉及到经济、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务、法律、建筑、装潢、心理学、食品学、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对这些知识当然不可能要求学生都能精通,但要做到“博”和“杂”。为解决中职学生在校时间短、课时少等问题,我们需要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将这些与旅游相关联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和优化,适当增加具有本地特色和应用性强的课程内容,例如礼貌礼节、公共关系、四川旅游地理等。还可以结合四川省旅游资源特色,开设巴蜀文化现象等选修课程。学生的知识面宽了,自然在工作中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也更好地满足了旅游者通过旅游寻求知识、陶冶情操的需求。
三、改革旅游专业课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应当是一种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并且把学习者视为主动的工作者的教学模式,即情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情境模拟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吸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外,在进行旅游专业课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创建仿真的教学环境,而且要求所有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模拟酒店、旅行社的正式员工,如着装要规范整齐、用语要使用服务业中的惯用称谓“您”等,这对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重视养成教育
众所周知,单纯依靠课堂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如举办辩论赛、演讲赛、旅游服务技能竞赛等来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语言能力、应变能力等职业素质。
此外,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也应抓在平时,首先应有严格管理,要让学生明白其目的;其次,学校要创建一个和谐文明的学习环境、氛围;再次,教师的素质、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关键的,“其身正、不令而行”,言行举止,都影响着学生。因而,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敬业乐业、积极进取,为学生做好表率。
五、走出校门,工学结合
学校实训室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环境,而走出校门,进入企业一线的实践,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则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实效性,而且还能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我校文化旅游部学生从07年开始实行工学结合,学生学习期间安排4个月顶岗实习。通过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模式,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入课堂讨论分析解决,使我们的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而且与人沟通能力、分析处理突发事件能力,适应企业生产岗位的能力大大提高,为日后的就业发展和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适应整个旅游业形势的发展,加强中等旅游教育的专业技能操作课教学工作非常重要。除以上几点外,作为旅游专业教师,我们还应不断努力探索,从多方综合考虑提高旅游实训技能课程教学效果,让学生既学到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工作者、迎接旅游业挑战及发展中国旅游业打好基础。
总之,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旅游教育的发展,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学更应该根据整个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更适合旅游行业的需要,为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中高级人才。
论文作者:傅倩茹
论文发表刊物:《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1
标签:旅游论文; 学生论文; 职业论文; 旅游业论文; 专业论文; 素质论文; 从业人员论文; 《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