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王琦

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王琦

天津一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在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比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就凭借自身的众多应用优势被广泛的应用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建筑高度及强度的要求也在提升,所以必然也会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要求更高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了解此项工艺的技术重点、难点和管理方法,进而构建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导言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耐用性强、施工方便、承载力大等特点,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到土木工程的施工之中。不过在使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时候,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施工技术准备,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

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材质及结构问题,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裂缝问题,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对于裂缝问题的控制有着良好的效果。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其结构强度更高、施工操作时依赖性较小并且成本较低,在大型土木工程的施工中有更大的优势。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物在高度及强度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有了更为广泛的用途,不但提高了施工技术,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为施工单位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难度上要明显高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尤其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需要科学的计算荷载压力,需要基层混凝土结构在强度和刚度上都有较大的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全程跟踪监控,确保结构施工的连贯性。施工单位要从施工初级阶段把握施工质量,确保一次性完成,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功能,提高建设的质量。

二、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水泥水化热因素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必然要释放出一定的热量。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导致水泥释放的热量不易扩散而聚集在结构内部,以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越来越高,与外界形成较大的温差,因此出现裂缝问题。

(二)外界温度变化因素

大体积混凝土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它的浇筑温度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每当气温骤降的情况下,都会增加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形成温度应力。温差越大,温度应力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实,温度应力与水泥水化的热因素有着共同点,就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因素都归结于温差。

(三)混凝土自缩因素

大体积混凝土中大约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需要的,其余的都应当被蒸发掉。当蒸发掉的水分超过本应该蒸发的水分――自缩值,就会引起混凝土发生收缩。因此,混凝土自缩与自缩值有着必然关系。除此之外,大体积混凝土材料中的添加剂、矿物质掺合物(矿渣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四)较强的约束力

在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往往都是厚重的整体浇筑物结构,导致地基对其明显有着约束力。这种来自于外部的约束力会导致混凝土产生严重裂缝现象。大体积混凝土除了外部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内部也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当然,这种约束力主要来自于温度效应,温度效应是形成内部约束力的主要因素。

三、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1、设计优化

在划分大体积混凝土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后浇带和伸缩缝的正确设置来进行规则的分隔,同时还要根据科学设计的混凝土结构形状,扩大混凝土水化热的散热范围,进而防止其内部温度的过快增加,分散应力,减小产生温度裂缝的可能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提高抗裂性能

(1)添加剂的掺和

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自缩值,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补偿收缩混凝土。因此,应当严格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来进行补偿措施。

(2)添加增强材料

可以增加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材料,比如,有机纤维、无机纤维、金属纤维等材料。倘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广泛应用这种材料,能够显著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控制混凝土的材料配比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时候,对于混凝土的材料配比一定要做到位,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从而保证配制出来的混凝土满足施工的需要。这就需要在施工之前,技术人员做好相应的配比试验,从而经过对比和测试后确定出最为合理的材料配比。同时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时候,为了保证混凝土材料能够进行充分的融合,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搅拌。此外,在进行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所选用的骨料的种类,同时还需要注意对骨料和水灰比的配制,因为这是混凝土使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如果控制的不到位,那么势必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从而最终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

3、荷载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

(1)对钢筋的设置

在设置钢筋过程中,为了提高钢筋设置的密度,施工人员应该选择直径相对小的钢筋。为了保证钢筋分布的稳定性,还应该在混凝土边缘部位、结构表面部位布置一定的钢筋网片。

(2)进行缜密计算

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使用的沉降量应进行科学计算,根据计算出的数据,对地基沉降情况加以严格控制,并对混凝土结构沉降裂缝的发生加以预防。

(3)避免钢筋遭受腐蚀

首先,需要对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加以重视,避免裂缝宽度的扩大,这就要求使用强度较大的混凝土;其次,需要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外加剂,由此保证钢筋的耐久性。此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对周围环境的湿度加以有效控制,防止钢筋接触到水分而遭受锈蚀。

4、施工控制

在实际施工中,浇筑混凝土时,试验人员的职责是根据现场的情况及时对变化情况进行记录,随后根据结果上报搅拌站并及时进行处理。对于混凝土振捣人员来说,要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通过之后才能够上岗,并且要权责明晰,分工明确,特别是要由专职技术人员和施工员跟班指挥现场。再次还要以插入式为主要方式进行混凝土振捣,插入振捣最佳厚度为30cm,以垂直等距离插入到下层间距在60cm以内,高度大约为5~10cm。最后待混凝土养护的步骤结束之后,对于有裂缝的混凝土结构要采取注浆法进行固化。

5、冷却管降温

利用提前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铺设冷却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通过水循环来降低混凝土在硬化时的内部温度,冷却管中的水量不能超过1.5m3/h,如果管内水的温度过高,就加快水流的速度和流量。

6、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对测温点进行布控,建立测温点初始值。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应该完成二次泌水处理,对于脱水裂缝应进行处理,同时在浇水完成后还应覆盖薄膜进行处理,做到保温、保水。混凝土在浇捣和养护期间,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变化进行严密监控。监控的频率是从浇捣完成时的 1 ~7 天,每隔1 小时测一次,第8 到14 天,每隔4 小时测定一次。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差,当差值超 25℃时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现代建筑是很需要的,也在被大量的使用,那么如何使其性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就是很重要的了,这就需要不同的方案和不同的针对措施,以此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参考文献 :

[1]林森、黄晶.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9).

[2]陈凯. 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9).

论文作者:王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王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