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
乡风文明建设路径探析 ——以辽宁为例
李 静①
(辽东学院 韩朝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
摘 要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如何实现乡风文明?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是乡风文明建设的纽带和桥梁。本文以辽宁为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语境,以乡村文化建设现状与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的认知路径探讨为基础,就如何建设的路径问题给予探索。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辽宁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五个方面之一,直接切入了乡村民俗文化的决定因素——乡风。翻阅典籍,关于乡风的释义很多,但“乡里的风俗”的形式定位和“乡愁”的图腾引导功能的认可是基本相同的。它既源于乡村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史,又源于以习惯、特征为基石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操守,还源于以时代需要为背景的道德规范、知识水平、素质修养。在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引导人们培育向上的生活状态和实现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工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从目前对有碍乡风建设因素的调查结果看,农民文化生活单调、守法观念淡薄、赡养互助意识弱化、越级上访增多,农村宗派和黑恶势力抬头,一些农村干部认识不到位、思路不清晰、措施不够有力……。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工作措施是把乡风文明建设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的关键所在。本文以辽宁为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语境,围绕如何建设这一主题,就路径问题给予探索。
一、乡村文化建设现状与问题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乡村,文化集中体现着农民的思想方式、精神面貌、道德观念、价值体系等,对农民群体理解自己的生活境遇和生活方式以及德治与法制、乡村与国家的关系有着直接现实的影响。在乡村文化的历史变迁中,与时代发展需要相结合,乡村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在此进程中,物质、精神文明是基础,也是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条件。依此逻辑,本文选取了辽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辽宁是新乐文化(距今7300 年—6800 年)、红山文化(距今6000 年—5000 年)、夏家店下层文化(前4300 —前2500 )的发源地,可谓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 年来,辽宁乡村淳朴的民风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时代发展需要和农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还存在相当的距离。
(一)农民群体文化素质偏低
1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实现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与一些比较发达的省份相比,辽宁的农业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发展不均衡且总体水平不高,一直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具体表现为:一是整体素质水平偏低。调查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被调查农村人口总数的78 .6 %,掌握1 项以上实用技术的占被调查农村人口总数的8 .9 %,获得专业培训证书的占被调查农村人口总数的1 .6 %,接受过职业农民培训的占被调查农村人口总数的0 .9 %,农业科技对农业增收的贡献率为48 .2 %。二是素质差异性明显。随着辽宁农业的转型升级,调查结果显示,新型经营主体占农业总人口的0 .83 %,其中,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占56 .28 %,大专及以上占12 .26 %,由此可以看到:新型职业农民与农民整体在科技文化上的素质差异甚大[注] 数据来源:2017年12月—2018年3月辽宁省文化社会学学会的《辽宁省乡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
2 .农民精神文化素质
精神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基本品质,在结构上包括才智、能力和涵养三个主体部分。才智系指精神文化才能和智慧,或言创新力;能力系指直接影响精神活动的效率,或言精神定力;涵养系指精神滋润养育支持基础。依此逻辑,以辽宁农民为主体,关于其精神文化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在精神文化才智方面,占被调查农村人口总数的96 .7 %的农民认为谈不上精神文化创新,通常传统文化也被淡化,娱乐充实了生活空间;在精神文化能力方面,占被调查农村人口总数的66 .7 %的农民认为精神文化定力不足,宗教和迷信思想渗透严重;在精神文化涵养方面,占被调查农村人口总数的71 .5 %的农民认为缺乏精神文化支持基础,谈不上精神文化滋润养育。
(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1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1)对数学、密码学的信任。任何共识机制都不能离开数学基础,例如:PoW建立在哈希函数的单向性之上,任何挖矿手段也都需要数学的参与,甚至随机选择过程中同样需要数学知识。对数学的信任是最有力的信任,人为条件不能改变这种信任。
它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以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包括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依此逻辑,以辽宁农民为主体,关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占被调查农村人口总数的64 .5 %的农民认为乡村存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24 .4 %的农民认为乡村存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35 .6 %的农民认为乡村存在公共文化服务内容;15 .3 %的农民认为乡村存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9 .7 %的农民认为乡村存有公共文化服务资金;5 .6 %的农民认为乡村存有公共文化服务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
2 .民俗文化发展是农民价值观与时代相结合的必由之路
它是指文化产业在国家或乡村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文化生产资料和文化生活资料是主要考察对象,文化产品与个人消费结构、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消费和投资的比例的关系是突破点。依此逻辑,以辽宁农民为主体,关于乡村文化产业结构,调查结果显示,占被调查农村人口总数的56 .7 %的农民认为文化产品在个人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70 .8 %的农民认为乡村文化产业对自己的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没有影响;81 .5 %的农民认为乡村文化产业对自身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有影响;93 .3 %的农民表示难以区分乡村文化生产资料和文化生活资料。
(三)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机制不完善且功能缺失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十八大’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更新,‘文化建设是灵魂’,已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1]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应然。问题是发展的理由,与其他地区相比,除全国共性问题外,辽宁也有自身特点的问题,如何认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是目的,实现农民的思想方式、精神面貌、道德观念、价值体系等创新是手段,建设农民群体文化素质、乡村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机制是主要认知路径。
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是乡村振兴的主旨所在,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公共服务投融资体制改革是增强乡村文化发展活力的关键机制,它包括农民文化主体意识和地位、社会文化供给以及其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依此逻辑,以辽宁农民为主体,关于乡村文化发展机制,调查结果显示,占被调查农村人口总数的89 .7 %的农民认为乡村文化发展机制不存在;51 .2 %的农民认为未感觉到自己文化主体意识和地位的存在;67 .1 %的农民认为乡村整体社会文化供给只是书屋、广场和器材;67 .3 %的农民认为未见乡村区域内有什么文化活力;84 .8 %的农民认为乡村文化公共服务投融资目前只是空谈;24 .8 %的农民认为自己所需要的文化来自网络。
3.5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实施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对包装材料的要求中提到:①纺织品还应为非漂白织物;②包布除四边外不应有缝线,不应缝补;③初次使用前应高温洗涤,脱脂去浆、去色;④应有使用次数的记录。我们经过实验,外送清洗对棉布的损耗很大,通常一块新的棉包布经过6次左右洗涤就会产生破洞,而被废弃。
2 .乡村文化发展机制
乡村文化是农民的生活态和心灵的家园,内涵包括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传承是基础。依此逻辑,以辽宁农民为主体,关于乡村文化传承,调查结果显示,占被调查农村人口总数的76 .5 %的农民认为乡村文化传承在个人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61 .7 %的农民认为乡村道德的信任度对自己的中间和最终需求的满足具有深远影响;88 .2 %的农民认为乡村整体的社会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取向被淡化;77 .1 %的农民认为乡村区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正在消失;78 .3 %的农民认为乡村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被淡化。
二、对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的认知路径
1 .乡村文化传承
(一)农民美好生活认知与群体文化素质
1 .农民群体文化素质决定实现美好生活的可能
农民文化素质是一个传统而现代的话题,是新时代农民认知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乡村在中华民族复兴中的地位、幸福生活与国家现代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追求物质满足与精神需要的关系、“三治”(自治、德治、法治)内在统一等方面的前提。调查发现:占被调查总数的93 .6 %的乡镇村干部认为农民群体文化素质亟待提高,政治素质方面,民主政治和法制意识淡薄,民主监督意识弱化;思想素质方面重个人权益、轻义务、宗族意识浓郁,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拜金思想严重,守旧、求神、重男、轻商意识盛行;科技素质方面,传统技术手段依然屏蔽农业的现代性;文化素质方面,虽然关注国家经济、生态、文化、社会、政治方面发展,但却没有能力建立与自身幸福生活的关系;“三治”观念方面,德治主要依靠传统文化继承,法治、自治意识淡薄;市场观念方面,竞争、商品意识缺乏,时效观念缺少。不难发现:农民文化素质得不到提高,没有能力知道美好生活是什么,所以农民自然不会理解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自身的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在它所包含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中,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文化建设相对应,给出的是乡村文化建设方向和成就呈现方式,即如何“塑形”和“铸魂”? 这是一道新时代给出的“考题”,探索实现乡风文明建设路径是关键。它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以下机制所构建,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2017年3月,在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创建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县的统一部署下,人民银行黔南州中心支行在惠水县组织开展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服务示范县创建工作。通过实践,逐步形成围绕“五个三”、做好“四个加”、实现“六个一”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金融服务模式。同年10月,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与省金融办、省证监局、省保监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贵州省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贵银发〔2017〕141号)中,明确提出“在深度贫困地区,推广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服务模式”。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农民的主体地位是由乡村的独特属性和农业农村发展实际需要所决定的,同时也与让农民成为改革的主要受益者和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振兴目的紧密相连。除法律、制度确立的农民主体地位外,让自己成为主体是一种能力,在文化视域中通常称之为文化能力,在结构上由文化自身能力和文化社会能力组成。从文化自身角度看,它是农民成为新时代合格劳动者的需要,更是确立美好生活目标的基石。不难发现:在新时代,传统的衣食住行需要正在向衣食住行娱乐拓展,精神文化需要日渐迫切。因此,农民思维中的美好生活是什么?直接与农民自身文化能力相联系;从文化社会角度看,乡村是相对于城市而以其生活形式为特征的社会存在,生活的主体是农民,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建构了特有的社会形态。事实上,这种形态是一个文化世界,其形式和内涵是由各主体的文化能力的合力所决定的。所谓每一个主体的生活境界依存于这个文化世界的境界,源泉恰是农民群体的文化能力。
然而,她还是鬼使神差地去了,她有些不由自主,好像有一根绳子把她往那里拉。掏出锃亮的钥匙打开屋门后,她摁亮了所有的灯,墙上的书画在灯光中活泛起来,她把身体伏在皮质沙发上,从沙发的体内透出一种刺鼻的质味。她好像浮在一条月色的河里,灯光像一池河水载着她波动,房子宛如一条灯影里的大船,她在等待着敲门声或钥匙插进锁孔的撕咬。慢慢地她忘了自己的等待,忘记了是在别人的寓所里,她想起瓦塘的家了,那个有小河,有着漫无边际的青纱,有着大雁叫声的瓦塘,她已经两年没有真正回去过了。小秋想起丽水桥,在这里租住的两年时间里,她已经喜欢上这座桥了,桥像河的眼睛,从那里溢出的是动人的水波,缓缓流动的河水好像城市的低语……
(二)农民美好生活环境与乡村文化事业、产业发展
1 . 乡村文化事业是农民实现美好生活的保障
2 .农民群体文化能力决定美好生活的境界
在乡村这个“文化世界”中,存在文化主体与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化环境是各文化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确证机制,规定或引导着各主体文化自身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可见,加强文化环境建设意义重大,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乡村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事业是演出、艺术创作、图书文献、文物、群众文化、广播电视、编辑、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单位的集合体,与营利性文化产业相对应,系非营利性,从事精神产品生产和文化公共服务。例如:辽宁省政府采用“进村和入户相结合、广播和点播相结合”的方式,投入资金近亿元,实现了600 余万农户能够通过有线电视收视共享工程节目;在全省897 个乡(镇)、11 581 个行政村中,建成农村文化广场6 700 个,总拥有率58 %。本溪、朝阳、盘锦3 市已实现全覆盖[2] 。文化公共服务是精神产品生产和农民享有精神“食粮”的基础条件,农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最高境界是解决精神“食粮”问题。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在生产环节上都需投入较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因此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企业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与制造费用,材料成本的控制需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人力成本的控制就需要加大流水线上的机械化程度,而制造费用的控制就需要减少公司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因人为因素产生的成本,比如,水电费,设备维修费等。
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存在潜在收益。二氧化碳化工产业、二氧化碳生物利用技术已成为国内外二氧化碳利用的研究热点,部分化工利用技术已进入产业化,预示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2 . 乡村文化产业生产农民美好生活的境界
农民美好生活的境界是开放的空间,与文化平台相向而行且成正比关系。然而,基于一定经济基础的文化平台为社会经济能力所制约,所以,解决人们精神“食粮”问题不可能全部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来解决,这便有了营利性文化产业的存在价值。它包括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业态,服务于文化研究及其管理、娱乐及其相关活动、文化产品生产及其必须的平台建设活动等业态。例如辽宁“推动演艺娱乐业发展,大力发展动漫游戏等新兴数字文化产业,实施工艺美术业品牌战略,推动文化展会转型升级,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促进文化与金融、互联网、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年工程,积极推进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做好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工作,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等工作。”[3] 在更高一个层次上,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生产阶段,如大连三台满族乡的满族大秧歌、红歌、民乐品牌,新民市兴隆堡镇的“康养休旅小镇”,以及同期批建的玉石之乡、林蛙之乡、枫叶小镇、蟹田之乡、温泉小镇、玛瑙小镇、梅花鹿小镇等[4] ,都是乡村农民以生产美好生活为目的的特色产业,盈利只是手段,而彰显乡土美好生活境界才是价值所在。
(三)农民美好生活特色与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机制
1 .民俗文化是农民美好生活的底色
By integrating the drain current, according to ,for the linear regime, the conductance was:
乡村美好生活的内涵和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其文化底色恰是民俗文化。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称为传统文化,与地域相对应,呈现为“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生活认知逻辑和行为习惯。因此,在认知乡村文化建设问题实践中,首先要审视的就是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美好生活特色的关系,民俗文化传承是关键视点。辽宁有很多民俗文化形态,如海城皮影戏、喇叭戏、高跷秧歌,葫芦岛葫芦烙画、“奉天大鼓”、二人转,建平十王会,桓仁朝鲜族乞粒舞,抚顺“鞑子秧歌”,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阜新东蒙短调民歌,辽西木偶戏、太平鼓,凌源皮影戏,岫岩皮影、剪纸、刺绣、单鼓,辽西高跷,千山的佛教音乐,大连贝雕,锦州满族民间刺绣,营口望儿山母亲节,建昌皮影戏、大鼓、落子,金州龙舞,朝阳民间秧歌,本溪“社火”、长海号子,丹东鼓乐,鞍山评书……它们记录着辽宁人的文化历史,呈现着辽宁人的文化风格,传承民俗文化是固文化之根和筑文化地域之魂的需要。
2)碎石桩。碎石桩也是地基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情况下,碎石桩不会单独使用,多是与其他处理方法联合使用,该方法不但可以使地基土体的密度大大提高,还可以提高地基基础的稳定性。
2 .乡村文化产业结构
民俗文化乡村文化的底色,其积淀于乡村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是农民坚定文化自信的文化根基,其中蕴含的自强、公忠、廉洁、修身等理念是新时代农民文化自觉的底气。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新时代,发展民俗文化的意义在于:通过民俗文化建设引导农民深刻认识民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和“流”的关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优秀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升华的实质,进而启发农民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融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为一体,在乡村文化创新进程中体验美好生活。辽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和锡伯族5 个世居少数民族,岫岩、新宾、清原、本溪、桓仁、宽甸6 个满族自治县,阜新、喀左2 个蒙古族自治县,凤城、北镇2 个享受民族自治县有关待遇的县级市,56 个民族乡[5] 。抓住民俗文化发展这一关键点,乡风文明建设将更具文化特色和文化发展底蕴。
三、对实现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的思考
综合分析调查问卷可知,农户使用小额贷款主要是用于医疗支出,教育支出,农业支出,购买、新建、翻修、维修房屋的占比分别是48%、31%、16%、5%。对于新建房屋这种需求较大的生活性贷款,涉及金额较大,农户很难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借款。
(一)建立健全现代农民文化素质培育机制
1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总的遵循,而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紧紧地抓住产业兴旺这一关键,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重点。它包括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技术、组织管理三个主要方面。“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是指整个农业的生产组织、生产管理、生产经营、生产工具、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观念,及其农产品的质量、储存、保管和流通等方面,具有当代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注] 百度百科“现代农业”词条。https://baike.baidu.com/item/现代农业/7936554?fr=aladdin. 高素质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劳动力是前提条件。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我们即将进入了“知识农业”时代,建设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机制势在必行。研究认为,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建设:其一,建设现代农业宣传体系。它是由决策、统筹、知识存储、设计、手段等要素组成的。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主线,宣传科学文化素质与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经营管理能力和农业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与现代化的关系,宣传就业政策,逐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新型职业意识和增强提高科技文化素质的紧迫感。其二,科学配置系统功能结构。系统动力来自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作用的发挥。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机制,包括职业农民制度、配套政策、主导、牵头、配合、培训机构等诸因素,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诸要素都要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为目标,在工程语境下完善自身功能。其三,将要素功能实效化。建设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机制,必须做好顶层设计,通过规划设计统筹组织、人社、发改、财政、金融等部门,统筹资金、师资、教材、设施等各项保障工作,提高培育精准度,增强诸要素自我发展能力,完善激励与问责机制。
2 .农民精神文化素质培育机制
“精神文化是人的精神食粮,孕育人的精神家园,决定人的精神状态、精神生活、精神本质,人的本质属性体现;精神文化又是社会旗帜……具有价值导向、精神源泉、民族凝聚的功能属性;精神文化还具有赋予民族国家国魂、集体单位群魂、个体思想灵魂的社会属性。”[注] 百度百科“精神文化”词条。https://baike.baidu.com/item/精神文化/2715496?fr=aladdin. 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精神文化是乡村“魂”的体,乡风文明要求为乡村铸魂、塑型。研究认为,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建设:其一,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体系。它是由调研与规划、决策与统筹、师资与培育方法等要素组成的。以培育新时代农民为主线,需要不断破解物质需要、制度需要与精神文化需要的关系,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美好生活的关系,宣传“三治”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宣传乡村振兴战略与过上美好生活的关系。其二,科学配置宣传系统功能。农民精神文化素质培育机制,包括宣传制度、主导、牵头、配合、培训机构等诸因素,要立足终身教育理念,实现宣传系统诸要素围绕精神文化建设,以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素质和文化技能为目标,在工程语境下完善自身功能。其三,将宣传系统要素功能实效化。做好顶层设计,通过规划设计统筹组织、宣传、人事、监察委、农办和基层党组织等部门,统筹资金、师资、教材、设施等各项保障工作,提高问题解读精准度,增强诸要素自我完善能力,完善激励与问责机制。
(二)建立健全现代乡村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机制
1 .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机制
目前,相对于农民温饱问题, 农村文化生活日渐贫乏正在彰显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农村文化建设滞后是明显特征,迫切需要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主要内容。研究认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突破口就是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研究认为,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建设:其一,建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为核心的时代文化供给侧体系。它是由调查与认知、设计与决策、统筹与实施等要素组成的。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主线,需要不断破解知识需要、制度需要、精神文化需要与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关系,给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投向结构。其二,科学配置投入系统功能。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机制,包括投入制度、主导、牵头、配合、镇村机构等诸因素,要立足最大限度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理念,以提高农民文化能力为目标,在工程语境下审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认识问题、投入管理体制问题,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支持、资金管理监督以及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社会投入渠道和功能。其三,将投入系统要素功能实效化。做好顶层设计,通过规划设计统筹组织、财政、人事、监察委、农办和基层党组织等部门,统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总量、投向结构、区域差异,提高投入精准度,增强诸要素自我完善能力,即转换政府职能,优化财政投向结构,提高投入的效率,完善激励与问责机制。
2 .乡村产业发展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产业是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城乡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两个关键点。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看,存在长期的要素由乡至城单向流动的思维、制度、市场惯性;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看,发展第三、带动第二、巩固第一的思路受制于农村的观念、资源。如何解决?建设乡村产业发展机制是关键。研究认为,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建设:其一,建设产业供给侧体系。它是由调查与认知、设计与决策、统筹与实施等要素组成的。以乡村产业发展机制建设为主线,需要不断破解城乡需要对接、农村价值要素挖掘、城乡价值要素流动制度、农民主体地位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关系,给出乡村产业发展路径。其二,科学配置产业系统功能。乡村产业发展机制,包括产业组织、产业联系、产业结构、产业规律等诸因素,要立足最大限度满足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理念,以提高农民产业能力为目标,在工程语境下审视引入城市要素、促进城乡要素融合共生问题,与乡村的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为乡村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市场,建设乡村产业快速成长机制。其三,将乡村产业系统功能实效化。做好顶层设计,通过规划设计统筹组织、农办、招商办、财政、税务、经信委、监察委和基层党组织等部门,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建立城乡产业联系,建设乡村产业组织,建立健全乡村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环节融合互动,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完善激励与问责机制。
(三)建立健全乡村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机制
1 .建立健全乡村民俗文化传承机制
乡村民俗文化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以农耕文明为载体的文化系统。工业文明之后,市场和产业体系的建立及完善,拜物主义暗淡了这个系统的功能,乡村民俗文化传承遭遇困境,形成了形式上的经济凋敝和本质上的文化凋敝。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乡风文明”发展要求,筑乡村之“魂”是根本要求,建立健全乡村民俗文化传承机制是关键。研究认为,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建设:其一,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体系。它也是由调查与认知、设计与决策、统筹与实施等要素组成。以乡村文化传承机制建设为主线,需要不断破解农民物质需要与文化需要的对接壁垒、农村传统文化价值要素挖掘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关系藩篱、农民主体地位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关系,给出乡村文化传承机制建设路径。如培养孝道。其二,科学配置乡村民俗文化传承系统功能。机制,包括乡村文化自信、敬重敬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诸因素,要立足最大限度满足农民捕捉美好生活魂魄需要的理念,以提高农民乡村民俗文化传承能力为目标,在工程语境下审视引入新时代先进文化要素、促进传统与新时代文化要素融合共生问题,与乡村的农民文化活动紧密结合,为乡村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建设乡村民俗文化传承机制。如营造浓厚家风氛围。其三,将乡村民俗文化传承系统功能实效化。做好顶层设计,通过规划设计统筹组织、宣传、文化、人事、农办、财政、监察委和基层党组织等部门,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布局,建立城乡文化产业联系,建设乡村民俗文化产业组织,建立健全乡村民俗文化产业结构,实现民俗文化产业环节融合互动,推进城乡文化产业融合互动,完善激励与问责机制。如建设舆论引导和乡风立法体系等。
不同血糖状态结直肠癌患者、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清相关基因mRNA表达差异 分别对伴发高血糖结直肠癌患者、正常血糖结直肠癌患者、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清的mRNA表达量进行两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各基因mRNA表达均值的差异性,经Bonferroni校正。结果显示,与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清样本相比,不同血糖状态结直肠癌患者上述基因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高血糖状态结直肠癌患者与正常血糖状态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样本相比,NOX1(P=0.008)、HSP60(P=0.001)及HDAC1(P=0.000)基因mRNA表达显著增高,其余基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2)。
2 .建立健全乡村民俗文化发展机制
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自学能力的发展总是与相应的情感、意志、毅力、兴趣密切相关的。学习品质的培养是自学方法指导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因为学习品质是一种伴随着人的学习活动而产生的能动的心理现象,它的形成决定着人的学习行为的倾向和特征。
乡村民俗文化是农民主体文化自身和社会的生活习惯或言活动规范,通过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艺术等形式来表现,通过乡风来呈现其精神形态。作为镶嵌在中华文化体中的文化系统,能够代代相传的根本原因在于发展所赋予的时代价值。在新时代,乡村民俗文化要顺应农民的新期待,发展是根本。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风文明总要求,乡村文化要振兴,乡风建设是总抓手,建立健全乡村民俗文化发展机制是关键。研究认为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建设:其一,建设乡村民俗文化时代价值弘扬体系。它是由调查与研究、继承与保护、政策与制度、实践与推广等要素组成。以乡村民俗文化发展机制建立健全为主线,需要不断破解乡村民俗文化中图腾意识与时代文化精神需要的转接壁垒、农村传统文化价值要素挖掘与新时代乡风的关系藩篱、农民精神主体地位与乡村民俗文化发展的关系,给出乡村民俗文化发展机制建设路径。其二,科学配置乡村民俗文化发展系统功能机制。包括乡村民俗文化发展历史、时代依据、创新载体、政策保障等诸因素,要立足建设农民精神家园需要,以提高农民乡村民俗文化发展能力为目标,在工程语境下审视民俗意象与民俗心理结构,植入新时代先进文化要素,促进传统与新时代文化要素融合,实现创新。其三,将乡村民俗文化发展系统功能实效化。做好顶层设计,通过规划设计统筹组织、宣传、文化、人事、农办、财政、监察委和基层党组织等部门,统筹传承、培育文明乡风实践,以传承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基础,以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为路径,通过以文化人、以德治乡的方式,整合民俗文化资源、树立乡贤榜样、完善制度保障,推进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精神的融合互动,以浓厚的乡风氛围作为支撑点,以舆论为导向,提高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播质量和传播效率。
参考文献 :
[1 ]文化发展十年回眸与展望,解读“十九大”文化发展新思想[EB/OL].https://www.sohu.com/a/198931007 _118392 .
[2 ]辽宁建6700 个农村文化广场悄然改变农民生活方式[EB/OL].http://www.gov.cn/gzdt/2012-10 /13 /content_2242555 .htm.
[3 ]辽宁省文化产业今年重点推进十项任务[EB/OL].http://www.ln.chinanews.com/news/2018 /0626 /156791 .html.
[4 ]产业兴旺,家园美丽——辽宁特色乡镇的乡村振兴[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3 /21 /content_5276193 .htm.
[5 ]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辽宁民族概览[EB/OL].http://www.lnmz.gov.cn/mzgz/mzgl/.
Construction Path of Rural Civi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Liaoning Province
LI Jing
(Korean School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Dandong 118001 ,China )
Abstract : Rural civilization is the sou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rural civiliza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an institutional, standardized and scientific way. In this paper, the issue of rural civiliz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is discuss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are introduced. The cognitive path and construction way of rural culture are also analyzed.
Key words :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rural civilization;Liaoning
DOI :10 .14168 /j .issn .1672-8572 .2019 .02 .07
①收稿日期 :2018-12-20
基金项目 :中央财政专项:边境区域发展研究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边境乡镇发展;丹东市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2018DDSK093);辽宁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基地课题(Lnxc2018-11)
作者简介 :李静(1990— ),女,四川绵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C912 .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8572 (2019 )02-0053-07
(责任编辑 :游媛媛)
标签: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乡风文明论文; 辽宁论文; 辽东学院韩朝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