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刻板印象到类属性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维论文,印象论文,类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英文中,与刻板印象对应的词是stereotypes和stereotyping,前者指人们对某类人形 成的印象;后者指人们对这类人形成印象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前,学者更多从结果角 度考察类属性思维,关注它在做出错误社会判断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多将之与偏见 、不公正等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我国研究者也据此将之直译为“刻板印象”。然而, 类属性思维既不是偏见的代名词,也不总是错误的。它是一种涉及了知识、概念、预期 等多种成分在内的、复杂的、并在建立个体特征和社会类别相联系过程中,不断调整和 变化的认知结构[1]。
认识到这点,70年代以后的研究者更关注类属性思维形成过程和作用机制问题,同时 他们也认识到:无论承认与否,作为一种思维结果,类属性思维所形成的印象可能准确 也可能不准确,这是客观现实。对类属性思维准确性成分的探讨也由此深入。
1 概述
类属性思维一词最早出现在Lippman (1922)所著《公众舆论》一书,他认为,类属性 思维是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进而形成对某类人的固定印象[6 ]。之后的80余年,尽管学者对其研究热度始终持续高涨,但至今尚无统一定义。
Rosenberg(1968)等人认为,类属性思维是把个体特征和社会类别联系起来的假设的认 知结构[2]。Ashmore & Del Boca(1981)指出,类属性思维是“对某一类人的固定看法 ”[3]。Hilton(1996)则认为,类属性思维是社会对某一群体的特征所做归纳、概括的 综合[4]。尽管莫衷一是,但对于“类属性思维是对社会群体特征和社会阶层特征所做 的归因”这一观点,多数研究者还是同意的[5]。这里所说的归因不仅暗含着比较,而 且与心理特征(traits)、身体特征(physical attributes)、社会角色(societal role) 以及某些特殊行为有关。
类属性思维最早的实证研究是Katz & Braly(1933)开创的特征词实验。他们首先给被 试84个心理特质形容词(如狡猾的、警觉的等),然后让被试根据这些形容词描绘出10个 种族或民族的群体特征。他们认为,在某一群体中出现最多的特质,就是人们对该群体 的社会类属性思维[5]。
1940到1970年间,心理学界对类属性思维准确性有过一些争论。以Lippman(1922/1965 )和Klineberg(1954)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特定群体的类属性思维总是与观察 到的客观现实相矛盾,不仅“是对现实不可靠的表现”,而且经常是不准确的[5]。另 一些心理学家则认为,“类属性思维具有‘真理的内核’(kernel-of-truth)”,
Triandis & Vassiliou(1967)就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人们对美国人和希腊人的类属性思 维是准确的[7]。
70年代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崛起,心理学家更关注类属性思维的作用机制与形成过 程,对其准确性的研究逐渐被淡忘。因为认知的研究范式大多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远 离社会现实,所以其结论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对类属性思维偏见、不准确和非理性的 推论。
2 对类属性思维准确性的研究
2.1 类属性思维准确性
Funder(1987)认为,类属性思维准确性是指知觉者把对群体特性的客观测量和自己的 推论,尽量接近地联系起来的心理过程[8]。Judd & Park(1993)也指出,当我们对某个 特定群体特征的真实性内容进行评价的时候,类属性思维的准确性由平均水平、变异度 、以及对类属性思维推论进行评价的可行性构成。在他们看来,类属性思维准确性就是 “人们对某一群体的固定看法与他们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9]。Lee(1995)的定义更注 重实际,他认为,类属性思维准确性是指能够使人们以合适方式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判 断,或者是指知觉者和被知觉群体如何理解世界意义的判断[5]。
如前所述,类属性思维准确性暗含着多种一致性成分,不仅复杂,而且在建立个体特 征和社会类别联系过程中不断被调整,并随着时间而变化。在许多实例中,相对客观的 准确性判断确实是存在的,正是这种存在于知觉和现实之间的一致性,为类属性思维准 确性的存在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类属性思维准确性还可以通过预测被观察到,这时 ,准确判断就成为能够正确预测行为的判断。
2.2 对类属性思维的批评
类属性思维在产生之初就与社会公平性问题紧密相连,为此经常被贴上种族歧视、性 别歧视的标签。传统领域对类属性思维的指责主要包括:类属性思维是不准确的——基 于“全”或“无”的判断;类属性思维的产生是非逻辑的,没有个人经验,是道听途说 形成的印象;类属性思维以偏见为基础产生;类属性思维抵制接收新信息;类属性思维 夸大群体间真实差异;类属性思维是种族中心主义的;类属性思维忽视了个体间差异; 类属性思维导致了个体知觉偏见;类属性思维造成了自我实现预期。
2.3 类属性思维准确性的实证探讨
对“类属性思维存在着准确性”这一观点,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者一直广为认可。
Mead(1956)认为,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起源的群体,具有某些使之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普 遍特征,正是这些普遍特征使类属性思维虽不完整,却能部分准确地描述不同群体。M.Mackie(1973)指出,类属性思维不是偏见的同义词,人们不应忽视对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的探讨。由此引发的实证研究发现:人们对不同文化群体的印象,通常与该群体所具有 的独特特征相一致[5]。
今天,我们所说的类属性思维准确性,更多指从群体内类属性思维(autostereotype) 和群体外类属性思维(heterostereotype)所得的结论。前者指一个群体对另一群体的类 属性思维;后者则指来自群体内部的类属性思维,即在群体水平形成的自我意象。回顾 以往研究,我们发现,对类属性思维准确性的实证探讨主要包括:对同一个目标群体, 不同的群体外类属性思维暗含着某种一致性;对相同目标群体,群体内和群体外评价一 致;从职业、性别、外貌等角度已经得到一些与类属性思维一致的心理学研究结果。类 属性思维对目标群体平均水平的知觉多数情况下是准确的[1,4]。
3 类属性思维准确性的理论阐述
尽管某些情况下类属性思维会使人的判断出现偏差,但它同时也能简化人的社会认知 活动,提高人的社会环境适应水平。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可以从前人的理论中找到对类 属性思维准确性的阐释。
3.1 Allport的分类学说与类属性思维准确性
Allport(1954)认为,运用类属性思维之前,人们会先把功能上等价的同一类别刺激进 行社会归类,当等价信息进入观察者的知觉系统时,人们会依据事先准备好的,对不同 类别信息的不同反应迅速做出应对。他认为,人们总是试图把信息和满意的分类匹配, 然后用这种分类作为预先判断问题解决的手段。事前存在于人脑中的“满意的分类”是 否客观,将直接影响类属性思维准确与否。又因为分类能使人尽快认出相关客体——即 自动建立X和Y的联结。而与X联结的实际通路可能有多个,Y不是唯一的,这时类属性思 维准确性就会受到Y的性质、代表性等诸多因素影响——所以准确性产生的同时,偏见 也可能产生。此外,由于分类包含了相似的构成和情感因素,所以类属性思维准确性还 受知觉者过去经验的影响[10]。因此,类属性思维或多或少带有推论色彩。对知觉者来 说,重要的不是要不要做推论,而是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于类属性思维而言,就是如 何提高其准确性的问题。
3.2 或然性模型与类属性思维准确性
McCauley等人(1978/1980/1988)认为,类属性思维通过与知觉的比较得来,不是“全 ”或“无”(“真”或“假”)的判断,而是或然性概念。如果我们说“男人更具有攻击 性”,不仅表明我们把男人和女人放在攻击性维度比较,而且也意味着我们把男人和女 人放在某个平均水平上比较,这个平均水平有一个标准,而大多数男人和女人在这个标 准上的分布情况,将直接决定我们的结论。一般而言,如果类别A比类别B有比较高的可 能性(或平均水平),并不能说明类别A一定正确(“全”),类别B一定错误(“无”或“ 零”)。换句话说,类别A与类别B仅仅存在着程度上的不同,它们之间不是“全”或“ 无”的关系。因为类属性思维的判断是建立在程度(或者说是可能性)基础上的,所以在 谈及类属性思维准确性时,只能说它在某些条件下是准确的,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是不准 确的,而不能绝对地判定某个类属性思维是“对的”或“错的”。所以,类属性思维在 做预测的时候需要根据预测主体的不同经验做适当调整;如果不调整,类属性思维的准 确性就会受到影响,偏见就会产生[11,12]。
3.3 EPA模型与类属性思维准确性
EPA模型由Lee等人(1995/2004)提出,该理论认为,类属性思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 现象,由评价、潜力和准确性共同作用形成动态系统[15]。EPA分别代表类属性思维构 成的三个维度,即E(evaluation):人们对被知觉者的类属性思维可能是积极的
(positive),也可能是消极的(negative);P(potential):类属性思维可以是知觉中被 自动激活的信息(activated),也可以是没有被自动激活的信息(inactivated);A
(accuracy):人们的类属性思维可能与实际情况相符(准确的,accurate),也可能与实 际情况不符(不准确的,inaccurate)。在类属判断中,E(积极——消极)、P(激活—— 没有自动激活)、A(准确——不准确)三个维度不是非此即彼的两极状态,它们是在两极 中不断变化的连续变量,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类属性思维形成系统。也就是说,每个类 属性思维的产生都不是只有一个或两个维度,而是三个维度同时作用的结果。同时每个 维度也不是用简单的“全”或“无”表示的,而是要看在每个具体的类属性思维中,E( 即积极评价有多少)、P(容易被激活的概率是多少)、A(准确判断出现的条件是什么)所 占的比例各是多少[5,13,14](图1)。
图1 类属性思维的EPA立体模式图
在类属性思维的EPA模型中,维度A与类属性思维准确性紧密相连,其变化范围实际上 就是类属性思维准确性判断需要满足的条件,也就是说,除了经验外,准确的刻板判断 与认知资源的满足或缺乏紧密相关。通常,高认知资源条件下,知觉者会促进对一致性 信息的加工;低认知条件下,知觉者则会促进对不一致性信息的加工。所以,认知资源 丰富与否,以及在相应认知条件下所采取的加工策略,将直接影响类属性思维的准确性 [16,17]。
3.4 其他与类属性思维准确性有关的理论
除上述理论模型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类属性思维准确性与生态理论、构造反射理 论、社会判别的信息加工理论等也紧密相关[5]。
4 对类属性思维准确性研究应有的认识
虽然类属性思维准确性成分是客观存在的,但不等于所有的类属性思维都是“好的” ,即使是准确的类属性思维也可能是有害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类属性思维准确性。
首先,不要混淆类属性思维准确性的主观自信和真实的类属性思维准确性。必须把个 体认为自己是准确的,与个体实际的类属性思维准确性水平区分开,因为主观自信的类 属性思维更多是为了证明对被评价群体的敌意是正当的,而不适当的自信会导致对被评 价群体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歧视。
其次,我们主张研究类属性思维准确性,并不是要夸大类属性思维的作用,也不想否 认类属性思维被滥用、促使人们产生偏见的现实,更不认为对类属性思维真实性以外的 探讨没有价值。我们只是强调类属性思维的准确性成分客观存在于知觉判断中,不应被 科学的心理学研究忽视。
第三,类属性思维是以分类为线索产生的,正确的分类和正确的分类原则将大大提高 人们知觉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认知效率。
最后,我们相信对社会类属性思维准确性的研究,能提高大家对多元文化的关注,减 少种族中心主义、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有助于缩小群体间矛盾,促进对真实文化差异 的理解。